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从原因来看,华尔街金融资本的贪婪与腐败是占领华尔街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而美国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病才是导致运动爆发的深层根源。从内涵来看,占领华尔街运动,它不仅本质是一场群众性的公民不服从运动,而且还是美国人民政治参与的第三种方式,更是美国后工业社会危机时新左派政治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2.
华尔街     
在书报杂志上一些介绍美国情况的文章中,我们常常碰到“华尔街”这个名词。它的由来如何?含意是什么? 华尔街是美国纽约市的一条街道。华尔是英文Wall的音译,原意为“墙”。荷兰殖民者统治北美时期,纽约被称作新阿姆斯特丹(阿姆斯特丹为荷兰首都),设有总督府。荷兰殖民主义者为了防止印第安人的袭击和其它国家殖民者的进攻,从百老汇至东河码头,筑起了一道围墙。后来,英国殖民者打败荷兰人,把新阿姆斯特丹改称纽约,拆除围墙,建成了一条宽三十六英尺的街道。由于先前这里是一道墙,故称为华尔街。  相似文献   

3.
徒然的教育     
当资本主义的忠心耿耿的理论家们绞尽脑汁,发明了“人民资本主义”这个绝妙的名词作为“有推动力的信念”的时候,华尔街的那些郁郁不乐的大老板们真的是心花怒放,以为找到了医治痼疾的万应灵丹。于是,事不宜迟,在今年4月里搞了一个“人民资本主义”展览会,先让大家上一课“人民资本主义”的ABC。  相似文献   

4.
从原因来看,华尔街金融资本的贪婪与腐败是占领华尔街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而美国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病才是导致运动爆发的深层根源。从内涵来看,占领华尔街运动,它不仅本质是一场群众性的公民不服从运动,而且还是美国人民政治参与的第三种方式,更是美国后工业社会危机时新左派政治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5.
许华 《科技信息》2008,(4):185-185
社会主义制度自诞生以来,就处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之中,消灭社会主义制度,迫使社会主义国家放弃社会主义道路,并将其纳入到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之中.这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始终不变的战略目标。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以及国内政策的调整等,都对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重大影响。论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影响以及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6.
李晓茹 《科技信息》2008,(1):146-147
美国作家赫尔曼·麦尔维尔的<誊写员巴特比--华尔街的一个故事>是一篇具有象征意义的短篇小说.本文试图透过被视为"异者"的主人公巴特比的无声的反抗,去看麦尔维尔如何抨击社会时弊,尤其是如何揭露和讽刺资本主义社会的伪善和非人道.  相似文献   

7.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其中重要因素是资本有机构成日益提高),社会财富日益集中到资产阶级手中,而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无产阶级则日益贫困化。资本主义社会的这种种两极分化现象,很值得我们继续研究。目前,有些同志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贫困化不存在了;有些说相对贫困化还是存在,但绝对贫困化是不存在了。我们认为这两种看法不妥,下面谈谈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粗浅看法。1847年,马克思在《雇佣劳动与资本》中,就已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贫困化的规律,但他只提“无产阶级贫困化”,没有区分为绝对贫困化和相对贫困化两  相似文献   

8.
汪琼 《当代地方科技》2010,(17):88-88,87
信访代理制是街道和社区的信访代理员积极承揽群众的信访问题,代表上访者与有关部门联系,帮助沟通协调,有效促成上访事项妥善解决的一项制度。为了更好地管理好城市社区,更好地服务社区居民,帮助居民解决实际困难,一些地区开始推广信访代理制度。本文从信访代理的实例,探索其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丹 《科技信息》2009,(27):I0206-I0207
为什么在中国没有产生资本主义?本文以韦伯《儒教与道教》为基础,从中国的文化以及宗教出发,分析了中国社会为什么不能产生资本主义的原因。阐释了制度的建立,需要营建相应的精神氛围、价值观念,才能使制度真正发挥活力,而不是仅仅流于和满足于制度的建构。这对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建立法治国家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美国共和党内,廸克·尼克松是有“见风使舵的年青人”之称的。这个“见风使舵的年青人”不但善于玩弄江湖艺人的逢人便握手的一套办法,而且还有信口开河的吹牛本领。凭着这套八面玲珑的手腕和一根三寸不烂之舌,他很早就博得了华尔街老板的青睐,年方四十就被捧上了美国副总统的职位。尼克松颠倒黑白的本事确是十分惊人的。对于他来说,事实真相是无关紧要的,只要能为老板们效劳,为美国腐朽的资本主义制度和侵略扩张政策文过饰非,他能够瞪着眼睛撒谎而毫不面红。比如,为了“证明”马克思主义的“过时”,他可以把美国社会吹嘘得天花乱坠,  相似文献   

11.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必然产物,随着一次次经济危机的产生和消亡,资本主义自身产生了形成危机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危机又转化为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这个转化的关键就在于资本主义体系的不断改造和创新。  相似文献   

12.
岩松 《小学科技》2013,(7):50-51
你有没有听说过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呢?这个故事说的是世上万物都是盘古死后幻化出来的,其中太阳就是由盘古的右眼变化而来的。当然,这只是一个美丽的神话,但它反映了在人类的早期,人们对太阳和太阳系是从哪里来就有了种种猜测。  相似文献   

13.
伟大领袖毛主席最近作了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 毛主席说:列宁为什么说对资产阶级专政,这个问题要搞清楚。这个问题不搞清楚,就会变修正主义。要使全国知道。 毛主席在谈到社会主义制度时说;总而言之,中国属于社会主义国家。解放前跟资本主义差不多。现在还实行八级工资制,按劳分配,货币交换,这些跟旧社会没有多少差别。所不同的是所有制变更了。毛主席指出:我国现在实行的是商品制度,工资制度也不平等,有八级工资制,等等。这只能在无产阶级专政下加以限制。所以,林彪一类如上台,搞资本主义制度很容易。因此,要多看点马列主义的书。 毛主席还指出:列宁说,“小生产是经常地、每日每时地、自发地和大批地产生着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工人阶级一部分,党员一部分,也有这种情况。无产阶级中,机关工作人员中,都有发生资产阶级生活作风的。 毛主席的指示,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作了深刻的阐述,指出了当前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极端重要性,应当引起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的高度重视。 遵照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选辑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部分论述,供大家学习。首先是领导干部要带头学好这些语录,并且要认真学习马列和毛主席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主要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资本主义制度多样性理论的形成既是贯彻辩证唯物历史观的需要和批判各种历史单线论的结果,也是具体地认识和指导各国革命实践的需要。马克思资本主义制度多样性理论的形成经历了三个阶段,这个理论的形成对于彻底贯彻唯物辩证法,正确认识和指导资本主义制度多样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罗曼蒂克之爱”(romantic love)是个汉语里没有的词,也可以说代表着汉语里所没有的一种感情。圆桌骑士兰斯洛特与王后吉娜薇的浪漫故事早在1170年就有了文字记载,好莱坞永恒的经典《卡萨布兰卡》产生于1942年,但是这两个故事看起来如此相似。可以说12世纪的罗曼蒂克之爱,经过几个世纪的演变至今仍然主导着我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16.
关于明代民营冶铁业(包括采矿业和冶铸业)的资本主义萌芽问题,虽然还没有人作过专题研究。但是,许多综合研究明代手工业的学者,在接触到这个问题的时候,都认为明代民营冶铁业的资本主义萌芽程度已经进入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阶段了(1)。这种过分夸大明代民营冶铁业资本主义萌芽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现就这个问题提出个人的看法,以求教于研究明代经济史的同志。希望得到教益,俾能抛砖引玉,得出科学  相似文献   

17.
社会批判理论的名代表美国哲学家马尔库塞,通过一系列理论作,特别是“单面性”这个重要概念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意识形态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已发生巨大的变化,从而提出了不同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革命理论——爱欲解放,为我们全面、深刻地把握战后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如果从十四世纪贤本主义在欧洲萌芽算起,至今已有500年的时间。如果从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算起,至今已有近360年的时间;社会主义制度,如果从1871年巴黎公社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尝试算起,有120多年的历史,如果从1917年十月革命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算起,则只有80年。自1917年社会主义这种与资本主义根本对立的制度作为现实的制度诞生以来,在我们这个地球上就有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现实制度的对立与斗争,也就有了两者谁更有生命力的争论。当社会主义在本世纪末遭受重大挫折和暂时失败的时候争论的另一方干脆一厢情愿地宣布争论已经结束,社会主义成了二十世纪最大的政治遗产。事实果真如此吗?  相似文献   

19.
2001年7月24日,全球最大的债券和普通股票承销商、华尔街最大的投资银行——美林证券集团,破天荒地宣布了一个惊人的消息:“在2004年现任集团主席兼运营总裁——大卫·考姆斯基到期退休后,公司的证券业务主管——斯坦利·奥尼尔将正式出任集团首席执行官(CEO)兼运营总裁”。这一华尔街百年不遇的“毁灭性大地震”,震塌了“黑人不能出任CEO”的工商界传统戒律,也造就了一位黑人在华尔街这个“一白天下”的商业中心的传奇故事。一年过去了,奥尼尔干得怎样呢?  相似文献   

20.
险恶的形势     
下面的这篇评论是英国《经济学家》(3月13日)有关资本主义世界、特别是英美两国的经济危机的看法。这篇评论承认:“出现世界规模的衰退是有可能的。”它以美、英两国的经济情况为主,忧心忡忡地论述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中各个方面的严重问题,如生产危机、金融危机、贸易危机等等。它担心“非共产主义世界一旦陷入严重衰退的局面,其经济的、特别是政治的后果,就将不堪设想”。文章埋怨,在“掌握着主要世界通货”的美英两国政府中,经济政策的制订和执行者们都是些没有适应当前形势的能力的“新手”,他们目光短浅,因循守旧。文章把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比作“一条船”,而“船桥上没有船长”。文章的作者尽管大声疾呼,要有一项统一的“应急计划”,要采取措施,但是同样开不出什么妙方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这样那样的“应急”措施,对于病入膏肓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显然是不能产生什么起死回生的作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