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迄今为止,本书是一本论述硬粒小麦信息量最大、涵盖面最广的专著,书中不仅介绍了有关硬粒小麦的重要理论知识,还介绍了各国的育种方法以及进展等。  相似文献   

2.
高产小麦育种如何取得突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麦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种植面积最大,总产量最多,营养价值最高,总贸易额最大的粮食作物。在我国,它与水稻并为两大细粮作物,我国约有1/3的人口以小麦为主食。小麦的丰欠直接影响人民的生活与社会的安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麦生产先后出现过3次大幅度的增产,人均小麦  相似文献   

3.
对四川商品型高产优质抗病小麦品种育成的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紧密结合四川生产实际和以绵阳90-309为代表的商品型高产优质抗病小麦新品种的选育实践,探讨了四川未来主栽小麦品种的丰产性、品质、抗病性和商品性,并指出以白皮大粒为显著特征的商品型商产优质抗病新品种,可能充当四川第六次小麦品种大更换的主角。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述了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农科所小麦诱变育种的研究现状,阐述了研究所开展诱变育种以来取得的丰硕成果,介绍了获得的突变系及特殊粒色小麦,论述了研究所小麦诱变育种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用近10年的小麦区试资料,从粒重的角度将四川麦区小麦品种分为“大粒型”、“中间型”和“粒数型”三类,通过相关及因子分析表明;我省推广小麦品种大多属“中间型”,该类品种丰产性,稳产性及商品性都较优良;“粒数型”品种的丰产性和稳产性的三类品种中最好但粒重较小,商品性欠佳;而“大粒型”品种对环境适应性较差,不利高产稳产。四川小麦育种宜采用“中间型”或“粒数型”路线,特别是产量水平要有所突破,要须走“粒数  相似文献   

6.
小麦抗白粉病性与酶活性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定了7个小麦抗,感白粉病品种抽穗期叶片苯丙氨酸解氨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的活性。结果表明,在抗病品种中,三种酶的活性均高于感病品种,酶的活性病情指数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黑龙港麦区水资源严重不足,要实现该区小麦的丰产稳产,必须要求小麦品种具备多种抗逆性状。通过对黑龙港流域小麦的育种现状和育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来重新确定育种目标。  相似文献   

8.
花940小麦用花药培养而成,在品系鉴定、品比试验、河北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的6年试验中,连续5年平均产量排第一位,1年排第二位,历年平均产量比对照增产12.1%。花940小麦苗期次生根比对照多35.0%,灌浆期次生根比对照多20.5%,最高蘖比对照提高15.2%,每穗粒数比对照多3,4个且叶层分布合理。  相似文献   

9.
黑龙港麦区水资源严重不足,要实现该区小麦的丰产稳产,必须要求小麦品种具备多种抗逆性状。通过对黑龙港流域小麦的育种现状和育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来重新确定育种目标。  相似文献   

10.
迎接新的绿色革命—兼论育种和种子工程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一、第一次绿色革命的贡献与反省本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经历了以成功选育矮秆小麦和水稻矮秆品种为标志的农业技术革新。1961年设在墨西哥的国际玉米小麦研究中心培育出矮秆小麦品种pitiC62等;矮秆水稻品种方面,我国广东、台湾于1956年首先分别育成矮脚南特、台中本地1号,1  相似文献   

11.
超级小麦育种的可行性分析及其育种新方法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1997年在美国伊利诺斯州召开的世界食物和持续农业大会估计 ,到2020年全世界小麦需求量将比目前的5.52亿吨高出40 % ,达7.75亿吨。我国同其它发展中国家一样 ,由于经济发展 ,人口逐渐向城市集中 ,作为传统食物的玉米和水稻人均消费量将下降 ,而小麦的年人均消费量则逐渐增加 ,加上人口增长的因素 ,到2020年前后 ,我国每年至少需进口小麦2200万吨才能弥补短缺 [1]。从这点讲 ,今后几十年内 ,我国的小麦生产将面临需求量迅速增长和加入WTO后市场激烈竞争的双重压力。解决我国越来越大的小麦需求问题 ,再靠…  相似文献   

12.
GS冀麦26号、冀麦36GS冀麦38号和GS石4185是我院”八五“以来培育的几个高产、稳产、具有广泛适应性的小麦新品种,亦是冀中南不同时期的当家品种。本文以GS冀麦38号为例,回顾了冬小麦育种的总体思路、所采用的技术路线和方法,分析了其产量构成因素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麦区超高产育种的三种途径和模式,即多穗型、中穗型和重德型,依据本生态区气候条件和现推广品种的产量的构成特点,认为采用多穗型和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绵阳号小麦品种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绵阳号小麦品种的选育及推广应用情况进行了回顾与总结。针对四川麦区气候特点和小麦生态条件,提出了以选育穗重型小麦新品种为主攻方向的育种目标,并对育种亲本材料的选择、创新和利用、新品种的选育方法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黑麦属于禾本科小麦族的黑麦属,含有一个染色体组R,体细胞染色体多为二倍体,2n=2x=14。文中介绍了黑麦的形态、分布及其优良特性;重点阐述了黑麦在细胞有丝分裂、细胞减数分裂、多倍体的诱导鉴定以及染色体分带和带型分析等遗传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并探讨了黑麦在小麦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利用价值和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河北沧州地区耐盐小麦育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亮  陆莉  王奉芝 《科技信息》2007,(4):214-214
针对黑龙港流域小麦生产的特殊生态类型区,沧州市农林科学院结合国内外小麦耐盐育种科学研究进展状况,进行了小麦耐盐性育种研究并取得了育种研究的技术创新。总结了两圃平行交替选择种植技术,为多抗性小麦育种的研究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小麦兼抗性抗源的选育,鉴定和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庆勤 《贵州科学》2000,18(1):108-111
在同一小麦生态区往往中病害同时发生,用兼抗性小麦品种进行防治是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可减少环境污染。用小麦近缘种属与野燕麦的不同种杂交、具有普通小麦不同染色体的近缘属间杂交,杂交后代一般不要进行回交,而且容易稳定,育成系列兼抗性普通小麦型的优质、高产的品种和品系。  相似文献   

17.
杨随庄 《甘肃科技》2001,17(1):28-29
近年来,无性系变异开始应用于农作物品种改良。无性系变异育种是继花药培养花粉单倍体育种技术之后成为实用化的细胞工程育种方法。 1 小麦无性系后代材料变异类型丰富多样,后代稳定快,能基本保持原品种特性 小麦无性系后代材料性状变异几乎包括了小麦的全部形态特征与产量性状等。Larkin等从墨西哥品种Yaque50E的未成熟胚得到数百株再生植株,其后代产生了一系列形态变异,如芒的有无,颖壳和籽粒的颜色,株高增减等。梁竹青等从未成熟胚的愈伤组织获得了数千个再生植株,它们表现了丰富的变异。腾世云等对10个小麦基因型幼胚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18.
花药培养与多种技术结合选育小麦优良新品种(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小麦杂交育种、诱变充种、突变育种,花培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等不同育种技术的综合比较研究认为:花药培养技术具有快速稳定变异材料的作用,与其它育种技术结合运用效果更好,特别是与小麦远缘杂交育种结合,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对小麦育种动态的研究情况。结合攀西地区实际,通过对该地区小麦生产地的抽样调查与分析,制定出了适合该区区域特点的小麦育种目标。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3个典型的普通小麦品种Fukuho,Chinese spring,Sigma-wheat和3个不同遗传类型的冰草性属植物Z1500,Z1524,Z593的直链淀粉含量的分析,结果发现:不同小麦品种的直链淀粉含量差异不明显;不同遗传类型的冰草属植物其直链淀粉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四倍体冰草的直链淀粉含量接近于普通小麦,整个冰草属植物的直链淀粉含量普遍高于普通小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