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江西省畲族人体头面部器官测量数据。方法采用国内研制的人体头面部摄像-计算机测量系统,按照随机抽样原则选择江西省吉安市200名正常的畲族成人进行了头面部器官测量研究。结果得出了该民族成年男女两性头面部16个测量项目和13个头面部指数的资料,发现该民族成年男女两性头面部除容貌额高所测值男女两性无差异外,其余各项所测值男女两性间差异有显著性,并以4个头面部指数对男女两性头型、面型分别进行了分类、对比。结论该研究成果对人类学、民族学、医学和工业等学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中国土家族成年女性头面部软组织特点.方法 随机抽取76名中国湖南省西部土家族成年女性,拍摄其头面部侧位X线片,选取正中矢状面上5个部位10个测量点软组织进行厚度测量,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土家族成年女性头面部中线10个测量点的软组织厚度范围为(3.29±0.16)~(9.05±0.18)mm.方差分析表明,头面部软组织厚度不同部位之间、同一部位不同年龄段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土家族与汉、壮、白、傣等民族成年女性头面部软组织厚度也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土家族成年女性头面部软组织厚度存在部位和年龄差异.  相似文献   

3.
河南汉族成人头面部形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人体测量方法,对河南1400名汉族成人男女头面部21项测量指标进行体质测量,计算头面部14项指标,并与其他民族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河南汉族头面部21项测量指标男性均大于女性,头宽、面宽、下颌角间宽、眼外角间宽、口宽、鼻宽和容貌上面高、唇高、上红唇厚和头围具有性别差异(P〈0.05);形态面指数、形态上面指数、颧下颌宽度指数具有性别差异(P〈O.05);男女性头型以中头型和圆头型为主,面型以超狭面型为主,鼻型以中鼻型为主.河南汉族成人头面特征表现为中头、圆头、超狭面、中鼻,体现中原地区人群的共有体质;聚类显示河南人与西北民族的特征相似,还兼具南方民族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中国土家族成年男性头面部软组织特点.方法 随机抽取80名中国湖南省西部土家族成年男性,拍摄其头面部侧位X线片,选取头面部中线软组织上10个测量点进行厚度测量,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土家族成年男性头面部10个测量点的软组织厚度以40~49岁年龄段最厚,其变动范围为(3.46±0.09)~(9.11±0.14)mm.方差分析表明,头面部软组织厚度在相同年龄不同部位之间、同一部位不同年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土家族成年男性头面部软组织厚度存在部位和年龄差异.  相似文献   

5.
对中国30个人群的5项头面部指数(头长宽指数、头长高指数、头宽高指数、形态面指数和鼻指数)值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①30个人群中的男性和女性均可分为6个组;②南方人群头长短、狭阔、面狭宽适中,彼此接近,北方人群则因指数值相距较远而彼此分散;③甘肃和青海4个民族(撒拉族、土族、保安族、东乡族)的人群头多狭长;④普米族与保安族、东乡族头面部特征相近。  相似文献   

6.
采用年龄组分层随机抽样方法研究了海南省临高县417例成年临高人(男性211例,女性206例)的头面部特征,包括15项观察指标和22项测量指标,并计算了12项头面部指数,以此分析海南临高人头面部形态特征的年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1)随着年龄增长,海南临高人有蒙古褶率下降、眼裂趋于水平、眼色变浅、上唇皮肤部变高、红唇变薄;(2)海南临高人的口裂宽、形态面高、上唇皮肤部高度、容貌耳长、容貌耳宽与年龄呈正相关,眼外角间宽、唇高、红唇厚度与年龄呈负相关(p0.05);(3)头面部指数中,形态面指数、额顶宽指数与年龄呈正相关,头长宽指数、口指数与年龄呈负相关(p0.05).总之,成年临高人的头面部特征中,骨性指标相对稳定,非骨性指标则随着年龄增长呈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7.
操作不规范等诸多因素导致采用三坐标测量机测量的误差较大。为了探索操作方法、测球直径、测头进给方向与被测表面夹角和数据处理方法对测量精度的影响,设计了一种操作方法对测量精度影响的试验。该试验通过在两种测量模式下对高精度量块进行测量,研究了测头直径、测头进给方向与被测面之间的夹角对测量精度的影响。用MATLAB编程对测球中心点数据进行处理,与设备自带软件测量数据进行比较,研究了不同数据处理方法对测量误差的影响。分析了产生测量误差的原因,该研究对提高测量精度和研究数据处理方法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从头面部形态特征角度探讨革家人的源流.采用随机取样方法在贵州省黔东南州测量了312例革家人(男性160例,女性152例)的头长、头宽、面宽、下颌角间宽、眼内角间宽、鼻宽、形态面高、鼻高、口宽、唇高和耳上头高等11项头面部指标值,计算5项头面部指数,对13个族群的11项头面部测量指标及5项头面部指数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革家人男性与水族的头面部特征很接近,头的长度和宽度较小,面的宽度较小,唇较高,面较低,头较狭、较高、较圆,鼻较狭.革家人女性与侗族的头面部特征很接近,头长、头宽、面宽、下颌角间宽、口宽、鼻宽值中等,头的圆狭、高低程度中等,鼻较狭,面较低.从头面部特征看,革家人与壮侗语族侗水语支的族群接近,最接近于侗族,其次是水族.革家人具有南亚类型族群的头面部特征,头面部特征更接近于壮侗语族族群,提示革家人的族源应该是百越的一支.  相似文献   

9.
针对中国6个民族的面部特征,采用人脸图像测量的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研究。根据各民族面部的二维几何特征,筛选出若干测量指标和计算指标。通过比较多种聚类分析的结果,发现蒙古族、朝鲜族和汉族在面部五官上具有相似的民族特征,而藏族和维吾尔族的民族特征差异较大。族群间的共性和差异性分析可为多民族人脸识别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根据活体测量结果,用统计学方法对临夏回族青少年29项头面部、标准、肢段和衍生的体质发育指数进行了研究分析,并与汉族和蒙古族等作了比较,进一步证明了回族青少年的体质特征为特圆头型、超狭面型、中鼻型和中腿型,具有显明的民族特征。  相似文献   

11.
采用体质人类学方法于2013年在云南省西双版纳调查了402例(男197例,女205例)云南傣族成人的22项头面部测量指标和15项观察指标,计算了12项头面部指数.结果表明:(1)傣族男女的口裂宽、上唇皮肤部高、容貌耳长,随年龄的增长呈线性上升趋势;傣族男女的唇高、红唇厚度,随年龄的增长呈线性下降趋势.(2)傣族男女的口指数、容貌耳指数值随年龄增长呈线性下降趋势.(3)傣族男女有蒙古褶率,眼裂倾斜度眼外角高于眼内角率呈线性下降趋势,耳垂圆形率、红唇薄唇率呈线性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2.
作者对本地区313名汉族儿童进行了头最大长、头最大宽、面宽等21项径线测量,计算了头指数、形态面指数、鼻指数,结果表明:男女儿童各径线均值基本无显著性差异,各径线均值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本地区儿童的头型属圆头型,面型属阔面型,鼻型属狭鼻型。  相似文献   

13.
用采自牡丹江地区的86只(59♀♀,27♂♂)成体中华蟾蜍(Bufo gargarizans)进行两性异形研究.分别测量头体长、头长、头宽等6个形态特征指标并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中华蟾蜍雌性平均头体长为(70.89±1.69)mm(n=59),雄性的平均头体长为(64.34±1.66)mm(n=27),雄性体长明显小于雌性,雌性头体长与雄性头体长的比值为1.102,且两性头体长存在显著差异.雌雄两性的头长、头宽、前臂及手长、后肢长与胫长等形态学特征均与头体长具有显著相关性.两性的胫长存在显著差异,头长、头宽、前臂及手长、后肢长、胫长随体长的生长速率具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利用三维人体测量仪对400名福建地区成年男女进行高度、围度、宽度及厚度等方面数据采集。通过统计分析软件分别对男、女测试人员的相关测量项目进行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选取聚类因子,与GB/T 1335.1—2008《服装号型男子》和GB/T 1335.2—2008《服装号型女子》进行对比,分析该地区成年男女体型特征,弥补现有体型数据在实际应用中的不足,满足量身定制批量化生产对体型分类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独龙族成人的Heath-Carter法体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Heath-Carter人体测量体型方法对云南省贡山县独龙江乡成年人200例(男为97例,女为103例)进行了体型评定,研究结果显示:(1)独龙族成人男女的平均体型值分别为2.2-4.5-2.4和3.9-4.1-1.8,独龙族成人男女分别属均衡的中胚层体型和内胚层-中胚层均衡体型;(2)独龙族男女各年龄组体型点位置相对集中,随年龄增长,内、中、外因子值变化均不大;(3)独龙族成人男女间的体型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4)与国内外其他民族相比,独龙族体型与侗族、仫佬族、怒族最为接近,独龙族具有蒙古人种南亚类型体型特点.  相似文献   

16.
回转式激光线扫描测量仪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一种基于线结构光的回转式视觉测量系统,首先介绍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建立了线结构光测头的数学模型,并用该系统对测头进行标定;然后确定转台的回转中心,实现了将测头二维测量值向被测物体三维坐标的转换;最后,给出了实际测量结果,此系统能一次性完整测量任意工件的外表面,测量精度优于0.07mm。  相似文献   

17.
 在海南琼海市和万宁市的城市和乡村调查了汉族643例(男为334例,女为309例)成人的22项头面部体质指标,计算了13项头面部体质指数,对海南汉族头面部形态特征的年龄变化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① 眼内角间宽、眼外角间宽、唇高、红唇厚度这4项指标值与年龄呈负相关.上唇皮肤部高度、容貌耳长、容貌耳宽、面颊皮褶这4项指标值与年龄呈正相关.并且上述指标值在不同年龄组中存在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② 随年龄增长,口指数值下降,并且在不同年龄组中存在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海南汉族人头面部测量指标与指数值随年龄增长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8.
一种关节式坐标测量机的建模及其标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7轴关节式坐标测量机的测量模型及其标定技术,根据DH模型(Denavit-Hartenberg notation)对7轴关节式坐标测量机进行了建模,并对参数个数和含义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仿真发现7轴关节式坐标测量机直接标定时不能有效辨识某些参数的特殊问题.为解决该问题,设计了弯杆测头对测量机的整机参数进行标定.最后,将测量机测头换回直杆测头进行测头校准,获得更换测头后的测头参数.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辨识出测量机整机的参数,能有效保证测量机的精度,这也证明了给出的测量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9.
太行山猕猴(Macaca mulatta tcheliensis)头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67例太行山猕猴头面部形态指标进行了活性测量研究,经统计学处求得其平均值、回归方程及头指数,并作了性差和地区差检验。结果表明,太行猕猴头部的生长发育出现了规律性变化,从幼年到成年期间,多数形态指标表现了同步增长的趋势,而头高的发育于成年期出现负增长的现象,从而导致了成年期太行山猕猴头高缩短头宽增加的颅化作用,对头指数的研究结果表明,太行山猕猴为圆头形。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蒙古族和汉族大学生头面部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内蒙古地区742名蒙古族和汉族大学生的20项头面部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蒙古族和汉族女大学生的头长、眼外角间宽、眼裂宽有极显著差异,口宽、头水平围有显著差异;男大学生的头长、形态面高、容貌面高、鼻高、鼻宽有极显著差异,容貌额高、眼内角间宽、唇高、耳宽和头水平围有显著差异;蒙古族男、女大学生和汉族男大学生以特圆头型为主,汉族女大学生以超圆头型为主;汉族男大学生和蒙古族女大学生以阔面型为主,蒙古族男大学生和汉族女大学生则以过阔面型为主;两个民族的男女大学生均以狭鼻型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