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当代教育心理学界影响较大的归因理论——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班杜拉的自我效能归因理论和习得无助的归因理论,对分析学生成败归因与成就动机的影响有着很重要的意义;运用归因理论对学生进行学习动机激发的方法有以下几种:学会积极归因,形成有效的学习动机;明确目标,体验成功,增强自我效能感;克服习得无助感,掌握学习策略,提高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2.
运用开放式问题对90名中专学生的成就归因倾向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被试者的学业成就归因倾向从总体上看是积极的,努力被看俐获取成功的重要因素;能力归因显示部分被试者缺乏自信心,自卑感较强;运气归因的高比例显示不少被试者存在学生态度问题,被试者进行内部归因的人次多于进行外部归因的人次。  相似文献   

3.
曹璐 《晋中学院学报》2011,28(4):109-112
采用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MMCS调查100名大学生,并对学业成功和学业失败两类大学生的学业成就归因倾向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类大学生对成功进行归因时,在能力、努力、背景、运气方面没有显著差异;两类大学生在对失败进行归因时,在努力、背景、运气方面无显著差异;学业成功的学生重视自己的努力和能力在学业成就中的作用,且有相对成熟的归因机制和认知策略;学业失败的学生也重视自己的努力在学业成就中的作用,但他们的归因机制和认知策略相对不成熟。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成就归因理论中所涉及的斯金纳的归因理论,自我效能感的归因理论,以及习得无助的归因理论,并分析了这些归因理论对程序设计课学习的影响以及怎样用成就归因理论来指导学生的程序设计课的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采用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MMCS调查100名大学生,并对学业成功和学业失败两类大学生的学业成就归因倾向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类大学生对成功进行归因时,在能力、努力、背景、运气方面没有显著差异;两类大学生在对失败进行归因时,在努力、背景、运气方面无显著差异;学业成功的学生重视自己的努力和能力在学业成就中的作用,且有相对成熟的归因机制和认知策略;学业失败的学生也重视自己的努力在学业成就中的作用,但他们的归因机制和认知策略相对不成熟。  相似文献   

6.
运用开放式问题对90名中专学生的成就归因倾向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被试者的学业成就归因倾向从总体上看是积极的,努力被看作是获取成功的重要因素;能力归因显示部分被试者缺乏自信心,自卑感较强;运气归因的高比例显示不少被试者存在学习态度问题;被试者进行内部归因的人次多于进行外部归因的人次。  相似文献   

7.
归因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归因理论目前已被广泛运用于教育、管理、法制等众多领域。大学生的归因方式与其心理健康、主观幸福感、自我效能感等均密切相关。高校教育管理人员要学习和掌握归因理论,避免在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归因时出现偏差。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合理的自我归因,必要时可以开展归因训练,帮助改变学生不良的归因方式。  相似文献   

8.
中学生体育学习的成功和失败归于何种原因?本以韦纳的成就归因4因素论为理论依据,通过《中学生体育学习成败归因问卷》(自编)进行调查.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运算,构建了成功归因4因素和失败归因5因素的原因结构,并分别对成败归因进行差异检验,提出了3项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9.
归因是人们对自己行为或他人活动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和推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归因效应对学习重要的影响,正确的归因可起到促进学习的作用;不正确的归因却会阻碍学习。  相似文献   

10.
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的某一行为所达到的预期结果的有效或无效的主观推测.个体自我效能感的高低,影响个体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毅力、学习活动的选择,最终影响学习者的学业成就.本文分别从非智力因素、积极的归因指导、榜样作用、体验成功,以及言语鼓励这五个方面论述了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1.
以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成败归因调查为基础,就归因的总体倾向和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表面上学生一般都能对学习成败做出有效的归因,实际情况是学生的自我归因不一定能恰当反映其自身真实的情况,而且高水平的学习者与低水平的学习者在成败归因上存在差异,外语教师应尽可能全面了解学生的归因特点,帮助学生构建富有成效的归因路径。  相似文献   

12.
孔祥涛 《科技信息》2010,(8):I0085-I0085
归因理论是维纳创建的从内部分析学习者学习成败归因的理论。归因理论注重学习者的内心感受,认为积极的归因方式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进而促进其语言学习,不同的归因方式可以使个体对未来结果产生不同的期望值。正确的运用归因理论指导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成果,获得曼大的成功。  相似文献   

13.
韦纳的动机归因理论是当今教育心理学领域研究的一个焦点,成功将这一理论运用于体育教学改革实践,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归因、帮助教师克服不良的体育动机归因、帮助学生对同伴行为形成积极的活动动机归因,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完善学生人格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开展行之有效的体育活动和归因训练,对于体育教学的双方而言具有良好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4.
归因理论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学理论.归因会对学生的情绪反应、成功期望、成就动机等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归因理论的阐述和对学习者学业状况的归因倾向分析,提出了归因理论对英语学习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采用韦纳归因理论对初中生体育学习成功和失败的动因阅卷调查结果,进行归因特征分析,得出初中生体育学习成功和失败的归因结论及姓别归因差异,将研究的理论结果用于体育教学,则有利于学生产生积极的归因倾向;有利于提高学生体育学习成绩和体育运动水平。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归因理论的梳理,作者认为学生的自我归因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作者试从归因与学生的学生动机入手探讨归因理论在学生学习英语过程中的作用,提出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归因训练,引导他们积极归因,形成良好的自我效能感,激发其学习英语的动机。  相似文献   

17.
美国心理学家韦纳的归因理论认为学生会对自己学习的成功与失败进行原因归因,这种归因会引起情感及期望的改变,从而影响学习动机,进而影响成就行为.本论文以归因理论为切入口,通过自编的问卷详细调查与分析了大、中学生学习成败时的期望变化规律与特点,并提炼出了关于学习情境中的稳定性与成功期望的理论模型,同时在论文最后部分还就学生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效能期望影响着被试学习中的归因和情感反应 ;所测被试倾向于把学习的成败结果归于自我可控的、不稳定的和内部原因 ;归因能预测学习后的情感反应 ,但并非所有归因维度都与学习后的情感反应有显著性相关 ;学习的成败结果是影响体育系学生归因和情感反应的重要因素 ;体育学习中的效能期望、归因方式和情感反应均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 .  相似文献   

19.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分析了航海专业新生的学习观念、学习策略、自我效能感、成败归因以及四级模拟成绩等学习者因素间的相关性。调查结果显示:教改措施执行后,被试的学习观念增强,但对学习策略的影响力偏弱;学习策略不到位、自我效能感低下是导致四级模拟成绩不理想的重要因素,被试将成绩差归因为可控内因。针对此结果,笔者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学业不良在大学生中是客观存在的,学生对学业不良的归因是影响其成就动机和后继行为的重要因素。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多集中在中小学,针对大学生范围内的研究则几乎是一片空白。本文对我校学业不良者考试失败的归因进行了调查,对比威纳及国内学者在这一问题上的研究结论,分析了新时期大学生学业不良自我归因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