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5 毫秒
1.
女作家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是一部反映穆斯林家族三代人命运和爱情的悲剧小说.作者在浓郁的穆斯林文化氛围中,以独特的叙事结构,通过人物命运的演变和情感纠葛来折射社会的变迁,努力开掘回族独特的文化心理,展现了回族在20世纪的历史演变过程.该作品不仅弥补了回族文学创作的空白,更以它独特的艺术价值傲然挺立于中国当代的文坛.  相似文献   

2.
每个民族在漫长的发展中业已形成了一些约定俗成的伦理习俗,这些基于民族情感、心理机制及思维特质的伦理习俗,注重信仰、责任与义务的高度一致。对具有特定信仰的民族来说,这些伦理习俗具有广泛的认同性、约束性与不可僭越性。《穆斯林的葬礼》讲述了一个穆斯林家族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荣辱兴衰史,其中交杂社会政治、宗教信仰、民族文化及生命理想等复合要素。作家从宗教、家庭、社会等伦理视角出发,以两代人复杂的情感关系为主线,通过对主要人物在理想与现实、信仰与世俗、激情与忠诚的剧烈冲突中所做的艰难抉择的叙述,呈现出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穆斯林传统文化所遭遇的某些危机,并对这些人物在生存抉择、情感表达及社会身份的历史承担上给予了伦理学意义上的理性观照。  相似文献   

3.
在印度的民族主义运动中,孟加拉穆斯林精英走向了教派主义道路。这一现象的出现与穆斯林社会状况、英国的分而治之政策以及印度教教派主义等有关,其中穆斯林社会的落后是主要原因,这一落后既体现在穆斯林社会整体经济实力和政治力量的相对劣势,也表现在依然深受宗教传统影响的穆斯林精英思想的落后。  相似文献   

4.
蒋素琼 《科技信息》2010,(34):I0157-I0157
2010年10月,德国总理默克尔宣布在德国试图建立多元文化社会的努力"彻底失败",反映了在经济紧张时期,德国社会反移民情绪的上升。本文简述德国穆斯林移民的历史,分析德国穆斯林与德国主流社会的关系、德国多元文化失败的原因以及穆斯林移民完全融入德国社会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伊斯兰教律与穆斯林民族教育之契合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斯兰教对穆斯林民族有着不容置疑的影响。研究穆斯林民族教育离不开对伊斯兰教的认识和理解。伊斯兰教不但十分重视教育,而且有着全面的教育观。发展穆斯林民族教育与伊斯兰教律的要求是相一致的,但要注意民族性、宗教性与现代性的有机结合。同时,穆斯林民族教育也必须适应社会历史发展的潮流,要将穆斯林民族教育建立在穆斯林民族经济、社会、文化、宗教全面发展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6.
欧洲穆斯林: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11事件的发生及随后国际社会反恐行动的开展,把世界的目光聚焦在伊斯兰极端恐怖势力赖以存身的穆斯林世界。然而,人们对穆斯林世界的认识也仅限于恐怖分子较为猖獗的中东、中亚、南亚与东南亚地区,而对表现较为温和的欧洲穆斯林却缺乏必要的了解。进入欧洲“三步曲”伊斯兰教兴起后不久,穆斯林便开始进入欧洲。随  相似文献   

7.
正在美国电影《真实的谎言》和《紧急动员》等好莱坞反恐大片中,穆斯林通常被描绘成恐怖分子,这为美国政府在9.11后发动反恐战争提供了"正当性",但同时也影响了美国民众对穆斯林群体和伊斯兰教的认知。2015年11月巴黎恐怖袭击事件发生以来,美国社会反穆斯林的言论和仇恨犯罪急剧上升,似乎再一次印证了9.11后每次大规模恐怖袭击事件,美国穆斯林都要受到"殃及"的不争事实。  相似文献   

8.
王胜  何峰 《科技信息》2010,(24):I0372-I0372
儒家思想的影响和渗透使中国回族伊斯兰哲学发展呈现出一派生机。一些回族穆斯林学者用儒家的语言、儒家的思想完整地构造了中国回族伊斯兰哲学思想体系,在中国穆斯林社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给中国伊斯兰教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使回族伊斯兰教得以在中国生存、传播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清真寺作为伊斯兰文化的有形载体,在回族穆斯林聚居区正日益显示出它多方面的社会价值。它不仅具有文化教育上的价值,而且具有经济上的价值,同时还具有建筑上、史学上和民俗学上的社会价值,对回族穆斯林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1920年印度穆斯林迁徙运动是在一战后印度民族解放运动背景下,印度穆斯林反殖民斗争哈里发运动和阿富汗对英外交策略双重作用的结果。该运动给印度穆斯林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但它作为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一部分,并未给印度社会带来大的动乱,且促进了印度和阿富汗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此外,该运动使印度穆斯林的文化认同和地域认同之间产生直接的思想联系,为之后巴基斯坦的建国运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由于传统和现实的多种因素作用,在桂东南的农村,家族活动是一个普遍的社会存在现象。它在现实生活中执行一定的功能,其中既有消极的,也有积极的。从多视角探讨桂东南农村家族活动日益活跃的原因,加强家族组织外部控制与实现家族组织内部文化创新多管齐下,才能最终消除家族活动的消极影响与社会危害。  相似文献   

12.
村落家族势力是中国农村生活的一个重要层面,也是中国社会的一个基本特质。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国的家庭现象构成了中国社会的外观形态。迄今为止,家族势力仍对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本文试就桂东南(主要以玉林市为例)农村家族活动特点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3.
由于根深蒂固的宗法观念、“亲族聚居”的居处方式,社区文化建设落后等原因,我国农村的宗族活动已成为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要正确治理农村宗族活动必须加强农村经济建设,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推进以村民自治为主的基层民主建设。  相似文献   

14.
汉代是古代宗族救济的重要发展时期,其宗族"互通有无、相互救济"的职能主要表现在赈恤贫困族员、恤养孤寡、聚族自保和举族迁徙等方面。在当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完善情况下,鼓励族人互助互恤,引导宗族良性发展,对新农村的建设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宗法文化与宗法制度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法制度与宗法文化是既有区别却又相互联系的学术概念。“宗法文化”是我国龙山时代以祖先崇拜为载体,以西周宗法制度为典型的经历代儒学家们不断改造而绵延下来的以一定地域为基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并以父(夫)权、族权(家长权)为特征的包含有阶级统治内容的宗族或家族文化。  相似文献   

16.
以家族为研究对象,对南宋武夷“胡氏家族”世系进行了梳理和考察,并就“胡氏五贤”的“孝笃行义,以学传家世,安于淡泊”的学行进行了评述,同时不乏强烈的现实关怀。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宗族伦理与古代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代创造了长期悠久的光辉历史文化,是和中国古代社会具有和谐、稳定、凝聚、统一的条件分不开的。宗法制度和宗族伦理是中国古代最具特色的文化现象。文章论述传统宗族的孝友礼义、亲亲尊尊等伦理在构建古代和谐社会中的作用、特点和影响,并探讨对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家族文化形成的宗教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族观念是中国文化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它的形成与政治历史地理等都有很大的关系,本文从宗教的角度,就祖先崇拜的层面剖析家族观念形成的原因,从而进一步明晰宗教在民族文化心理的生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徽州,产生了在中国历史舞台上活跃500年的徽商,也产生了影响中国思想千余年的理学,因而徽商具有“左儒右贾”“贾而好儒”的特征。儒家倡导的“礼”,理学宣扬的“三纲五常”是与宗法制度紧密结合起来的。宗法制度是贯穿中国社会的重要制度,它左右人们的行为准则,在徽商的生活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相似文献   

20.
殷商舌族考     
舌族不见传世文献记载,从甲骨文、金文及近年考古发现可知其是殷商时期的一个重要氏族,与殷商王室有密切的关系,其贵族有在殷商王朝为官者,其地望应为今郑州市西北郊一带,其族长为卫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