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XRD、X射线荧光分析等方法研究利用脱硫渣及废石粉烧制陶瓷。研究结果表明:直接掺入脱硫渣烧制陶瓷,其SO2的逸放率高达77%以上;采用钙质废石粉与脱硫渣复掺,并表面施釉,可把烧成温度从1100 ℃降低至1050 ℃,煅烧时间从2 h缩短至1 h,其SO2的逸放率可控制至30%以下。烧成后的陶瓷产品中的钙主要以CaAl2Si2O8和CaSO4形式存在,制品性能合格。既利用了废物,又可节能。  相似文献   

2.
对辉钼精矿在Na2 MoO4 Na2 SO4体系的熔盐氧化过程进行了研究 ,探索了不同的工艺参数对钼的转化率和脱硫率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在熔盐组成Na2 MoO4与Na2 SO4质量比为 3∶1,配料比为 1∶10 (质量比 ) ,温度为 70 0℃ ,鼓风速度为 1.6 6m s,鼓风时间为 2 0min的条件下 ,脱硫率可达 99%以上 ;得到的熔盐经水浸和碱浸后 ,钼以Na2 MoO4形态进入溶液 ,钼的总浸出率可达 95 .5 %以上 ;硫以SO2 的形态进入气相 ,烟气中的SO2 体积分数可达5 .4%以上 ,可用于制酸 ;含钼渣和浸出液蒸发结晶得到的Na2 SO4晶体可返回再用 ;熔盐氧化过程采用连续操作分批加料方式 ,可提高生产能力 .  相似文献   

3.
采用窄间隙强电场电离气体放电,将O2,H2O等气体分子电离加工成高浓度的强氧化羟基自由基(.OH),进而在等离子体反应器中直接将模拟烟气中的SO2氧化脱除,反应产生的H2SO4采用电集雾器回收.脱硫过程中不使用催化剂,不加吸收剂,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脱硫新方法.主要对放电功率、氧的体积分数以及水的体积分数对.OH和SO2脱除率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模拟烟气总流量为0.1 m3/h,氧的体积分数为21%,水的体积分数为1.38%,SO2初始体积分数为0.08%时,SO2脱除率为78%.随着放电功率及O2,H2O体积分数的增加,SO2脱除率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用电石粉作增碳剂 ,AD粉作脱硫剂 ,对高钛渣冶炼半钢进行了增碳脱硫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半钢在 1 5 5 0℃增碳处理 ,含碳量由 2 .0 2 8%增至 3.0 39% ;在 1 5 30℃脱硫处理 ,含硫量由 0 .2 61 %减至 0 .0 1 9% ;半钢经增碳脱硫处理后可用作炼钢生铁和铸造生产生铁 ,并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优化生物滴滤塔的性能,以提高其对SO2废气的处理效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气体流量、SO2浓度、温度及pH值作为考察因素,通过设计正交试验,研究其脱硫最佳工艺条件;在最佳工况条件下探讨不同入口浓度、不同填料层高度及喷淋量对脱硫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SO2去除率影响大小次序为SO2浓度>温度>气体流量>pH值;最佳工艺条件为气体流量0.9m3/h,SO2浓度1 000mg/m3,pH值2.3~2.4,温度28℃.脱硫率随填料层高度增加而增大, 30L/h喷淋量的脱硫效果较优于24L/h,并且生物滴滤法比较适合于低浓度脱硫.  相似文献   

6.
脱硫微生物培养条件及脱硫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硫酸盐还原菌在不同培养时间、pH、温度、接种量条件下的生长表现,测定了该菌种对SO2的脱除效果.结果表明:菌种的最佳培养条件为接种生物量10%、pH=7.0、温度为35℃、培养时间60 h,未经驯化的菌种对SO2的去除率最高为42.6%,经过SO2通气驯化后脱硫率有了明显提高,达到了72.5%,通过此阶段的研究,为进一步进行微生物脱硫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利用现代技术手段,系统观测湖北某矽卡岩型金尾矿的物相组成、化学组成、颗粒级配等特征.针对其特征,选取陶土弥补缺陷.按照成陶要求设计的坯料与水混练制成生坯,在氧化气氛中,经980~1000℃,15h烧成坯体材料.结果表明:生坯经过烧制生成了钙长石等稳定的新矿物相,烧成的坯体材料内部结构致密,吸水率为746%,莫氏硬度为55~6,满足工艺陶瓷坯体的性能要求.所选矽卡岩型金尾矿制作工艺陶瓷坯体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以福建尤溪精Zn矿为原料,研究了制备ZnSO4的工艺条件.当Zn精矿粉粒度100%通过140目筛,在H2SO4介质中,以Fe(Ⅲ)盐作为氧化剂和催化剂,其矿粉、Fe(Ⅲ)、H2SO4的物质量之比为nZnS∶nFe(Ⅲ)∶nH2SO4=1∶2∶0.8时,90 ℃浸出5 h,可使矿石中Zn浸出率达到85%以上,所得产品(ZnSO4*7H2O)纯度可达到98%.  相似文献   

9.
电晕放电自由基注入提高烟气脱硫效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脉冲电晕放电烟气脱硫效率,利用脉冲电晕放电脱硫反应器,采用自由基注入技术,研究氨气和水蒸气对电极放电特性的影响,以及氨、羟基自由基注入和一氧化氮存在对脉冲电晕放电烟气脱硫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氨气注入时,电晕电流略有增加,水蒸气注入时,电晕电流降低.采用电晕放电氨、羟基自由基注入系统,能耗增加约0.36 W·h/m3,但可提高脉冲电晕放电烟气脱硫效率约14%,总脱硫效率达到90%;NO将促进SO2的热化学反应脱除,烟气中注入体积分数为125×10-6NO,二氧化硫脱除率可提高约15%,能耗小于2.4 W·h/m3时,SO2脱除率大于90%.  相似文献   

10.
在室温条件,采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与常规浸渍法制备的Cu O/γ-Al2O3相互作用制备了一种络合催化剂,并研究了催化剂在液相中的脱硫和再生性能。研究表明:该络合催化剂在Cu负载量为2%时,对SO2的饱和吸附量可达312.2 mg/g·cat,当SO2浓度为100mg/L,催化剂浓度1g/L时,其脱硫率能达到92.8%;吸附后的催化剂可通过加热再生,4次再生后其脱硫率为80.5%,是一种性能良好的脱硫剂。FTIR和XPS分析表明,在有氧和水条件下,菌粉表面的把Cu2+还原成Cu+,然后Cu+与菌粉中的羧基相互作用形成的络合物是吸附SO2的活性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