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为研究卷烟纸在卷烟燃烧及卷烟减害降焦方面的重要作用,考察了卷烟纸助燃剂、透气度和定量对主流烟气中CO等7种有害成分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1)卷烟纸助燃剂含量对卷烟主流烟气中CO、苯酚、HCN、NH3、NNK、苯并[α]芘的释放量具有显著的降低效果,且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但与巴豆醛释放量无线性相关性;(2)卷烟纸透气度对烟气中CO、苯酚、苯并[α]芘、NH3、NNK的释放量具有显著的降低效果,而HCN和巴豆醛的释放量受卷烟纸透气度的影响不大.(3)随着卷烟纸定量的增加,烟气中CO、HCN、NNK、苯并[α]芘和巴豆醛的释放量呈先增后降的趋势.(4)卷烟纸特性参数通过调控卷烟燃烧状态而影响卷烟烟气有害成分释放量.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再造烟叶烟气7种有害成分释放量的影响因素,考察不同填料、外加纤维、基片中烟梗比例对烟气中苯并[α]芘、NNK、苯酚、氨、巴豆醛、CO及HCN共7种有害成分释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填料对氨和苯酚的影响最大,对苯并[α]芘和CO的影响较小;(2)外加纤维对苯酚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苯并[α]芘和氨,影响最小的是CO和巴豆醛,另外,危害性评价指数结果显示,剑麻浆、针叶木漂白木浆、阔叶木漂白木浆的危害性指数差异不大,而针叶木本色木浆则明显较高;(3)随着烟梗比例的增加,苯并[α]芘、氨、HCN以及NNK这4种有害物质的释放量总体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且降低幅度较大,危害性指数也呈现出了同样的规律.  相似文献   

3.
利用被亚硝基铁氰化钠催化的铵(NH4+)与次氯酸盐和碱性苯酚溶液三者之间反应所生成的蓝色络合物(靛酚蓝)(λmax=660nm),在AA3型连续流动分析仪上建立了流动分析测定卷烟主流烟气中氨的方法,得到检出限为0.09μg/mL,相对标准偏差为3.40%,回收率为98.67%.利用该方法对16种市售国内品牌卷烟主流烟气中的氨含量进行了测定,含量范围为7.27~10.17μg/支.  相似文献   

4.
采用柠檬酸络合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级La1-xLnxFe1-yMyO3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烟用催化剂(其中Ln为稀土金属,M为过渡金属).应用TG-DTG、XRD、氮吸附、SEM和TEM等手段研究了制备条件及催化剂性质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并将催化剂添加于烟草薄片中试制卷烟,考察了催化剂薄片对烟气中CO和NOx等有害物质的脱除效果.结果表明,在700℃焙烧2 h所得样品平均粒径为50 nm,BET比表面积为17.36 m2.g-1;当LaFeO3型钙钛矿的La3+(A位)和Fe3+(B位)分别被某稀土元素Ln和过渡元素M部分取代后,La0.7Ln0.3Fe1-yMyO3具有最高的CO催化氧化和NO催化还原活性.将质量分数2%的La0.7Ce0.3Fe1-yMyO3钙钛矿复合氧化物添加于卷烟中,可选择性降低卷烟烟气中CO和NOx的质量,其降幅分别为16.0%和15.9%,而总粒相物的降幅较小.  相似文献   

5.
二氧化硅气凝胶制备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氧化硅气凝胶是世界上研究广泛的质量最轻的隔热傈温材料,由于其独特的三维网状介孔(2—50mm)结构,使其在热学、力学、光学、电学等领域具有独特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价值.而制备的影响因素是研究其性能和应用的关键.本文研究了水、乙醇、催化剂(氨水、草酸)、pH值、温度和时间间隔等各因素对其常压制备的物理化学性能的影响,并讨论了各种因素对二氧化硅气凝胶性能影响的原因,为选择最佳制备条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采用共前躯体法和衍生法两种改性方法,选用甲基三甲氧基硅烷、三甲基氯硅烷、六甲基二硅烷三种疏水试剂,对二氧化硅气凝胶的表面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选用三甲基氯硅烷为疏水试剂通过衍生法在浓度为10%(v/V)改性12h得到的二氧化硅气凝胶物理性能和疏水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7.
以自制的水杨酰肼(4)、间苯二甲酰氯(5)为原料,以DMF为溶剂、三乙胺作缚酸剂,间苯二甲酰氯(5)与水杨酰肼(4)摩尔分数为100/275,于90 ℃反应9 h,合成了N,N′二(2羟基苯甲酰基)1,3苯二甲酰肼(7),产品的收率达到793%在相同的条件下,采用对苯二甲酰氯(6)为原料,合成了N,N′二(2羟基苯甲酰基)1,4苯二甲酰肼(8),收率达到了802%其结构经1H NMR和MS等技术得到确证并进行了热重分析和针对PVC应用研究,发现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作用  相似文献   

8.
合成、表征了三种基于苯并噻二唑的D A D型有机小分子光伏材料C1~C3该类小分子以苯并噻二唑为受体中心单元,以芴、三苯胺、咔唑为给体末端单元C1~C3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能,其热分解温度(Td)都大于 290 ℃,且在300~650 nm表现明显的光谱吸收以该类小分子为给体材料掺杂富勒烯衍生物 (PC60BM)受体材料制作溶液加工本体异质结光伏器件,其中 C1表现出最好的光伏性能 (PCE =139%,Jsc = 618 mA/cm2,Voc=074 V,FF = 030)该研究表明末端给体单元对基于苯并二唑D A D型有机小分子的光伏性能具有显著影响,合理选择末端给体单元有望获得高转换效率的有机小分子光伏材料  相似文献   

9.
采用胰蛋白酶酶解黑藻蛋白制备抗氧化肽,以酶解物清除2,2'' 联氮 双 3 乙基苯并噻唑啉 6 磺酸 (ABTS) 自由基的百分率为响应值,考察酶底比(酶与底物的比例,以质量百分比表示)、酶解pH和酶解时间对酶解物清除自由基的影响响应面法优化黑藻蛋白的最佳酶解条件为:酶底比86%、时间59 h、酶解pH值 73所得黑藻蛋白酶解物 (1 000 μg/mL) 对ABTS、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679%、401%、501%、253%酶解物经截留分子量3 kDa和10 kDa的滤膜超滤和Sephadex G 25凝胶柱层析分离纯化后,所得黑藻抗氧化肽P 1和P 1 A (1 000 μg/mL) 对ABTS、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显著提升到806%、431%、521%、314%和882%、482%、544%、355%研究结果为黑藻抗氧化肽应用于功能性食品或天然抗氧化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聚醚砜为膜材料,采用干-湿纺丝工艺制备增强型聚醚砜中空纤维膜,考察了干纺程、凝胶浴温度、凝固浴组成、纺丝机卷绕频率、热定型工艺对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纺程、凝胶浴温度、凝固浴组成和纺丝机卷绕频率对膜性能有较大影响,所制备的膜对BSA的截留率高达99.14%,水通量高达327.43L/m~2h。  相似文献   

11.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纳米α-MnO2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用溶胶-凝胶法和沉淀法制备了具有纳米结构的α-MnO2,分别对其进行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循环伏安(CV)等测试,结果发现溶胶-凝胶法所合成的材料是由粒径为60nm的微粒组成,沉淀法所合成的材料粒径在80nm范围,并研究了不同配比的α-MnO2和活性炭组成的复合电极在各种浓度的电解液中的循环伏安性能,发现当电极中α-MnO2质量百分含量为40%-60%时,在0.5mol/L Na2SO4,2.0mol/L(NH4)2SO4,1.0mol/L,KCl溶液中的比电容较高,其中在2.0mol/L(NH4)2SO4溶液中的比电容最高可达108.26F/g.  相似文献   

12.
以4-氰基苯酚、苯胺、多聚甲醛为起始原料,以甲苯为溶剂制备了苯并噁嗪中间体.用FTIR、1HNMR和13CNMR对苯并噁嗪中间体进行了表征,同时,用DSC对其固化行为进行表征.通过TGA 对聚苯并噁嗪的热稳定性进行了测试.DSC 研究结果表明:苯并噁嗪中间体的熔融温度为117.90℃,开环聚合的起始温度为225.00℃,固化峰值温度为232.10℃,低于类似结构的苯酚/苯胺型苯并噁嗪.TGA 研究表明:聚苯并噁嗪5%热失重温度为302.26℃,10%热失重温度为351.85℃,最大失重速率温度为433.91℃,残炭率为55.63%.与其他类似结构的苯并噁嗪相比,氰基的引入使其固化物的残炭率和热稳定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在理论上对NH4Cl与Li2CO3的反应进行了热力学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在100℃以下此反应不能进行.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的自由能迅速负移,平衡常数增大.从计算结果可以断定,当反应温度达到150℃以上时,如果动力学条件允许,反应可以进行完全.在此基础之上利用一系列热分析方法仔细研究了NH4Cl与Li2CO3的热反应过程以及转化率,结果证明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NH4Cl:Li2CO3=4:1(mol)时,Li2CO3在加热至200℃开始与NH4Cl反应,当体系温度达到328℃时,Li2CO3定量转化为LiCl,转化率近似为100%.过量的NH4Cl在400℃以下全部分解.这一结论可以大大简化LiCl体系的熔盐电解的前期处理,并且可以预期在LiCl体系的熔盐相图上及其它物化性质的测定上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在探测器领域,半导体材料的重要性有三个:(i) 可以充分利用辐射的贯穿性;(ii) 能检测辐射对生物的有害性;(iii) 是我们周围信息的有效载体目前有以下几种探测器:(1) 粒子计数探测器;(2) 粒子能量探测器;(3) 粒子与物质作用时间探测器;(4) 粒子单位体积单位时间能量探测器有多种被探测的电离粒子和能量范围,因为不同的粒子与探测器物质的相互作用不同所以需要不同的探测器该文综述了不同的探测器种类(包括不同的材料和结构),它们的应用和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将Ti4 /Ce3 包覆组装在磁性二氧化硅纳米粒子上,制备了磁性复合Ce/Ti-SiO2-Fe3O4纳米粒子,用XRD、TEM、UV-Vis和IR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以苯酚的光降解反应表征了其催化性能.研究发现复合纳米粒子磁响应性好,可见光区表现出很强的MMCT吸收,在阳光下照射9h,苯酚降解率达到91.4%.  相似文献   

16.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钒—氮共掺杂TiO2光催化剂,通过在模拟太阳光下降解苯酚测定其光催化活性.考察了钒源用量、水解温度、陈化温度、陈化时间等因素对钒—氮共掺杂TiO2光催化降解苯酚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最优条件下合成出的钒—氮共掺杂TiO2在模拟太阳光下催化反应4h,对浓度为60mg/L的苯酚的降解率达到91.83%.  相似文献   

17.
二维过渡金属卤化物(如CrI3)以其独特的电子结构和磁性等性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征的二维过渡金属卤化物通常具有高对称性的结构(如D3d对称性),导致铁电性质的缺失为了在过渡金属卤化物中诱导多铁性,该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系统地研究了金属原子Li或Al掺杂对二维过渡金属三卤化物RhX3、IrX3(X=Cl、Br)材料结构稳定性、电子性质以及铁磁铁电性质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Li或Al掺杂会引起体系的Jahn Teller畸变,降低体系的结构对称性,从而产生面内的极化同时,金属掺杂引入的电子局域在过渡金属的d轨道上,形成局域磁矩,使得体系同时具有了铁电性和磁性这一发现为实现二维的铁磁铁电性材料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将对自旋电子学的研究发展产生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铁电材料在铁电动态随机储存器、铁电场效应晶体管、铁电隧穿结和负电容器件等领域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近年来,铁电二氧化铪(HfO2)材料由于具有CMOS兼容性、高介电常数、宽带隙等特点成了研究热点该文使用脉冲激光沉积技术制备了钇掺杂铁电二氧化铪(HYO)并研究了其铁电和疲劳特性,指出薄膜的疲劳是由束缚在浅势阱中的注入载流子造成的畴壁钉扎效应引起进一步研究了60Co γ 射线对HYO薄膜铁电存储性能的影响,发现薄膜的抗辐照能力优于传统的铁电材料最后,研究了基于HYO薄膜的非线性光学效应,计算出的HYO薄膜的二阶非线性系数为χ(2)=(6.0±0.5) pm/V这些研究为铁电HfO2薄膜在存储和非线性光学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该文描述了碲化镉(CdTe)探测器,硅漂移探测器和外加一层转换闪烁体硅探测器(SiS)的设计与制作方法这些硅及CdTe芯片制作工艺及其连接方法是在芬兰的Micronova中心完成的与硅工艺不同的是,CdTe工艺必须在低于150 ℃的温度下完成我们因此专门为CdTe探测器开发了一种低温原子层淀积的氧化铝(Al2O3)薄膜工艺,大小为(10×10×1) mm3的CdTe晶圆由一种无接触的光刻工艺完成.探测器性能是由电流 电压(I V),电容 电压(C V)、瞬间电流方法和精确微质子数方法来检测的实验结果与具有材料和缺陷参数的TCAD模拟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20.
能够通过外部电场来调控极化的铁电材料可用于非易失性存储器、场效应晶体管和传感器等领域为了提高器件集成效率与性能,器件的小型化日趋重要,因此铁电薄膜的制备获得了广大学者的关注但是,对于传统铁电薄膜,尺寸效应和表面效应的存在抑制了其发展2004年石墨烯的发现预示着维度降低会引发一些不同于块材的新的特性从此,石墨烯逐步引领大家走向二维材料的世界,掀起了二维铁电材料的研究热潮二维铁电发展至今,已经涌现出了不少既被理论预言又被实验验证的体系,如范德瓦尔斯层状材料、铁电金属、传统低维或表面铁电薄膜、(共价)功能化铁电材料等一系列各具特色的新型铁电材料该文先介绍了铁电物理中的一些最基本的概念、研究理论以及研究方法,然后综述了低维铁电材料在近年来的发展,最后对该领域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