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7 毫秒
1.
社会主义社会存不存在失业?这是一个具有强烈敏感性的问题。传统的观点认为,失业是资本主义制度所特有的现象,并且是加剧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矛盾诱发政治危机的重要因素。而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正在于消灭了失业,实现了充分就业。如果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也存在着失业,那就根本上抹煞了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否认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个壁垒森严的理论禁区,长期令人望而生畏。再加上我国长期实行有计划的产品经济的管理体制,人事劳动由国家统一安排,端上铁饭碗,不论工作好坏,绝无摔破的危险。这就更加使人断言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失业问题。  相似文献   

2.
近一年来,全校师生通过社会主义理论和七中全会文件的学习,加深了对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长期性、曲折性的理解,加深了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认识,开始触及到一些深层的思想认识问题。但是,至今仍有一些师生,特别是部分青年学生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到底谁优谁劣的问题,存在着一些疑虑与困惑,有人认为:“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从理论上讲是对的,可是从实际上看却又不是这样。”有的  相似文献   

3.
怎样看待社会主义国家穷,资本主义国家富的问题,实际上也就是如何看待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问题.有的同志提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家的起跑线都差不多,为什么日本经济上去了,中国经济没有上去;台湾上去了,大陆为什么没有上去;西德为什么富,东德为什么穷;南朝鲜为什么富,北朝鲜为什么穷,等等.归根到底要回答一个问题,究竟搞社会主义好,还是搞资本主义好,中国搞社会主义行不行,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能不能给人民带来富裕?这个问题的确是要回答的,是要搞清楚的.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建立起来,对于这一确定无疑的事实,原是举世公认,没有讨论的必要.但是,由于我们过去工作中的失误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破坏,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遭受了挫折,这个问题就被提了出来.近来人们联系我国的情况,讨论"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这对于总结历史经验,提高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解,很有益处.可是,有些问题还有深入讨论的必要.如有的同志认为,我国现在还不是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从资本主义(或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他们认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搞得过急过快,没有基础,加上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破坏,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实际上没有建立起来.有的认  相似文献   

5.
在全国人民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潮中,有些人对建设两个文明却有不全面的看法:如有人认为,当前全党中心任务是建设物质文明,没有物质基础,精神文明建设也白搭,因而精神文明建设根本排不上号。还有人认为,物质文明搞好了,精神文明自然而然就会好起来,因而不去搞精神文明建设。更有少数人,分不清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资本主义精神文明的本质区别,因而认为,资本主义国家不仅物质文明发达,而且精神文明也比社会主义高。这实际提出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以及怎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教育理论界就教育本质问题曾展开过热烈讨论,对教育本质的认识比以往深刻得多了。过去认为教育是上层建筑,现在经过讨论,结合国内外的教育现状,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了分析比较,一致认为过去对教育的阶级性强调得多了些,对它同生产的关系却注意得少了些,今后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在讨论中也有同志提出教育就是生产力。他们列举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情况,认为这些国家对教育投资,教育普及和教学内容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等方面都很重视。因此过去所说的资本主义国家不重视教育不对了,过去所说的资本主义教育的本质特征是教育与生产脱离也不对了。是的,但我们不能不研究另一些问题:教育还有没有阶级性?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究竟怎样?社会主义国家的教育与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的本质区别又是什么?本文就这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属于我们这个时代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重大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对世界经济及其它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它也是我们对青年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难得的大课堂和绝妙的好教材,危机再一次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和弊端,使我们再次认清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本质;本次金融危机使马克思所剖析的资本主义根本矛盾在现实世界里再一次得到验证,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历史预见性,从而激发青年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热情;危机唤起了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反恩和对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重视,有利于青年学生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和决心。  相似文献   

8.
<正> 科学社会主义认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社会制度优越性的发挥是主、客观的统一。对这一观点,我以为应该从两方面去理解:一方面,优越性的客观性决定优越性的发挥,而人们又总是从优越性的发挥去认识优越性的客观存在。另一方面,优越性的发挥需要通过人们的实践,即通过人们的努力,正确运用和发挥优越性。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五十年代中期、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了较好的发挥,人们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识也就不成其为问题。近几年,为什么却成为问题了呢?在很大程度上说,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从能较好地发挥到没有较好地的发挥造成的。优越性的客观性与优越性的发挥总是联系在一起的,我们不能离开优越性的发挥去谈优越性的客观性。所以,正确运用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解决人们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认识的关键,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加快经  相似文献   

9.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的两个最重大发现,其中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理论基石。在《资本论》中,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分析,主要论述了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的来源和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这就使一些学者认为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社会所特有的经济范畴,那么社会主义社会究竟有没有剩余价值,社会主义剩余价值同资本主义剩余价值有何异同,以及现阶段面临诸多挑战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中,创造最大劳动剩余价值的途径有哪些,作者主要从以上方面简要地论述的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其中重要因素是资本有机构成日益提高),社会财富日益集中到资产阶级手中,而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无产阶级则日益贫困化。资本主义社会的这种种两极分化现象,很值得我们继续研究。目前,有些同志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贫困化不存在了;有些说相对贫困化还是存在,但绝对贫困化是不存在了。我们认为这两种看法不妥,下面谈谈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粗浅看法。1847年,马克思在《雇佣劳动与资本》中,就已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贫困化的规律,但他只提“无产阶级贫困化”,没有区分为绝对贫困化和相对贫困化两  相似文献   

11.
一南斯拉夫事件包含许多丰富的理论问题,同时也是实际经验的问题.其中之一是关于经济政策的,也就是一个怎样从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问题——在总的方向上,怎样限制并消灭资本主义的成份,怎样使社会主义的特点赋予整个的经济机构.资本主义制度的没落,已经成为这一世代世界人民的共同体认.两次世界大战、法西斯暴政、经济危机、贫穷、不安……是人人见及的资本主义的病象.人民向往着更高级的社会发展,就是向往着没有剥削、没有恐慌,与  相似文献   

12.
最近一段时期以来,波兰的报纸刊物上讨论各种问题的风气大盛。对于波兰十二年来建设成绩的讨论就是一例。这个讨论之所以重要和必要,是由波兰目前社会生活的客观状况所决定的。波兰同志分析说:第一,人们对十二年建设的估价有不小的距离,甚至有人加以一笔抹煞,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第二,有些人在把社会主义的波兰同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比较之后,感到过去宣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唱高  相似文献   

13.
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其间也发生过失误和曲折,直到现在,还有些人认为多引进一些外资,就是多一分资本主义,这实际上是没有弄清社会主义的本质.而当前怎么搞社会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这是摆在我们面  相似文献   

14.
许华 《科技信息》2008,(4):185-185
社会主义制度自诞生以来,就处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之中,消灭社会主义制度,迫使社会主义国家放弃社会主义道路,并将其纳入到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之中.这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始终不变的战略目标。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以及国内政策的调整等,都对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重大影响。论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影响以及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5.
本文侧重探讨如何抓住本质特征,把握科学的对比标准,从历史发展的动态交化中,全面系统比较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帮助学生认清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生命力,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相似文献   

16.
343000苏联、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的挫折,西方国家的右翼势力欣喜若狂,一些信仰社会主义的人们感到迷惘,我们国内也有些人对中国这座社会主义大山能否存在下去表示怀疑。从世界范围内来看,社会主义仍然是人们所追求的目标,仍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西方左翼力量正在拿起社会主义理论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尖锐的批判,尽管它们的立场、方法、理论有其偏颇之处,但这却说明我们的社会主义并不孤独,对于我们坚定社会主义信仰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与资本主义相比较而言的。如何科学地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当前人们议论颇多的“热点”问题。要正确回答这个问题,只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同当代资本主义进行全面比较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地分析和认识,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要科学地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须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立场。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从根本上说,就是工人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它集中反映了工人阶级和其  相似文献   

18.
《潍坊学院学报》2015,(4):83-86
1954年,苏联著名国际象棋大师M.博特温尼克写信给苏共中央,斗胆怀疑斯大林关于新的世界大战必然导致社会主义在全世界胜利的论断。他认为,新的世界大战特别是核战争将给人类带来灾难。因而,应该寻求在不爆发世界大战的条件下的西方社会主义革命。他建议,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共产党,在其纲领中要保证给小资产阶级乃至资产阶级保留一部分收入,以便挖掉垄断资产阶级的社会基础,造成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M.博特温尼克的想法是在斯大林去世以后苏共新领导提出新的和平共处方针的背景下产生的,尽管当时没有得到官方的认可,但是客观上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西方国家社会主义革命的学说。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由于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局动荡,尤其是苏联的剧变,使社会主义事业遭到局部的、暂时的挫折.因此,国内有些人对社会主义产生了迷惘和困惑,信念有所动摇.他们怀疑社会主义"不灵了"、"失败了".我们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尽管是多方面的,但对于这些人来说,除了极少数是别有用心地蛊惑人心,属于立场问题以外,绝大多数还是属于观察问题缺乏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因此,笔者拟就如何坚定社会主义信念问题,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角度,谈一点肤浅的认识.一、正确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中运动与静止、变动性与稳定性的辩证关系,正确看待当代资本主义的暂时稳定,认清社会主义一定胜利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展开着激烈的竞争,而地处竞争前沿的民主德国是如何使社会主义更具吸引力、更具优越性的呢?请看:在民主德国,有些现象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