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依据等效翻译的原理,分析一些英语成语泽成汉语成语实例,阐明由于人类思维的共性及英汉成语对译存在的可能性;由于英汉两种语言本身的差异以及所在文化的差异,英汉成语之间又存在不可对译性。  相似文献   

2.
韦璐 《景德镇高专学报》2011,26(1):111-112,56
习语是人类语言文化的精华,英汉语言中都存在着大量的习语,而隐喻作为一种思维方式,不但构建了人类的思想和行为,也构建了人类的语言.通过对英汉习语中概念隐喻的对比分析,隐喻的认知共性和文化差异性被挖掘出来.  相似文献   

3.
语言的共性是可译性的理论基础,但还必须认识到不同的语言在文化层面上确实存在一些不可译的内容,从而产生可译性限度.从语言结构障碍与文化障碍的角度来分析汉英互译过程中的可译性限度现象,我们可以发现不同语际间的转换确实是有限度的.  相似文献   

4.
马一娜 《科技信息》2012,(11):285-285,267
洪堡特与萨丕尔、沃尔夫等人均对人类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做了详尽的阐释,但其对语言本质的理解却不尽相同,进而引发对两种理论框架下翻译领域内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问题的不同解释。根据洪堡特的辩证语言哲学观,人类精神力量的统一性与独特性造就了不同语言间的本质统一和表征的多元性,因此语言的可译性潜在于语言的本质层面,而不可译性则存在于其表征层面。相反,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关注于社会文化影响下言语间的不可调和性及其对思维的独特组构,不可译性得到了合理的解释,可译性因而被忽略。  相似文献   

5.
不可译性按其产生的原因可分为语言上的和文化上的,文化上的不可译性是由于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产生的。中国与西方英语国家在社会习俗、宗教信仰、历史典故、地域文化、思维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是文化上的不可译性产生的原因。克服这种翻译障碍的途径是加强文化交流,扩大不同语言之间的共性。  相似文献   

6.
在大量实例的列举和分析的基础上,将人类的基本情感作为研究时象,对英汉两种语言中表达喜悦、愤怒、哀伤、恐惧等情感隐喻在共性和个性方面进行了对比和阐述.结论表明,英汉情感隐喻所具有的相同性是基于人类思维的共性,其相异性主要跟文明起源、语言文字、认知思维方式以及文化传统相关.  相似文献   

7.
植物名称及其习语的文化喻义是在人类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它是整个人类文化的一部分。由于民族差异、语言与思维模式差异,它们在不同语言中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喻义也不同。通过讨论英语中这类植物名称与习语的文化喻义与汉译,可以揭示其中文化喻义存在的渊源及其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可译性。  相似文献   

8.
试论词汇空缺的可译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源语中表达文化异质的词语在译入语中就成为“词汇空缺”。其可译性的基础是各地域文化共同的文化共核、人类思维和语言的普遍性、译者和读者的接受能力和开放心理、翻译的性质。不可译性与可译性是相对的,前者在一定条件下可向后者转化。词汇空缺有异化和归化两种译法,其用途不一。  相似文献   

9.
郑静 《科技资讯》2009,(32):178-178
分属两种不同语系的英语和汉语,异性大于共性。文化背景、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等的差异反映到语言里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本文试图通过对英汉语的基本句型、复合句及非谓语形式进行对比研究,揭示汉英两种语言的本质特征,进而针对英汉句子的翻译提供合理的翻译方法和策略,使译文更加符合译入语的规则,达到语言文化的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茶馆》的两个英译本的对比研究,分析了由于汉英两种语言存在的不同语言文化、不同的思维方式以及不同表达方式而引起的语际转换间的可译性障碍,并脂出全球化进程会逐渐消减这类可译性障碍的存在。  相似文献   

11.
标记理论和蕴涵共性都是现代类型学中的重要概念,都具有跨语言研究的基础。基于类型学的新标记理论有别于经典的布拉格标记理论。类型学标记理论强调标记模式的“相对性”和“关联性”;布拉格标记理论采用的是二元模式和非关联的简单模式。关联标记模式与蕴涵共性具有内在联系,跨语言的标记模式一般可以用蕴含共性来表示,能对人类语言类型的变异范围做出限制。  相似文献   

12.
迁移是以认知结构为中介进行的,先前学习所获得的新经验,通过影响原有认知结构的有关特征影响新学习。对外语学习最具影响的是语言的共性。英汉发音在元音及辅音音位、语流音变、逻辑重音、意群和停顿等方面都存在共性。对这些共性的掌握将有利于英汉语学习者在这些方面的相互迁移,从而促进对英(汉)语的习得。  相似文献   

13.
谈利用英语正迁移促进日语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语音、词汇、语法、文化背景等方面探索英语专业学生在日语学习过程中,怎样有效利用英语正迁移促进二外日语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引导英语专业学生比较两种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上的异同,正确利用两种语言的语际共性来促进二外日语学习,激发他们的日语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一切概念都来自于意识的同一性构造,而后者则是以分别识在综合的"看"中给出的共相(标准性的整体表象)为基础。因此,如果说概念思维是以概念去理解与把握事物的思维,那么,概念思维就不仅是以分别识为基础,而且是以分别识构造出来的共相,以及通过共相进行的同一性规定为基础。这意味着,概念思维所打交道的是、也只能是同一性中的事物。相反,本源思维则与同一性事物无关,而只与自在物即事物本身相关。  相似文献   

15.
从语法化角度探讨语言共性,发现发生在不同类型语言、不同语法范畴、相同语法范畴内不同语法单位中的历时演变过程具有普遍性,而真正促成这一普遍现象的则是历时演变机制.因此应进一步扩大历时因素的作用,将语言的历时演变机制作为更加基本和稳固的共性形式纳入语言共性研究理论.  相似文献   

16.
后殖民主义与女性主义都属于后现代理论之范畴,都是一场解构一切中心、为边缘争取权力的思想运动,因而有许多相似或相同之处。在翻译领域内,两者均主张提高译者(弱势群族)的地位及主体性;均探求并消解翻译中所存在的两元对立的权力关系,并倡议重塑弱势群族的文化身份,从而为翻译共性在宏观层面的探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职教集团是教育产业化的产物,是在新形势下实现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资源共享,促进校企优势互补,加速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新途径和新模式.可以从政府、市场、企业和学校四个层面提出促进职教集团发展的政策建议,以期为安徽省职教集团可持续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李红英 《科技信息》2012,(13):229-229,173
划定汉语双宾结构不能只依据外在的语言序列形式,要从句法的角度分析得出典型双宾语句的特点。然后遵照"一致化"原则,将与之有共同句法特点的NP1-V-NP2-NP3的语言序列归入双宾结构。通过研究发现,真正的汉语双宾结构客体的转移方向也是右向的,这就与英语双宾结构具有了共同的语法意义,体现出了汉英双宾结构的语言共性。  相似文献   

19.
"混沌"在东西方原始神话宇宙观中最初是以"人格神"的形象出现的。《老子》以"混沌"神话为具象原型,"混沌"在《老子》中衍化成一个带有哲学意义的概念。《老子》哲学中"混沌"概念作为一个描述性的概念,不仅关涉宇宙,用来描述宇宙起源的图景,而且也用来描述《老子》所追求的理想人格的精神状态和风貌。从宇宙万物的理想状态和理想人格的精神状态和风貌的描述出发引导和规范人类个体及群体的生存方式,"混沌"概念同时也是作为一个范导性的概念。  相似文献   

20.
Cohen J  Stewart I 《Nature》2001,409(6823):1119-1122
Interest in extraterrestrial life has tended to focus on a search for extrasolar planets similar to the Earth. But what of forms of intelligent life that are very different from those found on Earth? Some features of life will not be peculiar to our planet, and alien life will resemble ours in such universals. But if intelligent, non-humanoid aliens exist, where might they be? Would they wish to visit Earth and would we know if they di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