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4 毫秒
1.
归化和弄化是翻译中常用的两种策略。电影字幕翻译必须寻找两种翻译策略的平衡点,做到归化和异化的融合,以避免文化因素的缺失.  相似文献   

2.
蓝兴 《科技信息》2010,(24):159-159
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共存于英文电影的汉译中并且相互补充,本文以电影《时光隧道》的英文字幕为例,着重分析归化与异化策略在字幕翻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刘惠丽 《科技信息》2010,(10):154-154
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跨国文化的强烈碰撞。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传播的载体,迅速流传开来。它不但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了解其他文化的重要渠道。作为承载一部电影精髓的字幕翻译,更是重中之重。一部坏的电影不能靠好的字幕翻译起死回生,但一部好的电影却会因糟糕的字幕翻译而功亏一篑。我国的电影字幕翻译较之西方起步晚,发展缓慢,并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因此电影字幕的翻译仍缺乏权威的指导和评定,有待进一步加强完善。根据施莱尔马赫提出的异化与归化两种翻译途径,本文主要从异化与归化的角度来讨论电影字幕的翻译。因此,在电影字幕的翻译中,译者要尽量做到简洁明了,一目了然,并保持整副画面的清晰流畅。  相似文献   

4.
随着跨文化交流的深入与电影的蓬勃发展,英文影视作品已成为国人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字幕翻译的水平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归化和异化策略的视角,结合字幕翻译特点,对英文经典影视作品《闻香识女人》的字幕汉译进行个案分析。  相似文献   

5.
陈春莉 《科技信息》2013,(6):237-238
随着大众媒体和全球化的发展,国际文化交流变得日益重要。作为人类文化载体的电影因其受到广泛欢迎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这种大趋势下,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影受到世界的广泛关注。中国电影开始以新面貌和新姿态影响着世界文化。在这些电影进入世界市场的过程中,字幕翻译担负着巨大的作用。调查了近些年一些取得成功的电影字幕翻译之后,我们发现,归化是传承文化元素,不会产生理解偏差的可取之法,目的读者也很容易接受和理解。本文以韦努蒂和史莱尔马舍尔的理论为指导,以电影《英雄》为个案,分析采用异化和归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以多部近年来引进中国的好莱坞电影为例,对英汉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进行了讨论,从译者主体性和文化因素角度分析了归化策略在影片字幕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电影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有力载体。近年来,众多学者从生态翻译学理论中的三维转换视角评析众多影视的字幕翻译,但对电影《百鸟朝凤》的相关研究却很少。因此,本文根据生态翻译学的三维转换理论,以《百鸟朝凤》电影字幕为文本,总结该电影字幕翻译的特点与难点,运用归化、释义、转移等翻译策略、方法和技巧,评析该电影的字幕翻译,以期进一步促进中国文化对外的交流与传播。  相似文献   

8.
张文 《科技信息》2008,(30):226-226
电影字幕的翻译有其自身的特点,这就给电影字幕的翻译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字幕既要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又要让目的语观众理解接受,那么归化的翻译策略就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运用了归化翻译,让目的语观众接受电影的信息,才能使影片广泛传播。本文对比了《卡萨布兰卡》的两个中文译本,以便更好地讨论归化翻译法在其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9.
万华林  胡光磊 《科技信息》2009,(20):124-125
电影字幕翻译有其独特性,受约束的因素也多,如何忠实的翻译原声电影的字幕,目的性理论为其提供了理论基础,依据目的性理论,归化和异化当是解决字幕翻译的有效途径,以实现电影字幕的功用。  相似文献   

10.
归化和异化是翻译中的两个重要策略。本文针对英汉习语的不同特征,探讨了英汉习语翻译的策略,即归化法,异化法和归化异化相结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从接受美学审视文学翻译策略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探讨了中国文学翻译策略选择的不同取向,认为文学翻译不是简单的归化为主或异化为主的问题,而是根据读者的文化接受程度不同可划分为四个取向阶段:归化为主、少量异化为辅阶段,归化为主、大量异化为辅阶段,异化为主、大量归化为辅阶段和异化为主、少量归化为辅阶段。  相似文献   

12.
文学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是翻译理论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从简单回顾了归化、异化理论的生成及其演变。指出归化和异化都是重要的翻译策略,两者相辅相成,对文学翻译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电影是介绍和交流文化的一种重要媒介,作为传承文化的一个载体,其沟通、交流的桥梁、纽带作用不容小觑,而电影名作为影片的点睛之笔,它的翻译又是重中之重。本文从功能目的论的视野出发,以商业和文化的角度,结合实例分析了归化异化手法在电影片名翻译中的应用和效果。笔者认为归化和异化应该是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相互融合,相互渗透,有辩证统一的关系,而不是相互对立。  相似文献   

14.
文学翻译中的"异化"和"归化"摭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化”与“归化”作为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历来是翻译界争论的焦点。在文学翻译中存在着异化和归化现象,而文学翻译又主要采用“异化”,“归化”是“异化”的必要补充。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了多元文化交流背景下的翻译策略分类——归化与异化,列举了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不当的例子,并根据翻译实践的需要,提出采取灵活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6.
贾红瑜  岳世良 《科技信息》2008,(19):260-260
异化翻译和归化翻译的差别主要是以原语文化为归宿还是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是基于人类文化和语言的共性而发展的还是基于人类文化和语言的个性而发展的。异化与归化各有利弊,应辩证地运用。本文简要地分析了异化与归化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希望对初学翻译的人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7.
张心虎 《科技信息》2013,(12):180-180
谚语的翻译不仅仅是语言层面,更多的是文化层面。本文从归化和异化的角度,根据谚语的定义和特点,分析了其翻译方法和技巧。最后得出异化的翻译策略要优越于归化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8.
议文学翻译中的异化与归化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丽娜 《科技信息》2009,(26):133-134
本文对异化、归化法及两者之间的争论进行了说明解释,然后论述了文学翻译中采用异化法和归化法的必然性和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归化异化翻译策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异化与归化是文化翻译中的两种主要策略.从翻译与文化的关系探索出翻译的本质,从读者的阅读认知过程来重新阐释在文化翻译中如何处理异化与归化策略问题,指出异化法优先,其次异化加释意(注释),最后在前两种方法都不尽人意时用归化法的操作办法.  相似文献   

20.
黄俏 《科技信息》2013,(19):248-249
本文从翻译目的论的视角,以《卧虎藏龙》为例,探讨"冲奥"华语片字幕翻译的归化与异化,认为该片译者充分考虑到了导演意图以及目的语观众的心理期待,很好地实现了文化交流的目的,指出华语字幕翻译应以既要能关注大众理解力,也要突出自己的文化底蕴和特色,来迎合奥斯卡评奖口味为目的,恰当运用归化与异化,有助翻译目的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