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侠 《科技信息》2009,(27):I0376-I0376
目的:加强扁桃体摘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消除患者紧张心理,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术前主要是心理护理:向患者及家属做好疾病宣教,讲解扁桃体反复发炎、及扁桃体肥大的危害性,采取手术治疗的必要性,说明手术前必须完成的各项检查,手术中麻醉情况,手术大体经过及术后的注意事项,主动与患者交流,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消除紧张恐惧心理,更好地适应手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2.
曹平 《科技信息》2010,(23):J0243-J0243
目的:归纳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探索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和护理途径。方法:对15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内科护理工作探讨。结果:通过密切观察、及时给药、防止继发感染,做好生活、心理护理,152例患者取得良好的护理和治疗效果。结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整个治疗过程中,临床护理观察是,临床诊断治疗的科学根据。  相似文献   

3.
眼外伤患者的心理护理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眼睛是人体感知外界事物的主要器官,接受信息占83%。当发生眼外伤时,便会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出现紧张、焦虑、恐惧、绝望等心理反应,时抬疗极为不利。因此护士在积极配合医生采取治疗措施及常规护理的同时;还应针对心理反应及时采取护理对策,使患者尽快恢复身心健康。下面将护理措施及体会介绍如下:1心理反应1.1焦虑、恐惧心理:患者因外伤致突然视力障碍伴剧烈疼痛,急诊收入院后大部分即进行清创缝合,有的甚至需进行眼球摘除,使患者产生极大的精神压力,产生焦虑恐惧心理。(1)患病性焦虑:患者对疾病的一种心理应激的反应。…  相似文献   

4.
经过对老年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一般来说,较多的老年病人会有一定精神情绪甚至性格、行为的改变。如焦虑、恐惧、抑郁、多疑、高度健忘等一些异常动理状态。凡心理异常病人多与医护合作欠佳,或不合作。要提高老年病人的治疗效果,就必须重视调理他们的情绪和情感,重视心理护理与指导,使老年病人身尽可能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状态。我们根据老年病人住院后不同的心理活动分别进行探讨,并进行了有效的心理护理,均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我们心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一、做好心理,解除老年病人住院后的恐惧、忧虑、危机感。首…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乳腺癌患者的手术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采取方法为:术前心理护理,作好生活护理工作,同时作好术前各项准备工作;术后作好各项常规护理,包括:生命体征的观察、保持合适体位、保持呼吸道通畅、饮食护理、术侧上肢的保护及功能锻炼、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术后心理护理;作好出院指导工作等,使患者没有因为护理措施不当而导致不配合治疗或出现术后并发症说明采用正确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帮助乳腺癌患者较好地配合手术,提高手术效果,并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在护理实践中体会到,对于来院就诊的患者,不仅要做好临床护理技术工作,而且还要做好心理护理。临床上,首先遇到的是身体护理,接着要进行心理护理,而且两者是不同时期交替出现,都要及时护理,在此,笔者浅谈一下心身护理在临床工作中的双向性和重要性。1、心身护理原则是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指导变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及变以病人为中心的心理护理。患者的性格有的内向有的外向,内向的患者不易暴露自己的思想情感,我们要注意发掘其心理、情绪变化,特别对于有难言之隐,不良情绪被压抑在潜意识中,这不仅要我们护士主动与病…  相似文献   

7.
癌症是危害人类健康,导致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癌症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与社会心理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良好的心理护理,是一门精细的艺术,特殊的技术。在癌症患者中,广泛应用心理护理,使病人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护理对化疗、放疗、手术的顺利进行,术后的恢复和延缓生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临床护理实践中,通过对20余名癌症患者的护理,总结出对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心理支持。当病人得知自己的诊断后,护理人员的态度要沉着,不冷漠,并带有权威性的告诉病人,只要密切配合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更好地做好精神病人的护理防范工作,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针对住院精神病人的疾病、社会心理、病室环境等因素进行分析,提出适当的护理计划,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密切了护患关系,稳定了病人情绪,保证了护理质量。结论护士首先要成为患者的信任对象,做到心与心交流,处处为患者着想,才能使患者配合治疗,早日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更好地做好精神病人的护理防范工作,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针对住院精神病人的疾病、社会心理、病室环境等因素进行分析,提出适当的护理计划,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密切了护患关系,稳定了病人情绪,保证了护理质量。结论护士首先要成为患者的信任对象,做到心与心交流,处处为患者着想,才能使患者配合治疗,早日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10.
林虹 《黑河科技》1996,(2):49-50
脾脏有极其重要的免疫功能。本文报导了作者对脾修复与部分肺切除后的护理体会。临床资料1986-1973年2月我院共施脾修补与部分脾切除术25例。闭合性损伤22例,锐器刺伤2例,医源性损伤1例。一、心理护理术后病人大多数缺乏对疾病的认识和了解,为了使病人处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心理状态,首先就要减轻或消除病人手术后的心理负担,对手术后可能出现的现象,如疼痛、胸闷、发热等,针对不同问囹,排好说明解释工作,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充分调动积极性,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二、体位1、术G平稳4ed小时后,让病人由平卧位改为半…  相似文献   

11.
白血病是一种造血系统的疾病。临床表现有肝、腺、淋巴结肿大、出血和贫血,患者抵抗力很低,容易继发感染,严重危胁着患者生命。因而护理工作就显得十分重委,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心理护理:此类患者常常表现为焦虑、恐惧、易激动、护理人员应多与患者交谈、耐心解释,使患者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培养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身心处于最佳的治疗护理状态。2、饮食护理:按医嘱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与铁等易消化的食物。进食环境应清洁、舒适、安静、空气新鲜,使患者心情舒畅,利于进食。3、预防感染:白…  相似文献   

12.
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疾病。该病病程较长,病情较重不一,常反复发作,治疗此病时多采用口服或注射给药,其效果不理想,据几年临床观察采用直肠给药,取得良好效果。我们的治疗方法是以大黄等组成的方剂,先煎成汤液浓缩后制成保留灌肠剂灌肠。总结其疗效治愈率占96%。结肠炎是原因不明的慢性疾病,病变主要限于结肠的粘膜,其多累及直肠和远端结肠以及整个结肠。病程长、病情轻重不一、常反复发作,近年来本病有所增加可能与人们对该病的认识提高有关。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多见。我们过去治疗本病,多采用口服或注射…  相似文献   

13.
老年性白内障是眼科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老年入的身心健康,及时治疗是复明的关键,手术是治疗的主要手段,做好病人的术前、术后护理是很重要的。一、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我们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体会到,术前的心理护理是很重要的,白内障患者在短期内有视力障碍,在生活各方面都有诸多不便,容易产生情绪上的波动,忧郁、恐惧心理。因此,我们应多与病人交谈,了解病入情绪及心理变化,让病人了解有关手术前后应注意的事项,消除思想顾虑,积极配合好手术,达到预期的效果。2、做好术前的各项常规检查,如:体温、脉搏、血压、二便…  相似文献   

14.
药物保留灌肠在肛肠外科中应用已日趋广泛,其灌肠方法质量直接影响治疗效果.我们从临床实践中得出了一些灌肠的经验和体会,现总结如下;1.灌肠的体位.首先取左侧屈访屈膝位,臀部稍垫高,这样有利于药液顺直肠流太乙状结肠.如插管中有阻力,应考虑患者合并有直肠粘膜脱垂,此时需患者配合,让其张口哈气,使肛门直肠松开,利于胆管顺利进入较深位置。此体位时将药液滴完,待滴注完毕后保持原体位约10ed后嘱患者取膝胸卧位,再10分钟后改至右侧卧位,再10-20分钟后转为平卧位使患者人睡。通体体位的连续改变,有利于药液顺利进入大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影响清洁灌肠效果的原因并针对性提出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肛肠科2010年5-12月收治的230例患者清洁灌肠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总结影响清洁灌肠效果的因素有以下方面:肛管材质型号、肛管润滑程度、肛管插入角度、肛管插入深度、灌肠压力、灌肠体位、灌肠液温度等。结论清洁灌肠前护理人员应全面评估患者的生理及心理特点,严格掌握操作技术,灵活改进操作细节,并及时正确处理灌肠时出现的问题,保障灌肠的顺利进行,圆满完成灌肠操作任务。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大学生患者的种种心理障碍,总结了自己在心理护理上的作法,结合中、西医心理护理的理论,说明了在临床中加强心理护理的重要性。认为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只要加强对病人的心理护理,才能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使疾病早愈。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大学生患者的种种心理障碍,总结了自己在心理护理上的作法,结合中、西医心理护理的理论,说明了在临床中加强心理护理的重要性。认为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只要加强对病人的心理护理,才能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使疾病早愈。  相似文献   

18.
郝艳 《甘肃科技》2016,(5):118-119
探讨分析药物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中临床护理干预实施的效果。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就诊的7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的先后顺序单号为研究组39例,双号为对照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理干预后,对照组患者中显效9例,有效16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64.11%,而研究组显效15例,有效23例,无效1例,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7.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11%,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4.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53%,且差异显著(P0.05)。在药物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中采用临床护理干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更为满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9.
心理干预在血液透析病人护理过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近十年来医护人员运用心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以期能够建立一套完整、系统的对肾功能衰竭患者心理干预和治疗方案,提高患者认知水平,主动配合治疗。方法: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并结合我室多年血液透析护理的临床经验。结果:文献资料和临床经验均显示心理干预在肾功能衰竭患者透析当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具有显著意义。结论:通过临床报道的文献综合分析发现,对肾功能衰竭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实施系统的、高效的、人性化的个体心理干预和治疗,有利于患者正确面对疾病,积极配合医技人员施治,减少透析并发症;能使患者树立与疾病抗争信念,提高透析疗效,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丁秀花 《甘肃科技》2010,26(2):170-171,180
手术作为一种创伤性的治疗手段,能使患者产生一系列心理反应,甚至心理障碍,而这些心理障碍可导致一系列的心理、生理变化从而影响手术效果和产生并发症。因此,医务人员应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减轻患者的消极心理反应程度,使患者顺利度过手术难关,取得最佳手术效果。陇南市第一人民医院对60例手术患者进行观察,并对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给予适当的心理护理,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