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滤纸片法测定了铽-α-萘甲酸-邻菲啰啉三元配合物、铽元素、α-萘甲酸、phen的抗菌性.结果表明:铽-α-萘甲酸-邻菲口罗啉配合物的抑菌性大于配体邻菲啰啉、α-萘甲酸、铽元素;稀土配合物的抗菌性存在浓度效应;配合物对6种测试菌的抑制性顺序为大肠埃希氏菌〉酿酒酵母〉枯草芽胞杆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杆菌.对铽-α-萘甲酸-邻菲啰啉稀土配合物抑菌谱的研究有助于稀土配合物抑菌机理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以氧氟沙星作为母体,吡啶衍生物(邻菲啰啉、2,9-二甲基-1,10-邻菲啰啉、2,2′-联吡啶、4,4′-二甲基-2,2′-联吡啶、8-羟基喹啉)为辅助配体,选择与生理功能密切相关的铜(Ⅱ)、钴(Ⅱ)、镍(Ⅱ)、锌(Ⅱ)、锰(Ⅱ)等5种过渡金属离子,采用不同方法合成23种新型配合物,对其进行红外光谱表征.以大肠杆菌和枯草芽胞杆菌为供试菌种,测定配体及混配过渡金属配合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铜(Ⅱ)、锌(Ⅱ)、镍(Ⅱ)配合物的抑菌活性强于氧氟沙星,其中铜(Ⅱ)的抑菌活性最强;辅助配体的抑菌活性较差;配合物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强于枯草芽胞杆菌.  相似文献   

3.
采用沉淀法合成了以药物恩诺沙星(ENRO)为第一配体,邻菲罗啉(Phen)为第二配体的稀土铽药物配合物,采用元素分析、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法初步表征配合物结构,并对其荧光性质进行了考察.结果显示,配体与稀土铽离子之间发生了配位,生成了新的稀土配合物;配合物荧光光谱中显示出铽离子的4个特征峰,发出绿色荧光,荧光性较好;发射光谱中存在较强配体峰,说明能量传递不完全.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6种以邻、间、对甲基苯甲酸(o-,m-,p-MBA)为第1配体,1,10-邻菲口罗啉(phen)为第2配体的铽及钇掺杂铽的三元和四元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和EDTA滴定确定了它们的组成.室温下记录了这6种配合物的荧光光谱,比较了第1配体的改变对配合物荧光强度的影响及非荧光稀土离子Y3+与配合物中的发光离子Tb3+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3种三元配合物和3种四元配合物均具有优良的光致发光性能,各配合物的相应跃迁发射峰位基本上没有变化.3种三元纯铽配合物在489 nm和545 nm处的荧光发射强度均按邻、间、对位的顺序依次增强;3种四元掺杂配合物中掺杂离子Y3+对配合物中Tb(Ⅲ)在489和545 nm两处的强发射均表现为荧光敏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邻(间、对)氯苯甲酸和1,10-邻菲啰啉为配体,合成了3种钇和3种镱的三元配合物.通过EDTA配位滴定分析和元素分析确定了各配合物的组成,利用红外光谱分析了配合物的结构.采用滤纸片法测试了6种配合物对埃希氏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实验表明,6种配合物都表现出较好的抑菌作用,配合物的抑菌作用远大于相应的稀土盐及羧酸配体,抑菌作用随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强,且它们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均强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三种草酸根桥联的新型CdⅡ3FeⅢ异四核配合物[Cd3Fe(OX)3L6](ClO4)3,L分别为1,10-邻菲咯啉(phen);5-硝基-1,10-邻菲咯啉(NO2-phen);2,9-二甲基-1,10-邻菲咯啉(Me2-phen);OX表示草酸根阴离子.经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的测定以及红外光谱的研究,已推断这些配合物具有草酸根结构,其中Cd(Ⅱ)和Fe(Ⅲ)离子均处于八面体构型.测试了这些配合物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这些异四核配合物的抑菌活性优于配体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7.
在无水乙醇溶液中合成了铕、铽 -水杨酸 ( HSal) -邻菲罗啉 ( Phen)混合稀土配合物 ,通过元素分析 ,红外光谱 ,摩尔电导等实验 ,确定配合物的化学组成为 RE( Phen) 2 ( Sal) 2 Cl· H2 O( RE=Eu3 ,Tb3 ) .在 351 nm紫外光激发下 ,研究了稀土配合物的荧光 ,结果表明铕和铽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荧光发射强度有较大的变化 ,铕对铽具有很强的猝灭作用 ,铽对铕具有很强的敏化作用 .实验证明该混合配合物可以发出强度很高的红色荧光  相似文献   

8.
以稀土氯化物、席夫碱水杨醛缩苯丙氨酸和邻菲咯啉为配体,在无水乙醇溶液中反应,制备了一类新型稀土三元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热重一差热分析,确定了该配合物的化学组成:RE(L)(Phen)Cl(H2O)(RE=Pr^3+,Nd^3+,Er^3+;L=席夫碱水杨醛缩苯丙氨酸).通过抗菌实验对其抑菌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抗菌谱广.  相似文献   

9.
以稀土氧化物、对羟基苯甲酸、5-磺基水杨酸、8-羟基喹啉、邻菲咯啉为原料,在乙醇水溶液中反应制备了4种新型稀土三元配合物Ce(H2SSA)hq2、La(p-OBA)hq2、La(p-OBA)3phen、Ce(p-OBA)3phen.对其进行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测试,并对其抑菌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种配合物对大肠杆菌和白色假丝酵母的抑菌效果均优于原料试剂.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三种草酸根桥联的新型CdⅡ3 FeⅢ 异四核配合物 [Cd3 Fe(OX) 3 L6](ClO4 ) 3 ,L分别为 1,10_邻菲咯啉 (phen) ;5_硝基_1,10_邻菲咯啉 (NO2 _phen) ;2 ,9_二甲基_1,10_邻菲咯啉 (Me2 _phen) ;OX表示草酸根阴离子 .经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的测定以及红外光谱的研究 ,已推断这些配合物具有草酸根结构 ,其中Cd(Ⅱ )和Fe(Ⅲ )离子均处于八面体构型 .测试了这些配合物的抗菌活性 ,结果表明 ,这些异四核配合物的抑菌活性优于配体的抑菌活性 .  相似文献   

11.
合成了新的 La(IBA) 3 · phen三元配合物 (IBA:吲哚 - 3-丁酸 ,phen:邻菲口罗啉 ) .通过元素化学分析、红外光谱 (IR)、1 H NMR谱、热谱等方法对标题化合物的性质和结构进行了研究 ,并探讨了 La(IBA) 3 · phen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1,10-菲哕啉铒(Ⅲ)配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了一种1,10-菲哕啉铒稀土配合物[Er(NO3)3(phen)2],并研究了1,10-菲哕啉及其配合物的抑菌活性.利用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和黏度法研究了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配合物以沟槽和部分插入等多种方式与DNA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乙醇水溶液体系中,以邻菲啰啉(pben)作为第二配体,合成了铽与IA,phen三元固态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荧光光谱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及其成键特征,研究了其荧光性能.三元配合物组成为Tb(IA)3·phen.三元配合物的荧光强度是二元配合物的近10倍.  相似文献   

14.
稀土萘甲酸邻菲罗啉三元配合物的合成和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 95%乙醇溶液中合成了 4种稀土萘甲酸邻菲罗啉三元配合物 ,其通式为 RE Nap 3·phen RE3+=L a3+,Eu3+,Dy3+,Y3+;Nap- =萘甲酸根 ;phen=邻菲罗啉 .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和热重—差热分析 ,研究了配合物的组成和性质  相似文献   

15.
合成了镧,镨的邻苯二甲酸-1,10-邻菲咯啉二元,三元配合物,以元素分析,中红外光谱,远红外光谱,核样共振进行表征,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为RE2L3.2H2O,RE2L3phen.2H2O(RE:稀土离子,L:邻苯二甲酸根,phen:1,10-邻菲咯啉),同时讨论了配合物的谱学性质。  相似文献   

16.
报道了在水溶液体系中铕、铽与吲哚— 3—丙酸 (IP)形成固态二元配合物及铕、铽与IP、邻菲啉(phen)形成固态三元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热重—差热分析 ,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及成键特征。二元配合物组成为Ln(IP) 3 ·2H2 O ,三元配合物组成为Ln(IP) 3 ·phen ,其中Ln =Eu、Tb。在发光性能方面 ,三元配合物较二元配合物好  相似文献   

17.
利用稀土元素Eu,以α-萘甲酸、β-萘甲酸、α-萘乙酸、β-萘乙酸作为络合物的第1配体,以1,10-邻菲口罗啉作为络合物的第2配体,合成了4种稀土络合物:Eu(α-NMA)3phen.H2O,Eu(α-NAA)3phen,Eu(β-NMA)3phen.H2O,Eu(β-NAA)3phen.成品为固体白色干燥粉末,热稳定性较好.通过滤纸条扩散法对所合成稀土络合物进行了抑菌性能测定,发现稀土络合物较单纯的稀土离子及配体对不同菌株均表现较强的抑制作用,具广谱抗菌性能;采用滤纸片扩散法,对所合成的稀土络合物以及相应配体的抑菌能力进行测定并比较,Eu(α-NMA)3phen.H2O稀土络合物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和最小杀菌质量浓度(MBC)分别是:MIC12为43.5μg/mL,MIB12为87μg/mL.根据稀土元素在紫外激发下发荧光的原理,通过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对稀土络合物的菌体作用位点进行了初步的定位;利用电子扫描显微镜观察了络合物对菌体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络合物对菌体生长的抑制,可能是先破坏菌体的表面结构,包括细胞膜和细胞壁,进而进入细胞内部,影响细菌细胞的生命活动.  相似文献   

18.
在乙醇水溶液体系中。以邻菲哆啉(phen)作为第二配体。合成了铽与IA,phen三元固态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荧光光谱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及其成键特征。研究了其荧光性能。三元配合物组成为Tb(IA)3·phen。三元配合物的荧光强度是二元配合物的近10倍。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苯羟基乙酸与稀土元素Eu(Ⅲ)合成了二元配合物,又用苯羟基乙酸,邻菲口罗啉与Eu(Ⅲ)合成了三元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 射线粉末衍射、1HNMR、热谱及荧光光谱等测试手段,对其性质进行了研究,从而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  相似文献   

20.
采用荧光光谱、电子吸收光谱、粘度测定及琼脂凝胶电泳等实验方法,研究了邻菲咯啉-铜-甘氨酸、邻菲咯啉-铜-异亮氨酸和邻菲咯啉-铜-蛋氨酸三种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荧光、电子吸收及粘度实验均表明,三种配合物与DNA的作用都为部分插入;琼脂凝胶电泳显示,三种配合物对pBR322DNA有较明显的切割作用.此外,辅助配体氨基酸空间位阻过大会阻碍配合物与DNA的插入作用,过小也不利于插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