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韩存 《科技资讯》2012,(20):123-123
冷轧可逆式轧机在轧制过程中主要用到的几种关于传动控制器的原理及对这几种控制方式的详细介绍,其中包括了速度控制原理控制器的设计,△V的控制原理,张力控制原理,直接张力控制,间接张力控制,加速转矩控制以及钢卷内径计算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作者以1993年春投产的无锡梁溪冷轧薄板有限公司的推式酸洗作业线为背景,介绍了该作业线上电控设备的组成及运行状态,卷取机(开卷机)维持恒张力的复合控制法,磁场控制闭环的设计及调整,直流电机容量选择以及有关系统设计和现场调试的若干经验.  相似文献   

3.
针对纤维自动铺放设备中纤维张力控制要求和传统张力控制系统存在的问题,设计了重锤式张力控制系统。该系统将重锤作为张力控制缓冲环节,通过控制重锤位置间接控制张力。系统以运动控制器为控制核心,交流伺服电机为执行元件,激光位移传感器为检测元件。采用模糊PID作为重锤位置控制算法,以充分考虑重锤加速度对纤维张力的影响,避免张力波动。样机实验结果表明:该张力控制系统在有效避免铺放过程中的断线、松弛等问题的同时,其纤维张力的静差率和波动率均能满足工程实际要求。  相似文献   

4.
孙桂波  王海群  杨永洁 《科技信息》2012,(18):109+104-109,104
本文分析了卷取机张力控制方式及西门子T400工艺板的工作原理,设计了一套基于T400工艺板的卷取机间接张力控制系统,详细说明了系统的软硬件组态。  相似文献   

5.
根据PET涂覆机生产过程中薄膜收卷系统的非线性与大时变特点,分析了张力锥度与收卷速度、卷径及转矩变量之间的动力学关系,设计了薄膜连续收卷的锥度张力控制系统。基于速度差的间接张力模型实现张力控制,采用模型参考自适应PI控制策略控制收卷电机转速并对张力实时补偿。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控制策略对PET涂覆机复卷张力系统的动态响应和稳态张力精度比原系统明显改善,解决了薄膜收卷系统张力控制难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一种既能保留顺序控制设计法的优点,又能把控制线路的中间继电器减少到约为顺序控制法所需中间继电器的数量的一半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连轧张力状态方程、西门子张力计算模型、新日铁张力计算模型的计算公式,通过对渐近收敛状态观测器设计、张力动态互不相关控制(解耦控制)设计的叙述,解释了利用渐近收敛状态观测器提供的状态量,研究了张力增量的动态互不相关控制的内容,最后对各项技术指标、项目研究结论及其原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PET涂覆膜复合卷取工艺及控制系统组成,针对多段式张力控制,以独立调节和分段控制的策略对各段张力执行电机实行转矩与张力协调控制。建立放料—牵引—收卷各分段张力的数学模型,选用S7-300 PLC作为核心控制器,电流型矢量变频器和低惯量变频电机组,位置(压力)传感器构成高精度的位置闭环控制系统;利用涂布辊与复合辊驱动电机之间的转差,实现无张力传感器的间接张力控制。系统适用于厚10~100μm、宽度2 000 mm的PET薄膜复合工艺,最高涂布复合线速度为120 m/min。实际运行证明:新系统运行稳定,张力与速度控制精度高,动态特性完全满足生产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9.
 基于对卷取机张力间接控制过程的研究,以提高恒张力卷取控制精度为目的,引入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及逆系统控制理论知识,结合卷取张力控制过程的物理特性,建立了张力控制逆系统模型,其仿真结果较为理想,对实际的生产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机件的尺寸精度和几何精度是保证机件功能要求及互换性的关键因素。如何控制机件的这两种精度,本文提出了两种控制方法:边界控制法——综合控制和独立控制法——分别控制,并对此作了详细的分析。尤其是对状态、尺寸、边界三者及其相互关系发表了新的观点。文章最后以表格的形式对两种控制方法的差异和经济效益作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1.
针对某双机架可逆冷连轧卷取机卷取张力控制中存在的张力波动问题,引入预测控制算法,在间接-直接张力复合控制思想的基础上,采用动态矩阵预测控制器代替原系统张力PI调节器的方法。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动态特性改善,保证了张力控制的精度。  相似文献   

12.
给出了高速纺丝机卷绕张力控制器的三种设计方法:变参数PI控制、神经元自适应PID控制及神经元自适应PSD控制。对三种控制方法下系统的性能进行了对比,表明三种控制方法均具有较好的控制性能,其中神经元自适应PSD控制器设计简单,具有很强的自学习、自适应能力,是一种很好的张力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3.
基于冷轧卷取机张力控制系统的稳定性问题,指出动态张力模型是一个惯性环节,而且随着不同的工艺状况其模型参数也在变化,针对变参数模型,采用变参数的调节器才能维持张力系统动态响应特性不变.为此提出了基于确定性模型,并用数学方法计算出变化的参数,在工程最佳指标下去在线调节PI调节器参数,从而使控制系统在不同的工作条件下,维持工程最佳性能指标,达到最优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4.
针对引进的IDC控制系统在棒材连轧系统中的运用,通过与常规微张力控制等在控制原理、控制方法、控制效果方面做比较。描述了IDC这种新型控制手段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5.
针对微机实时控制的特点,本文给出了三种实时监控工作方式,并叙述了主要监控功能。所设计的方法及编制的程序,已在由 DJS—045微机控制的冷轧机张力系统上实际应用,并取得满意效果,为微型机实时在线控制提供了有效、完整的监控手段。文中的程序均采用 Z—80汇编语言。  相似文献   

16.
预应力模具钢带缠绕张力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钢带缠绕模具缠绕张力控制系统的背景和发展状况,分析缠绕张力控制系统结构和缠绕张力建模方法,论述缠绕张力控制策略以及缠绕张力控制算法.结合钢带缠绕张力控制中的变张力、大张力的特点和目前张力建模的缺陷,提出综合考虑放卷与缠绕的建模思想,对钢带缠绕变张力控制策略和控制算法提出新的见解和观点.  相似文献   

17.
针对PID控制器参数保持不变时很难保证轧机架间张力稳定在裕量范围内的问题.在分析轧机辊缝与速度动态张力控制原理的基础上,推导出机架间张力控制对象的数学模型,并利用灰色预测PID控制方法,实现了机架间张力稳定控制.从仿真数据和实际应用结果数据可以得出,此方法对比其他传统PID控制方法,能够有效地保证张力系统较高的动静态控制性能和干扰抑制性能要求,且控制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18.
针对碳纤维角联织机经纱张力控制中存在的张力控制精度低与通信网络资源受限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事件触发目标再现启发式动态规划(Event-Triggered Goal Representation Heuristic Dynamic Programing, ET-GrHDP)的张力控制方法。首先,分析碳纤维织机的织造原理,构建张力系统控制模型。其次,在GrHDP算法的基础上,采用小波神经网络(Wavelet Neural Network, WNN)设计评价网络,BP 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 BPNN)设计执行网路和目标网络,以增强GrHDP近似最优控制的能力,同时引入事件触发机制,实现小波GrHDP张力控制器仅在事件触发时刻更新控制信号。最后,使用MATLAB软件对张力系统进行仿真控制实验。与经典GrHDP张力控制相比,所提控制策略在系统状态跟踪响应时间上缩短近22.9%,送经、卷取线速度均无超调量,张力超调量为1.8%,且抗干扰能力强,提高了张力系统的控制性能。在事件触发机制下,张力控制器降低近84%的计算次数,有效减少了通信资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19.
两种恒张力卷绕控制系统的实现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恒张力卷绕系统的数学模型出发,提出了采用变频器、PLC实现的两种控制方式,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可应用于造纸、纺织、冶金等行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