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研究了突发交通事件下地面道路可变情报板(SVMS)同时提供高架和地面道路行程时间条件下的驾驶员择路行为.采用意向行为调查获取择路行为数据,运用微观计量经济学中的离散选择分析方法对影响路径选择的因素进行了多变量分析,建立了描述择路概率的二元Logit模型.研究发现,SVMS信息对择路决策有显著影响,影响大小与驾驶员属性、信息内容及地面道路属性有关;驾龄越长、年龄越大的男性驾驶员,接收SVMS信息后选择地面道路的可能性更大;经常使用高架、认为高架可变情报板对其择路决策很有用的驾驶员,选择地面道路的可能性更小;高架延误越大、地面道路信号灯路口越少、延误原因为事故时,选择地面道路可能性更大.研究成果为交通突发事件下交通诱导策略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索图状信息板(GRIP)对驾驶员路径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借助GRIP信息发布平台,在信息板同时提供前方道路交通问题性质、事故严重程度的情况下,利用全因子方法设计了GRIP的6种假定交通情景,并对这6种情景下驾驶员路径选择行为数据进行采集.采用离散选择分析方法对路径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多变量分析,并建立了路径选择概率的多元logit模型.研究表明,驾驶员对GRIP影响下路径选择影响程度的认知、开车类型、月收入、交通问题性质及严重程度在不同程度上影响驾驶员的出行决策行为.  相似文献   

3.
不同交通信息下网络交通动态路径选择行为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从道路网络层面实现对城市交通的有效诱导,达到均衡交通流分布、提高交通整体运行效率的目的,在一个典型路网上,研究利用可变信息标志(variable message sign,VMS)提供不同交通信息内容条件下的驾驶员动态路径选择行为.针对地面道路上一块文字式VMS和快速路上一块图文混合式VMS,采用陈述偏好调查法采集交通行为数据,并用离散选择行为方法分析数据,建立了提供路径行程时间信息、交通状态信息和交通事故信息条件下驾驶员动态路径选择行为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可变信息标志发布路径交通信息的精确性、完整性,驾驶员的个人属性等,是影响路径选择行为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可为先进的出行者信息系统的规划建设和信息发布策略的制订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提出一种利用实测宏观交通数据定量分析群体诱导信息下驾驶员路径选择行为的新方法.利用上海市快速路监控中心和路由控制示范工程数据库的交通数据,重构可变信息标志(variable message sign,VMS)信息下的交通出行场景,分析VMS信息作用下驾驶员路径选择行为,建立了一个集计的群体诱导信息响应行为Probit模型.结果表明:驾驶员在VMS信息影响下的路径选择行为除了和信息内容有关外,还与时段、下匝道交通状态、拥挤可视性、有无协调分流等因素有关,可为主动式智能交通诱导系统的构建和信息发布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行前交通信息提供下,驾驶员的路线决策行为在众多因素的作用下非常复杂。传统的研究方法缺乏对各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模型中也鲜有考虑驾驶员的态度认知变数。为进一步探讨行前交通信息提供下驾驶员路线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本研究提出3个基本假设,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假设进行验证。结果显示:3个假设均成立,即路线选择行为与行前提供的行程时间成负相关,与路线的利用经验成正相关,与路线的认知评价成正相关。其中,出发前行程时间信息对通勤者的路线选择行为影响最大,路线的印象评价影响次之,最后是路线的利用经验。研究结果有助于正确把握驾驶员在交通信息影响下的决策行为。  相似文献   

6.
道路拥挤水平是评估交通运行质量和道路网络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交通规划、路线导航以及道路拥堵管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利用车载移动传感信息与驾驶员判断的一致性,研究一种自动分类道路交通拥挤水平的新方法.利用GPS传感器和CCD摄像机采集路况信息,使用滑动窗口瞬时抽样技术抽象出车辆运行模式.此外,还引入驾驶员对道路交通3种状态(Light,Heavy和Jam)的感知评价信息,将驾驶员感知和车辆运行模式引入到决策树学习算法(J48)中进行训练.  相似文献   

7.
驾驶员异常交通信息响应特性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以城市高速道路为背景的驾驶员交通选择行为的调查结果,分析了异常交通状态下驾驶员对信息的需求及其对不同信息的响应特性,就异常交通状态下提供交通信息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驾驶员因素及其所起的作用被广泛认为是智能运输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ITS)成功发展的关键.总结了驾驶员行为的主要研究现状,包括对驾驶员特性的研究、多源信息融合技术和综合认知活动在驾驶员行为研究方面的应用、我国混杂交通环境中驾驶员行为的研究及驾驶环境的人性化研究等;结...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交通诱导信息的诱导效率,系统研究信息结构化对驾驶决策的影响机理,引入云模型构建交通诱导信息评价体系,通过全功能汽车模拟驾驶器仿真实验,设计4种交通诱导信息环境并进行了交通诱导信息环境下的路径选择实验,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信息结构组合下的交通诱导信息对驾驶决策的影响特征,提出了交通诱导信息发布策略的优化方案.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类信息、语言类信息、图像类信息组合而成的交通诱导信息对驾驶决策影响显著,语言类信息与数字类信息组合发布的交通诱导信息有利于驾驶员认知道路环境,数字类信息与图像类信息组合发布有利于驾驶员进行路径决策.  相似文献   

10.
有别于以往关于图状路径信息板(GRIP)影响的行为建模研究,运用混合选择模型研究了GRIP对驾驶员路径选择的影响。模型中通过恰当地构造"驾驶经验"和"GRIP信任度"两大潜变量,精细地刻画GRIP的影响机理。以上海实地存在的GRIP为研究对象,利用驾驶员行为调查数据,定量分析GRIP传递的事故和拥挤程度信息对路径选择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GRIP信息会显著影响路径选择,驾驶经验和GRIP信任度与提前驶离快速路的概率分别呈负向和正向关系,且驾驶经验的影响因个体属性而异。  相似文献   

11.
为定量分析可变信息标志(VMS)对驾驶员路径选择行为的影响,采用SP调查进行调研,使用SPSS 20.0分析数据,建立了VMS诱导信息下驾驶员改变路径频率的有序多分类Logit模型。同时针对有重叠路段的路径选择,构建了考虑VMS显示状态的C-Logit模型。有序多分类Logit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影响驾驶员改变路径频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性别、学历、车辆类型、出行活动、VMS准确率。C-Logit模型计算结果表明,驾驶员对路径的理解时间与实际行驶时间存在较大差距,导致驾驶员选择路径比较集中,没能实现交通流在路网中的合理分配。  相似文献   

12.
汽车驾驶人路径选择是智能交通系统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分析驾驶人出发前路径选择决策过程,建立相应的层次结构,运用三标度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对出发前驾驶人路径选择决策过程进行建模,基于问卷调查获得相应的数据信息,对模型的适用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三标度AHP在确定驾驶人出行路径选择决策过程方面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路由器中并行检索路由表的方案,它采用目的地址直接并行检索路由表的新方法,克服了传统路由表逐条比较检索速度太慢的不足。计算数据表明,采用这种并行检索路由的方法,将使路由器的转发效率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4.
行程时间是车内路线诱导系统诱导策略的重要参数。根据车内路线诱导系统的检测和计算机行程时间的过程,分析了得程时间误差产生的三种主要原因:样本特征差异、时变特征以及时间滞后,并建立了时变特征误差、样本特征误差与车内单元比例、诱导系统方案更新时间之间的相互关系模型,对于城市道路还得出了信号交叉口延地行程时间误差的影响模型。  相似文献   

15.
一种消除IBGP阵发性路由振荡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在使用BGP扩展机制之一的路由反射时,IBGP(Internal BGP)路由阵发性振荡问题·给出了一个基于图论的IBGP抽象模型,同时利用该模型详细地分析了IBGP路由阵发性振荡系统的动态行为特征·根据所获得的动态行为特征,提出了一种利用最小通告间隔定时器的非对称配置,消除IBGP路由的阵发性振荡,提高IBGP系统的稳定性和收敛性的方法·同时,利用IBGP抽象模型详细地分析了非对称配置方法的动态行为特征,从而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最后,利用仿真手段,分析和比较了对称配置和非对称配置对于IBGP收敛性和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田地    顾滨兵    孙吉贵    孟葳    刘金明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2006,44(6):59-62
结合GIS技术、 无向图的分析和Dijkstra算法的基本思想, 研究了基于TGIS系统的旅游路线分析算法. 该算法通过一定的假设和简化建立旅游路线分析模型, 利用旅游景点信息和公路信息生成旅游路线分析无向加权连通图. 在此基础上采用限定条件的穷举法并结合Dijkstra算法, 综合研究了基于TGIS系统的旅游路线分析算法, 该算法可以帮助游客进行最佳旅游路线分析.  相似文献   

17.
基于遗传算法的动态路径诱导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动态路径诱导(DRGS)是智能运输系统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旨在通过向驾驶员提供基于实时交通信息的最佳行驶路径在来达到诱导出行行为,减少车辆在道路上的逗留时间,进而实现改善城市交通和避免交通拥挤、阻塞的目的。路径牵引算法是DGRS中的重要研究内容,它能计算出给定起讫对之间的的最优或准最优路径,路径牵引算法要考虑一全局准最优和实时性问题,而遗传算法具有全局寻优和潜在的并行性特点,将遗传算法应用于动态路径诱导系统中求解最佳路径,设计了特定的有序选择、交叉和遗传算子,并通过实例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如何使用C 语言形成包含QoS路由信息的随机网络拓扑图,并通过在网络拓扑图上寻找最短路径来模拟在现实网络中满足一定条件的最优路径选择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