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6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运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辨证分型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60例 ,并进行临床观察和疗效分析。结果 :服药1疗程显效48例 ,好转9例 ,无效3例。结论 :类风湿关节炎为虚实寒热夹杂之证 ,解决好清热与温阳的矛盾 ,治疗上以通为要 ,则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概述了核因子-κB的生物学特性、核因子-κB的活化与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中的关系,以及目前临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糖皮质激素、慢作用抗风湿药、中药等调控核因子-κB活性的研究现状,为深入探讨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制,研发新的抗类风湿关节炎药物提供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3.
伍洲  王刚 《科学观察》2020,15(1):48-69
正引言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致人衰弱的全身炎症性疾病。目前全球范围内有2100多万类风湿关节炎患者,2019年最新统计表明该疾病全年龄段发病率达到了1%。类风湿关节炎的特点为持续、强烈的自身免疫障碍,对称性关节疼痛与炎症,骨组织与软骨的局部破坏以及血管翳的形成。类风湿关节炎致残率高,目前的治疗药物不能全部满足患者需求,  相似文献   

4.
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探究麻黄加术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潜在作用机制。通过数据库检索、筛选得到麻黄加术汤主要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和Drugbank数据库筛选得到类风湿关节炎疾病靶点,使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PPI(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网络;使用Metascape数据库对麻黄加术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靶点进行GO(gene ontology)和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富集分析;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通路网络;使用AutoDock软件对关键成分和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筛选得到麻黄加术汤的潜在活性成分共131个,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关键靶点133个,主要成分包括槲皮素、木犀草素、山奈酚等,关键靶点包括IL-6、TNF、TP53、STAT3等。GO和KEGG分析显示生物过程2 250条,细胞成分89条,分子功能152条,富集通路主要涉及AGE-RAGE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和TNF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Phaseol和甘草酚与AKT1、PTGS2、MAPK1、MAPK8等关键靶点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研究发现麻黄加术汤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方式发挥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为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信息。  相似文献   

5.
<正>我校生命科学学院宋新强博士2018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点击化学和蛋白质组学筛选和鉴定雷公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靶点蛋白,项目批准号:U1804179.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类常见的自身免疫性关节炎.对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最为突出的中药首推雷公藤,雷公藤甲素和雷公藤红素是雷公藤中最重要的两个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6.
探讨沙利度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2月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的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结核的患者50例。研究对象均采用沙利度胺和标准的抗结核化学治疗方案。观察记录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ing,VAS)评分、关节肿胀数(joint swollen count,JSC)、关节压痛数(joint tenderness count,JTC)、晨僵时间(morning stiffness time,MST)、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肺结核病灶吸收、痰结核菌检查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的变化。治疗6个月后进行疗效和安全性评价。治疗6个月,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评价结果显示:明显进步10例,进步18例,改善15例,无效7例,总改善率为86.0%;肺结核疗效评价结果显示:显效19例,有效2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0%;治疗后VAS、JSC、JTC、MST、RF、CRP和ESR均明显低于治疗前,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沙利度胺在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结核治疗中,既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又对肺结核的治疗有增效作用,并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7.
白芍总苷辅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系统评价白芍总苷辅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和万方数据,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2年6月。收集应用白芍总苷辅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并提取有效数据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共纳入15个RCT,包括1130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采用白芍总苷辅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治疗12周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RR=1.13,95%CI(1.04,1.24),P<0.01];②治疗24周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RR=1.13,95%CI(0.79,1.64),P>0.05];③安全性方面:白芍总苷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RR=0.66,95%CI(0.54,0.81),P<0.01]。结论采用白芍总苷辅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在短期内有效,能有效地降低其他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尤其是减轻药物的肝毒性。  相似文献   

8.
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选择8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口服来氟米特20mg·d-1,疗程为12周,比较6周和12周的疗效.治疗6周时病情明显进步10例,进步24例,改善23例,总有效率74%.12周时明显进步28例,进步29例,改善16例,总有效率91.5%.13例发生不良反应(16.3%),表现为皮疹、转氨酶升高、白细胞下降、消化道不适,3例停药(撤药率3.8%).无严重不良反应.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有效且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9.
探讨一次性护理垫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蜡疗中的应用效果。选择90例行蜡疗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在行蜡疗时将制成的蜡饼直接敷于患者的疼痛部位;观察组患者在蜡饼外面给予一次性护理垫包裹。对照组和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和95.56%;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患者满意率分别为86.67%和100.00%;治疗后观察组的关节疼痛指数、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关节晨僵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行蜡疗时使用一次性护理垫包裹,可显著增强蜡疗的治疗效果和提高患者满意度。该项技术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苏娜  窦存瑞  刘晓玲 《甘肃科技》2011,27(4):133-134
总结了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小板极其参数的变化规律,探讨了其与类风湿关节炎临床活动度的关系。初治患者均采肘静脉血,测定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同时测定血沉(ESR)、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等指标。在稳定期再次测定以上项目。RA患者PLT、PDW、MPV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P〈0.01);活动期RA患者PLT、PDW、MPV数值明显高于非活动期RA(P〈0.01);且PLT与CCP、RF呈正相关(r〈1,P〈0.05),与关节压痛数、红细胞沉降率呈正相关。PLT、PDW、MPV在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明显升高,在稳定期下降:外周血PLT、PDW、MPV的变化,可作为判断类风湿关节炎及治疗效果的手段。  相似文献   

11.
类风湿关节炎并发心血管系统损害4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43例类风湿关节炎急性活动期进行系统检查,发现并发心血病变较为常见,并可引起严重后果。心包积液、二尖瓣狭窄各占35.3%、心律失常55.8%。心脏传导阻滞20.9%、冠状动脉炎9.3%、左心室血栓5.9%。揭示在诊治类风湿关节炎同时应重视心血管系统病变的时期诊断和治疗,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科技潮》1998,(6)
类风湿关节炎被视为折磨患者的顽症,且是一个全球性的医学难题。天津市和平区兴安医院类风湿科主治医师万方元,利用家传的方剂和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治愈了大批求治的类风湿患者,在攻克类风湿关节炎这道医学难题上,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万方  相似文献   

13.
目的:回顾性比较托珠单抗与依那西普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疗效差异性.方法:收集给予托珠单抗或者依那西普联合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治疗的重度活动类风湿关节炎住院患者30例,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4周、第12周时患者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的变化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4周、第12周时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均有一定改善,且随治疗时间的延长,各项实验指标呈进行性下降趋势.治疗4周后托珠单抗组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评分)显著低于依那西普组,有统计学差异(2.5 vs 3.5,P=0.03);治疗12周后托珠单抗组类风湿因子水平显著低于依那西普组,有统计学差异(45.3 vs 105.8,P=0.04);治疗4周及12周后两组达到美国风湿病学会20(ACR20)标准、美国风湿病学会50(ACR50)标准的比例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托珠单抗治疗RA疗效确切,更快降低DAS 28水平,更显著降低类风湿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4.
雷公藤治疗老年性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用雷公藤治疗老年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效果表明,55例近期总有效率达98.18%,且尚可作为皮质激素的良好替代药物;雷公藤副作用轻微,与同期中青年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短期使用雷公藤治疗老年性类风湿关节炎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探究循证护理干预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选取2015年1月-2016年7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及生活质量。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对雷公藤多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和分析。本次研究中实施分析的102例类风湿关节炎疾病的患者均为2019年5月—2020年7月进行治疗的患者。实施数字随机法将参与本次研究的10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使用甲氨蝶呤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雷公藤多苷联合甲氨蝶呤实施治疗,比较2组患者在实施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实施治疗前后的指标水平。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临床所取得的治疗效果比观察组更低,组别数据在采取对比之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ESR、CRP以及RF水平进行对比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ESR、CRP以及RF水平均高于观察组患者,2组患者的数据进行对比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出现率比观察组更高,但组别数据对比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期间,对患者采取雷公藤多苷联合甲氨蝶呤的治疗方式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阿达木抗体是一种特异性靶向人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类药物.近年来先后被美国和欧盟批准用于类风湿关节炎、克罗恩病和银屑病关节炎等8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自2010年阿达木单抗在中国上市,已获批类风湿关节炎和强制性脊柱炎2种适应症的应用.因阿达木单抗疗效好,副作用小,其在临床上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就阿达木单抗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和研究成果进行扼要论述,以期为后续阿达木单抗在中国更为有效和广泛的临床应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获取三七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相关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预测类风湿关节炎相关靶点,并运用Uniprot数据库标准化蛋白名称,取三七-类风湿关节炎的交集靶点;通过STRING平台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采用Metascape平台进行GO(gene ontology)功能分析和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信号通路富集分析;采用Cytoscape3.7.2构建活性成分-靶点-信号通路相互作用网络;利用AutoDock Vina 1.1.2软件对关键靶点和成分进行分子对接。结果表明:通过筛选获得三七核心活性成分7种,三七-类风湿关节炎共同作用靶点100个,其中核心靶点包括AKT1、IL6、VEGFA、TNF、TP53、JUN、CASP3、PTGS2等;GO分析获得1 064条信号通路,KEGG分析得到102条信号通路,其中与类风湿关节炎相关的信号通路包括AGE-RAGE、MAPK、TNF、IL-17以及HIF-1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关键靶点与成分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研究认为三七抗类风湿关节炎可能是通过对物质代谢、信号转导、炎症反应等多靶点及多通路的调节从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自1991年4月—1994年9月采用中药祛痹汤薰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268例,有效率87.3%,与对照组119例类风湿病人采用消炎止痛剂治疗,有效率为70.5%相比较,统计学结论,中药祛痹汤薰蒸治疗有效率优于西药消炎止痛剂。  相似文献   

20.
柳氮磺胺吡啶的合成、药理及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柳氮磺胺吡啶具有消炎和抗菌的性质,主要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和类风湿关节炎,对柳氨磺胺吡啶的合成,药理和金属配合物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