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桥头引道工后沉降控制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桥头引道沉降控制是防止桥头跳车现象的关键问题,本文在设置桥头搭板时桥台基础和引道土体之间差异沉降分析的基础上,讨论并建议头容许纵坡变化值(△)=0.4%提出了桥头引道容许工后沉降控制标准和估算方法。  相似文献   

2.
路桥过渡段桥头搭板容许坡差确定的参数影响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采用三自由度车辆模型 ,考虑上桥和下桥两个方向 ,建立了对车辆通过路桥过渡段进行动力响应分析所需的振动方程和初始条件 ,并提出以人的最大瞬态振动值作为搭板容许坡差确定的控制指标。在动力响应分析的基础上 ,详细分析了行进方向、车速、搭板坡差、搭板长度、载重和桥面沉降坡差等参数对人的最大瞬态振动值的影响 ,得到的一系列结论对于在各种不同的情况下准确确定搭板容许坡差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桥头引道沉降控制是防止桥头跳车现象的关键问题,在桥头设置搭板是防止桥头现象的常见措施之一,其主要目的是控制桥头纵坡变化值。结合实际工程提出桥头搭板设计方案,分析桥头引道纵坡变化值,为寻求合理搭板结构形式进行有意义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以车轮动荷载系数、桥面与引道路面容许台阶高度作为控制指标,建立七自由度车辆模型和过渡段三维动力学模型,分析桥头搭板的不同参数组合下车辆和过渡段的动力特性,提出搭板的优化设计参数,包括搭板厚度、弹性模量、长度和埋深.结果表明,考虑错台时,板厚不小于30cm,弹性模量不小于2.8×10~4 MPa,长度为8.3m能够满足桥头轻微跳车的要求和B级路面的后轮动荷载系数标准;弹性模量为2.8×10~4 MPa,长度为8.3m的条件下,板厚不小于45cm时能够满足A级路面的后轮最大动荷载系数标准;不考虑错台时,板厚为30cm,弹性模量为2.8×10~4 MPa,长度不小于8.3m时能够满足B级路面的前、后轮动荷载系数标准;搭板的埋深对路基累积沉降的影响不显著.建议搭板材质选取C25,长度、厚度分别不小于8.3m和30cm,埋深不大于0.1m,以满足车轮动荷载系数和桥头轻微跳车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路桥过渡段差异沉降控制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桥头跳车是由于桥台和台背路基产生差异沉降而造成的,因此路桥过渡段容许差异沉降是预防桥头跳车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参照汽车平顺性评价方法,结合相关文献资料的结果,提出了路桥过渡段沉降的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6.
路桥过渡段上车内人体舒适性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方便分析车辆通过路桥过渡段时车内人体舒适性,提出道路-车辆-人体振动系统,在分析评价现有人体振动及舒适性评价方法与标准的基础上,根据车辆通过路桥过渡段时人体承受振动的特点,采用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测量车辆通过路桥过渡段时人体承受的竖向加速度,提出了新的人体舒适性评价方法,并以2条高速公路为例,应该用该方法进行路桥过渡段人体舒适性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更加客观准确地评价车辆通过路桥过渡段时人体的舒适程度,可为提出基于舒适性的路桥过渡段差异沉降控制标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归纳分析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结构设计,结合结构设计原则、搭板设计桥头路基设计设置过渡段路面等减轻桥头跳车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路桥过渡段桥台和引道路堤之间经常会产生差异沉降,较小的差异沉降就会导致桥头跳车,使得行车不舒适,甚至影响行车安全。本文主要从搭板设置、不设置搭板时的施工、地基处理、台后填筑、台背排水、地基处理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为路桥沉降段路基施工技术提供了技术经验。  相似文献   

9.
山区公路桥涵运营中的桥头跳车现象,严重影响了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以山区公路桥头行车安全性为研究对象,选取行车中车辆振动加速度变动作为驾驶员危害程度定量评价指标,实验表明,桥头跳车的危害程度与车辆经过桥头时的行驶速度呈正相关,并表现为加速度最大瞬态振动值(Maximum Transient Vibration Value,MTVV)的大小。因此,提出通过在桥梁位置设置合理指示标志及限速标志,提醒驾驶员降速行驶,可期望来降低桥头跳车的危害程度,并为公路部门的养护管理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10.
肖凯  孙勇  崔伟  蔡文飞  张振  王文波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3,23(23):10091-10096
设置在高速公路路-桥过渡段的桥头搭板可降低桥头跳车带来的危害,但也可能存在搭板断裂、板底脱空等问题。为避免上述问题,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方法对路-桥过渡段桥头搭板布设方案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搭板厚度与长度存在最优搭配,搭板厚0.35 m时,最佳长度应大于8 m;搭板深埋时所受剪力明显减小,使用寿命长于常规搭板;搭板上方为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时路面沉降会显著减小。  相似文献   

11.
为确定路桥过渡段的容许台阶高度,对车辆通过路桥过渡段时的整车舒适度和车桥安全性进行了研究.以平均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作为整车舒适度指标,以车轮动力荷载最小值作为车辆安全性指标,以局部冲击系数作为桥梁安全性指标,提出了一种基于整车舒适度和车桥安全性的容许台阶高度确定方法.分析了车速和台阶高度等因素对整车舒适度和局部冲击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对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整车舒适度对容许台阶高度的要求更为严格,其次是车辆安全性.对二级公路,容许台阶高度各控制指标的严格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整车舒适度、桥梁安全性和车辆安全性.对二级以下公路,其严格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桥梁安全性、整车舒适度和车辆安全性.该方法从车辆舒适度、车辆安全性及桥梁安全性对台阶高度提出了更合理的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2.
桥头楔形柔性搭板作用性状的仿真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在分析高等级公路路桥过渡段桥头跳车病害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土工格室楔形柔性搭板处治方法。运用Marc软件,通过模拟地基沉降和桥头脱空区,仿真分析路堤应力和位移的变化规律,研究了楔形柔性搭板处治桥头跳车的作用性状。结果表明,楔型柔性搭板一方面由于其固定于桥台,利用其较大的压拉强度、抗剪强度和大刚度的特性,减小了路堤的应力和地基的附加应力;另一方面楔型柔性搭板具有分散竖向应力和限制路堤侧向位移的作用,从而很好地过渡了桥台与路堤之间的沉降差,消除了桥头跳车现象。  相似文献   

13.
结合工程建设实例中软基路段沉降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提出了解决路桥过渡段的沉降问题,从桥头地基处治设计、桥台台背排水处理和路面桥头搭板处理等方面探讨了一些结构设计和施工方法,以有效防治桥头跳车,希望与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14.
软土地基过渡段差异沉降控制标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总结了现有差异沉降控制指标的研究成果,在容许路面纵坡坡差0.4%的基础上,研究过渡段路面纵坡坡差与地基差异沉降的关系,建立了软土地基过渡段差异沉降的计算模型,应用PLAXIS有限元软件进行计算,结合数值计算结果探讨了过渡段差异沉降与过渡段的路堤填筑高度、模量的关系,分析得到不同路堤高度时过渡段的路面纵坡坡差与地基差异沉降的关系式,提出软土地基过渡段的差异沉降控制标准.经与江苏省连盐高速公路过渡段实测沉降资料的对比表明,计算差异沉降控制指标是合理的、可靠的,对高速公路软土地基路段修筑过渡段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路桥工程过渡段是公路施工中一个比较重要的部分,在施工的过程中使用的技术不达标往往会出现桥头跳车现象.当前路桥过渡段中主要发生的问题有排水不畅、地基处理不到位、搭板的设置不合理等等.文章对这些问题做了简单的分析,然后提出了一些比较有效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6.
运用有限元软件ABAQUS研究了加筋前后路堤顶部竖向位移和坡脚下地基的水平位移,分析了土工格室模量、填料参数、柔性搭板布置间距、布置层数和路堤高度等因素对路堤位移的影响。结果显示:土工格室柔性搭板体系能够有效减少路桥过渡段不均匀沉降,且当增大土工格室的弹性模量或增加布置层数时,将显著改善处治桥头跳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楔型柔性搭板模型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对中国高等级公路路桥过渡段出现桥头跳车病害,通过室内模型试验,结合土工格室楔形柔性搭板处治方法,研究了在不同工况下楔型柔性搭板的工作性状。结果表明,楔型柔性搭板能够有效地减小因地基沉降所引发的桥台台后填土沉降;对于不同土质,楔型柔性搭板减小沉降的效果有差异。提出了针对不同土质及不同沉降条件下楔型柔性搭板的设计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8.
谢小山  陈彦恒  梁斐 《科技资讯》2013,(14):36-36,38
在铁路工程运营的过程中,会经常存在桥梁台后搭板断裂以及桥台跳车发生的现象,这种现象在高速铁路的路桥过渡区段都有可能出现。本文针对跳车原因进行了系统地探讨,结合国家某重点铁路的施工和运营情况系统地探讨和分析路桥过渡段跳车原因以及其设计与施工的相关措施。分析铁路路桥连接段产生跳车的原因及其对行车安全和舒适度的影响,并提出设计、施工和养护维修中解决桥头跳车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针对高等级公路路桥过渡段出现桥头跳车病害,结合土工格室楔形柔性搭板处治方法,应用Marc非线性有限元软件,对经过楔形柔性搭板加固的台后填土变形及力学特性进行数值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楔形柔性搭板能够有效减小因地基沉降所引发的桥台台后填土沉降;桥台台后填土顶面曲线及填土内部塑性区域的分布在不同土质及不同沉降条件下差异明显。最后提出了针对不同土质及不同沉降条件下楔形柔性搭板的设计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20.
路桥过渡段受到高速运行车辆动荷载的作用时,在桥头处往往会出现振动较大的跳车现象,这种现象在高速铁路的路桥过渡区段都有可能出现。本文首先对路桥过渡段线路结构变形不一致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然后谈谈路桥过渡段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