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蔬菜产品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重金属污染是影响蔬菜生长和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从国内外蔬菜重金属污染的现状、蔬菜对重金属的吸收富集规律、控制蔬菜重金属污染的途径与对策,以及今后蔬菜重金属污染研究的方向与展望等几个方面系统论述了蔬菜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进展,为下一步开展蔬菜重金属污染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全国各地重金属污染事件频频发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甘肃省是我国重金属污染高发地区,对于重金属污染的防治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和矛盾。从甘肃省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入手,分析与总结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甘肃省重金属污染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
李田玲 《甘肃科技》2012,28(1):51-53
对金昌市重金属污染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和评价了金昌市蔬菜基地的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污染原因.提出了控制重金属污染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我国华东地区城郊蔬菜重金属污染现状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工业"三废"以及生活垃圾对蔬菜种植环境的污染,蔬菜重金属污染问题已日趋严重。就蔬菜重金属污染问题,综述了我国华东地区蔬菜重金属污染现状,分析蔬菜中重金属的来源和污染途径,并针对蔬菜重金属污染提出合理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有效解决我国华东地区城郊蔬菜重金属污染控制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5.
工业化的发展促进了涉重企业的快速发展,伴随而来的是重金属污染呈蔓延趋势,污染事件出现高发现象.对历年学者对典型矿产城市——铜陵市重金属污染研究报道进行了回顾,研究主要集中在铜陵市矿区土壤、尾矿库、水及水体沉积物和大气沉降物及城区表土与灰尘重金属污染等几个方面,综述了目前我国重金属污染控制措施.针对铜陵市重金属污染的现状,提出一些切实的重金属污染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6.
山西省重金属污染与超积累植物修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山西省重金属污染的现状,根据超积累植物可修复重金属污染的特点,提出了利用超积累植物防治山西重金属污染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针对重金属污染指数(HPI)、重金属评估指数(HEI)方法的部分局限性,对重金属污染指数(HPI)进行了改进,形成了改进的地表水重金属污染指数| r-HPI |方法,并分别应用重金属污染指数(HPI)、重金属评估指数(HEI)、改进的重金属污染指数(| r-HPI |)对研究区域连续三年共1 164个地表水样品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8.
中国水系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蒋炳言  汪琳琳 《科技信息》2009,(9):383-383,374
归纳总结了近年来我国水系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研究的主要内容,阐述了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提出我国水系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相似文献   

9.
木霉属真菌在重金属污染土壤生物修复中的应用潜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生物强化植物修复成为目前重金属污染土壤生物修复安全有效的手段之一,但目前尚待寻找新的耐重金属的多功能真菌用于修复研究。本文分析了微生物强化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原理及木霉与重金属污染修复相关的功能,并初步阐明了木霉属真菌在重金属污染生物修复中的应用潜力,以期为开发新的安全高效的重金属修复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重金属污染是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此需要对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分布、危害、防治等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对众多重金属检测技术的分析与比较,结合我国现阶段重金属检测技术发展现状,重点研究了X射线荧光光谱检测技术,设计了新的重金属污染检测系统,并用实验方法进行了分析和论证.结果表明:利用文中的研究方法,可得到食品中的主要重金属污染及污染程度,为重金属污染检测和食品安全保护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受污染场地土壤重金属化学形态组成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受污染场地中重金属总量反映了场地的污染程度;而其形态则能反映场地的生态风险。通过采集天津某受污染场地内外土壤样品,分析测试了其重金属含量及形态。结果显示:污染场地内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显著高于场地外,其中Cd的污染最为严重,处于地累计指数评价法的2级水平。通过对重金属的形态分析发现,受污染场地内重金属的离子交换态、酸可提取态比例要高于场地外;因此,对于受污染场地的修复技术选择,要充分考虑重金属形态。  相似文献   

12.
简要阐述了当前我国油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特征,并分析了其来源和危害;综述了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相关技术方法,并着重介绍了生物修复及其发展前景;同时对油田防治重金属污染提出了两点建议,指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防治要以预防为主,以期实现油田的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3.
该文阐述了蔬菜-土壤系统重金属的污染现状,总结了当前蔬菜-土壤系统重金属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最后提出了蔬菜-土壤系统重金属污染方面今后的若干研究方向,旨在为蔬菜-土壤系统重金属污染方面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传统固化剂在固化/稳定化法处理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和重度污染土方面存在的不足,研发了一种新型固化剂。以人工制备的Pb、Cd、Cu复合重金属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毒性浸出试验。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固化体力学特性、浸出特性等随养护龄期、污染土粒径、重金属污染水平的变化规律。以某金矿区三处重金属污染土壤为治理对象,开展了相关测试,验证了新型固化剂对于重金属污染土的固化效果。研究表明:新型固化剂对于复合重金属污染土和重度污染土的效果较好;固化体无侧限抗压强度随养护龄期的增加而增大,随重金属污染水平、污染土粒径的增加而降低,固化体强度达17.35-33.45 MPa,均能满足固废填埋标准及建筑材料强度要求;重金属浸出浓度随养护龄期的增加而降低,随着污染土粒径和污染水平的增加而增加,浸出浓度均远低于(<0.1%)浸出安全标准限值,固化率>99.99%。所研发的高效重金属污染土固化剂,可用于重金属污染场地的固化修复及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15.
重金属检测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翡  李蕊 《科技信息》2011,(26):310-311
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重金属污染的现状、来源及危害,阐明重金属污染的富集性以及重金属污染对环境、动植物以及对人类的影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并对几种主要重金属的检测方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通过调研、文献资料查阅,分析了近五年东莞市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结果显示,其中Cd、Hg、As、Ni、Cu、Zn等多种重金属超标,污染最严重的为Cd和Hg,平均值分别达到0.44 mg/m3和0.19 mg/m3,超标率分别为38.83%和22.57%,另外土壤重金属污染以单一重金属污染为主。最后从政策和法规方面提出了几点控制土壤重金属污染措施。  相似文献   

17.
江西主要类型重金属污染现状及修复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江西省是我国矿产资源大省,也是受重金属污染面积较广的省份之一。各类矿山开采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鄱阳湖流域生态环境也遭到了严重破坏,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受到威胁,重金属污染与防治、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成为人们高度关注的环境问题。结合近年来在污染修复方面的工作经验,阐述了江西省铜矿、钨矿和稀土矿开采导致的矿区及周边地区土壤、水体及植物重金属污染现状,以及矿山开采引起的鄱阳湖流域重金属污染现状,同时对江西省内典型铜矿和稀土矿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工程实践进行了介绍,以期为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土壤重金属污染较严重的几种典型矿区的污染来源及污染现状,发现金属矿区的重金属污染较煤矿区污染更为严重,往往为多金属复合污染,修复较为困难,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已刻不容缓。并重点评述了应用于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壤主要修复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了解到土壤淋洗技术、土壤固定化技术、植物修复技术和多种修复技术相结合的复合修复技术为现今国内外研究的重点。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我国在今后的矿区土壤重金属修复方向的研究重点为高效环保的土壤添加剂的研究,超累积植物或大生物量重金属富集植物的筛选和培育以及土壤修复技术的高效联合使用。  相似文献   

19.
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优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根据大量空间距离数据和重金属元素含量数据,应用克里格插值法,绘制了重金属元素的空间分布图并建立了空间分布模型.同时,建立了评价城市表层重金属污染程度的数学模型,用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和单项污染指数法评价了五类地区的污染程度,并找到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工业区的相关生产活动.最后,通过对重金属污染物在传播过程中主要特征的分析,建立了重金属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对流-弥散-吸附方程模型.  相似文献   

20.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生物修复技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土壤-植物系统重金属的累积与迁移,重金属污染对土壤微生物和生化活性的影响以及利用生物技术修复重金属污染等几个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