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2 毫秒
1.
二值逻辑的D-条件真度理论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文章在二值命题逻辑中公式的D-随机真度和条件真度的基础上,在D-逻辑度量空间(F(S),ρD)提出了D-条件真度的概念,同时讨论了D-条件真度的有关性质,并引入了基于Γ的矛盾式与重言式的概念和公式A与B基于Γ逻辑等价的概念;进一步给出了公式间D-条件相似度和D-条件逻辑伪距离的概念,同时讨论了它们的性质。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Lukasiewicz命题集的积分真度、发散度与相容度在[0,1]中的分布问题.利用一组公式所对应的McNaughtom函数,证明了Lukasiewicz逻辑系统中积分真度之集在[0,1]中稠密、发散度取值之集在[0,1]中稠密.结果表明,当Γ有限且相容时,相容度取值之集在[1/2,1]中稠密.  相似文献   

3.
逻辑系统G3中命题的D-条件真度与近似推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基于条件概率的思想,利用赋值集的随机化方法,在三值Gdel命题逻辑系统中引入公式的D-条件真度,证明了D-条件真度的MP规则和HS规则。引入公式间的D-条件相似度和D-条件伪距离,建立了D-条件逻辑度量空间,推导出D-条件伪距离的若干性质,证明了D-逻辑度量空间中二元运算“∨”,“∧”,“→”关于D-条件伪距离的连续性。在D-条件逻辑度量空间中提出了三种不同类型的近似推理模式并研究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n值(L)ukasiewicz命题逻辑系统(L)n中公式的真度、理论的发散度与相容度的分布问题.令H={k/nm|k=0,…,nm;m=1,2,…}, 利用McNaughton函数证明了对任意k/nm∈H, 都有公式A,使得A的真度为k/nm, 从而全体公式的真度值之集在[0,1]中稠密. 又由真度值之集的稠密性和系统(L)n的广义演绎定理证明了理论的发散度取值之集为单位区间[0,1]. 最后由理论的相容度与发散度的关系得到了理论的相容度取值之集为{0}∪[1/2,1].  相似文献   

5.
二值命题逻辑中基于前提信息的随机真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相似度确定的伪距离是多种命题逻辑系统近似推理研究中的一个基本逻辑度量.以D-随机真度为基础,在二值命题逻辑中引入Γ-随机真度以及Γ-随机相似度和Γ-随机伪距离概念,得到Γ-随机伪距离的D-随机真度表示式,将以真度、D-随机真度为基础定义的相似度和伪距离进行统一,为研究基于前提信息的随机化近似推理问题提供数值化依据.  相似文献   

6.
积分语义学中的积分相似度、伪距离与近似推理理论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进一步研究了积分语义学理论中的积分相似度、伪距离及近似推理理论,提出了改进的积分交推理规则,给出了公式集Γ的n次发散度的估计式;同时在近似推理中引入了“相离度”概念,并给出了判定相离度为0的充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理论真度的性质后基于条件概率的思想,给出了理论的条件真度的概念,并用它建立了一种可以在公式集之间展开的近似推理模式,用于探寻最优推理结论和最优推理前提,最后给出了理论的和谐度的概念,刻画理论内部公式和谐共存的程度。  相似文献   

8.
根与F(S)中的近似推理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于鹏  王国俊 《自然科学进展》2006,16(8):1028-1032
基于一组公式集的根的理论与公式的真度理论,讨论了二值命题逻辑系统L,Fuzzy命题逻辑系统L*中根与命题集的发散度、相容度之间的内在联系,重点论述了其在F(S)的近似推理误差分析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利用赋值集的随机化方法,在三值G(o)del命题逻辑系统中引入基于前提信息Γ公式的Γ-随机真度,证明了Γ-随机真度的MP规则、HS规则及交推理规则;同时引入公式间的Γ-随机相似度和Γ-随机伪距离,建立了Γ-随机逻辑度量空间,推导出Γ-随机相似度的若干性质;在Γ-随机逻辑度量空间中提出3种不同类型的近似推理模式并研究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借助逻辑公式所诱导出的函数,在系统π3中给出了公式关于有限理论的Γ-绝对真度、Γ-绝对相似度和Γ-伪距离的定义,并探讨了Γ-绝对真度的MP规则、HS规则及相关性质。从而丰富了乘积逻辑系统中真度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1.
关于试卷质量的分析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试卷质量分析是教育统计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利用教育统计和教育测量中度量指标对2004级《高等代数》试卷进行了分析,具体以信度、难度和区分度进行定量化分析,分析表明此次考试试卷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2.
国家学位制度与大学学位制度是根据学位颁发权力来源而划分出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学位制度形态。尽管现行《学位条例》确立的是统一的国家学位制度,但鉴于生源质量、教学资源、培养水平等方面的区域和校际差异,不同高校学位授予的具体标准千差万别,甚至作为大学自治的重要内容为部分司法判例所肯认。同时,学位管理的“放管服”改革也在不断深化,高校的自主权限不断扩大,导致国家学位制度在实施逻辑上呈现出大学学位制度的色彩。形式逻辑与实践逻辑的分野,折射出两种不同学位制度之间的内在张力,也决定了我国在学位法制建设中必须于二者之中作出审慎抉择。由国家学位制度迈向大学学位制度是学位形态发展的历史趋势,但鉴于我国目前高等教育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现状,国家学位制度在学位质量保障、公平公正实现、管理秩序维护等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较为理性的做法是在坚持国家学位制度的前提下,适度吸纳大学学位制度的有益经验,在扬弃中实现两种学位制度张力的平衡。当前学位立法的重点在于:保障学位授予单位自主权,允许各个高校之间有差异的学位授予标准的存在;实现学位授权审核活动向行政许可的回归,由指标分配转向基本标准设置;弱化政府对学位授予工作的直接管理,支持社会组织参与学位认证、学位质量评估、学位信息提供和咨询等服务工作,逐渐适应公共权力由国家向社会转移的时代潮流。  相似文献   

13.
张莉芝 《贵州科学》2000,18(4):249-259
结合K.Ambos-Spies构造强不可交度的方法和分支度构造方法证明了定理:存在强不可交的分支度。  相似文献   

14.
教学效果测试统计分析系统是对教学效果测试数据统计的分析说明,它通过原始数据的输入来计算若干参数指标,包括信度、效度、各题的难度和区分度等参数。  相似文献   

15.
基于均匀概率空间的无穷乘积在一类n值命题逻辑系统中定义了公式的真度,并利用真度给出一种改进了的相似度定义,进而导出全体公式集F(S)上的一种伪距离,最后讨论了相似度及伪距离的重要性质.  相似文献   

16.
将细号经纱在两种浆纱机上进行上浆工艺对比。通过上浆机理分析,阐述了Sucker浆纱机“四高”(即高压浆力、高温、高浓、高速)的上浆工艺特点。说明细号经纱在高压上浆条件下以“渗透为主,适量被覆”的上浆更利于提高织造效率。  相似文献   

17.
设G是n阶简单连通图,顶点度序列为d1≥d2≥…≥dn.本文利用矩阵变换的方法给出了图G的拉普拉斯谱半径的新上界,并证明了达到该上界的极图仅有正则二部图或星图.同时还证明了在一定条件下,该上界改进了Li,Liu和Shu等人同类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