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崇珪法师是唐代平顶山籍著名高僧,他不仅是禅宗北宗宗师神秀的入室弟子,还与中唐著名政治家李德裕有着长达十余年的交谊.然而崇珪法师身后却声名不显,《宋高僧传》卷九仅载录276字的传记资料,且有疏误.后出的多种僧传、方志、辞书中的崇珪记传亦多疏误.今细致梳理、考辨《宋高僧传·崇珪传》之史实,并对后出文献中的崇珪传记资料进行了...  相似文献   

2.
禅宗法眼宗初祖文益禅师参禅得法之源是禅宗史中的重要问题,本文就文益禅师在漳州参桂琛禅师而得法的观点作了进一步申论。笔者首先就《禅林僧宝传》《景德传灯录》与《宋高僧传》的史料价值作了深入的比较,指出《宋高僧传》的记载常有疏误,或记事隐晦不明,而《禅林僧宝传》别有史料来源,其史料价值不容轻易否定;进而引证《祖堂集》《佛祖纲目》《宗统编年》等佛教文献,以及正德《漳州府志》等方志资料,充分证明漳州牧王公所建地藏院不在福州,而是在漳州。对于王荣国先生提出的质疑或新"证据"也一一作了剖析、回应,重申文益禅师在漳州参桂琛得法的历史公案无法推翻。  相似文献   

3.
以《枫桥夜泊》知名于世的张继,其籍贯素有襄州、南阳、州三说。傅璇宗先生在《唐代诗人丛考·张继考》中赞同南阳说,理由是: 独孤及与张健为同时人,又张继与皇甫冉交契至深,而独孤及则曾应皇甫冉之弟皇甫曾之请,为皇甫冉的文集作序,独孤及对张继当有所了解。因此张继的籍贯,当从独孤及文与《宋高僧传》,改为南阳人。我们从这段文字中不难看出,傅文的结论是建立在推论之上的。但这种推论实则是难以成立的,其原因有二:一、《宋高僧传》所撰灵一传,乃本之独孤及的《碑铭》,所以,这两  相似文献   

4.
从创作手法、叙述结构、叙事类型等维度对鸠摩罗什、法显和玄奘三人传记进行分析比较,探讨《高僧传》与《续高僧传》在叙事技巧上之异同。  相似文献   

5.
史学界多认为中国佛教到宋代就开始衰落了,《高僧传合集》对宋以后西北高僧的荒于记述,从一个侧面为这一观点提供了支持,但那是不符合实际的。中国宋以后的佛教是汉传佛教、藏传佛教等不同佛教流派的综合,考察当时佛教发展的情况必须注意这一点,只要稍微深入地了解一下宋夏金时期西北佛教包括藏传佛教流行的盛况,就会看到这一时期中国佛教整体上不仅没有衰落,还出现了区域化、民族化、民间化的时代性特点。本着重从宋夏金时期西北佛教的角度,探讨了中国佛教在这一时期发展的趋势。全约7000字。  相似文献   

6.
《高僧传》在叙事模式上承中有变,在叙事手法上虚实结合,彰显了僧传叙事的特殊性,为后世传记与小说创作提供了新的领域与思路方法。  相似文献   

7.
从诗经学的研究看刘敞对欧阳修经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宋庆历年间,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经学思潮,即宋学。促成宋代这种经学风气转变的标志性人物有人认为是欧阳修,也有人认为是刘敞。而从刘敞的《七经小传》和欧阳修的《诗本义》来看,可以发现刘敞对欧阳修的经学思想明显产生了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七经小传》的成书早于《诗本义》;二是对《诗经》的研究在论述的形式上,《诗本义》与《七经小传》有相似之处;三是对《诗经》的论述在思想内容方面,《七经小传》为《诗本义》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8.
孙立故事在水浒故事中具有重要地位。早在宋代就有了关于孙立的话本,由于文本佚失,其内容已不可考。将《青琐高议·王实传》与《大宋宣和遗事》、《水浒传》中有关孙立的情节进行比对,经过文本甄别、民间传承分析,推理认为,作为一个故事系统,《青琐高议.王实传》中孙立故事与宋话本石头孙立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可视为水浒故事源流的一部分,与《水浒传》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
欧阳修所撰的《赠刑部尚书余襄公神道碑铭并序》(以下简称《神道碑》),称余靖为“宋名臣”。关于余靖的生平事迹,除《神道碑》外,《宋史》卷三百二十有传,蔡襄《蔡忠惠集》卷三十六有传,曾巩《隆平集》卷十四有传,王称《东都事略》卷七十五有传,《宋史纪事本末》“郭后之废”、“庆历党议”、“侬智高”、“学校科举之制”等节,《宋史·仁宗纪》及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简称《长编》)的有关段  相似文献   

10.
(一)邵谒,晚唐岭南著名诗人。新旧《唐书》无传,仅在诗序及后世私人传记、方志传记留有简略生平资料。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和明黄佐《广州人物传》记载邵谒事迹较详,且内容基本接近;明高棅《唐诗品汇》和清代官编《全唐诗》所言较简,内容亦基本相同。明、清方志所载邵谒生平事迹有详有略,但基本内容不出上述四书范围。而所有这些记载,基本内容都来自五代入宋的胡宾王(韶州曲江人,今属乳源)为其所编的《邵谒集》写的后序。《邵谒集》今无单行本。胡宾王序言存于《永乐大典》卷之九百七(中华书局1960年9月影  相似文献   

11.
随着佛教东渐,佛法在华夏遍地开花,新喻地区也沐浴在法雨兰香之中,以致高僧大德、法门龙象相继而起,名山古寺、宝刹禅林凌云烁汉。南朝至隋,新喻佛教蓬勃发展,,唐宋之时,臻于极盛,元代一度回落,明代再次中兴,明末以后一蹶不振,近代则法脉中断,只留下断碣残碑。  相似文献   

12.
《石曼卿诗集》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是宋诗别集,宋石延年著,原版已亡佚,现存版本为原版诗的1/10不到。对《石曼卿诗集》的作者石延年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石曼卿诗集》的版本源流进行了考证,以飨读者求索之心。  相似文献   

13.
苏轼书法在南宋南渡后的复兴和意义的彰显,不仅仅是书坛本身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得力于政治的推助。人文环境和气氛的变化对苏轼书法的接受也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封建论》是唐代著名的古文家柳宗元的经典名篇,文章立论有据,驳斥有力,凸显了严谨的文法及见识。《封建论》被宋代古文家苏轼接受及被选文学家高步瀛再接受的过程中,体现了高步瀛对苏轼评析柳文经典论断的认同。  相似文献   

15.
帖子词是宋代出现的一种新诗体。作为一种宋代皇宫节日门帖用诗,帖子词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几乎贯穿两宋。但由于诗作散佚严重,今所存帖子词仅约六分之一。《全宋诗》漏收了《盘洲文集》、《后村先生大全集》中洪适和刘克庄帖子词共53首,兹予以补遗。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白驹场的沿革、施家桥的变迁等地方史料入手,针对《施耐庵故里兴化白驹场施家桥新考》一文提出商榷、辨考。所谓施耐庵故里兴化白驹场施家桥从宋、元、明代至今一直都在江苏省兴化市境内不符合事实,所谓"施耐庵故里兴化白驹场施家桥"这一奇谈怪论,既不是历史的说法,又没有现实的依据。而大丰市白驹镇是施耐庵的出生地、故居和施氏宗祠所在地,理应成为施耐庵故里。  相似文献   

17.
南宋宰相史浩对其家族的贡献主要有三个方面:一,他为子孙赢得与皇室联姻或恩荫入仕的机会,并检验子辈器量,以培养其从政能力;二,他发起创立四明义田庄;又建造四明洞天,使家族居住群落得以形成;三,他撰修族谱、订立家训,重视童蒙教育,而且他还聘请名师在书院讲学,从而使家族形成了崇尚学术研究的气氛。  相似文献   

18.
诗话在元好问研究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如宋韦居安《梅磵诗话》、明瞿佑《归田诗话》、明都穆《南濠诗话》、清王士祯《带经堂诗话》、清翁方纲《石洲诗话》等,大都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引起过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相比较而言,近现代学者撰著之诗话,利用则比较薄弱。其实,这些后出的诗话,亦散存大量的遗山研究资料,如加以蒐辑、整理、利用,既可使遗山及其作品传播与接受的历史链条趋于完整,又可觇近世诗风趣尚之流变。这一文学史料学的拓展,对当下的元好问研究,不无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9.
柳宗元诗歌在宋代的接受从整体上来说可以概括出三个层面:一、陶、柳诗风异同论:即苏轼对柳宗元诗风的发明之功,以及陶、柳诗风对宋代诗学精神演进历程的影响;二、韩、柳诗风不同论:韩、柳诗风在宋代接受过程中的差异性以及背后所反映的宋代诗学精神的演变;三、柳诗深得骚学论:柳宗元诗歌的内在气质以及宋人对柳宗元诗歌气质的扬弃。  相似文献   

20.
宋代经济立法中的“民生”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宋代经济立法及北宋经济变革的考量,从宋代经济立法中各种制度的“民生”规定,以及北宋主要变革家的经济法律思想中的“民生”思想两个方面,论述宋代经济立法中的“民生”思想,认为宋代立法中的民生思想,有其进步性,是我们民族智慧的体现,我们今天则更应该以民生作为立法执法的基础,通过社会的综合调整,形成真正的民生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