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戴晓辉 《科技信息》2010,(35):233-233
随着智能化开关、光电式互感器等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出现和应用,变电站自动化的技术进入数字化的新时代。在分析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特征、结构基础上,提出了应用嵌入式以太网作为内部通信网络的实施方案,并对以太网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应用模式和传输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
笔者对智能电网建设发展的现状和建设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必要性进行简单分析后,结合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升级改造建设要求,对数字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建设改造方案进行了详细分析讨论。文章最后结合对数字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建设改造中间隔层、过程层、以及变电站层三层的技术要点进行详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3.
易文灿 《广东科技》2010,19(16):88-90
本文对目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系统结构、通讯方式和基本功能及其新技术的发展进行简要介绍,随着智能化电气技术的发展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即将进入数字化新阶段。同时,文中也对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特征、结构及功能划分等进行了分析,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4.
刘胜芬 《甘肃科技》2012,28(7):71-72
论述了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概念及传统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缺点,介绍了基于IEC51850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结构、技术特点、网络选型及其优点,并对数字化变电站的实现基础和应用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5.
刘立英  孙铄 《科技信息》2008,(34):371-372
总结了当前国内电网调度系统远动技术的发展现状,介绍了IEC60870—5—104传输规约在电网远动传输中的应用。分析了其传输报文的格式、基本功能和传输模式。着重讨论了用于现场的系统结构方案以及在调度自动化系统中软件的设计方案。对其应用条件及技术难点进行了分析。这些方案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刘栋  黄新  曹辉 《科技资讯》2012,(27):14-18
随着数字化变电站不断增多,原有的集中式IEC61850站控层MMS报文检测系统不能满足分布式应用的要求。文中分析MMS报文结构,设计在嵌入式Linux装置中进行分布式MMS报文采集,通过网络通信流程,与后台服务器组成分布式监测系统。结合系统的实现,进行了实现难点分析和总结,并为下一步的改进完善指出了方法。  相似文献   

7.
曹彦朝 《科技信息》2012,(5):515-515,532
过程层网络是智能变电站的技术关键点与难点。在满足过程层网络实时控制需求的基础上,结合现有技术条件,分析了过程层网络拓扑结构、虚拟局域网(VLAN)划分、采样值传输协议、采样值与GOOSE共网/分网、报文过滤技术选择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220kV数字化变电站过程层网络构建方案。  相似文献   

8.
晁曙光 《广东科技》2013,(16):81+91
数字化变电站技术在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主要从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构成、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特点、数字化变电站的优点、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发展中的常见问题等方面展开相关论述。  相似文献   

9.
数字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改造要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怡 《科技资讯》2011,(21):130-131
在分析了数字化变电站建设改造的优势后,结合数字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改造技术支持,对一座220kV数字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改造方案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0.
传统变电站的信号传输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光电式和电子式互感器成为变电站信号传输的主流,通过站内采用智能变压器及断路器等设备将数据传输,向外部提供数字式光纤以太网接口,在一次设备基础上,添加智能终端从而实现信号转换。基于光纤以太网,数字化变电站中自动技术的应用得以实现。本文对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进行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基于通讯的保护型馈线自动化方案.配电网络中相邻连接的保护单元相互交换带方向的故障信息,实现馈线故障快速切除,完成故障隔离和系统重构,瞬时性故障通过重合闸恢复供电.在光调制解调器(MODEM)中通过编码将通讯功能和电平(即故障标志)传输功能分开,故障标志传输不需要专用的通道.光MODEM之间的帧传送是自主的,相邻MODEM间能够快速地传送电平信号,实现了点对点的故障信息交换、提出的快速保护方案通过了动模实验,在实际配电系统中运行了2年,对有通讯通道的城市配电系统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随着风电场中网络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风电场的通信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依据风电场监控通信标准IEC61400-25,结合实际应用的需求,设计了网络环境下的风电场SCADA系统的通信安全模型.该模型采用基于SRP的安全口令认证实现了用户访问风电场SCADA系统时的身份认证需求,认证通过后允许用户发送控制信息.然后将控制信息打包成IEC 60870-5-104标准的应用层报文(APDU)格式,对APDU报文进行加MAC计算,通过验证MAC保证了该报文传输的完整性.通过对APDU安全报文在风电场中传输流程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该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的满足风电场的通信安全需求.  相似文献   

13.
李文伟 《广东科技》2008,(18):157-158
本文阐述了在变电站自动化领域中,智能化使电气设备的发展,特别是智能化开关、光电式互感器等机电一体化智能设备的出现,使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进入了数字化发展的新阶段。论述了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意义,并对数字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方案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王培  张伟 《科技资讯》2012,(32):108-108
通过对中低压变电站和变电站执行标准的特点,实现了集中式变电站的保护装置,设计出了集成式的数字变电站系统。建立了集成式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整个构架,实现了集成式中压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的系统设计和应用,为集成式的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设计提供了可供参考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文章论述了数字化变电站的技术特点和应用,数字化变电站电力自动化系统的网络模型,数字化变电站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数字化变电站的未来发展。数字化变电站应用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变电站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数字无线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满足了水运行应用系统灵活多变的通讯需求。因此其应用范围不断地扩展,并对水运行业系统应用起到了推动的作用。该文对水运行业广泛应用的移动通讯和Wi Fi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回顾,并结合在大数据和物联网应用的背景下水运行业的需求变化,分析得出了无线通讯技术在水运行业的应用存在着模拟信号向数字信号转变、以通讯带宽不断增长为代表的通讯能力提升、专用网向综合性网络过渡、单纯报文数据向多种数据融合传输转化等趋势。  相似文献   

17.
以数字化变电站过程层网络为例,研究在IEC61850协议下数字化变电站通信网络,进而分析网络传输对计量性能的影响。模拟计量设备进行网络建模,并根据现实环境,增加EPT、ECT、MU及电能表等IED数量,比较增加IED设备数量前后的网络负载情况和SV报文的网络时延,以及网络时延对电能计量的影响。通过OPNET仿真分析了通信设备的负载增加,可造成电能计量时域不同步问题,从而导致电能表的示值误差,甚至产生计量误差,为分析网络传输性能对数字电能计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随着变电站自动化程度的提升,数字化变电站技术在我国电力行业中得到迅速发展。本文通过了解数字化变电站的发展前景,介绍了数字化变电站技术的若干特征,并详细地分析了智能断路器、电子式传感器、开关柜智能操控设备以及通信网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等为实现数字化变电站的关键技术,并总结了建设数字化变电站的社会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数字化变电站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变电站的建设已从理论研究进入了实践阶段。本文对电子式互感器、变电站信息通信技术以及自动化系统进行了分析,阐述了现阶段数字化变电站建设中所运用的新技术,剖析了数字化变电站新技术较常规变电站技术的优越性,重点论述了数字化变电站的可靠性、安全性以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最后指出了数字化变电站是未来变电站建设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当前数字化变电站的技术特点和应用、结构及其将来发展的状况.也论述了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技术特征.并且通过很多介绍知道了其功能,在其中也对变电站数字化需解决的一些关于技术的问题进行了基本的讨论,同时也给出了一些切实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