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研究确立了动物肌肉中四环素族药物多残留分析的基质固相萃取净化-酶联免疫分析方法,交叉反应分析表明其对每千克动物肌肉中四环素、土霉素和金霉素的检出限分别为8、8.5和70μg,回收率为80%~110%,是监控动物源性食品中四环素族多抗生素残留的优选方法.与常用的液相色谱法相比,此方法更简便、高效,能实现自动化和高通量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大理市下关镇市售新鲜猪肉、鸡肉、牛肉、鱼肉及其肝脏中四环素类抗生素残留情况进行检测,以期为该镇动物源食品的监测及消费者食用安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按照GB/T 5009.116—2003规定对采集的样品进行检测。结果:随机采取的样品均未检测出土霉素(OTC)、四环素(TC)、金霉素(CTC)。结论:大理市下关镇随机采集的本批动物性食品中没有四环素类抗生素残留。  相似文献   

3.
乳、肉制品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检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常被用作饲料添加剂和治疗动物疾病,但若用量过多,动物组织中也将残留一定量的抗生素,危害人类的健康.目前,用于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检测的方法有微生物检测法、免疫检测法和理化检测法.通过对以上方法的研究,总结出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4.
动物源性医疗器械可能含有来自宿主细胞的DNA,这些残留DNA可能将其编码的癌基因、感染性成分传递给使用者,从而导致肿瘤或感染的危险。基于风险分析的安全性研究是进行产品质量控制的基础,其中残留DNA表征是动物源性医疗器械进行质量控制的重要措施,对产品的安全性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动物源性材料中残留DNA的表征和潜在的危害及其控制措施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将推动产品工艺优化,使残留DNA风险控制在最低水平,助力动物源性医疗器械研发和生产。  相似文献   

5.
毛细管电泳用于抗生素的分离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品及生物产品中残留的抗生素是影响其质量及安全的因素之一,本文综述了毛细管电泳检测方法应用于检测食品及生物产品中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喹诺酮类和氯霉素类等几种抗生素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肉、蛋、奶等是人类动物源性食品,直接关系到人的身体健康.动物养殖过程中的疫病防控、兽药残留、饲料及饮水卫生等是影响动物源性食品卫生质量的关键环节,只有严格控制这三个重要环节,才能保障动物原性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作物、果蔬、中药生产中的使用越来越多,随着其相应的研究也逐渐增多,引起了人们对这类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关注.我国对于植物生长调节剂类没有明文规定禁止使用,因此加强植物源性食品中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量的快速有效检测,对保证食品安全,促进人类健康及社会经济发展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查阅与研究近几年国内植物源性食品中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量的前处理方法及检测技术,综述了四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研究方法和残留检测分析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其研究进行了讨论与展望.  相似文献   

8.
采用微量化提取,并结合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动物及动物源性食品中六氯苯、六六六和滴滴涕的残留。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快速,可同时连续检测大量样品。且此方法平均回收率在86.15%~102.9%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2.0%~10.9%之间,结果准确、可靠。同时得出本方法HCB,BHC(总)及DDT(总)测定的低限。  相似文献   

9.
兽药残留分析检测技术的开发与创新是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测的重要研究内容。作为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谢组学研究及其检测技术在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领域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基于当前代谢组学技术在兽药残留检测领域的研究成果,阐述了代谢组学的概念、原理与分类;以"瘦肉精"和类固醇两类违禁兽药残留检测为例,简述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GC-MS)等代谢组学常用检测技术对动物血液、尿液等生物样本进行残留分析检测的应用现状,分析了非靶向代谢组学与靶向代谢组学存在的精确度差与通量低等问题,以及代谢组学技术对大型仪器设备与专业数据库过度依赖的局限性;进一步提出了代谢组学技术在兽药残留检测的应用中应根据样品特点及检测目的,将多技术平台(液相色谱-电喷雾飞行质谱、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分析平台(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与多组学技术(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组学)联合使用以提高代谢组学技术在兽药残留检测领域的适用性与应用范围,为兽药残留分析检测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财经剪贴     
欧盟放宽对中国动物源性产品的进口限制欧洲联盟欧洲委员会驻华代表团副团长叶森10月18日宣布,欧盟从即日起恢复从中国进口虾、养殖鱼类、蜂蜜、蜂王浆、兔肉和其他一些动物源性产品。2002年1月,欧洲委员会宣布,由于中国食品和动物饲料中存在的药品残留物超过欧盟规定标准,出于食品安全的原因,决定暂停从中国进口动物源性食品。欧盟这一贸易禁令在当时影响了总值大约4亿欧元的以上各类中国动物源性产品出口。  相似文献   

11.
微生态制剂的应用及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50年代以来,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已成为医药、卫生、农业、畜牧业中不可缺少的产品 但在应用中,抗生素所产生的副作用,耐药性菌株的出现,长期作为动物饲料的添加剂,对动物以及人能产生不良的影响 无抗生素和化学添加剂、又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和畜产品已经成为消费者的共同需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和重要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现代科学发现,由于在高度纯洁的条件下,新生儿不能及时从母体获得正常菌群,从而对某些感染和疾病高度敏感,容易患新生儿病,即所谓的高卫生综合症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动物身上 人为接种菌群,如利用健康鸡的肠道内容物或其培养物喂服雏鸡,可明显提高其抵抗能力,有效的控制沙门氏菌感染 随着微生态学的发展,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和可行的方法,进而推动了微生态制剂的开发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红霉素类抗生素分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霉素类抗生素药物属于广谱抗菌药,尤其对革兰氏菌特别敏感,因此其在临床及养殖业和农业中得到广泛使用。红霉素在动物体内代谢时间较长,从而会产生残留。环境中残留抗生素对人类和生物群落的影响等方面的课题已成为环境生态学家和环境分析化学家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红霉素类抗生素的分析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兽药残留的风险、产生原因及主要监管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食品消费已从注重数量向注重质量和安全转变.兽药残留问题是影响动物性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对兽药残留的危害、产生的原因及目前主要监管措施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餐厨垃圾处置方法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餐厨垃圾具有有机物含量高、含水率高、容易在短时间内腐烂发臭和滋生苍蝇等特点,处理不当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结合目前我国城市中餐厨垃圾处理现状,文章提出了一套餐厨垃圾管理体系,详细探讨了餐厨垃圾分类、登记备案、分类收集、专门收运,以及餐厨垃圾集中处理厂集中处理的方法,最后详细探讨了餐厨垃圾的统一处置的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的措施和方法,为城市餐厨垃圾的有效处理处置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5.
The active center of human glutaredoxin(hGrx1)shares a common thioredoxin fold and specific affinity for substrate glutathione (GSH)with natural 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hGrx1 was redesigned to introduce the catalytic selenocysteine residue to imi- tate the function of antioxidant selenoenzyme GPx in vivo.The human hGrx1 scaffold is a good candidate for potential medical application compared with other animal-originated protein scaffolds.Two consecutive rare codons(AGG-AGG)in the open reading frame of hGrx1 mRNA encoding Arg26-Arg27 residues can reduce seleno-hGrx1 expression level significantly in the Cys auxotrophic Escherichia coli strain BL21cysE51.Therefore,we optimized the rare codons,which resulted in a remarkable in- crease of the expression level in the Cys auxotrophic cells,which may be sufficient for future medical production.The engineered artificial selenoenzyme displays high GPx catalytic activity,rivaling that of some natural GPx proteins.Kinetic analysis of the engineered seleno-hGrx1 showed a typical ping-pong kinetic mechanism;its catalytic properties are similar to those of some nat- urally occurring GPx proteins.  相似文献   

16.
摘要:沙门氏菌病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一直威胁着畜禽健康和食品安全。 当前正值我国大力推进沙门氏菌、淋巴白血病的种禽净化政策,但传统检测方法存在检测时间长、血清型和致病力无法区分的技术瓶颈,严重制约了沙门氏菌净化效率和净化进程,也限制了食品安全检测的准确性。 针对沙门氏菌临床快速检测存在的技术壁垒,本文对细菌分离、血清学诊断、PCR 诊断技术、基因芯片诊断等技术进展进行文献综述,旨在为禽源沙门氏菌新型检测技术的建立与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兰州市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兰州市餐厨垃圾的产量、性质及处理现状,并与国内外餐厨垃圾处理方法进行比较,提出将兰州市餐厨垃圾采用单相、湿式、中温、连续进料厌氧消化工艺进行处理,利用所产生的沼气进行发电,可实现年理论发电量1533万kwh;使用废渣进行堆肥,可年生产有机肥0.42万t.此种处理方法,充分利用了餐厨垃圾中的有用资源,变废为宝,可实现餐厨垃圾的“3R(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为兰州市餐厨垃圾处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SD大鼠心气虚证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心气虚证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 SD大鼠 4 0只采用基础进食量 2 4d ,每日按自身体重的5 %强迫负重游泳至力竭 ,大剂量灌服心得安 2 4mg 10 0g等综合方法建立心气虚证动物模型 ,其中 2 0只作为人参药物反证组。并设立正常对照组 4 0只 ,以进一步证明所建立模型是心气虚证动物模型。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模型组大鼠心脏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均有所下降 ,反映虚证的SOD含量减少 ,MDA含量增加。而所有定量指标均发生了符合心气虚证的变化。结论 采用基础进食量、强迫负重游泳及大剂量灌服心得安的综合方法建立心气虚证动物模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