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采用恒电位阳极氧化法,用含氟的二甘醇溶液作为电解液,制备了分离的TiO2纳米管阵列,并结合紫外光还原法,制备Ag纳米颗粒负载的TiO2纳米管阵列.用SEM、XRD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Ag-TiO2纳米管进行表征,并以甲基橙为污染物测定其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随硝酸银浓度的增大,TiO2纳米管表面被银覆盖的面积更多,紫外吸收强度增强,光催化效率增强.  相似文献   

2.
孟祥伟  魏茂彬  刘宇 《松辽学刊》2010,31(1):99-102
采用球磨法制备纳米TiO2粉末,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透射电镜(TEM)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TiO2粉末为锐钛矿型;随着球磨时间的增加粉末粒度达到纳米级后锐钛矿型TiO2逐渐发生了相转变,出现金红石型和锐钛矿两结构共存的形态,并有完全向金红石型转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以乙醇为溶剂,借助超声作用,利用硅烷偶联剂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对纳米TiO2进行有机化表面改性,采用FT-IR、SEM、TEM和重量法等手段表征了纳米TiO2的有机化程度和结构.实验结果表明:KH-560以化学键合的形式结合于纳米TiO2表面;经SEM、TEM及重量法分析表明,纳米TiO2...  相似文献   

4.
采用TiO2溶胶,利用溶胶-凝胶技术在玻璃表面制备了TiO2薄膜.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分析了样品的形貌,结构和粒度的分布;用自动椭圆偏振测厚仪测量了薄膜的厚度.研究了TiO2颗粒的催化机理、薄膜上粒子的性能以及薄膜的光催化性能,130nm左右的TiO2薄膜对甲基橙溶液的降解率达到28.2%.  相似文献   

5.
在不同氧化温度下,采用阳极氧化法制备了一系列TiO2纳米管。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TiO2纳米管的形貌和组成进行了表征,并采用瞬时光电流-时间响应谱测试了TiO2纳米管的光电催化性能,用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对其光催化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提高氧化温度会降低TiO2纳米管表面的规整度,但可提高其长度和管径,氧化温度过高会导致TiO2纳米管强度变弱,极易断裂;TiO2纳米管的光电催化性能随着氧化温度的升高先提高后降低,适宜的氧化温度为20℃。  相似文献   

6.
TiO2纳米膜紫外可见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反胶束法制备TiO2纳米溶胶,利用浸渍提拉方法制备TiO2薄膜,通过对膜进行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探讨了影响TiO2纳米膜厚度和禁带宽的各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溶液的配比、陈化时间、热处理温度、涂覆次数等都将直接影响二氧化钛薄膜的紫外光谱和禁带宽.  相似文献   

7.
孟祥东 《松辽学刊》2004,25(1):28-29,32
利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淀积(PECVD)系统制备了a—Si:H薄膜.使用KrF准分子脉冲激光对a-Si:H薄膜进行辐照,使a-Si:H晶化.拉曼散射谱和电子衍射谱的结果表明经过激光辐照后在a—Si:H层形成纳米硅颗粒.  相似文献   

8.
利用涂覆提拉法从钴镍的TiO2反胶束纳米溶胶中制备钴镍共掺TiO2纳米薄膜,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和紫外-可见光谱对钴镍共掺TiO2纳米薄膜的形貌和光谱性质进行表征测试.结果表明,钴镍共掺扩宽了TiO2的光响应范围,提高了光学活性,掺杂1.5%钴镍的TiO2薄膜的平均粗糙度和比表面积最大以及紫外可见光吸收最强.热处理发现,与500C热处理温度相比,700C热处理的钴镍共掺TiO2薄膜有优越的光学活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溶胶-水热法制备了不同晶相组成的TiO2纳米粒子,并利用XRD,Raman光谱等方法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同时考察了晶相组成对TiO2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温度为400℃时,TiO2纳米粒子为锐钛矿相.从400℃到700℃是锐钛矿向金红石的相转变过程.当热处理温度升至700℃时,TiO2纳米粒子完全为金红石相.在光催化实验中,580℃热处理的TiO2纳米粒子表现出较高的光催化活性,且随着热处理温度的进一步升高,光催化活性下降,这能够从晶相组成上给出解释.  相似文献   

10.
TiO2纳米粒子的制备和表征及光催化活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以钛酸四丁酯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O2纳米粒子,利用XRD,TEM,SPS,XPS,PL和UV-VIS测试技术对样品进行了表征.考察了TiO2样品的微晶尺寸、晶型结构、表面组成、光电性能和光学性能以及焙烧温度对TiO2粒子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焙烧温度升高,TiO2纳米粒子完成了相转变过程,并表现出量子尺寸效应.600℃焙烧的TiO2纳米粒子具有与国际商品P-25型TiO2粒子相类似的晶相组成、结构、形貌和粒子尺寸,并且表面含有一定量的氧空位,这解释了表面有一定量的羟基氧和吸附氧,同时进一步引发表面态能级.TiO2纳米粒子PL光谱的产生与其表面氧空位和缺陷有很大关系,并能够提供氧空位和缺陷浓度以及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分离与复合等信息.此外,在光催化氧化苯酚的实验中,600℃焙烧的TiO2纳米粒子表现出最高的光催化活性,这与表征结果一致,说明TiO2纳米粒子的性质如晶型结构和表面组成等是影响其活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李少兰 《松辽学刊》2008,29(4):44-46
在单晶硅衬底上用激光脉冲沉积方法制备了氧化锌薄膜,研究了衬底温度对薄膜结构、形貌和发光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低能量PLD方法沉积的a—C薄膜结构及光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低能量脉冲激光沉积(PLD)方法在单晶硅片、石英玻璃片、载玻片等基底材料上分别沉积了一层碳膜、X射线衍射谱膜为非晶态,喇曼散射实验表明膜无明显类金刚石特征,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试结果表明:膜在紫外、可见光区折射率低于石英、玻璃等材料,红外透过率谱显示膜在红外区有宽范围,显著增透作用。  相似文献   

13.
真空激光准直系统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具有高精度且能同时观测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的监测仪器。研究重点介绍了金安桥水电站大坝真空激光准直系统的系统组成和系统工作原理。在大坝坝顶左岸、坝顶右岸及廊道布置真空激光准直系统,通过对这些测点的位移数据收集,及时准确地反应了大坝位移的情况,能够实现对大坝坝顶左岸、坝顶右岸及廊道的监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作为新兴的监测手段,激光系统设备在监测中发挥了其时效性强、监测变量多、精度较高等特点,能够很好地实现大坝水平和垂直位移同步自动监测,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银/氧化锌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溶胶一凝胶法、水热合成法、蒸气沉积法、光合成法、配位均匀共沉淀法以及固相法.分析比较了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制备过程及优缺点,并阐述了银/氧化锌纳米复合颗粒在光催化、无机抗菌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价带电子跃迁至导带形成自由电子,长激光脉冲作用时,自由电子吸收能量并传给晶格,使材料温度升高;短激光脉冲作用时,自由电子发生碰撞离化,使导带中电子数目急剧上升,当材料达到一定温度或自由电子达到临界浓度时便发生损伤.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人们不断的完善导带电子的产生机理,以达到计算值与实验结果相一致;激光脉冲越短,越多的光-电子相互作用机制会影响导带电子的产生,雪崩离化、多光子离化、导带电子衰减及导带电子能量分布等相互耦合,导带自由电子的产生过程非常复杂.文中综述了激光损伤过程中导带电子产生的机理模型,并提出了应用于亚皮秒及飞秒激光脉冲的耦合多速率方程.  相似文献   

16.
泵浦起伏对掺铒光纤激光器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掺铒光纤激光器的瞬态特性,给出了泵浦起伏下的光子数密度扰动时变关系式,并给出了一级近似的光子数密度扰动函数,特别分析了白噪声和共振现象.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半导体激光器的速率方程组出发,分析了半导体激光器端面反射率的变化对其输出光功率的关系。数值计算表明,在对半导体激光器端面反射率进行优化后,能够获得最佳输出功率。此外,还分析了端面反射率优化后对半导体激光器微分功率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19.
针对ICESat-2 ATL08产品含有较多噪声光子和树高粗差的问题,设计了利用光子数量、光束能量和地表覆盖等特性进行光子滤波和粗差剔除的方法;研究了从高分辨率多光谱数据各波段反射参数和提取的NDVI、RVI、SAVI、MSAVI、PVI植被指数与激光测高数据之间的相关关系,对比分析了多元回归和随机森林模型反演的有效性和精度。结果表明,随机森林模型可以获得较高的树高反演精度,以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输电走廊进行的反演实验获得了RMSE=2.84 m的结果,结合电力数据制作的树高隐患图可以为输电设施安全隐患排查提供辅助决策。  相似文献   

20.
连续波激光诱导扩散区温度的不接触测量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激光诱导扩散中曝光区的大小在10μm数量级,其温度分布的测量是比较困难的,该文报道一种曝光区中极微小面元的不接触测量,文中介绍了测量原理,实验装置,给出了实验结果,并特地介绍了测量系统的定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