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八个方面综述了20世纪中国学者在天文学史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就.现代意义上的天文学史研究从20年代开始在中国起步,50年代和6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80年代以后进入鼎盛时期.在过去100年中,出版专著(包括论文集)150多种.关于中国古代天文学史的研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史研究所成立于1983年,是一个综合性科学史研究机构,主要研究数学史和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天文学史也是重点方向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天文学史研究方面有80多项成果,主要包括:中国天文学家传记与综合研究;中国天文仪器史的研究;天文台和天文观测史的研究;中国历法和考古天文学的研究;少数民族天文学史的研究以及中外交流史与对外国天文学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史研究所成立于 1983年 ,是一个综合性科学史研究机构 ,主要研究数学史和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 ,天文学史也是重点方向之一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在天文学史研究方面有 80多项成果 ,主要包括 :中国天文学家传记与综合研究 ;中国天文仪器史的研究 ;天文台和天文观测史的研究 ;中国历法和考古天文学的研究 ;少数民族天文学史的研究以及中外交流史与对外国天文学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薄树人(1934-1997年)是当代中国天文学史界的代表人物.50年代他毕业于南京大学数学天文系,立志从事天文学史研究.60年代他和著名天文学史家席泽宗合作,以<中、朝、日三国古代的新星记录及其在射电天文学中的意义>蜚声国际天文学、科学史界.在40年的学术生涯中,他在中国古代天文学的系统整理与研究、天象记录、恒星观测、历法、天文学家、天文仪器、天文台、中外天文学交流、天文学史文献学、天文学思想等方面都做了大量重要工作.他是中国天文学史研究重要学术组织者和学科带头人之一,以他毕生的精力为中国天文学史研究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该文是为纪念薄树人先生逝世1周年而作,是一篇简略的学术传记.  相似文献   

5.
1964年陈久金先生从南京大学天文系毕业后,一直从事天文学史的研究工作.到了1976年,陈先生转向少数民族天文学史研究,开辟了中国天文学史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其中<回回天文学史研究>填补了回回天文学史研究空白.陈先生还参与了"夏商周断代工程","编撰中国古代科技典籍通汇"等国家重大科研课题.陈先生在天文学与天文学史的科学普及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出版多部科普著作,为弘扬祖国传统文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在1983年建所以前,我们对中国天文学史的研究已有一定基础,从本世纪50年代起就对中国历史上著名天文学家祖冲之进行了研究,60年代相继出版了有关郭守敬和张遂(一行)的传记性著作,70年代又重新修订了祖冲之的传记。还参加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中国科技史话》中《天文史话》一书的撰写工作。此外,还发表了10余篇研究论文,涉及到天文仪器、天文文献、中外交流、天  相似文献   

7.
文章概述了20世纪中国学者对世界天文学史研究工作的进展,包括发表的主要论著、专题研究论文,以及完成的有关基础性研究工作等等.  相似文献   

8.
竺可桢晚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期间,积极倡导、组织和领导科学史研究事业.20世纪50年代中国科学院成立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委员会和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室,均与其密切相关.1957年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室成立后,除对撰著《中国天文学史》给予指导外,竺可桢还主持编撰了《徐光启纪念论文集》,并在全院范围内组织人员撰写近代科学史文章、科学家传.“文革”中,其赋闲在家,仍关心该室命运,曾吁请恢复该室工作.竺可桢在新中国科学史研究事业的开创和早期发展过程中扮演了相当重要而积极的角色.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史学科的重点研究方向包括数学史、少数民族科技史、天文学史和中外科技交流史等,此外,也涉及地学史、农学史、气象学史和医学史等。数学史研究涉及中外数学史的诸多研究方向。明清数学史、数学交流史,特别是中日、中朝数学交流史的研究较为深入。天文学史主要有天文学家传记、古代天文仪器研究、中国古代天文与大地测量研究、考古年代学、少数民族天文历法和考古天文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0.
编者按:本文是席泽宗院士2008年10月24日在中国古天文联合研究中心成立仪式上的讲话,标题和注释为编者所加.席泽宗院士从<竺可桢日记>谈起,谈到竺可桢有感于上世纪初西方热烈争论中国二十八宿起源的问题而中国竟然没有学者参与的现象,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呼吁加强中国天文学史研究.现在中心成立了,竺老在天之灵也会感到欣慰.席先生重点强调了要加强研究资料的建设,举例提出目前可做的具体工作之一是将<竺可桢日记>中的天文学史内容摘录出来,单独出版.  相似文献   

11.
技术史作为科学技术史的主要分支学科,像数学史、天文学史和医学史等学科一样,有着自身的发展与建制化的历程。在欧洲,19世纪就出现了一些技术史的专著,特别是机械技术史的著作较多,技术史逐渐成为专门的学问。到了20世纪初期,技术史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1909年《技术史》期刊在德国创刊,1920年英国的“纽可门工程与技术史学会”创办了它的技术史杂志。技术史的现代研究在中国起步稍晚,20世纪初期开始有中国学者涉足这一领域,二三十年代中国学者开始分门别类地整理、发掘中国古代技术的资料,逐渐形成了某些技术史的专门研究领域。在我国…  相似文献   

12.
从事“古新星新表”研究的这段实践,使席泽宗院士走向了天文学史的道路,这一走就是50年,一辈子,席泽宗认为,这50年,中国天文学史的发展突飞猛进,中国的科研队伍比西方大得多,有了很多成果,成绩很大,席泽宗对科技史、科学思想史、科技政策都有深入研究,都有重要成果,由此我们可以领略到席泽宗对学术的不懈追求和深厚的学术造诣,同时也感受到一位中国科学家对国家社会发展的热情关注。  相似文献   

13.
《星象解码》是陈久金先生集毕生研究积累的重要著作,它虽然是介绍星空知识,却与中国的历史文化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为天文学史乃至整个科技界开创了研究的新领域,值得称道。本文仅提及三个方面:把星座命名的来源与图腾联系起来进入深层的发掘研究,显现出中国传统星座是一个严密的体系;从古族群迁徙史踪迹揭示古人的分野思想;融学术研究和科普为一体,使各方面的读者都能在轻松愉快中增长知识,大获收益。以此可以认为它是天文学史研究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14.
陈久金先生1939年生于江苏金坛县,196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系,毕业后分配到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从事天文学史研究工作.1976年以来,陈先生一直致力于中国少数民族天文学史研究,他的很多工作都极富开创性,十月太阳历就是其中一项.  相似文献   

15.
二十八宿的形成与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八宿的起源是中国天文学史中的重要问题.使用天文计算的方法,以二十八宿与天赤道符合的程度、月行宿度和对偶情况,确定二十八宿体系的形成年代为公元前5670年左右.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二十八宿体系的演变和起源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盖天说是中国天文学史上特别重要的假说.通过4个方面详细论述了盖天说在中国天文学史上所占的重要地位:(1)明末前盖天说没有退出历史舞台;(2)在天文图绘制、天文计算和大地测量等方面的运用;(3)历史上有过盖天仪;(4)"浑天盖地"观点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今中国女性研究领域,女性群体形象一直是东西方学界共同关注的主题之一,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出现了一些较有分量的研究专著和期刊论文。文章试图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关中国女性群体形象的英文研究成果加以评介,并与大陆女性研究进行比较,以期从女性群体形象的角度探讨西方中国女性研究的特点及其与大陆女性研究在理论立足点、学者性别构成、选题等方面的异同。  相似文献   

18.
2010年7月12-15日,在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举行了"从郭守敬到世宗王--东方天文学的巅峰"学术研讨会(图1),来自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国家天文台、中国科技大学、香港大学、韩国天文研究院、韩国国立教育大学、韩国建国大学的天文学史学者与会并报告论文.此次会议由中国古天文联合研究中心发起、承办,旨在回顾中国古代伟大的天文学家郭守敬的天文学成就传入朝鲜及朝鲜天文学家对其改造、创新的历史过程,并以此为契机探讨进一步合作研究东方天文学史的可能性以及相关事宜.会议期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张柏春研究员致辞,欢迎韩国学者来我所参加此次学术研讨会,希望中、韩学者进行更深入的交流合作.  相似文献   

19.
江晓原教授一心想研究古典文学,却“误打误撞”,撞到了科学史研究的道路上,成为中国科学院席泽宗院士的第一个研究生,也成为中国第一个天文学史博士.他是科学史专家,却一直关注科学文化,传播科学文化,走在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的边界上.按他的说法,他的所为是“听从内心的呼唤”。  相似文献   

20.
陈美东先生是新中国培养的天文学史专业的第一位研究生,师从北京大学教授叶企孙院士。研究生毕业后,他留在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工作。他研究广泛,从古代历法,到搜集星图,到天文仪器,再到科学技术通史,并在各个研究领域均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为中国科技史的研究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