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2 毫秒
1.
本文叙述了作者在用激光衍射法作颗粒大小分析的理论和实验方面的研究工作,详尽论述了该方法的理论依据和实验技术,对两种实物样品进行了测量,所作的详细分析表明:用激光衍射法对几微米到几百微米粒径的小颗粒计数和分级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根据用途不同,超微颗粒通常定义为微米级或者纳米级颗粒。如同级高的活性一样,在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中,超微颗粒同样具有很强的交叉和穿透能力。例如,超微颗粒制备技术已经带来了一列系科学新概念,如“机械方法学”,“超微颗粒断裂力学”,“机械合金化”和“机械化学”,等等。在应用领域内,表面效应和小尺寸效应等课题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科技工作者。超微颗 粒不但给工程技术,而且给科学本身带来了众多的机遇和挑战。因限于篇  相似文献   

3.
奇妙的光柱     
一点就通 组成空气和水的分子很小很小,当光线通过空气和水时我们看不到有光柱产生。牛奶、烟尘中含有较大的颗粒,当光线通过牛奶溶液或烟气时,这些颗粒会对光产生反射或散射作用,于是就会产生一条明亮的光柱。  相似文献   

4.
正酸奶不仅保留了牛奶的所有优点,而且经过发酵加工,成为了更加适合于人类的营养保健品,那么怎样喝酸奶才能更有益于健康呢通常的酸奶是牛奶经发酵后而得到的。其实其他的奶也可以制成酸奶,不过市场上的产品不多,我们也就只讨论牛奶制成的酸奶。牛奶主要是蛋白质、乳糖和脂肪分散在水中形成的。乳糖在水中的溶解性很好,对牛奶外观的影响不大。脂肪被分散成一个个小颗粒,外面包裹着蛋白质。在发酵过程中,乳酸菌把乳糖转化成乳酸,于是牛奶中的酸度就会升高。随着酸度增加,蛋白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发生了变化,蛋白质分子互相连接,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网络。这个"蛋白质网络"把  相似文献   

5.
A:这层皮是在豆浆或牛奶的表面水分蒸发时,豆浆或牛奶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糖等在表面被浓缩而形成膜,营养价值较高。牛奶表面形成奶皮是制作著名甜品“双皮奶”的重要步骤;而豆浆表面的“皮层”经过加工,就得到我们通常吃的腐竹。  相似文献   

6.
如果有人告诉你青草比牛奶的营养好多了!你一定会十分惊讶。牛奶固然营养好,可牛奶是奶牛吃草产生的二手营养,因为有些营养已被奶牛自身的生长需要所吸收,所以牛奶的营养没有青草那么丰富、全面、均衡。大麦嫩苗是所有“青草”中最优秀的。因为它拯救了一位日本医学博士年轻的生命而被发现,迅速漫及全球,它在几亿人的身体内的细胞上显现出强劲的作用,东西方科学家均称之为“植物的奇迹”,“上帝赐予人类的礼物”,现代细胞科学发展的百年,这被人类遗忘千年的青青大麦苗,却能为深受现代病折磨的人们减轻痛苦。  相似文献   

7.
薄膜科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薄膜科学在物理学与材料学科中已形成了一门分支学科。特别是半个世纪以来,电子学的发展需要新器件和新材料的突破,薄膜科学就是开发新材料和新器件非常重要的领域。电子器件的尺寸越来越小,40年代的真空管器件是几十厘米大小,60年代的器件是毫米大小,80年代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中的器件是微米大小,到2000年分子电子器件将是纳米量级的。这就要求研究亚微米和纳米的薄膜制备技术,并利用亚微米和纳米结构的薄膜制备各种新型功能器件。所有固体材料都能制成薄膜型材料,而薄膜是二维的,现在工业上所用的薄膜都是极薄的,从几十纳米到微…  相似文献   

8.
《当代地方科技》2006,(2):66-67
牛奶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物。它物美价廉,食用简单,但若“煮开就喝”,就会犯一些“想当然”的错误,使牛奶的营养价值大大降低。 牛奶越浓越好? 有家长认为,牛奶越浓,孩子得到的营养就越多,这是不科学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鲎黄色结缔组织营养细胞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透射电镜对中国鲎营养细胞进行超微结构观察.营养细胞为鲎黄色结缔组织的主要构成细胞.营养细胞往往外包基膜,胞质中含有丰富的营养颗粒和脂肪颗粒.营养细胞由结缔组织中的营养母细胞分化而来.营养母细胞的细胞质膜特别发达。胞质少;原始营养细胞胞质增大许多,核质比变小。细胞器增多,特别是线粒体和内质网数量增多;随着营养细胞的发育,胞质中形成大量的营养颗粒和脂肪颗粒.营养颗粒和脂肪颗粒是鲎机体营养的储存库.营养颗粒被消化过程中。形成结构各异的残余体.  相似文献   

10.
甘木 《今日科技》2006,(1):52-53
牛奶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物。它物美价廉,食用简单,但若“煮开就喝”,就会犯一些“想当然”的错误,使牛奶的营养价值大大降低。一、牛奶越浓越好有家长认为,牛奶越浓,孩子得到的营养就越多,这是不科学的。所谓过浓牛奶,是指在牛奶中多加奶粉少加水, 使牛奶的浓度超出正常的比例标准。也有的家长惟  相似文献   

11.
利用两个半径不同的同心圆筒组成环形流道,在流道上表面安装摩擦板带动颗粒流动,进行非均匀颗粒流动垂向分选实验.该实验方法使颗粒可在环形流道中循环流动,流动速度可调,流动时间不受限制,克服了以往实验中由于流道较短颗粒垂向分选不充分的弊病.实验证实了Savage提出的“空隙填充机制”,小颗粒优先填充于颗粒流动过程中形成的空隙中,逐渐向下层迁移,形成垂向分选.实验结果还表明,快慢速流动两种不同条件下,颗粒垂向分选机制存在本质区别.在颗粒流动速度较小的情况下,颗粒间作用以摩擦为主,颗粒垂向分选的程度取决于颗粒流动过程中随机产生空隙的大小和数量,即主要受“空隙填充机制”控制;随着颗粒流速的加快,颗粒间的碰撞作用加强,碰撞应力逐渐起控制作用,小颗粒空隙填充几率相对减少,部分小颗粒甚至由于碰撞应力作用由下层重新回到上层,导致分选程度下降.  相似文献   

12.
以包晶型(纳米颗粒包围微米颗粒)和内晶型(纳米颗粒嵌于微米颗粒中)2种分布状态的特征体积单元为研究对象,利用整体-局部均质化方法从数值分析的角度计算了复相陶瓷材料中纳米颗粒与微米颗粒的排列方式、体积比、粒径比、界面特征等纳微观结构特性对纳微米颗粒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有效弹性模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纳微米颗粒呈包晶型分布状态时,随体积百分比的增加,有效模量增大较为显著;与矩形特征体积单元相比,六边形情况估算有效弹性模量偏高;纳微米颗粒粒径比越小,颗粒分布越均匀,有效弹性模量越大;微观颗粒与基体间的界面损伤比纳观颗粒与基体的界面损伤更易于导致材料的有效刚度降低。从晶粒细化特征及显微结构等因素解释合理的纳微观复相颗粒分布对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有效弹性模量的改善效应。  相似文献   

13.
牛奶是含有水份、脂肪、蛋白质、乳精和维生素及多种营养的食品,具有容易消化、营养成份完全的特点,是婴幼儿及老年人、孕妇、病人和各种特殊作业的工作人员的最佳营养保健品。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国家鼓励发展畜牧业,乳制品业也随着发展起来。但是,社会上的一些不法分子乘机牟取暴利,视人民的生命健康于不顾,在鲜牛奶中掺杂使假,甚至掺入尿素和牛屎等有害物质,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造成轻者中毒、重者死亡的后果。几年来在鲜奶检验工作中同时还发现,除掺杂使假外,乳房炎的牛奶也大量地流入市场,所以严把鲜牛奶的质量关势在…  相似文献   

14.
《科技潮》2011,(11):7-7
“纳米材料是一种由基本颗粒组成的粉状或团块状天然或人工材料,这一基本颗粒的一个或多个三维尺寸在1纳米至100纳米之间,并且这一基本颗粒的总数量在整个材料的所有颗粒总数中占50%以上。”10月18日,欧盟委员会通过纳米材料的定义,根据这一定义,纳米材料的基本组成颗粒大小应在1纳米至100纳米之间。  相似文献   

15.
大概没有其他哪种食品像牛奶这样牵动人们的心弦。从多年以前作为“补品”给病人、孩子和老人喝,到后来“每天一斤奶,健康十亿人”,再到“牛奶是牛吃的,人吃非常有害”,以及三聚氰胺、皮革奶等一系列造假事件,牛奶让许多人无所适从。近期,关于牛奶质量标准制定的讨论又引起强烈反响。我们究竟该不该喝牛奶?该怎样喝奶?这里列出关于牛奶的6个基本问题,进行简要解答。  相似文献   

16.
在微分隔区内可形成的均分散颗粒的观点指导下,设计了在胶束溶液中制备尺寸为微米级的CaCO3均分散颗粒的新方法。探讨了表面活性剂浓度及金属离子浓度对沉淀形貌的影响,并给出了方形及球形均分颗粒的分布函数。  相似文献   

17.
基于湿式静电除尘器中水滴和亚微米颗粒的运动分析,建立液滴静电场作用下捕捉亚微米颗粒模型,综合亚微米颗粒的电场净化和拦截碰撞净化两种机制,给出了不同捕捉水滴直径下的亚微米净化效率。结果显示湿式静电除尘器对亚微米颗粒的去除效率在98%以上,而且湿式静电除尘器的液滴直径小于湿式机械除尘器中液滴直径,理论分析结果和文献报道实验数据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8.
<正>雾霾是近年来困扰着我国很多地区的一个环境问题,其中大气颗粒物(气溶胶)起着关键的作用。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孙业乐研究员因其对中国大气复合污染的来源、形成机制及影响的研究,特别是关于大气颗粒物的研究,获得了陈嘉庚青年科学奖。什么是大气气溶胶?深吸一口气,你便可以轻松地吸入数以千计的固体颗粒和液滴,即使空气质量非常好。这些空气中无处不在的颗粒和悬浮小液滴,我们称之为气溶胶(或颗粒物),其大小范围可以从几纳米到几十微米甚至人类头发  相似文献   

19.
采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分析牛奶成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提高牛奶成分化学分析的效率,研究了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在牛奶主要成分分析中的应用;讨论了光在牛奶中的传播方式和相关测量方法的选择;采用偏最小二乘(PLS)建立校正模型,比较了各种预处理方法和不同谱区的建模效果,其中脂肪的相关系数为0.99,标准偏差为0.048 g/dL,蛋白质的相关系数为0.92,标准偏差为0.102g/dL结果表明,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测量可以满足牛奶主要成分的测量要求。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单层水平振动颗粒系统中的颗粒分离现象,将一种基于平均场理论的统计力学方法运用到格点化的单层水平振动颗粒体系中.考虑由2种不同大小颗粒组成的体系,给出了体系的哈密顿量和配分函数.计算出了颗粒的分布趋势,计算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单层水平振动颗粒体系中不同大小颗粒的分离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