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郑德先  刘彦信 《科学》2006,58(4):27-29
细胞死亡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它不同于机体死亡.在正常人体组织中,每天都有千千万万个细胞死亡。细胞死亡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坏死(necrosis)和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细胞坏死是细胞对外来伤害的一种被动反应,如局部缺血、高热、物理化学损伤和生物侵袭等,均可造成细胞急速死亡。细胞坏死的主要形态学特征是细胞发生肿胀.最后导致细胞膜破裂和溶解,细胞内前炎症因子等内容物释放,引起严重的炎症反应。细胞坏死现象与人类多种疾病相关。如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重型肝炎,其基本病理变化就是患者小叶肝细胞发生不同程度的坏死,在显微镜下可见肝汇管区及小叶内有以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小叶网状支架被破坏。  相似文献   

2.
基因组革命 (续上)DNA测序技术由于揭示了原先并不了解的基因之间的相互联系而立即震惊世界。两个较早的例子是致癌基因sis和erbB。一个研究组克隆了这些基因并测定了它们的DNA序列。同时,另一个主要从事生化研究的小组分离了两种蛋白质──血小板生长因子(PDGF)和表皮生长因子(EGF)──并测定了两者的氨基酸序列。令这两个研究组人员惊讶的是,致癌基因的DNA序列与这两种控制生长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几乎完全一致。这就立刻表明,是致癌基因sis和erbB使正常细胞转变成癌细胞的。 发现这样的联系还只…  相似文献   

3.
T细胞的阴和阳──CTYLA-4功能的新发现T细胞之活化并分化为效应细胞发挥功效,需从抗原提呈细胞(AIXis)获得两种信号.第一种信号有找原特异性,来自T细胞抗原受体与APC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分子上的抗原肽间的交互作用.第二种信号无抗原...  相似文献   

4.
在自然界里,每一种动、植物都有一定的生命期。比如树叶临秋会凋落,蛇到一定时候会蜕掉一层皮。科学家们研究发现,生物体的细胞死亡亦称细胞凋亡,是细胞本身的一种生理性、主动性的“自杀”行为,而绝非由外在因素所致。细胞的死亡是有规律的,而且似乎是按编排好的程序进行的,即所谓“程序性细胞死亡”。英国科学家布雷内、苏尔顿和美国科学家霍维茨就是因研究发现了决定细胞发育和致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基因而荣获2002年诺贝尔医学奖的。他们的这一发现,揭示了人类从健康到亚健康直到得病的根本原因,并明确指出人类肌体的一切病理现象都是基于…  相似文献   

5.
拒绝死亡     
20世纪,卫生保健和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使人类活得比过去任何时代都长。人们现在关心的是在21世纪,人究竟能活多长,将会永远不死吗?万寿无疆──人类最古老的梦想人类是否能实现最古老的梦想,使生命永恒?随着对入体衰老和死亡机制的深入了解,许多科学家相信,他们可以通过某种方法拒绝死亡──对衰老和死亡进行控制,使人将来可以永远活在世上,而死亡纯粹是一种自我选择。这一天会很远吗?美国高级细胞技术权威迈克尔·威斯特博士对此较为乐观,他认为在三年内,生物学界和医学界对人的衰老和死亡的进一步认识会是令人震惊的。也有一…  相似文献   

6.
Lipkin  R 《世界科学》1996,(4):15-16
控制生命的闸门──开关细胞膜RichardLipkin著.林志信译标志着生命边界的正是海绵状多孔层。这是一位看管闸门者,它控制着每个活细胞中分子的出入。完全关闭时,由蛋白质和脂肪酸组成的这种网膜(脂质双分子层)像是分子障。这就是细胞膜:它在细胞的内部...  相似文献   

7.
细胞适时死亡,常为生物体维持整体健康所必需。研究人员正在揭开细胞自杀指令键之谜。在人类社会,自杀常似非理性的冲动行为。在生物体的细胞社会中并非如此。像英雄的战士,为了整体利益而作出自我牺牲,生物体内多余的细胞、威胁健康的细胞,常接指令、经有序的步骤而自杀,叫做程序性细胞死亡,或叫细胞凋亡。在细胞表面的特化蛋白质的受体是如何启动细胞内的自杀机器的,直到一年前一点,还完全是个谜。但是,在近期火爆的研究活动中,世界上少数实验室已在解开一个受体所激发的指令链的复杂迷宫。虽未全部解开,但似能看出:不同类型…  相似文献   

8.
会说话的“废物”──“垃圾”DNA最终能传递信息HayleyBuchbinder著吴经灿译人们谈起DNA(脱氧核糖核酸),总会想到那些包含一系列碱基对,能编译密码、制造细胞中蛋白质的基因。但是,由这种基因组成DNA的,在人类细胞中只占3%。另外97%...  相似文献   

9.
插入基因组一些DNA序列的,是那些能促发迅疾而广泛的遗传改变的区段。著名作家和癌学家刘易斯·托马斯(LewisThomas)曾经写道:“DNA对稍稍出错的包容,真是奇妙的事。没有这个特性,我们会仍是厌氧细菌,更不会有音乐。”像许多其他学者──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巴巴拉·麦克琳托克(BarbaraMcClintock)是著名的例外──托马斯认为,遗传的改变,也即新物种的进化,源于一些基因的个别、微小、随机的突变。但是,大量增长的论据──多数发表于今年六月纽约科学院主持召开的《生物进化的分子策略》研讨会──表明,生物学家之主流必须…  相似文献   

10.
一项新研究发现,如果父亲和祖父生孩子较晚,后代就可能增加寿命。科学家推测,为了减缓衰老的步伐,要求身体在修复细胞和组织方面投入更多资源。如果父辈产子较晚,或许意味着子女生活在与父辈相似的环境中——偶然死亡概率较低且男性(由于种种原因)可能在年纪较大时才能找到配偶。  相似文献   

11.
美国《科学》杂志编辑部从浩瀚的宇宙到微小的量子这么庞大的范围内选出九项被科学界公认的重大突破,其中三项属于生命科学,两项属于天文学,两项属于物理学与宇宙学,一项属于化学,一项属于古人类学。这一布局大体反映了当今科学研究的主流趋势。 揭示核糖体的秘密 研究人员在2000年对细胞中最重要的角色之一──蛋白质工厂(即核糖体),有了更深的认识。每个细胞必须将其2个蛋白质──RNA(核糖核酸)亚基精确匹配起来,才能使核糖体这个大分子具备生产蛋白质的能力。面对核糖体如何能以如此惊人的精确性来制造蛋白质,生物学…  相似文献   

12.
卡尔·威廉·舍勒(1742~1786)WilliamA.Smeaton著陈应宏译本文为纪念卡尔·威廉·舍勒诞辰250周年而作。由于种种原因,舍勒的生平和成就使世人抱有浓厚兴趣。他广泛的实验工作──尤其是早于普里斯特利2年发现氧,具有重大意义。他是18...  相似文献   

13.
人类遗传病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类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包括细胞水平的染色体和分子水平的基因)的异常所引起的一大类疾病,至今已确定的遗传病有6000多种。近年来,基因诊断的方法越来越多,准确率越来越高。然而,治疗遗传病最根本的办法──基因治疗的发展不能令人满意。本文主要介绍人类遗传病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正>肺癌是当今社会发病率最大的恶性癌症之一。据美国癌症学会数据,2020年全球肺癌发病人数为220万,居恶性肿瘤第二位,死亡人数为180万,居恶性肿瘤第一位。肺癌按照组织病理学类型可分为小细胞肺癌(SCLC)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液体活检算是临床上病人经常看见却不太了解的检查之一。我国恶性肿瘤发生率不断增加,但受限于当前检验设备的多种原因,肿瘤筛选与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不理想。随着液体活检技术的进展,癌症的早筛、早诊获得了诸多突破性进展。液体活检具有高特异度、  相似文献   

15.
龚静 《世界科学》2000,(11):38-40
这是一种菱形的浅蓝色药片(见上图),10美元一粒,温水送服,40分钟后见效,是美国Pfizer(辉瑞)公司的产品。自1998年4月15日正式投放市场以后,这种神奇的药片旋即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西方人从药名就能大致猜出它的用途──Viagra由“Vigor”(生机、活力)的词根和“Niagara”(尼亚加拉大瀑布)的后缀组成,喻示着性机能失调的男人服用此药后定能重振雄风。港台媒体则为Viagra找了个音义结合的译名──“伟哥”。 由陆谷孙等主编的《英汉大词典补编》中,也收录了这个1998年新创造的…  相似文献   

16.
人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中的程序性细胞死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泽桂  蔡文琴  陈活彝 《科学通报》2000,45(14):1536-1538
用流式细胞术结合原位末端标记技术研究了12 ̄39周人胎儿神经系统发育中程序性细胞死亡(PCD)的发生和变化规律。观察到各胎龄段胎儿的各代表性脑区均有PCD发生,可见两次PCD峰值分别出现在第12周和第39周。推测第1次细胞凋亡高峰可能与清除过多的神经细胞有关,第2次可能与建立精确的神经回路有关。  相似文献   

17.
asy与asyip: 一类新的细胞凋亡诱发基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齐义鹏  齐兵  刘青珍 《科学通报》2000,45(23):2465-2468
细胞凋亡广泛存在于各种多细胞生物的各种组织中, 是细胞内一个积极主动的程序性生理过程. 细胞凋亡在多细胞动物的发育、细胞衰老死亡、机体内环境稳定以及对细菌和病毒感染的抵抗等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功能包括: 发育过程中组织结构的构造、无用细胞和组织的消除、生长和细胞数目的调控、异常和危险细胞的清除. 因此, 细胞凋亡是一个严谨和有效的细胞质量控制系统, 它以细胞自杀的方式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体内有害细胞(如: 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病毒感染细胞、肿瘤细胞)的数目[1]. 细胞凋亡可被多种细胞内或细胞外因素所诱发, 包括…  相似文献   

18.
人死不能复活,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正由于此,人们珍惜生命,并希望长生不老。不少科学家认为,有朝一日,终能找到使衰老过程停止甚至逆转的方法。到那时,人类的生命将能够延长到几个世纪以上,而且终生健康。对所有享受生命并希望自己活得更长久的人来说,这不啻是十分美好的憧憬,但他们都会疑惑这样一个问题:我能否活到那一天──找到使衰老过程停止的那一天?人体冷藏技术也许能回答上述问题。人体冷藏这一专用术语,是指把因疾病或事故刚刚丧生(在现代医学中被判定为临床死亡)的人加以冷冻保存、并希望未来医学将能使“死者…  相似文献   

19.
陈晓波  王永潮  李永哲  崔京涛 《科学通报》2000,45(12):1302-1307
利用膜特异结合抗体洗脱法,用一例自身免疫病人血清鉴定了一种新的中心体蛋白31/29抗原。免疫荧光结果显示这种抗原定位于中心体处,不依赖于细胞周期的变化,属于一种中心体常驻蛋白。为了研究细胞核周期与中心体复制之间的协调关系,利用此抗血清以及Centrin和γ-微管蛋白(γ-tubulin)抗体研究了V79-8细胞在人工诱导产生早熟染色体凝集(PCC)现象时其中心体复制周期的变化。结果发现在羟基脲抑制  相似文献   

20.
构建了一系列携带有人凝血因子Ⅸ突变衍生物基因(hⅨR338A)及不同调控元件的腺相关病毒 表达载体,并经体外转导不同的细胞系,筛选、优化,挑取高表达质粒及其转导稳定细胞克隆,然后, 以一个携带有腺相关病毒包装蛋白的rAAV/HSV杂合病毒包装系统介导进行重组腺相关病毒的大量制 备,建立了可进行产业化制备的技术路线及高滴度、大量制备重组腺相关病毒的技术方法,所获得的重 组病毒滴度达 1.25 × 1012病毒颗粒/mL,然后,利用这一重组病毒,对rhFⅨR338A进行离体及在体表达, 获得了 rhFⅨR338A在肌细胞系 C2C12及血友病 B小鼠体内的高效表达,表达峰值分别达(2551.32± 92.14)ng·(106细胞)-1·(24h)-1及463.28ng·mL-1,与野生型Ⅸ因子的表达水平(2565.76±64.36)ng· (106细胞)-1·(24 h)-1及453.92 ng· mL-1无显著性差异.然而,其凝血活性却成倍增加,约为后者的 2.46倍..将人凝血因子Ⅸ突变衍生物基因引入血友病 B基因治疗研究之中,同时,探讨了一个新的包装 系统──rAAV/HSV杂合病毒包装系统──在重组AAV载体大量制备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