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苏南乡镇企业海外投资现状 苏锡常地区企业自80年代中期开始对海外直接投资,设办海外企业,进行跨国经营,到1997年底,累计已批办海外企业474家,协议投资总额2.37亿美元,涉及商贸、餐饮、纺织、服装、电子、机械、园艺、农牧业、资源开发、加工制造、交通运输等20多  相似文献   

2.
孙福全  成微 《太原科技》2009,191(12):16-17,20
中国企业海外研发的基本特点 中国企业开展海外研发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当时,有些企业开始尝试在国外设立合资或独资的研发型企业,但海外研发并未形成气候。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的家电业巨头(如格兰仕集团、康佳集团、海尔集团等)纷纷在国外设立研发机构,引领了一股海外研发投资热潮。2000年以来,华为、联想等企业建立和完善全球化研发网络,IT及通信等高科技行业成为中国企业海外研发投资的主导行业。中国企业的海外研发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呈现出4大特点。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开拓海外市场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对外直接投资是企业拓展海外业务的重要途径。中国企业在开展对外业务的过程中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着投资总额少,企业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不高,对外投资行业和区位分布不合理,产业层次较低等问题。本文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路径选择方面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4.
投资区位和进入模式选择是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时最核心的两个战略决定。该文以中国1996年到2004年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作为样本,从经济和文化视角分别检验了区位选择对于海外子公司存活率的影响,并对两者进行了整合,进一步分析了文化距离对于经济距离与海外子公司绩效的调节作用。使用逻辑回归模型的研究结果显示:企业在经济距离大、文化距离小的东道国市场进行投资时,海外子公司往往获得较高的存活率;在进入模式选择方面,通过绿地投资方式建立的子公司存活率要高于并购方式建立的子公司。该文还比较了东道国国家宏观层面特点和母公司层面特点对于海外子公司绩效影响的大小。这将有助于深入了解企业绩效差异化的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5.
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而逐步展开的,带有许多过渡性特征。1979年11月,北京市友谊商业服务公司同日本东京九一商事株式会社合资在东京开办了“京和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中国对外开放以来第一家海外合资企业,标志着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开始。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主要领域有三块:对外贸易、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和海外直接投资。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的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海外直接投资成为了国际经济关系中国家层面上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中国是最大的新兴经济体,同时也是新兴经济体中最大的海外投资国.中国公司的海外对外直接投资已经成为公司战略管理研究的重要课题.从制度基础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为视角展开,从战略管理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公司海外直接投资现状,以期为中国企业海外直接投资行为做出解释和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中国内地企业海外上市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波上市潮2001年2月27日、28日,中国海洋石油股份有限公司(中海油)分别在纽约证券交易所、香港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功完成16.4亿新股的全球发行,筹资总额超过115亿港元。这是继去年中国移动、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联通之后又一巨型企业实现海外上市。中国内地企业海外上市依其注册地不同而分为两类:一类是指在中国内地以外注册、香港联合交易所上  相似文献   

8.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营商环境会影响中国的对外投资选择,选取"一带一路"沿线60个国家2010—2016年非平衡面板数据,意在研究海外营商环境对中国企业的投资影响。结果显示:(1)便利的营商环境对我国企业在沿线国家投资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而且当沿线国家人均收入变高后,这种促进作用更加明显。(2)将营商环境指标分解为开办企业、办理建筑许可、登记财产、获得电力、获得信贷、纳税、保护投资者和跨境贸易便利度综合指数,各项指数均对中国企业向外投资起到促进作用,而合同执行便利性指数却对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起到抑制作用,此外解决破产便利度指数对中国企业向外投资作用不显著。(3)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时,表现出不同的动机:在高收入国家主要寻求劳动力资源和技术,在中高收入国家则是看重其市场规模,而在中低收入国家投资更看重投资国的政治稳定性。(4)在投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时,中国企业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资源捕获动机,是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正面解读,加速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9.
日本国际合作银行不久前公布的日本企业1999年度海外直接投资抽样调查表明,中国已经连续五年被日本企业列为最佳投资地点国。日本国际合作银行1999年7月对在海外拥有三家企业以上的786家制造业企业进行了海外投资状况抽样调查。在关于今后三年最佳投资地点国的调查栏目中,有55%的企业填上  相似文献   

10.
对外直接投资与技术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对外直接投资与技术创新优势之间的关系 ;其次 ,探讨了对外直接投资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的具体运作方式 :跨国购并 ,国际战略联盟 ,建立海外技术研发机构 ,和技术开发型国际合资企业 ;最后针对中国对外投资企业技术创新优势的特征 ,提出一些策略与政策  相似文献   

11.
正美洲矿业作为安旗重返中国的先锋部队,能否首战告捷还是未知数。安旗公司(Amkey)由美国联合投资管理集团(Alliance Financial Group)投资组建,于2003年6月在美国洛杉矶成立,2004年5月正式运营并几乎在同一时间进军包括中国在内的8个海外市场,主打安旗牌保健食品、奥罗拉牌清洁产品和拉贝牌护肤品三大类共计60余种产品。  相似文献   

12.
2004年6月初,在教育部有关领导和部门的支持下,高校科技产业化促进中心与德国投资银行机构--德累斯顿佳信(DrKW)签订了"中国高校企业成长基金"的合作备忘录。该基金将面向海外市场募集2亿美元,全部用于投资国内高等院校的全资、控股、参股科技类企业(下称高校企业);通过投资,基金将持有被投资高校企业的部分股权。 今年下半年,该基金将展开基金募集和被投资企业的初步遴选。有意引进该基金股权投资的高校企业可开始预申请,预备申请期截止到2004年10月底。  相似文献   

13.
"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企业海外电力投资提供全新的机遇,面对极其复杂的电力工程,海外投资企业面临如何全面系统地识别投资风险的挑战。本文研究借助WBSRBS风险识别耦合矩阵,通过全寿命周期理论对海外电力投资活动进行阶段划分;其次利用风险分解结构进行投资风险的全面系统梳理,对海外电力工程投资风险进行系统化识别,并从项目、市场以及国家三个层级进行风险因素的分类;最后通过词频分析遴选出海外投资关键风险因素,以期能够科学有效地指导海外投资企业进行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14.
2004年6月初,在教育部有关领导和部门的支持下,高校科技产业化促进中心与德国投资银行机构--德累斯顿佳信(DrKW)签订了"中国高校企业成长基金"的合作备忘录。该基金将面向海外市场募集2亿美元,全部用于投资国内高等院校的全资、控股、参股科技类企业(下称高校企业);通过投资,基金将持有被投资高校企业的部分股权。 今年下半年,该基金将展开基金募集和被投资企业的初步遴选。有意引进该基金股权投资的高校企业可开始预申请,预备申请期截止到2004年10月底。  相似文献   

15.
《科技潮》2007,(1):35-35
日前,由香港贸易发展局与渣打银行联合举办的“中小企业国际市场推广日”活动在港举行。作为渣打银行首届“中国最具成长性新锐企业奖”铜奖获得者的企业代表,北京汉铭信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汉铭)在活动现场进行了融资推介,向到场的嘉宾介绍了汉铭的发展潜力、经营模式及发展前景等,并与香港及海外的投资企业家、风险投资机构、中小企业投资者探讨投资及合作机会。汉铭的经营状况获得点评嘉宾的一致好评,被评价为“注重自主知识产权开发,与运营商分成的创新商业模式,面向3G的新业务前景很好,将来会有大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新华社北京专电(记者朱彬李鹏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卢进勇提出,随着入世,我国企业到海外投资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已不断增强.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已有20年了,这期间,利用了大量的外资.与此同时,我国企业也逐步走向国外市场,进行海外投资,创办了一些海外企业.到1998年底,我们已经在国外办了6000多家各个行业的企业,中方的协议投资金额达到60多亿美元,海外企业分布的国家和地区有160多个.就目前来讲,我们到海外去投资,经济上的必要性或者合理性主要表现在这么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河南科学》2016,(1):1683-1687
商业尽职调查可以为投资判断提供商业角度的材料,有利于准确判断标的企业的发展前景.本研究系统阐述了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投资并购活动中如何开展商业尽职调查,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商业尽职调查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将宏观投资环境、行业分析、企业分析结合起来开展商业调查,并给出了开展商业尽职调查的基本步骤.  相似文献   

18.
毕研韬 《科技智囊》2011,(10):32-38
2011年5月,美国亚洲协会(AsiaSociety)发表报告称,中国的海外直接投资正处在一轮指数级飙升的起点,到2020年,中国企业将在世界各地积累1万亿至2万亿美元资产。但与此同时,从美洲、澳洲、欧洲到亚洲、非洲,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风险也在同步增加。本文从战略传播视角,尝试探讨中资企业海外形象塑造与风险控制。  相似文献   

19.
发展跨国公司和对外投资,是外向型经济的最高形式,也是推进我国经济国际化的一个重要战略。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应当发展跨国经营,积极参与世界经济一体化,以带动商品、资金和劳务的输出,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和效益,促进国际合作和国内经济发展。我国从1979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企业积极探索在国外直接投资和跨国经营,截止到今年3月底,我国已拥有海外企业4557家,海外投资52亿美元。进入国际市场经济活动的中国大型海外企业秘企业集团公司的大量出现,标志着中国跨国公司的  相似文献   

20.
《世界博览》2011,(10):11-11
中国企业在海外并不总受欢迎,原因不仅在于中国的投资将对当地经济产生较大影响。还在于中国的大型国有企业被认为是由国家资助并为政府利益做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