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瓦氏黄颡鱼的生物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瓦氏黄颡鱼Pseudoba grus vaohelli(Richardson)《长江鱼类》称江黄颡鱼,四川各地名称不一,有黄腊丁(南充、广元、武胜、合川)牛尾子(成都、彭山、乐山)、齐口头(宜宾)、郎丝(万县、涪陵)、角角鱼(酉阳)等之称。个体不大,商品鱼一般体长10—23厘米,体重30—150克左右,但肉质细嫩,无鳞,刺少,味鲜美,不少市场上当为甲级食用鱼类。在四川鲍科鱼类中,其数量、质量仅次于长吻(鱼危)(江团、肥砣),和(鱼危)科其他鱼类一起,占四川江河渔产量的3.62—19.20%,  相似文献   

2.
采用野外实地调查、常规生物学测定、连续观察等方法对近江蛏(Sinonovacula rivularissp.nov.)外部形态、胚胎、幼虫和稚贝发育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近江蛏的贝壳形态与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相似,壳长与壳高之比值较缢蛏大,成体近江蛏(壳长60 mm以上)壳长与壳高之比平均为3.43±0.13,成体缢蛏(壳长60 mm以上)为3.16±0.12;近江蛏壳长(L)与壳高(H)的关系为:H=0.2691 L+1.6053(n=325),相关系数为0.9964;近江蛏繁殖期为10~11月,其胚胎、幼虫和稚贝发育过程与缢蛏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3.
由于Si与BN晶体有着特殊的物化性质,对Si BN三元掺杂团簇结构、性质的研究及功能材料的研发有着重要的意义。文中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B3LYP/6-31G(D)方法,对Si_2B_nN_(n+2)~(0±)(1≤n≤4)团簇所有可能构型进行了全面优化,得到相应基态结构,进一步研究了团簇对称性、电子态、平均结合能、能隙(HOMO-LUMO)、键角N-Si-N和N-B-N。结果表明:团簇Si_2B_nN_(n+2)~(0±)基态均为平面单环或近似平面单环结构,平均结合能随n均单调递增;正离子团簇相比中性团簇能隙均增加,化学稳定性增强,当n=2时能隙增加最大,值为12.969 ev;Si_2B_nN_(n+2)~(0±)(1≤n≤4),Si,B,N平均自然电荷分别为1.053,0.718,-0.858 e,Si_2B_nN_(n+2)~(+)(1≤n≤4),Si,B,N平均自然电荷分别为0.920,0.487,-0.457 e,Si_2B_nN_(n+2)~(-)(1≤n≤4),Si,B,N平均自然电荷分别为0.294,0.247,-0.491 e。全面优化获得(BN)n团簇在结构、对称性、能量等方面与已有研究的(BN)n团簇符合的较好,说明计算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集了贵州省松桃县道坨锰矿102钻孔(ZK102)新元古代南沱组岩芯。通过对南沱组岩石矿物组成的光学显微镜研究,发现南沱组杂砾岩中含有不等量的钾长石与斜长石。其CIA平均值为65,在A-CN-K三角图解中表现钾富集。综合南沱组杂砾岩钾长石、斜长石的风化特征、CIA值和WIP值与SiO_2的关系分析,认为南沱组地层中的富钾现象是由于风化源岩中混入不同含量的钾长石和伊利石,其受到的风化作用弱,从而导致在A-CN-K三角图解中风化趋势偏向钾端的现象,是因为钾的富集,并非大多学者所解释的"钾交代",而是受源岩组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新元古代南沱冰期海洋磷浓度出现了大幅度的升高,这可能对该冰期后的生物圈、水圈和大气圈演化均产生了影响,但磷浓度升高的原因尚不清楚。贵州不同沉积相区的南沱组岩石中普通存在的层理构造和砾石较高的磨圆度特征,细粒碎屑组分的化学蚀变指数(CIA)数值具有较大变化范围,表明南沱冰期存在明显的气候波动。细粒碎屑组分的CIA值与P2O5/Al2O3值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说明磷主要来源于化学风化作用。鉴于南沱冰期的雪球地球背景,作者提出南沱冰期可能存在着复杂的冰下水文系统,具备进行冰下风化作用的条件。由于南沱冰期水体处于缺氧环境,所以生物及铁氧化物对磷的吸收和吸附甚微。冰下风化作用释放的磷被搬运进入海洋中逐渐累积,含量得以增加。  相似文献   

6.
王翠丽   《广西科学》2019,26(4):424-429
为了丰富广温性潮间带底栖生物的温度调控机制研究,本研究采用荧光定量PCR法、亚硫酸氢盐处理基因组DNA结合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 PCR,MSP)法及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法,对40℃热胁迫24h后,近江牡蛎(Crassostrea rivularis)热休克蛋白90(Heat shock protein 90,Hsp90)的mRNA表达及其核心启动子甲基化的调控模式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近江牡蛎成贝在40℃热胁迫24h后,其消化腺、腮和心脏组织中Hsp90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核心启动子区CpG平均甲基化水平显著降低(P0.05),其中邻近热休克元件(Heat shock element,HSE)的CpG2、CpG3、CpG4位点甲基化水平显著降低(P0.05),CpG5位点甲基化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灰度分析显示消化腺和心脏组织中的Hsp90核心启动子与RNA聚合酶Ⅱ(RNA polymeraseⅡ)结合增强,腮组织中的Hsp90核心启动子与RNA polymeraseⅡ出现弱结合。表明Hsp90是近江牡蛎抵御高温胁迫的主要表达基因。  相似文献   

7.
G蛋白偶联受体(GPCR)是人体内一类重要的药物作用靶标.针对GPCR配体进行了较全面的药效团模拟研究,有效地整合针对GPCR进行药物发现研究的数据,并构建了相应的药效团数据库.收集并构建了GPCR的8个大类17个亚型的不同配体共110个药效团模型,作为GPCR配体药效团数据库的首批数据.通过统计分析发现:87%GPCR配体药效团中含有疏水性基团(Hydrophobic,HY),66%包含芳香性基团(Ring aromatic,RA),45%含有正离子基团(Positive ions,PI),GPCR药效团数据库的建立极大地方便了开发设计新的具有选择性的GPCR配体.  相似文献   

8.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从头算方法(HF, MP2),对全金属阳离子团簇X(X=Au, Ag, Cu)的稳定结构、振动频率、原子化能(atomization energy, AE)、最高占据态和最低空轨道能隙(homo-lumo gap)与电子总能量(考虑了零点能ZPE)作了理论计算.全金属阳离子团簇X(X=Au, Ag, Cu)的稳定结构是D3h.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全金属阳离子团簇X(X=Au, Ag, Cu)环状平面结构D3h的两种磁性质:各向异性磁化率(χanis)和核独立位移(NICS).计算结果表明:环状平面结构的全金属阳离子团簇X (X=Au, Ag, Cu)具有很强的芳香性特征.对它们的分子轨道分析表明,环状平面全金属阳离子团簇X (X=Au, Ag, Cu)具有多重芳香性,两个σ分子轨道和一个π分子轨道对全金属阳离子团簇X (X=Au, Ag, Cu)的芳香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杂化密度泛函B3LYP方法在6-311+G(d)基组水平上对Ni+Nen(n=1-7),Ni+Arn(n=1-6)团簇的各种可能构型进行了几何优化,得到了团簇的最稳定结构,并对最稳定构型的电子结构、电荷分布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当团簇离子n≤4时为平面构型,n>4时为立体构型.同时,能量分析和自然键轨道(NBO)分析表明Ni+Nen团簇的稳定性不如Ni+Arn.  相似文献   

10.
图1 斯坦福直线对撞机:在2英里长的直线加速器中加速电子(红色)和正电子(蓝色),它们在总能量约为1000亿电子伏时对撞,电子枪阴极接连发出两个电子团(1)。电子团加速到10亿电子伏,且在衰减环中被压缩(2)。经压缩后的电子团注入直线加速器,并在那里伴随一个经压缩的正电子团(3)。领头的电子团和正电子团被加速到末端,经偏转后进入两个大弧环内(4)——电子向左偏,正电子向右偏。磁场控制束流并将束径聚到几个微米(5)。束流在马克-2探测器内对撞(6)。同时,尾部的电子团从直线加速器中偏出,打靶产生正电子簇射(7)。正电子团返回到直线加速器始端(8)。经压缩后再注入直线加速器作为下一个运行周期所需的正电子团(9)。右下图表示:SLC见到的第一个Z°粒子直接衰变成一个夸克和一个反夸克,即产生两个强子喷注。图2 由Z°媒质参与的六个弱相互作用的费曼图。用一根轴表示距离,另一根轴表示时间。理论预言:若左列图  相似文献   

11.
扬子古海因分布在扬子江流域内而得名.在距今约七亿年前的晚震旦世陡山沱期,它东临南华古岛链(群),北依华北古陆,西界康滇古岛链(群),是一个东、南、西三面与外海沟通的浅海.那时的扬子海,纵横数千里,波涛浩淼,空中无飞鸟,水中无鱼虾,统治这片海域的唯有藻类植物和少量无骨骼的后生动物(多细胞的动物称后生动物).一亿多年的陡山沱沉积期,由于很少食藻类的动物,加之冰期之后气温转暖,水体较浅,光照充足,藻类植物格外繁盛.同时,洋流和海流循环十分活跃,因此,聚集了大量的磷矿资源.这些宝贵的资源成  相似文献   

12.
采用氧化和析出的方法在氧化硅中凝聚生成锗纳米晶体量子点结构。其形成的锗晶体团簇没有突出的棱角和支晶结构,锗晶体团簇的轮廓较圆混,故可以用球形量子点模型来模拟实际的锗晶体团簇。对比了在高温(800℃-1000℃)条件下和在低温(400℃-600℃)用激光照射条件下所生成的锗纳米晶体结构的PL光谱和对应的锗纳米晶体团簇的尺寸分布。高温条件下生成的锗纳米晶体较小(3nm-4nm),低温用激光照射条件下所生成的锗纳米晶体较大(4nm-5nm);其分布结构显示某些尺寸的锗纳米晶体团簇较稳定(3.32nm、3.54nm、3.76nm、3.98nm、4.17nm、4.35nm和4.62nm等),适当的氧化条件可以得到尺寸分布范围较窄的锗纳米晶体团簇。用量子点受限模型计算了锗纳米晶体团簇的能隙结构,用Monte Carlo方法模拟了PL光谱和对应的锗纳米晶体团簇的尺寸分布,分别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3.
使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杂化密度泛函B3LYP方法在6-311-g(d)基组水平上对NaB5Hn团簇各种可能的构型进行几何结构优化,预测了各团簇的最稳定结构:并对最稳定结构的平均结合能(Eb),二阶能量差分(Δ2E)和能隙(Eg)等进行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氢原子数的增加,NaB5Hn团簇的结构由平面转变为复杂的三维立体结构,当氢原子数小于4时,簇的结构为平面构型,其他所有的团簇都是三维立体结构;NaB5Hn团簇的平均结合能、二阶差分能和能隙等均表现出明显的"奇-偶"振荡和"幻数"效应;NaB5H8,NaB5H12,NaB5H 18和NaB5H20团簇稳定性大于NaB5Hn中的其他团簇,为NaB5Hn团簇中最稳定的几种团簇.  相似文献   

14.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从头算方法(HF,MP2),对全金属阳离子团簇X3+(X=Au,Ag,Cu)的稳定结构、振动频率、原子化能(atomization energy,AE)、最高占据态和最低空轨道能隙(homo-lumo gap)与电子总能量(考虑了零点能ZPE)作了理论计算.全金属阳离子团簇X3+(X=Au,Ag,Cu)的稳定结构是D3h.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全金属阳离子团簇X3+(X=Au,Ag,Cu)环状平面结构D3h的两种磁性质:各向异性磁化率(χanis)和核独立位移(NICS).计算结果表明:环状平面结构的全金属阳离子团簇X3+(X=Au,Ag,Cu)具有很强的芳香性特征.对它们的分子轨道分析表明,环状平面全金属阳离子团簇X3+(X=Au,Ag,Cu)具有多重芳香性,两个σ分子轨道和一个π分子轨道对全金属阳离子团簇X3+(X=Au,Ag,Cu)的芳香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鸣禽多巴胺(DA)神经元主要分布于中脑腹侧被盖区-黑质体致密部(VTA-SNc复合体)和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并分别发出纤维投射至鸣唱控制核团前脑纹状X区、弓状皮质栎核(RA)和高级发声中枢(HVC).近年研究表明,中脑向鸣唱控制核团中释放的DA可以调控鸣唱控制核团中神经元的活动,进而调节鸣禽的鸣唱行为.该文对近年来,多巴胺对鸣禽发声相关神经元活动的调控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韩淑芹  高洪国 《山东科学》2007,20(1):1-2,18
设G是一个简单图,其顶点集为V(G)而边集为E(G).图G的一个k-染色是指顶点集V(G)到色集{1,2,…,k}的一个映射.如果图G的一个点染色使G的每个极大团所有颜色均出现(这里不要求邻点染色不同),则称该染色为图G的全色极大团染色.而G的全色极大团色数是指能进行全色极大团染色的最大颜色数,记为χmaxcT(G).  相似文献   

17.
用荧光法,以芘作为荧光探针,测定了正戊醇、正已醇和正庚醇在十二烷基磺酸钠(AS)胶团和水相之间的分配平衡常数(K_A),研究了醇的浓度影响分配常数的规律。结果发现醇的 K_A 与其在 AS 胶团相摩尔分数(X_A)的关系呈现“~”形状;K_A 在0.4相似文献   

18.
中扬子区上震旦统层序地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扬子区上震旦统为对象,研究了层序界面和体系域特点,分析了层序样式的基本类型及其特征,共划分出2个二级层序,8个三级层序.陡山沱组划分了1个二级层序(SS1),四个三级层序(ZSQ1~ZSQ4),平均延时12.5 Ma;体系域颜色普遍较深,泥质含量较高,是一套良好的烃源岩;T型样式和H型样式为主,并且T型样式较多,反映陡山沱期水体较浅.灯影组划分出1个二级层序(SS2),四个三级层序(ZSQ5~ZSQ8),平均延时约20Ma;体系域颜色普遍较浅,云质含量较高,是一套良好的储集层;T型样式和H型样式为主,并且H型样式较多,反映灯影期水体也较浅.二级层序体系域和三级层序体系域都表现出明显的南北向差异性.  相似文献   

19.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B 3LYP方法,在6-311G(d)基组水平下,对P6团簇的8种异构体进行了优化,并对它们的几何构型、能级分布和热力学性质进行了分析,讨论了最高占据轨道(HOM O)与最低空轨道(LUM O)之间的能级间隙(Eg),分析了团簇的化学活性.最后求得结构c热力学性质与温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采用杂化密度泛函理论研究YO团簇体系。中性分子YO的基态是二重态(2Σ),阴离子YO-和阳离子YO 的基态都是单重态(1Σ)。使用不同的基组计算团簇YO的电子亲和能和电离能。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团簇YO的低能激发态,从理论上指认实验光电子能谱的谱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