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纳米级石墨晶体的各向异性力学性能的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理想的石墨晶体是由碳原子以sp^2杂化轨道和邻近的三个碳原子形成共价键,构成六角平面的网状层片结构,层片之间以Van der Waals力相结合.基于原子键合理论的力能关系基本原理:层片内以C—S键合单元相结合,层片间采用连续介质填充单元,建立石墨晶体的复合模型.其中C—C键合单元包括两个节点,每个节点包含三个自由度:ux,uy,uz.键合单元是该复合建模方法的主要部分.通过运算分析,确定了石墨晶体C—C键合单元的各个参数,该参数保证了石墨晶体正交各向异性的性质.同时,通过建立石墨晶体的拉伸、剪切等计算模型,并与实验数据相对比,验证了该石墨晶体复合建模方法的正确性,并将该复合模型用于研究石墨晶体的模态分析.该复合建模方法为研究石墨的微观结构、性能等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数值模拟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光谱数据出发,用参量化的d轨道理论确定了LiF:Co^2+和NaF:Co^2+晶体中的Co^2+-F键长,结果表明:LiF:Co^2+中,Co^2+-F键长基本与未掺杂LiF晶体中的Li-F距离相同;而NaF:Co^2+中的Co^2+-F键长很大收缩,完全不同于未掺杂NaF晶格中的Na-F键长,从杂质离子半径与被取代离子半径的差别引起的局域畸变及静电平衡机制引起局域畸变出发进行的讨论表明,所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光谱数据出发,用参量化的d轨道理论确定了LiF:Co2+和NaF:Co2+晶体中的Co2+-F-键长.结果表明:LiF:Co2+中,Co2+-F-键长基本与未掺杂LiF晶体中的Li+-F-距离相同;而NaF:Co2+中的Co2+-F-键长则有很大收缩,完全不同于未掺杂NaF晶格中的Na+-F-键长.从杂质离子半径与被取代离子半径的差别引起的局域畸变及静电平衡机制引起局域畸变出发进行的讨论表明,所得结果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4.
用光谱、声子谱和EPR谱确定MgO:Ni2+的局域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MgO:Ni^2 晶体的光谱、声子谱和EPR谱的实验结果,采用半自洽场(Semi-SCF)d轨道模型和点荷模型,通过完全对角化方法确定出MgO:Ni^2 晶体的局部结构Ni-O键长为0.2117mm。  相似文献   

5.
一、共价键的键长缩短效应共价分子中的核间距离称之为键长,这是众所周知的。在教学中经常遇到有的相同原子的相同原子核间或有的相异原子核间距离,其实测值理论值(共价半径的加合值)有所缩短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之为键长缩短效应。例如,B-X键长缩短见表1。  相似文献   

6.
为了说明碱金属卤化物(MX)气态时原子间距离小于晶体中原子间距离这种普遍现象,通过离子性数量,说明MX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共价性,气态MX中原子间距小于晶体中原子间距正是由于共价键的贡献所致.运用分子轨道理论(MOT)和回归分析得出MX成键原子轨道(BAO)能级差(ΔE)与MX性质之间的线性关系式y=a+bΔE,其中y代表MX的性质诸如键长,键能,熔点,Δ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气体双原子分子键长,无机晶体中金属——非全属原子间距分别提出了相应的键长公式,这两个键长公式含有相同的基本项和不同的校正项,前者反映了键的共性,后者则为个性的表现。利用这些公式分别对气体双原子分子键长和无机晶体中金属——非金属原子间距进行了计算,其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的平均偏差在4.20Pm以内。并对这些键长公式做了物理注释,它对于讨论化学键的性质以及研究物质的微观结构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介绍了硬度的概念,对离子晶体、原子晶体、金属晶体等固体的硬度与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总结,指出了晶体的硬度由微粒间结合力的强弱即键能的大小来决定。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碘晶体的性质与键型间的关系。用LCBO方法计算了它的能带结构。认为晶体中存在二维弱共轭σ键网络。由此说明碘晶体的一些特性。  相似文献   

10.
TiB2粒子细化铝合金的电子理论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固体分子经验电子理论对在铝合金细化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TiB2粒子的价电子结构进行了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TiB2中的共价电子主要集中在最强的B-B键上,其晶体中的B-B键可形成稳固的六边形结构。大量弥散分布的TiB2粒子在铝深体中形成了与石墨类似的连续网状结构,为AiAl3在其上成核提供了平面衬底。TiB2与TiAl之间的润湿角较小,使成核所需的能量较低。加之TiAl3与α-Al之间具有良好的晶格对应关系,从而形成了大量的异质晶核,使铝合金得到细化。  相似文献   

11.
从光谱和EPR数据出发,用完全对角化方法确定了ZnF:Ni 晶体中的23(4 515 键长与键角,证实了 ZnF:Ni晶体的局域结构畸变的存在%研究结果表明,ZnF:Ni晶体与/01( 基晶的结构参数对比,发现掺杂23(4 离子的ZnF:Ni晶体分别产生了沿. 轴的伸长畸变和在,平面的压缩畸变.光谱和,-.参量计算的理论值与实验值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12.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原理及分子动力学(MD)方法,探讨了锂代氨硼烷LiNH2BH3(LAB)的稳定结构。基于此结构模拟得到的LAB的X射线衍射(XRD)图样与实验一致。通过计算LAB的晶格常数、键长及键角等结构参数发现:Li—N间的键长与LiNH2中的Li—N键长相当,而N—B间的键长却比氨硼烷(AB)中的N—B间键长要小,说明在LAB中N和B之间的共价交互作用比在AB中的强;LiNH2BH3从分子到晶体Li—N—B键角明显增大。电子结构分析显示,同AB相比,LAB中H的能级向费米能级处的移动、N与B交互作用的增强及能隙的减小导致了氢在氢化物中的稳定性降低,使其放氢性能较氨硼烷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13.
基于3d4组态空间完备基,采用Slater波函数方法,构造了能描述分子斜方对称的210×210完全能量矩阵.通过对角化理论计算并结合EPR理论,研究了晶体场为四角对称以及斜方对称时基态零场分裂能量随分子单一键长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单一键长的改变对基态能量的分裂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用胴体重数据作次数分配,参考繁殖及其它生长发育指标,针大耳猬(Hemiechiumsauritus)区分为幼年组、亚成年组、成年1组和成年2组四个不同年龄组,统计表明,各年龄组间胴重重叠较小,均值差异显著,可作为划分大耳猬年龄组的依据。依胴体重为主要指标确定的年龄组,分析了体重、耳长、晶体重、颅基长、颧宽、眶间宽、鼻骨长与年龄的关系。结果表明,耳长、晶体重、颅基长和颧宽的计量值可作为区别幼年猬、亚  相似文献   

15.
为了确定和描述平面五和六员环分子的几何,本文提出键长采用对应的标准键长,环键角用多重黄金分割技巧优化到该键角与对应的标准键角间的残差平方和最小。用该法计算了呋喃、吡咯和香豆素的环内键角,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很接近。  相似文献   

16.
异核双原子卤化物分子键长的一个经验公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给出了异核双原子卤化物分子键长与组成分子的原子的价层轨道平均 能[1]及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的关系的方程,用该式计算了一些常见卤化物分子的键长,结果与实验数据颇为一致。  相似文献   

17.
一个异核双原子氯化物分子键长的经验公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用元素电负性、原子价电子数和主量子数为参数建立一个简便公式,用以计算异核双原子氯化物分子键长。用该式计算一些常见异核双原子氯化物分子的键长,方法简单,结果与实验值颇为一致。  相似文献   

18.
从光谱和EPR数据出发,用完全对角化方法确定了ZnF2:Ni^2+晶体中的Ni^2+-F^-键长与键角,证实了ZnF2:Ni^2+晶体的局域结构畸变的存在.研究结果表明:ZnF2:Ni^2+晶体与ZnF2基晶的结构参数对比,发现掺杂Ni^2+离子的ZnF2晶体分别产生了沿C2轴的伸长畸变和在xy平面的压缩畸变;光谱和EPR参量计算的理论值与实验值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19.
从光谱和EPR数据出发,用完全对角化方法确定了ZnF2:Ni2+晶体中的Ni2+-F-键长与键角,证实了ZnF2:Ni2+晶体的局域结构畸变的存在.研究结果表明:ZnF2:Ni2+晶体与ZnF2基晶的结构参数对比,发现掺杂Ni2+离子的ZnF2晶体分别产生了沿C2轴的伸长畸变和在xy平面的压缩畸变;光谱和EPR参量计算的理论值与实验值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20.
用胴体重数据作次数分配,参考繁殖及其它生长发育指标,将大耳猬(Hemiechinusauritus)区分为幼年组、亚成年组、成年Ⅰ组和成年Ⅱ四个不同年龄组.统计表明,各年龄组间胴体重重叠较小,均值差异极显著,可作为划分大耳猬年龄组的依据.依胴体重为主要指标确定的年龄组,分析了体重、耳长、晶体重、颅基长、颧宽、眶间宽、鼻骨长与年龄的关系.结果表明,耳长、晶体重、颅基长和颧宽的计量值可作为区别幼年猬、亚成年猬和成年1组猬的年龄指标,而体重、眶间宽和鼻骨长只能区别出幼年组和亚成年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