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阐述了当前高校大学生中存在上体育课逃课的现象,分析了大学生逃课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种:2.1侥幸心理;2.2松懈心理;2.3功利心理;2.4厌学心理。旨在减少大学生逃课现象,并推进体育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0 引 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给高校体育工作带来了相当大的影响 .除了需要加强对软件、硬件设施的投入建设外 ,精英教育下的高校体育教育模式 ,在新形势下面临着许多的问题 .其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长期以来以技能教育为主的高校体育工作 ,忽视了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 .导致了部分大学生为通过考试或《达标》而上体育课 ,被动参加体育锻炼 .结果使得他们对体育课、《达标》望而生畏 ,甚至产生抵触厌学情绪 .对于少部分身体素质差 ,体质弱 ,过度肥胖的大学生来说 ,体育课则完全成了沉重的精神负担 .这一问题随着扩招越发地突显出来 …  相似文献   

3.
高校体育课教学对提高大学生素质、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教学效果的优劣直接影响现代大学生体育意识的发展.本文对目前高校体育课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现代大学生的特点,就如何提高现代大学生体育课教学效果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王淑芝 《科技信息》2007,(28):240-241
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的需要,对郑州市某高校新入校的大学本科新生500人在中学阶段体育课的开设情况、接受体育技能教育情况及体育课教育的方法等项目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开课时数因学习紧张而明显低于初中生的开课时数(P<0.05);篮球、田径是中学生接受体育教育最多的项目之一,且男生和女生在接受教育技能程度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P<0.01,P<0.05);大学生一般在中学阶段能够接受3~5项体育技能教育。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在中学阶段体育教育的方式是松散式教学和放羊式教学。因此,大学生中学阶段接受体育教育明显不足,应引起高校体育教育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厌学体育课的致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联系当今高校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从家庭、学生、教师、教学内容及教学环境切入,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问法及经验法调查分析了大学生厌学体育课的原因,为寻求使他们逐渐喜欢体育课并参与其中的对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影响当代大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兴趣的因素,探讨了激发和培养大学生体育兴趣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孙阳 《长沙大学学报》2012,26(2):156-157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从大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分析入手,探讨了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原因,确定改革的方向.结果表明,大学生整体上喜欢体育运动,但缺乏自律;体育课教学的课程内容与学生喜欢的项目存在偏差,体育场地设施缺乏且对学生开放时间有限.建议:加强高校体育工作,深化课程改革,学校领导应参与到体育教学中去,体育课堂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加强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利用场地场馆.  相似文献   

8.
孔祥雪 《科技信息》2011,(16):261-261
高校公共体育课是学生接受体育教学的最后时期,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目前,国内众多高校大学生男女比例也严重不平衡,尤其是外语类高校和小语种专业就更明显了。在这种背景况下,高校体育课怎样开展?如何培养女大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成为高校体育教学中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因此,本文通过文献调查法、资料分析法,并结合女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对如何培养女大学生对公共体育课的兴趣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胡珍霞 《科技信息》2010,(8):I0275-I0275,I0277
本文运用文献法、分析法,对90后大学生的总体特点进行了分析与阐述,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当今体育教学改革的特点,探讨了新时期基于90后大学生的高校体育课教学教师角色调整的各个方面.高校体育课教学教师需要在师生关系、教学组织与手段、课程内容创新以及教学科研等多方面进行角色调整以适应新的教学环境,促进高校体育教学目标实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对大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为高校体育课的教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399名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参加不同选项体育课教学前后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参加不同选项体育课教学后,学生身体素质平均优于教学前,部分指标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P<0.05或0.01).结论:大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参加不同选项体育课教学能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研究体育课程设置的改革对如何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以及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了了解我院学生体质状况,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水平,发现和纠正学校体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更有效地提高教学与训练水平,对我院一、二年级的学生体质运用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进行凋研.结果表明我院学生身体形态、机能、素质都在健康发展,但是还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改进提高.  相似文献   

13.
击剑运动的体能训练是击剑运动的基础,不同的专项,不同的运动员,不同的时期,采用的训练方法是不同的,这就要求采用适合运动员个人的训练方案。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四项身体素质和运动员体能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必须结合这四项素质进行体能训练。教练员要对运动员的状态、身体状况、生理生化指标、心理状态等进行全面的了解,通过对运动员素质、体能的检测,得出素质、体能基本数据,然后完成制订方案前的最初评价。根据所得的评价,依据运动员身体素质、体能与专项结合的训练手段和实施原则,再综合考虑运动员个人营养、伤病、心理、训练期、赛季调整等因素,制订出科学的训练计划。  相似文献   

14.
采用数理统计分析法,对威海市国民体质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威海市幼儿的身体形态具有明显的性别特点;心脏功能随年龄的增长,男幼儿优于女幼儿,城市幼儿优于农村幼儿.成年人体型随年龄的增长呈现出向心性肥胖的趋势.老年人身体形态各项指标随着年龄的增长,基本没有变化,机能和身体素质显著降低.与全国相关数据进行了比较,依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当前高校体育发展的主要障碍是高等教育缺乏完整的教育观及高校体育自身欠完善,表现为理论研究薄弱。体育过程运行不协调,体育教学指导思想不明确。深化高校体育改革的基本思路:高等教育要树立完整的教育观;加强高校体育理论研究;更新高校体育的观念,加强高校体育过程的自我完善;结合实际,学习外国高校体育的先进经验。  相似文献   

16.
体育是社会需要的产物,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一门科学.阐述了体育的科学性,探讨了体育在教育、政治和经济方面的社会职能.体育的发展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并可影响自然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考查体育群体的发展走向,依据其从事体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对体育群体的概念重新界定为:是人们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结合起来的,结构相对稳定的进行体育活动的集体.并按照体育群体构成的社会关系,将其分为初级体育群体、正式体育群体和非正式体育群体.根据国际体育的发展趋势,对非正式体育群体的社会学意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人的需要的角度出发,论述了体育的产生、形成和发展,提出了人的需要及体育对这一需要的满足是体育发展的根本动力的观点,同时也指出了目前我国体育的发展与人的需要之间存在着某种不平衡性,并希望通过正视进而改变这种不平衡性而促进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方法以及统计分析法,调查研究了韶关学院学生体育锻炼的态度和体育参与行为,找出规律,提出建议,为韶关学院的体育教学与科研提供心理学信息和参考依据,对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激发学生锻炼行为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学校2002级新生体育理论知识水平进行的调查,了解了学生体育知识贫乏的现状,分析了产生的原因。并对中专体育理论教学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