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系统以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制造报文规范(MMS)为核心,研制和开发了MMS通信接口、虚拟制造设备(VMD)的建模、MMS服务、单元式空调机入网以及人机接口等.此外,还开发了数据打印、故障打印、记录分析、在线帮助等辅助功能.系统功能完善、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2.
针对大规模分布式网络测量中,大量异构组件需要自动配置和管理才能统一协调运行的问题,提出了分布式网络测量组件自配置机制(CSCM:Components Self-Configuration Mechanism)。采用基于目录服务的方式对组件进行认证和配置管理;并通过资源权限的分配,使全网范围内的测量资源得到合理使用。通过形式化描述和分析CSCM机制的系统模型和运行模型,证明了CSCM具有一阶线性的消息复杂度和收敛时间。并给出一个基于CSCM的分布式网络监测系统(MMS:Monitor and Measurement System),实践证明CSCM增强了MMS的易用性和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面向电力(SCADA/EMS/DTS)一体化系统的分布式实时数据库的特点和内存体系结构,对其分布机制、系统特色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对系统中实现分布式部署的关键性技术——数据库自动复制、心跳同步报文广播、总裁选举协议予以详细的阐述。基于本文原理的实时数据库系统已经实现,并在多个实际工程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4.
面向电力系统的分布式实时数据库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面向电力(SCADA/EMS/DTS)一体化系统的分布式实时数据库的特点和内存体系结构,对其分布机制、系统特色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对系统中实现分布式部署的关键性技术--数据库自动复制、心跳同步报文广播、总裁选举协议予以详细的阐述.基于此原理的实时数据库系统已经实现,并在多个实际工程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5.
IEC61850为变电站建立了分层的体系结构,目的是实现设备的互操作性和互换性。IED是变电站系统的核心元件,其中间隔层IED更是重中之重。文章以在变电站间隔层实现符合IEC61850标准的IED为目标,对其功能进行分析,根据抽象通信服务接口(ACSI)建模方法,分析建模的一般步骤,举例对间隔层IED建模,阐述ACSI和特殊报文规范(MMS)之间的映射关系,指出支持间隔层IED通信的外部技术支撑,为遵循IEC61850产品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将IEC61850引入到馈线系统中,可有效解决不同配电终端之间的信息共享与相互操作问题.为了实现信息的实时交互,利用IEC61850定义的逻辑节点构建了馈线终端FTU的信息功能模型,并将终端中所用到的信息交换服务模型依次映射到对应的通讯途径.其中客户/服务器模块对应映射到制造报文规范MMS上,GOOSE报文直接映射到IOS以太网数据链路层,使得配电网馈线中的各开关实现了点对多点通讯以及不同FTU之间的互操作.最后通过搭建实验平台验证了该映射方法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7.
用于MMS发送的简化WAP客户端协议栈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MMS发送过程的分析,提出了建立连接、发送数据、断开连接组成的简化栈,使用C语言在Linux平台实现了简化WAP客户端协议栈.该方法为需要MMS发送的低成本嵌入式系统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随着变电站智能化的不断发展,其测控装置除了能够实现测量电压的幅值、断路器、刀闸等点遥信外,并希望能够实时测量两段母线电压的相位等,以MMS报文等方式上送后台和远动,从而实现装置或监控的自动核相,以达到准同期合闸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曹佳佳 《科技信息》2012,(1):185-186
应答器在现代化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开展应答器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文章首先介绍了欧洲应答器工作原理.重点分析了编码策略以及译码过程,并利用VisualC++60对译码过程进行了软件实现。系统解析出报文后实现应答器自检测的报文描述与传输的报文描述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
分布式工作流管理系统是当前工作流技术研究的趋势和热点.对分布式工作流系统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主要包括从理论和和实现两个层次深入探讨了分布式工作流系统的解决策略和方法,并对一些具体的实现机制进行了讨论和比较,介绍了一些成熟的分布式工作流系统, 分析了支持分布式工作流的系统体系结构和系统中相关的分布式实现,并且指出了理论研究的不足和系统实践的未来趋势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基于掩码匹配的报文抽样算法是一种实用性较强的分布式流量抽样算法,但是该算法在测量报文到达时间间隔的分布这一重要网络流量特征时性能较差。首先根据误差理论分析了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为了降低测量的系统误差,在原算法中引入了双抽样的改进方案。考虑到改进后的算法会给测量系统带来额外的负担,提出了增加了抽样掩码位数的解决办法,并且论证了其可行性。最后基于实际的网络流量数据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测得的报文到达时间间隔的分布符合真实的分布情况,并且对其它网络性能指标的测量精度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2.
胡传文 《科技资讯》2012,(24):25-26
介绍了MMS系统在公路勘测中应用的优点,同时给出MMS数据后处理成图的难点,及其解决的方案。通过计算机集群与算法置信度叠加方式完成了点云数据的分割、分类、识别、最终成为DLG图。从而实现点云到DLG图的全自动化处理过程,为MMS在带状勘察中扫除了应用障碍。  相似文献   

13.
随着超级计算机系统性能的提升,系统规模越来越大,如何高效管理这些系统成为高性能计算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提出了一种针对大规模计算机的监控管理系统——MMS(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System).MMS采用分布式系统结构来提高监控管理系统的效率;监控信息的精细化处理降低了监控系统对计算网络的影响同时提高了基于web的客户端的反应速度;两级异步通信机制提高了MMS系统数据采集效率.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MMS运行效率高、可靠性好.  相似文献   

14.
一所高校具有多个分校区的现象 ,使高校对分布式信息管理系统的需求日益迫切。文章在分析分布式多层体系结构和实现原理的基础上 ,设计出分布式多校区教务管理系统的系统模型 ,并就系统实现中部分影响执行效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和优化 ,最后给出了一个主要组件的实现代码  相似文献   

15.
在SOA-BPM系统集成平台的研发过程中,实现了一种XML报文自动处理引擎(以下简称为引擎),该引擎能对XML报文自动拆包、打包、持久化处理、加密、解密等,是SOA-BPM系统集成平台的核心部件.引擎的任务在Spring容器中进行组合,基于优先级对队列任务进行调度,采用了报文结构描述文件来描述数据通信XML报文的结构情况,并基于此给出了数据结构和关键算法.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值班人员对气象报文检索需求,采用VC++设计实现了报文检索软件。该系统能够实现对不同服务器上各类气象报文资料的检索、导出、编辑和上传功能。目前,该系统已经投入业务运行中,有效保障气象资料传输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胜利油田进入特高含水期,开采难度加大,采油成本上升,节能已成为采油厂成本控制的主要因素,采用燃气轮机或燃气内燃机发电、烟气驱动热泵回收污水余热和加热原油等工艺相结合,可以构建基于天然气的分布式能源系统。通过对传统联合站以及联合站分布式能源系统进行夹点分析,从而实现能流分析优化。基于燃气内燃机变工况能流模型,通过热力模拟进行燃气内燃机的燃烧计算,对水套加热炉加热原油的传统联合站进行夹点分析。基于烟气余热驱动的溴化锂吸收式热泵能流模型,对联合站分布式能源系统进行夹点分析。对联合站分布式能源系统与传统联合站进行了对比分析,联合站分布式能源系统节能潜力达24%,为实现“双碳”目标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8.
为了实现船载自动识别系统中报文校验、解析和格式转化功能,采用无线调制解调芯片和微控制器的典型连接方式对其报文接收模块进行硬件设计.通过基于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Ⅱ来实现软件编程把μC/OS-Ⅱ移植到ARM控制器中,按μC/OS-Ⅱ操作系统的编程规范创建任务,合理利用资源,较好实现了船载自动识别系统中报文接收模块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基于音视频桥接(AVB)协议理论,搭建以BMW G38的360°环视系统和RAD_Galaxy为核心的试验台,运用Vehicle Spy软件采集一系列的报文数据,同时也借助Wireshark软件分析报文组成结构、交互过程,以获得报文的关键信息,通过对时间戳的处理计算,实现对车载以太网时延的评估与分析.试验表明:能够在成功抓获并破解环视系统的报文数据的基础上,结合AVB协议,分析得出理论时延值,其对于试验台所抓获报文的时延分析方法,适用于所有以太网报文的时延分析.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MMS以及Web服务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车间控制系统的通信模型设计方法,构建了基于Web服务遵循MMS标准的车间控制系统通信模型.为了使车间控制通信系统具有实用性和可靠性等特点,进行了基于Web-MMS的通信模型的Petri网动态行为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车间控制的通信原型系统的设计,并进行了通信模型的性能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基于Web-MMS的通信模型设计方法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