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中国科技成果》2007,(5):59-59
该钻机针对我国山地丘陵地区物探爆破孔施工技术难题而研制的全液压多功能铝合金轻便钻机,并开发了配套空压机、泥浆泵及钻进工具。具有泥浆钻进、潜孔锤钻进、短螺旋钻进功能。可用于岩层、土层钻进。该钻机的解体性强,拆装方便,特别适用于高山地区地震勘探钻孔。  相似文献   

2.
我国煤炭资源开采损毁了大面积土地,将采煤沉陷区开发为建筑用地是缓解我国城镇建设用地瓶颈的有效途径。本文对采煤塌陷区城镇建筑物建设过程涉及的老采空区探测-地表残余变形预测-采动地基稳定性评价-采空区地基加固-建筑物抗变形措施一体化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可为采煤塌陷区的开发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岩体工程地质力学理论为指导,通过对任楼煤矿F3断层带岩体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特征的试验研究,建立了断层带岩体工程地质力学模型,采用理论分析、现场测试、数值模拟和相似材料模拟等手段,分析研究了不同断层带特征留设煤柱开采过程中,断层带岩体的采动效应。并结合矿区实际条件,进行了断层防水煤柱的合理留设,为煤矿高产高效安全生产提供了科学保障。  相似文献   

4.
液膜覆盖率是研究非能动换热、相关系统结构设计等方面的重要考察指标。但目前缺乏成熟的测量手段来准确测量液膜的覆盖率,尤其在大空间、复杂结构体表面的液膜覆盖率测量,是一个目前难以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大量调研相关技术手段的基础上,结合科研工作的实际情况,采用视频采集及图像处理的方法,在科研实践中比较好地解决了大空间中液膜覆盖率的测量问题。通过对比试验,验证了该方法具有比较高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在“十五”期间,承担了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甘薯高效低能耗贮存技术与高效燃料乙醇转化技术研究”课题(2004BA411801),经过两年多的研究与攻关,课题取得了重大进展,于2006年7月通过了验收。课题通过对甘薯腐烂的原因的研究,开发出了高效低能耗的甘薯淀粉储藏技术,减少甘薯的腐烂,为燃料乙醇原料的经济稳定供给提供技术保证;通过对已有的酵母菌株的选育与改造,获得高浓度乙醇发酵酵母菌株,并通过代谢控制研究开发出高浓度乙醇发酵技术。课题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2项,发表相关论文3篇,已培养硕士研究生4人,在读博士3人,硕士4人。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成果》2010,11(17):8-8
1课题目标该课题的总体目标是开发4~35t/h系列先进煤粉工业锅炉系统及关键技术。实现低氮燃烧和高效除尘,锅炉效率达86%以上;形成4~35t/h中小型煤粉工业锅炉系列产品,实现中小型燃煤工业锅炉技术更新换代。课题通过技术研发、工业应用示范及运行优化,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建立了天然气体系中气-液两相相平衡理论模型,并进行了计算.通过自主研发的热力学计算软件,使用PR方程,针对我国某LNG工厂的天然气体系,进行了各组分的汽、液两相相平衡计算,分析总结了天然气中不同组分气-液平衡随温度和压力的变化,并做出了天然气的相包络图.本文得到的天然气中不同组分汽液平衡常数k随压力温度的变化趋势以及相包络图中的汽液相分布范围和临界温度、临界压力,为天然气的液化工艺设计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所建立的热力学模型、获得的基础数据和研究结果,对我国的LNG工业领域的基础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8.
该课题组开发了一种“安全、高效、环保型”肥料和生产技术。笔者针对化肥、传统有机肥和生物肥的优缺点,通过自主研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特殊工艺实现了无机肥、有机肥和生物肥的良好结合,共同作用而又互不影响,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产品市场前景广阔,该技术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本项目是2008年度中国与俄罗斯双边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之一。项目目的是通过引进俄方的高效节能航空用微电机的技术,中方进行认真地消化吸收,研究开发出高效节能航空用微电机产品,并实现产业化。  相似文献   

10.
藏酋猴人工繁育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藏酋猴(Macaca thibetana)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灵长类动物、中国特产物种、世界稀有动物,四川较多。2005年四川省相关部门将藏酋猴实验动物化开发与研究确立为四川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支持项目。野生藏酋猴实验动物化研究是创新项目,逐渐被更多科研工作者认识。本项目研究人员完成了从野外到人工饲养条件下的繁育,开展了一系列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工作,并取得了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11.
《中国基础科学》2006,8(4):61-61
中科院化学所分子识别与选择性合成实验室罗三中等与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程津培等合作,设计合成出一种手性离子液型有机小分子催化剂。该类催化剂可有效综合不对称有机小分子的催化功能和离子液结构的独特性质,利用离子液结构作为手性诱导的关键基团,能够在高选择性催化反应的同时,保持离子液本身循环利用的特性,催化剂能够循环利用4次而仍保持相当的选择性。这种手性离子液型有机小分子催化剂能够高效催化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产率高达100%,非对映选择性可达99:1,对映选择性最好可至99%。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技成果》2007,(9):53-53
国家863重大专项“超级工程菌剂和解毒酶制剂的开发”课题(编号:2002AA601160),针对含难降解有毒有害有机污染物工业废水特别是农药废水的特点,克隆了6个解毒酶基因,完成了超级工程菌高效表达载体的构建与解毒酶基因的高效表达,解毒酶结构基因的定点突变和改造。开发出环境安全性高、适应性强、生物降解广谱的高效超级工程菌5种;可用于生产实践的解毒酶4种;高密度发酵培养达到中试水平。开发出性能指标高于传统技术30%以上、适合于超级工程菌生长的环流式深床生物反应器,适合于解毒酶反应的膜-解毒酶-生物反应器等集成生物处理新技术。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利用高频术语分析方法,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SSCI期刊中2009—2019年发表的有关眼动学习研究的217篇文献记录为数据源,通过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软件对数据源进行关键词可视化分析。根据关键词术语聚类情况,从“阅读理解”“语言习得”“多媒体应用”和“信息行为”四个角度探究眼动追踪技术关照的学习领域的研究热点,并从术语角度对未来研究热点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4.
语言逻辑“话语研究”的学术范式意义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义是由话语建构的,话语的意义就是话语的用法.对话语"句法动元"、"范型"等理论探讨与研究,其目的在于了解"意识形态化的语言主体"对话语表达的规约.虽然言语是个体的,但语言则是种群的.本文在论述语言文化属性与话语动元模型的基础上,探析了"话语研究"学术范式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成果》2013,(22):15-15
承担单位:河南工业大学参加单位:武汉工业学院湖南省粮油科学研究设计院华中农业大学湖南继善高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省粮食科学研究所武汉天惠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殿轩 该课题针对我国农村储粮虫、鼠害严重,损失巨大,难以防治的局面,研究开发高效、低毒、时效长的粮食防护剂,研究开发电子驱鼠仪器及鼠类化学驱避技术,研究高效低毒(清洁)的鼠类诱杀食饵。  相似文献   

16.
西方关于热本质的争论持续了几个世纪,最终以分子动理论和能量守恒定律的建立宣告结束。晚清出版的物理学著作很多都介绍了热本质问题,其中,《博物新编》的作者持热质说观点,《格致启蒙》较早引入了热动说。通过比较和分析文献,考察上述两著作对热本质说的论证,并结合其他著作,分析热本质说在晚清传播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技成果》2007,(6):45-45
针对我国中小城镇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对系列化、设备化的高效好氧生物反应器的迫切需求,国家863水污染控制技术与治理工程重大专项“高效好氧生物反应器研制与应用”课题(2002AA601200),对近年国内外高效好氧生物反应器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其优点和不足,力求综合这些反应器的优点,克服其缺点,形成一种新型的高效好氧生物流化反应器。在此基础上,针对好氧生物流化反应器提高处理效率和降低能耗的关键问题,重点研究了反应器的结构、高效固液分离(气浮与过滤)单元技术、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政府依法创建了各种以产业主导的“研究开发公司”和“合作研究中心”,并通过转型发展逐步建立起多元主体参与、用户导向的农业研究开发与推广服务体系,并使重点逐步转向产业创新、社区能力建设和环境推广服务。澳大利亚农业研究开发与推广体系转型发展是对传统的以政府为主导的服务体系的某种改革和突破,因此引发了激烈的政策争辩,包括政府部门提供服务的适当性及目标指向等。澳大利亚农业研究开发与推广服务体系转型发展尽管存在许多问题,但其创建以产业为主导的服务体系的另类经验及其引发的政策争辩,依然值得我国在新时代农业研究开发和推广服务体系创新中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文章研究煤矿井工开拓开采模式,创新了深部煤层群连续卸压开采及煤与瓦斯协调共采方法,提出了强采动条件巷道顶板安全控制、无煤柱沿空留巷结构控制、钻孔法煤与瓦斯协调共采、基于光纤光栅传感的煤矿巷道围岩实时监测等关键技术,形成了深井煤层群安全高效的科学开采模式。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成果》1999,(11):29-30
一、主要技术内容 该成果研制出紫铜、黄铜、不锈钢、低碳钢和铝合金等不同材质的高效强化换热管(冷凝、蒸发两类);开发出可加工φ10~12、φ12~14、φ14~16、φ16~19、φ19~22等五种系列高效强化换热管的加工工艺和技术;开发出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加工高效强化冷凝管(外齿管)、高效强化蒸发管(内齿管)和大螺旋槽管等产品的专用设备,其创新点和特点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