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我国十二生肖中第一位就是鼠,可见它和人类的亲密程度非同一般。动物学家对老鼠的研究发现,这种不起眼的小东西其实有很多可爱之处。研究人员对全球上千种、数亿只老鼠进行了海选,发现了一些具有独特功能的"超级老鼠"。  相似文献   

2.
剖析了文康着力塑造的艺术形象安学海对君主的态度、对家庭的态度、对他人的态度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所显示的文化意义,指出这个形象体现了特定时代背景下一部分文人士大夫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3.
老鼠历来名声不好.然而,科学家们目前正在进行的繁殖“巨鼠”的实验却又令人不能不对老鼠“另眼看待”.这种“巨鼠”又叫“人鼠”,已经有几十只这样的巨鼠繁育成功.这种鼠体内带有被移植进的人类生长激素基因,体型是普通鼠的两倍.这是一项意义重大的生物遗传实验.  相似文献   

4.
蛇岛上的褐家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省老铁山自然保护区的蛇岛,素以盛产黑眉蝮蛇闻名于世,而蛇岛上的老鼠则不为人们所熟知.蛇岛上原来没有老鼠,关于老鼠是怎么上岛的,有两种说法:一是人们依据陆地上蛇吃鼠的习性,将鼠引到岛上来奉献给蛇;二是由停留蛇岛岸边的船只,无意中将鼠带上蛇岛.1980年,笔者随国内生物、地质、医药学等方面的专家到蛇岛考察,发现蛇岛的一沟山顶、二沟中段和山顶及五沟中段都有鼠粪,而且有的地方厚度可达1厘米以上.这一现象引起了关注,从1980年至1989年,有关方面对蛇岛鼠类进行了较系统的调查研究,基本上查清了鼠类的活动规律.  相似文献   

5.
小时候经常玩一种现在的孩子已不屑的斗兽棋。棋中有象、狮、虎、豹、狼、狗、猫、鼠8种动物棋子,规则是象吃狮、狮吃虎、虎吃豹、豹吃狼、狼吃狗、狗吃猫、猫吃鼠、鼠吃象。以那时的知识和心态,对于从象到鼠的依次吃法,自然没有仟么“异议”,可对鼠吃象却大惑不解:象是百兽之王,如此庞然大物,怎会被小小的老鼠吃掉?后来老师告诉我们,老鼠能  相似文献   

6.
老鼠的主要天敌是家猫、野猫、猫头鹰、黄鼠狼、蛇五种.猫是从地面向老鼠进攻的灭敌,一只猫每天捕捉老鼠三至五只,多则十来只,一猫镇千鼠.猫头鹰是从空中向老鼠进攻的天敌.一只猫头鹰一个夏季可捕食老鼠一千多只,一年可从鼠口夺粮二千多斤.黄鼠狼既可以从地面上捕鼠,又能掘洞捕鼠.一只黄鼠狼一年捕  相似文献   

7.
文人是一个民族传统的建设者、承载者和传承者,但是在一定时期,他们又是传统的怀疑者、批判者甚至摧毁者.影响深远的科举制度,其合理性在明代中叶开始受到质疑,吴中文人在质疑中担任了重要角色.他们所具备的超前性认识,与自身以及身边友人的际遇、自身所具有的文化素质、吴中特定的地域文化密切相关.而明中叶吴中文人对科举的态度及其成因,庶几可为揭示文人与传统关系中文人怀疑、批判与疏离传统的典型个案.  相似文献   

8.
曹丕以“文人”为中心展开论述,从剖析古之“文人相轻”之因人手,品评今之文人建安七子,表扬了建安七子“审己度人”的品评态度,提高了他们的名望和地位。通过品评建安七子,曹丕得出了文人取得不同文学成就的原因,即文体不同(文体论)、文人个性不同(文气说),从而凸显了文人个体的生命价值,提出了“嗅时说”,表现出文人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9.
动态·信息     
<正>人类干细胞移植治愈瘫痪鼠日本东京庆英大学的科研人员将人类干细胞移植到老鼠身上的实验取得初步成功。实验用鼠因为中枢神经系统受损而四肢瘫痪。研究人员用人的皮肤培养成干细胞,再将皮肤干细胞培育成神经干细胞,然后成  相似文献   

10.
我要为人类讨回公道,从老鼠手中夺回这个看似微不足道、实则足以名垂青史的工作机会。据说,在2010年以前,来自三所大学的科学家们就将启动生物卫星模拟火星引力计划,这将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研究火星引力对哺乳动物生理机能的影响:研究人员将把一群老鼠封闭在一个“人工模拟引力太空舱”中,然后用火箭把装载着这些小动物的太空舱发射到地球上空300公里的轨道上。五个星  相似文献   

11.
老舍主编及参与编辑的刊物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舍在一生的文学生涯事,除去创作了许多驰名中外的作品外,还曾经主编或参与编辑过许多刊物。这也是老舍从事文学活动和社会活动的一部分,它记载着老舍所走过的足迹,也渗透着老舍所付出的心血,因而同样有必要加以认真研究。为此,对老舍主编及参与编辑刊物的情况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胡适提倡白话文和文学改良,积极推动文学翻译和文学创作之间的互动,对我国新文化运动以来的翻译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他不仅亲躬翻译实践,而且在翻译史、翻译批评、翻译理论方面留下自己独到的见解。除此之外,他还积极培养翻译人才,是翻译活动重要的发起人。  相似文献   

13.
乔治·爱略特是19世纪英国著名女作家,对道德的关注一直是其作品的一条主线。本文以爱略特的道德标准为视角,通过分析其作品和个人生活,阐述她在作品和现实生活中的不同表现,从而论述爱略特的道德选择。  相似文献   

14.
文学研究会虽不是一个纯诗歌团体,但它在诗歌方面对新诗坛的贡献,远非当时的诗歌团体和其他文学社团所能比拟,它对新诗坛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建立了一支阵营强大的新诗人队伍,创办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诗歌刊物,为中国新诗坛贡献了大批优秀的诗歌作品,创造了多种新诗歌形式。  相似文献   

15.
北宋统治者“与士大夫治天下”的基本国策和用物质享受笼络官员的双重行为,造成了宋初文化环境的浮躁,并影响着文人们的人生价值取向和文学审美感受,所谓“艳科”的“媚词”,表现了他们在诗文中少有的对享乐、恋情的游戏态度及其浮躁情绪,词中的“高楼”意象,更突出地再现了北宋前期文人怎样在浮躁的文化环境中沉沦,又怎样艰难地挣脱文化环境的漩涡,去顺应政治环境。  相似文献   

16.
小说家张爱玲虽是乡土中国里一位典型的小女子 ,但却是 2 0世纪中国为数不多的几位具有真正世界级水平的大作家。以中篇《金锁记》为代表的她的小说创作 ,代表了百年中国女性叙事的最高境界。她的小说艺术不仅体现了职业作家的修养 ,而且有着现代女性意识的自觉。她的作品已经受住了历史的验收 ,会永垂史册  相似文献   

17.
文学作品教学,实则是一个感知语言———再造形象———鉴赏品析的审美过程。本文依据接受美学原理并遵循文学鉴赏的自身规律,从赏析式教学法的角度,就文学作品教学中教师激发学生欣赏兴趣、诱导学生入情入境及点拨引导和启发学生想象、联想等问题,联系教学实际和具体作品进行了阐述。肯定并强调只有运用赏析式教学,学生才有可能在切身感受或情感体验的基础上领悟到文学形象特有的艺术感染力和文学作品的真正魅力。通过教学活动中的鉴赏感悟,可以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养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进而使学生形成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在前苏联的一部分文学作品中,表现出了对独立的精神和文学传统的持续探索的热情,表现了俄国一部分知识分子以强烈的社会使命感来反思意识形态霸权所施加的制度化及对人的内在人性的影响。这是中国当代文学所缺乏的。从文化发展史的角度来考察这样的文学现象,无疑和中苏作家各自所在的精神人格传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美国后现代派文学思潮一向以晦涩难懂的语言游戏与令人眩目的语言技巧而闻名。多数后现代派作家过分重视语言本身,而忽视了语言所承载的内容,完全不顾文学作品的教化功能,因此表现出了对道德的冷漠态度,有的作家还在作品中流露出了一种反道德的倾向。  相似文献   

20.
孙一鸥 《科技信息》2010,(27):220-221
本文以文学作品为语料,结合话语分析以及语用学中的理论对话与标记语well进行分析。借助文学作品中搜集的语料,笔者采用了冉永平(2003)提出的"面子威胁行为缓和语"(mitigator of face-threatening acts),"延缓标记语"(hesitation or delay marker),"信息短缺标记语"(insufficiency marker)和"信息修正标记语"(repair marker)的模式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以进一步强调识别文学作品中话语标记语功能的重要性,以及对EFL学习者构建英语思维模式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