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设计合成了以联二萘酚类双希夫碱化合物为配体的双核铜配合物4,用其作为二元羧酸阴离子的受体与荧光素钠构筑了化学传感体系.采用指示剂置换法,研究了该化学传感体系在水溶液中(HEPES 10 mM,pH=7.4)对二元羧酸阴离子的识别作用.所确立的化学传感体系对草酸根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其它共存的二元羧酸阴离子对草酸根的识别过程无明显干扰.  相似文献   

2.
设计合成了偶氮苯衍生物作为阴离子识别受体,通过紫外光谱仅研究了阴离子存在时主体分子光谱性质.光谱实验显示:乙腈中F-、Ac-阴离子的引入,主体分子通过氢键与阴离子形成了超分子配合物;其中主体分子1、2、4、6对F-、Ac-具有高灵敏识别性能,对F-具有高的选择性.Job Plot证明:主体分子与阴离子之间是通过氢键以1:1键合,配合物形成主体分子最大吸收光谱发生显著红移,溶液赢色由无色或浅黄色转变为紫红色或蓝色,由此实现对阴离子的"裸眼"识别.研究结果将有助于设计和发展阴离子识别的新型显色体系.  相似文献   

3.
阴离子识别和传感近年来备受重视.与金属阳离子的传感分子结构框架类似,阴离子传感分子亦如"信号报告基团-连接臂-识别受体"结构.不同的是,已成功地应用于阳离子识别受体设计的经典配位化学作用难于直观地应用于阴离子识别受体的设计.阴离子识别作用主要依据于静电作用、氢键作用等,由此决定了阴离子识别受体的设计原理最近,我们系统地开展了以硫脲等为受体的阴离子识别与化学传感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变构效应是生命体实现复杂生理效应的精妙调控和准确表达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利用双硫键的光致翻转特性,以双硫键为变构"枢纽"单元,设计、合成了一种具有非线性响应的光驱动变构荧光分子探针.合成的分子探针DSSB经过光照后,因双硫键翻转而形成刚性的分子内氢键网络,探针溶液的荧光显著增强;同时,由于阴离子的氢键活性,F-、AcO-和H2PO4-等阴离子的存在将促使氢键网络重组而呈现出不同的荧光响应.因此,该探针可实现对3种阴离子的分辨性荧光传感,并具有非线性响应的特性.  相似文献   

5.
对由芘衍生的手性单硼酸探针R-1和S-1进行了手性二胺的对映选择性识别测试.结果表明,在L-酒石酸的诱导下,R-1在2种不同溶剂体系中对手性二胺类化合物均有显著的识别能力;S-1对手性二胺类化合物也显示出一定的手性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两个新的具有两条或三条苯并咪唑阳离子臂的盘状主体分子1和2, 利用核磁滴定和微分极谱测定了主体分子对氯、溴、碘等阴离子的识别性能和电化学响应.结果表明, 主体1和2与客体阴离子之间形成(C(H) ...X-氢键作用, 阴离子位于主体构象变化所围成的锥形空穴中, 形成1∶1型的超分子配合物.识别阴离子时多重氢键作用使主体分子1表现出显著的化学位移和电化学响应.  相似文献   

7.
阴离子在医学、环境科学和生命科学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阴离子受体分子的设计和合成备受人们关注.与阳离子相比,阴离子具有体积大、电荷密度高且分散等特点,因此,在设计阴离子受体分子时,一般选择荷正电基团或中性的缺电子基团作为阴离子的结合位点,通过氢键、静电作用和痧-堆积等非共价作用实现对阴离子的识别与传感.  相似文献   

8.
中性红在不同环境和超分子体系中的光谱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吸收光谱、荧光光谱法考察了中性红在不同微环境中的光谱性质.结果表明,中性红在水溶液中存在两种分子形态:中性化形态和质子化形态,在一定环境下会达到平衡,两种形态的光谱有明显区别.中性红会与表面活性剂、β-环糊精、脂质体形成超分子体系,分子的微环境发生改变,平面分子结构得到固定,光谱蓝移,发光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9.
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基于蒽基邻硝基苯基氨基脲的受体分子1(9,10-二蒽醛双-(-邻硝基苯基脲嘧啶腙)),采用红外波谱、质谱、~1H NMR和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1H NMR滴定实验在非质子性溶剂二甲基亚砜(DMSO)溶液中研究了受体分子1对F~-、AcO~-、H_2PO~-_4、Cl~-、Br~-、I~-、HSO~-_4、NO~-_3八种阴离子的识别性能和识别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DMSO溶液中,受体分子1对F~-显示出高度的选择性,并实现了"裸眼"识别。此外,受体分子1与F~-结合后也显示出非常好的荧光性能。  相似文献   

10.
该文报道了2种荧光探针分子(丹酰谷氨酸(DEA)和丹酰谷氨酸二甲酯(DE)),在它们的水溶液中加入牛血清白蛋白(BSA),荧光探针分子的荧光发射增强.在水溶液中,DEA/BSA和DE/BSA的复合体系都可以对Hg2+产生有效的识别,识别信号来自于复合体系荧光发射峰的蓝移以及荧光强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