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从机电产品碳足迹分布出发,基于全生命周期,建立产品碳足迹分析模型,确定产品系统边界,对生命周期各阶段的清单数据进行收集与分析,建立碳足迹计算模型,应用Gabi软件对产品碳足迹进行核算.通过建立敏感性分析模型,对影响产品碳足迹因素的敏感度进行分析计算,提取关键影响因素;提出层次分析与概率分布(AHP-probability distribution,AHP-PD)不确定性分析方法,判断和量化输入数据所产生的不确定性,优化数据收集方案,从而真实地反映全生命周期产品碳足迹分布,反馈指导后续低碳设计.最后以变压器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能值方法的承德市农业生态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能值理论和方法对承德市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投入结构和产出特征进行分析,计算了典型能值指标,并与其他地区进行比较,以对系统的可持续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承德市农业生态系统自然投入可更新能值流量的稳定性影响承德市农产品产量;人力输入在总能值投入中占比例较高,尚未摆脱传统农业模式.农作物产出中粮食产出能值比例较高,消费者对淀粉类粮食的需求仍然旺盛.承德市农业生态系统能值指标分析表明其生产效率和开发程度较低,每单位无偿环境资源的利用只相应投入了较少的购买能值,且有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3.
基于能值分析理论和碳足迹分析法,提出了碳值的概念,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的碳值分析方法,并建立相关系统分析模型和评价指标如CO2回收期、产出投入能值率、CO2减排能值转换率,这些指标可以全面的评价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在节能和减排方面的能力,并应用此方法对光伏发电系统的节能减碳能力进行了分析评价,并对中国的太阳能资源光伏利用潜力进行了初步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采用物料衡算法计算了1980—2009年重庆市的碳足迹,并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演进、能源结构演进3个方面对经济发展与碳足迹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研究发现:①1980-2009年重庆市碳足迹总体呈持续上升态势,且与经济增长呈高度相关性,二者呈倒N型曲线关系;GDP与碳足迹消长异步,总体呈"弱脱钩"态势;②1997—2009年,第二产业的碳足迹所占比重波动上升,第一产业的则波动下降,第三产业的碳足迹所占比重逐年上升并于2004年超过第一产业;③1997—2009年,煤炭消费产生的碳足迹占主导地位,石油消费产生的碳足迹于2004年超过天然气;④经济增长、产业结构演进、能源结构演进与碳足迹的关联度大小顺序依次为经济增长、产业结构演进、能源结构演进.认为重庆市要控制碳足迹总量,较快地实现经济增长与碳足迹之间的"强脱钩",必须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并加大科技投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5.
在基于能值分析的生态足迹模型的理论框架上,针对福建省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土地利用方式多样的特点,增加了金属矿产资源消费账户,以体现人类活动对不可再生资源的生态影响.同时结合资源产量法对基于能值分析理论的生态承载力计算方法进行改进,以反映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对生态承载力的作用.将改进后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模型应用于福建省2006年生态经济系统的环境状况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2006年生态足迹为5.659 hm2/cap,其中金属矿产资源消费账户足迹为0.143 hm2/cap,占总生态足迹的2.53%;生态承载力为2.770 hm2/cap,比改进前的方法高1.180 hm2/cap,计算结果能够更准确、客观地反映研究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发展状况和资源环境特点.  相似文献   

6.
张旺 《科技导报(北京)》2019,37(22):133-142
 基于PB-LCA方法,以湖南省为例构建了省区层面的宏观建筑碳足迹模型,定量测度和比较2004-2016年建筑各个阶段的碳足迹及其变化情况,采用地理探测器技术分析了建筑碳足迹的影响机理。分析表明:建筑碳足迹整体上呈现波动增长之势,建材准备和建筑运行是产生碳足迹的两个主要阶段,而建造施工和建筑拆除阶段的碳足迹比重则较小;建材准备阶段的碳足迹主要来自钢材和水泥,公共建筑碳足迹处于波动上升的趋势,而居住建筑碳足迹则出现波动式下降之势;建筑业发展度、能源结构和第三产业比重是建筑碳足迹的3个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减少建材特别是钢材和水泥的消耗量、降低建造施工和建筑运行阶段的煤炭类消费比重、实行公共建筑能耗和碳排放限额等3个建筑节能减碳的主要技术方向。关键词PB-LCA方法;建筑碳足迹;地理探测器技术;湖南省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能源、土地、水、原材料等资源严重短缺,且实际利用效率较低,人们愈发重视可持续发展理念,使建筑尽可能少地消耗不可再生资源,发展节能与环保的绿色建筑刻不容缓。注重绿色建筑的发展不仅有较高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而且还能为后代营造一个绿色生存环境,意义重大。该文现对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现状予以分析,而后提出展望,以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历史建筑作为不可再生资源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所处地域的文化载体和价值源泉。本文将从历史建筑的价值的角度出发,对哈尔滨现代城市建筑中历史建筑的生存现状进行解读,进而阐明历史建筑的历史与现代价值及两者之间碰撞整合的结果,同时说明对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有其多样性、必然性和可行性,并应在多种价值利益的平衡、协调中求发展。  相似文献   

9.
福州青口投资区工业系统能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能值基本理论与方法,在绘制福州青口投资区生态流能量系统图、建立能值分析表的基础上,计算了2002—2006年投资区工业系统各主要能值评价指标,对青口投资区自然、经济、社会系统和可持续发展能值指数5年来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表明,青口投资区大量依赖外界输入的不可更新资源的能值,最主要的投入是工业用电和钢材原料;产品输出能值大,系统净能值产出率总体较高;能值自给率逐年有所提高,资源分配趋于合理;系统能值密度高于福建省平均水平,并逐年稳步增加,因环境负荷率的显著增加导致可持续发展能值指数总体趋势下滑,但下滑力度逐渐减缓.研究结果对总结青口投资区潜在的发展优势和制约因素,为工业区与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0.
《广东科技》2006,(3):10
(1)能减少不可再生资源耗费和节约资源的技术   a.土地规划设计中适度开发土地,节约建设用地   b.减少建筑密度少占土地,城区适当提高建筑容积率   c.选用能节水的用具   d.收集生产生活废水加以净化利用的技术   e.收集雨水有效利用   f.物质材料要选用可循环或带循环材料成份的产品  相似文献   

11.
为了衡量人类能源活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用IPCC法,结合碳足迹的相关概念,分别估算了2001—2010年内蒙古能源消费的CO2排放量、总碳足迹、制造业能源碳足迹、碳足迹的产值、碳足迹强度和生态压力,并以此为基础,应用STIRPAT模型对能源消费的碳足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01—2010年,内蒙古能源消费的CO2排放量逐年增加,煤炭是主要排放源;能源消费的碳足迹增长迅速,制造业能源消费的碳足迹在总碳足迹中占很大比例,且一直呈上升趋势;能源消费的碳足迹产值有所增加,生态压力增大;在碳足迹的STIRPAT模型拟合结果中没有出现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相似文献   

12.
以湖南地区5栋公共建筑为研究对象,基于全寿命期理论以及方法,分别计算了其全寿命期(即从围护结构形成阶段到拆除全过程)的建筑能耗、耗、二氧化碳排放量以及成本.在此基础上,引入各个建筑的能比和绿色性两项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得到建筑的绿色性指标,并对各个建筑的绿色性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办公建筑的绿色性明显优于商业建筑.两个指标的交叉对比结果表明,能比存在一个最优的范围.能比反映建筑对优质能源的利用或消费程度,绿色性指标综合考虑了建筑全寿命期的资源消耗、成本投入和环境影响,因而这两项指标可作为现有可持续建筑评价体系中被动式节能条款的补充,具有一定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以北京市某装配式民用住宅楼作为研究对象,建立装配式住宅全寿命周期能耗、耗及CO_2排放量的热力学计算模型。基于调研数据,应用此模型计算出该栋装配式住宅全寿命周期各个阶段的能耗、耗及CO_2排放量;并与传统现浇混凝土住宅进行对比分析,作出能比变化曲线。针对装配式住宅特点,建立围护结构形成阶段热力学计算模型。结果表明,该装配式住宅围护结构形成阶段三项数据均高于现浇住宅;且能比较高,装配式住宅建造需要消耗大量高品位能源。拆除阶段装配式住宅建材高回收利用率有效降低能耗及CO_2排放量。假定建筑50年使用年限,全寿命周期内装配式住宅总能耗及CO_2排放量分别减少15.0%、12.6%;但能比略高于现浇住宅。建立的围护结构形成阶段热力学计算模型能客观评价两类住宅该阶段在能源消耗、能源结构及对环境影响的差异,结合装配式住宅全寿命周期热力学计算模型分析对装配式住宅节能设计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有效实现建筑业的节能减排,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对建筑碳排放核算方法进行研究。以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城市层面的建筑碳计算模型,并以上海市住宅及非住宅建筑为研究对象核算出上海市建筑领域碳排放。对比上海市住宅建筑及非住宅建筑碳排放量,研究上海市建筑碳排放趋势。研究结果表明,2010—2020年,上海市建筑领域碳排放持增长态势,其中建材生产阶段和建筑运行阶段是对建筑总体碳排放量贡献最大的两个阶段。从不同建筑材料碳排放量占比来看,钢材的碳排放量是建材碳排放量中最高的,所占比例超过了50%,其次是水泥、铝材。在建筑减碳路径方面,结合建筑各生命周期阶段的碳排放核算结果,提出了对应的减排对策。  相似文献   

15.
采用碳足迹模型, 分析2003-2013年邢台市能源消费碳排放足迹和碳排放足迹生态压力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 近10年来邢台市能源消费量逐年增多, 在总能源消费中, 化石能源消费所占比例在50%上下, 在化石能源消费中, 仍以煤炭消费为主, 这是受长期以煤炭为主要能源供应政策影响的必然结果; 人均总碳排放足迹与煤炭人均碳足迹呈波动增加的趋势, 石油人均碳足迹虽然有波动, 但总体变化不大, 天然气人均碳足迹呈现波动和快速上升两个阶段; 碳排放足迹生态压力总体为增加态势且其值大于1, 说明在能源利用过程中产生的CO2 远超出林地所吸纳的量。对邢台市未来的能源利用及产业结构提出相应的可行性对策, 以期为优化能源利用结构和构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
旅游业敏感于全球气候变化,同时旅游业的能源消费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也影响全球气候变化.旅游地是特殊的人地关系相互作用的区域,旅游地能源消费的碳排放分析,是旅游地制定与实施低碳景区政策与措施的基础.在构建基于能源消费结构的旅游地碳足迹测度模型的基础上,以黄山风景区为例,利用2006-2009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认为:1)黄山风景区2006-2009年间碳足迹总量上升趋势明显,年均增长率为7%;2)能源消费的碳足迹存在明显的结构差异,5种能源碳足迹从高到低依次为电能、煤、柴油、汽油、液化气;3)能源消费的碳足迹分析表明,2006-2009年黄山风景区呈可持续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7.
许小燕 《科技信息》2011,(13):680-681
发展低碳建筑,推进建筑节能减排,使更多不可再生资源留给子孙后代,是我们的历史责任,也是十二五规划的重点,意义深远。本文试从福建省南安市第一中学图书馆工程外墙外保温施工及几年来所承建的工程外墙外保温施工经验,以外墙聚苯板保温施工为例,探索外墙保温建筑节能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能源消费是诱发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对能源消费引致的碳足迹及生态压力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应用能源消费碳足迹相关研究模型,计算得出2005-2010年湖南省能源消费的碳足迹、碳生态承载力和碳生态压力指数,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湖南省能源消费碳足迹的动态演化与空间差异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2005-2010年,湖南省能源消费碳足迹总体呈上升趋势,由2005年的2242.57 hm2上升至2010年的2835.23 hm2;2)2005-2010年,湖南省碳生态承载力变化较小,其生态承载力基本在1880 hm2左右;3)湖南省能源消费碳足迹生态环境压力的空间差异较大,其中高度生态承载区包括邵阳、永州、怀化、张家界与湘西5市州,中度生态环境压力区包括岳阳和衡阳2城市,轻度生态环境压力区包括长沙和益阳2城市,一般过渡区包括常德、郴州和株洲3城市,重度生态环境压力区包括娄底和湘潭2城市。  相似文献   

19.
综述了国外关于木、混凝土和钢结构等3类建筑能耗、碳排放的研究进展及研究成果.国外研究结果表明,木结构建筑能耗与碳排放比混凝土结构建筑和钢结构建筑低,木结构建筑具有碳储存功能以及木结构废弃物燃烧具有化石能源的替代效应,在建筑施工现场混凝土结构比钢结构消耗更多的能源,在同等边界条件下混凝土结构建筑比钢结构建筑有更低的隐含能与隐含碳,若考虑钢材回收则两者的能耗与碳排放相当.这些研究成果可为国内不同结构建筑能耗与碳排放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建筑行业对能源的节约是当前节约能耗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对能源浪费现状和建筑物能源绩效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affinity propagation(AP)聚类的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建筑能耗分析与预测方法。通过AP聚类算法对影响建筑能耗的多维因素进行聚类分析,得到影响建筑能耗的主要因素并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然后将建筑能耗指标热负荷和冷负荷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出,建立建筑能耗分析与预测模型。均方根误差(RMSE)和平均相对泛化误差(ARGE)评价指标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对能耗值预测的拟合程度优于经典的BP神经网络,且通过建筑能耗输入输出的结构调整能够节约能耗,提高能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