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铝酸钠溶液脱硅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叙述了硅在铝酸钠溶液中的存在状态,指出了在碱法生产氧化铝过程中铝酸钠溶液脱硅的重要性,并从形成水合铝硅酸钠的一次脱硅和形成水化石榴石的二次深度脱硅两个方面介绍了铝酸钠溶液的脱硅机理、研究现状及进展。在此基础上指出了铝酸钠溶液脱硅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145℃下铝酸钠溶液中乙酸盐浓度对拜耳法脱硅产物矿相组成、微观组织和析出活性的影响规律.铝酸钠溶液中含有乙酸盐时,结晶水合铝硅酸钠主要由沸石和羟甲基方钠石组成,其晶格常数随着乙酸根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乙酸根浓度的增加,沸石和羟甲基方钠石的结晶度逐渐降低,羟甲基方钠石的生成量逐渐增加,而沸石的生成量逐渐降低.乙酸盐对水合铝硅酸钠的微观形貌和官能团结构影响不大,但能提高水合铝硅酸钠的碱铝比,并降低硅铝比,使硅缺位程度增加;随着乙酸根浓度的增加,水合铝硅酸钠的粒度降低,在铝酸钠溶液中的活性增加.  相似文献   

3.
铝酸钠溶液脱硅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硅在铝酸钠溶液中的存在状态 ,指出了在碱法生产氧化铝过程中铝酸钠溶液脱硅的重要性 ,并从形成水合铝硅酸钠的一次脱硅和形成水化石榴石的二次深度脱硅两个方面介绍了铝酸钠溶液的脱硅机理、研究现状及进展。在此基础上指出了铝酸钠溶液脱硅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提出测定极弱酸极弱碱的电位酸碱滴定拟合方法 .根据极弱酸 (或极弱碱 )滴定过半中和点以后溶液的酸碱性特性 ,采用简单的工作曲线法测定被测溶液中的质子 (或氢氧根 )浓度 ,在实验条件下溶液中二氧化碳不影响测定 .讨论了加权、选点等问题 ,用模拟数据作了验证 ,并测定了氯化铵、硼酸、苯酚、苯胺、醋酸钠及六亚甲基四胺等极弱酸和极弱碱以及作为二元碱的碳酸钠 ,精密度和准确度均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
在不同条件下,研究了在浓碱硅酸钠溶液中水合硅酸钙形成的规律.碱浓度越低越有利于形成水合硅酸钙,高浓度碱液中需高温才能形成水合硅酸钙,硅浓度和搅拌强度的提高能促进水合硅酸钙的形成,并分析了在含硅铝酸钠溶液中伴有其它含硅化合物形成的原因.这为含硅铝酸钠溶液中硅、铝分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梁树权、翁吉生曾综述硅酸盐中铁铝钛的快速分析方法。有以过氧化氢络合钛在pH3.5以过量EDTA或DCTA络合铁铝钛后用铜溶液滴定多余的EDTA而得合量,前一文献在另两份溶液中分别比色测定铁和钛,后一文献则以氟化铵隐蔽钛和铝后滴定铁并以过氧化氢法比色测定钛;铝则均以减差法求得。任继平测定高铝耐火材料的铁铝钛时是先以磺基水杨酸为指示剂在pH1.5滴定铁,继加入过氧化氢和过量EDTA以络合钛和铝后,以锌溶液回滴而得钛铝合量,最后用比色法测定钛,铝又以减差法求得。这些方法都不能在同一溶液中测定铁铝钛且铝总是以减差法求得,误差都归于铝。为了消除钛干扰铝的滴定,蒲希比等提出以三乙醇胺隐蔽铁和铝,用氢氧化钠沉淀钛,分离后在沉淀中滴定钛,滤液中滴定铁和铝。以往由于缺乏只能隐蔽钛而不隐蔽铝的试剂,使连续给合滴定铁铝钛尚  相似文献   

7.
苛性比对铝酸钠溶液结构和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红外光谱和粘度测定手段考察了苛性比对铝酸钠溶液结构和性质的影响·发现在中等浓度以上的铝酸钠溶液中,当ρAl2O3不变时,随着苛性比的增加Al O Al峰减弱至消失;Al(OH)-4的峰减弱·温度在70℃以下,铝酸钠溶液的粘度随苛性比增加而大幅度增加,高于70℃增加较小·用铝酸钠溶液中铝酸根阴离子与OH-形成缔合物解释铝酸钠溶液的红外光谱和粘度随苛性比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Al(Ⅲ)-Fe(Ⅲ)共存体系的水溶液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铝铁混合溶液及其加碱后的聚合氯化铝铁溶液的PH驰豫以及碱滴定实验,揭示了铝铁共存体系的水溶液化学特性,确定了铝铁混合溶液及 聚合氯化铝铁能稳定存在的浓度及经度范围,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铝铁共存水解聚合趋于生成无定型结构的沉淀物。  相似文献   

9.
迄今为止,常量铝的测定,仍以络合滴定法为主。近几年来,随着生产,科研的发展,铝的络合滴定又有了新进展。本文就截至1978年年底所收集的主要资料,作一简略介绍。一、滴定方式从滴定方式考虑,铝的络合滴定分直接滴定法,返滴定法与Sajo法,即氟化物释放法。 1.直接滴定法铝的直接滴定法应用不多,似是选择性不高,良好指示剂尚少,且在热溶液中易被破坏,终点时色泽变化不敏锐等所致。在直接滴定方案中,有两个方案较有价值。其一  相似文献   

10.
从铝酸钠溶液中析出一水软铝石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热力学分析确定了铝酸钠溶液体系中三水铝石、一水软铝石平衡固相与温度和苛性比之间的关系。以三水铝石为前驱体,通过水热法处理,制得蛄晶良好、纯度较高的一水软铝石;升高温度,延长反应时间,减小前驱体粒度以及加入适量苛性碱都有利于三水铝石向一水软铝石的转变。以一水软铝石为晶种分解铝酸钠溶液的实验结果表明:分解原液浓度升高,分解率降低;晶种粒度减小,分解时间延长,分解率升高;在95℃,铝酸钠溶液只析出一水软铝石,且最大分解率可迭43.19%;而在85℃以下,分解产物为三水铝石。实验蛄果与理论分析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1.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对铝酸钠溶液种分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铝酸钠溶液的种分过程中,加入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能强化分解过程,提高产品质量·试验表明,表面活性剂的添加量达280mg/L时,可使溶液分解率提高5%左右,产品氢氧化铝的粒度增大2%左右,强度提高5%左右·表面活性剂的加入,使铝酸钠溶液的物理化学性质有明显变化·通过对铝酸钠溶液的粘度、表面张力、电导率性质的测试,分析了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2.
铝酸钠溶液分解过程的红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红外光谱方法跟踪了铝酸钠溶液的分解过程,提出了铝酸钠溶液分解过程中含铝阴离子的转变方式,探讨了分解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3.
三参数法在线实时测量铝酸钠溶液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在线实时测量铝酸钠溶液化学成分(如苛性钠、氧化铝)的温度-体积质量-电导率法.通过正交回归设计方法建立铝酸钠溶液的体积质量、电导率和其化学成分以及温度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该模型为一非线性二元二次方程组.现场应用时,只要测出铝酸钠溶液的温度、体积质量和电导率,代入上述方程,即可由计算机计算出铝酸钠溶液的化学成分.本文介绍了方法的原理、数学模型的建立过程及现场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4.
为了防止超细Al粉在空气中腐蚀变质,通过电动搅拌机的机械作用,在球形Al粉表面进行了硬脂酸钠包覆改性.通过正交实验获得了改性工艺的最佳条件:反应16 h,m(C17H35COONa)/m(Al)为3%,Al粉与硬脂酸钠需分别溶于无水乙醇,然后将Al粉溶液加入硬脂酸钠溶液中.采用SEM,IR和XPS对包覆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改性后的铝粉形成了稳定的胶囊结构,复合粉体的耐腐蚀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煤矸石酸法提取物硫酸铝的应用及氢氧化铝精细化生产过程,进行了二段种分法制备氢氧化铝微粉的工艺研究.用煤矸石酸法提取的硫酸铝和拜耳法精制的铝酸钠稀释后的溶液反应,生成的浆液经放置老化后即得活性晶种.用活性晶种进行铝酸钠溶液的一段种子分解和二段种子分解,制备氢氧化铝微粉.同时研究了制备过程中种子浆pH、分解温度、种子比值、分解时间、铝酸钠溶液αk及铝酸钠溶液质量浓度对分解率、氢氧化铝微粉颗粒粒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煤矸石提取物硫酸铝做晶种引发剂,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可制得白度大于99%、Fe2O3质量分数小于0.006%、SiO2质量分数小于0.05%、吸油值小于0.70 mL/g、粒度在0.5~6 μm的氢氧化铝微粉.  相似文献   

16.
硝酸法制备拟薄水铝石研究--成胶条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同成胶条件下利用铝酸钠溶液和硝酸制备了拟薄水铝石 ,研究了 pH值、成胶温度、铝酸钠浓度及成胶时间的影响 .结果表明不同的成胶条件对产物的物性有较大影响 .在合适的成胶条件下 ,可以制得纯净的拟薄水铝石沉淀 ;在一定的范围内可通过调节实验参数等来控制拟薄水铝石物化性质如堆密度、比表面积、孔容积、孔径等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向不同成分的工业铝酸钠溶液添加BaO,以脱除SOi_4~(2-)、SiO_3~(2-)和苛化Na_2CO_3的反应,并对生成物进行了物相分析,探讨了反应的过程和条件,种分母液的净化综合效果良好。还对各净化反应的物理化学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烧结法铝酸钠粗液低压脱硅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实验的方法研究了低压脱硅过程中添加混合硅渣、钙硅渣、含水铝酸钙及钠硅渣等不同种类的晶种对铝酸钠粗液脱硅速度的影响,同时探讨了Na2CO3、Na2SO4等盐类对铝酸钠粗液脱硅速度及深度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做出的结论对提高一次脱硅速度及深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针对铝厂生产铝的中间产物铝酸钠溶液成分浓度,现场测量采用实验室化学分析法存在滞后的问题,提出利用电磁感应原理,通过微机控制计算出铝酸钠溶液主要成分的浓度,介绍了测量原理,系统的设计与调试,实现了在线实时测量。系统运行稳定,功能强大,配置灵活,使用方便,易于操作,具有较广泛的实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