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根据Design—Expert软件设计的实验方案,以及非织造布针刺工艺,生产17个以棉纺厂的下脚料为原料的非织造布基质.采用响应曲面法,建立针刺工艺参数与基质主要物理性能和草坪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实现基质针刺工艺的优化.并根据各指标的响应曲面图,分析影响基质物理性能的主要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2.
本文作者研究开发的渗碳工艺CAD软件,采用模块结构,菜单式操作.可对不同钢种进行不同渗碳工艺的工艺参数设计和渗碳过程模拟.  相似文献   

3.
采用水力模型的研究方法,针对某钢厂90t转炉溅渣护炉工艺进行冷态模拟试验.通过测定溅到转炉炉衬上的渣量多少,分别对顶枪枪位、气体流量、渣量等工艺参数的影响进行比较,确定最佳操作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4.
采用转杯纺纱技术开发中细特粘胶针织纱,产品附加值高,经济效益好。通过对粘胶原料、前纺工艺流程及参数、转环纺元件和工艺参数的合理选择,采用优化工艺纺制的19.7tex粘胶转杯纺针织纱质量优,产量高。  相似文献   

5.
刘宏英  杨毅 《应用科技》2004,31(1):66-66,68
针对金属超细化的困难及超细化金属粉,特别是超细镍粉在各个领域的迫切需求,介绍r用废镍网边角料制备成超细高纯金属镍粉的技术及工艺.对采用本技术制备超细金属镍粉的工艺流程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并确定了最优化的工艺参数,分析了参数选择的基本原理.结果表明,通过选择合适的工艺参数可以较好地将废镍网边角料制成超细高纯金属镍粉,使其变废为宝.  相似文献   

6.
基于微束等离子焊的快速成形中成形参数的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一种基于微柬等离子焊的直接金属快速成形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成形工艺参数对截面宽高比的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并获得了优化的工艺参数.研究结果表明,用宽高比大的成形轨迹制作的零件质量比用宽高比小的成形轨迹制作的零件质量高,而且脉冲电流、送丝速度、占空比、扫描速度和离子气流量对宽高比有显著影响.对采用优化参数制作的零件进行了表面平整度、抗拉强度、延伸率的测试,其测试数据明显优于未经优化参数制作的零件.  相似文献   

7.
机器人等离子喷涂控制系统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组态软件编程实现了对喷涂工艺参数(如电流、电压、皮膜温度、机器人状态等)的实时监测和控制.对实际系统进行了喷涂工艺试验,给出了不同工艺参数条件下,采用红外测温仪进行皮膜温度检测的试验结果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在等速运行的周期性“Z”字形平移路径的喷涂中,工件边缘温度高于工件中心处的温度,两者相差60℃左右.因此在机器人等离子喷涂中,必须对路径进行规划和采用变速控制,才能获得一致的皮膜温度,从而防止皮膜起皮、脱落等工艺缺陷的产生.讨论了在基体预热温度相同而喷涂参数(如电流)变化的情况下其基体温度变化的趋势.即:当电流变化50A时,温度的变化只反映在上升段,而在温度达到稳态时,工件的温度分布基本相同.研究成果能够满足机器人等离子喷涂工艺控制的要求,具有开发周期短、用户界面友好、易于维护和使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具有金属内衬缠绕压力容器成型全过程应力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具有金属内衬复合材料缠绕容器缠绕、固化和预超压3个制造工艺过程的特点,提出一种温度参数当量法模型和虚实单元分析策略,以模拟在缠绕预张力工艺中的力学行为.根据固化反应动力学理论和热传导理论,对具有金属内衬的复合材料纤维缠绕压力容器在固化工艺过程中瞬态温度、固化度和热应力场分布及其变化规律进行了数值分析.采用经典塑性理论为基础的非线性有限元方法,预测了预超压工艺后容器复合材料缠绕层和金属内衬内残余应力场的分布.以一典型的具有金属内衬复合材料纤维缠绕压力容器为例,讨论了在3个工艺过程中工艺参数对容器内应力场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合的工艺参数能够提高压力容器的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9.
铝合金穿孔型等离子弧立焊的遗传算法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铝合金穿孔型等离子弧立焊焊接过程复杂,焊接质量受到多种工艺因素的影响,如何确定焊接工艺参数的近似最优化配置亟待解决.遗传算法在解决复杂的、非线性的系统优化时体现了优越性.应用C 语言,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设计适用于等离子弧立焊的基本遗传算法,为进一步试验研究穿孔型等离子弧立焊的工艺参数的优化配置提供了算法程序基础.  相似文献   

10.
应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对碱度为2.00,2.20倍高碱度烧结矿的烧结工艺参数进行试验研究,以寻求与高碱度烧结矿生产相适应的烧结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碱度R=2.00倍时,适宜的烧结工艺参数为配煤量5.0%,混合料水分6.8%~7.0%,抽风负压12.74kPa,点火温度1100℃;碱度R=2.20倍时,适宜的烧结工艺参数为配煤量5.5%,混合料水分7.0%~7.4%,抽风负压12.74kPa,点火温度1150℃。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P507皂化盐Cd(P507)2在不同有机溶剂中形成反向胶束过程的问题,获得了Cd(P507)2在有机相中的临界胶束浓度(CMC)、聚集数、胶束生成常量和热力学函数。所得热力学函数△rGθm为负值,并随溶剂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减少。△rHθm为正值,且随溶剂碳链的增长而增大,说明形成反向胶束的过程为吸热过程,△rSθm值表明,形成胶束的过程为熵增加过程,且溶剂碳原子数越多熵增加得越快。由此可以断定,形成胶束的这一过程主要为熵控制过程。  相似文献   

12.
针对典型包覆式爆炸成型复合侵彻体装药结构,采用AUTODYN-2D建立了相应的仿真模型,计算分析了爆炸成型复合侵彻体的成型与侵彻过程. 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复合侵彻体成型过程包括压合、拉伸、断裂3个阶段,侵彻过程包括前驱侵彻体开孔和主侵彻体扩孔两个阶段. 通过对比分析成型与侵彻过程包覆物复合侵彻体作用机理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利用水合物实验装置研究了低压二氧化碳水合物的相变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在二氧化碳体系中加入四丁基溴化铵可大幅度降低二氧化碳水合物形成压力,而且随着四丁基溴化铵含量的增加,水合物的相变温度升高。二氧化碳水合物形成过程包含水合物结晶成核和水合物生长过程,在水合物生长过程中,体系出现一个明显的温度升高过程。  相似文献   

14.
针对06Ni9钢回火时回转奥氏体的形成过程存在模糊认识问题,在Fe-Ni相图的基础上,较深入地分析了回转奥氏体的形成过程,包括碳原子的析出、奥氏体的形成和合金元素的再分配,同时讨论了回转奥氏体的稳定性。研究表明,06Ni9钢淬火后回火时,回转奥氏体回火温度太高,奥氏体数量增多,减小了其合金化程度;回火温度太低,原子扩散能力减弱,可能形成脆性的金属间化合物,所以存在最佳的回火温度范围(540~620℃)。为了保证06Ni9钢较高的低温冲击韧度,回转奥氏体数量(质量分数)应控制在10%以下。  相似文献   

15.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由于胶结疏松的砂岩地层本身的胶结脆弱性、压力不平衡以及流体对砂粒的剪切、拖曳作用,会造成油层结构的破坏和出砂,影响到油田的正常开发。研究了造成油层结构破坏和出砂的机理,建立了相应的地质模型和数学模型,并采用有限元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对常见的油层结构破坏的3种情况和实例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本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和预测由汕层结构破坏和出砂造成的油层污染过程及该类油层近井地带不同开发阶段的污染程度,对于油层的评价、增产措施的实施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湿法制备钴蓝颜料中尿素水解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在液相中制备钴蓝颜料所用沉淀剂的选择,分析了用尿素为均匀沉淀剂在制备钴蓝前驱体过程中的水解行为、影响因素及表征方法,通过对水解速率测试及数据处理计算出尿素水解反应活化能为121.08kJ/mol。钴蓝前驱体制备过程中的成核过程,即Al(OH)3沉淀的形成为均相成核,而Co(OH)2沉淀的形成既有均相成核,也有非均相成核,以非均相成核为主。  相似文献   

17.
In this paper, the macroscopic visualization experiments of HFC-134a refrigerant gas hydrate formation are investigated. According to the macroscopic photos and Mori's microscopic photos of HFC-134a hydrate formation process, the mechanism of gas hydrate formation is analyzed. A random inducement nucleation model is presented to describe the hydrate formation process.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fractal growth dimension in the model, such as step, branch increment and angle,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8.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油气成藏期次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油气成藏期次。方法圈闭形成时期、烃源岩生排烃史、储层自生伊利石测年和包裹体均一温度法。结果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油气成藏期主要分为两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油气成藏时期大约在距今120~90 Ma,相当于伊敏组沉积时期,是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最主要的成藏时期。油气大规模注入储层时期应该在105~90 Ma,相当于伊敏组二三段沉积时期,此时期为烃源岩大量生排烃时期,油气运移动力充足,有利于油气运移并聚集成藏;第二阶段为青元岗组沉积至今。青元岗组沉积以来,发生过近东西向的挤压反转,使已形成的油气藏重新调整,同时,二次生成的油气继续注入成藏。结论乌尔逊凹陷油气成藏时期研究取得新的认识,对于盆地下一步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微波种子聚合法合成均分散无皂高分子微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微波脉冲辐射的方法进行了ST(苯乙烯)和MMA(皿基丙烯酸甲酯)的种子聚合,用动态光散射(LIS)以及透电镜(TEM)等手段对聚合物微球进行了表征,比较两种高分子微求的形成过程,获得了一些关于微球形成的可贵信息,PST微球的形成过程主要是在界面上进行,而PMMA在低浓度下,过程主要是在液相中进行:高深度下过程则主要是在界面上进行。  相似文献   

20.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droplet formation and dripping behavior would be useful in the efficient removal of impurity elements and nonmetallic inclusions from liquid metals. In the present work, we developed a transparent experimental apparatus to study the mechanisms of droplet formation and the effects of filling ratio on droplet behavior during the electroslag remelting (ESR) process. A high-speed camera was used to clearly observe, at small time scales, the droplet formation and dripping phenomenon at the slag/metal interface during a stable ESR process. The results illustrate that a two-stage process for droplet formation and dripping occurs during the ESR process and that the droplet diameter exhibits a parabolic distribution with increasing filling ratio because of the different shape and thermal state of the electrode tip. This work also confirms that a relatively large filling ratio reduces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and improves ingot qual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