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3 毫秒
1.
真空浸渍设备微机控制系统黄家贤(东南大学机械工程系.南京210018)电力电容真空浸渍设备是利用真空干燥的原理,除掉电容器薄膜间的湿汽或气体,并充填绝缘油或其它介质,以达到改善电容器的介电性能,提高电容器的容量和耐压性,目前这类设备沿用传统的电气控制...  相似文献   

2.
HT-7U真空室抽气窗口设计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HT-7U超导托卡马克装置是大型可控热核聚变实验装置,其内外真空系统是该装置的重要外部设备,内真空抽气系统为等离子体放电提供必要的清洁的真空条件,外真空系统为超导纵场线圈和极向场线圈及电流引线罐提供绝热真空。该文介绍了真空室及其抽气窗口的结构设计原则,根据装置运行的物理要求和抽气过程计算,设计组建了内外真空室的抽气机组,它们由主泵、预抽泵、前级泵、管道和阀门及其它附件组成,经试验运行表明,该设计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3.
浸渍工艺对陶/炭复合材料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不同浸渍工艺制取陶/炭复合材料,研究浸渍量与浸渍时间的关系,常压浸渍、真空浸渍、加压浸渍及真空加压浸渍工艺对陶/炭复合材料抗氧化性能的影响,并对影响抗氧化性能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真空加压浸渍工艺为最佳工艺,形成的陶瓷量大,陶瓷层厚,可大幅度提高复合材料的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4.
 依据新型航天红外组件寿命试验设备的真空系统的技术要求,设计了具有两套抽气系统的全自动化高真空排气台,主真空系统以机械泵和分子泵作为前级泵,溅射离子泵作为主抽泵;辅助真空系统由机械泵和分子泵组成,用于主系统预抽。该真空系统采用计算机控制技术程控真空排气工艺,为多工位结构,具有全自动化的功能。根据理论计算分析,该设备能满足红外组件寿命试验对真空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文章介绍一种实用于电力电容器真空浸渍罐的微机控制系统。系统采用集散式计算机控制方式,控制策略采用两级Bang-Bang准最优结合模糊PID的控制方法控制温度和真空度。实践证明该系统控制效果良好,有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实验室生产规模的二甘醇提纯工艺和设备。由于采用了特殊的预处理技术和真空分馏提纯工艺,二甘醇产品纯度高于电容器级试剂的规定指标,还介绍了二甘醇在电解电容器中的应用效果。使用二甘醇-乙二醇混合溶剂体系,可显著提高电解电容器工作电解液的闪火电压,改善电容器的性能。这种溶剂体系特别适用于中、高压电解电容器。  相似文献   

7.
真空是指低于1标准大气压的气态空间,这个参数是汽轮机运行时需要监视的一个重要参数,它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汽轮机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汽轮机运行中真空的建立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汽轮机启动前凝汽器的真空最初是靠抽气系统建立起来的,第二个阶段汽轮机正常运行后,真空是靠汽轮机低压缸排汽在凝汽器内凝结后体积缩小而形成的。此后,是靠抽气系统把漏入凝汽器的空气和低压缸排汽中不能凝结的气体抽出去,从而维持汽轮机运行的真空。保证汽轮机能够安全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8.
羊心脏塑化标本的制作是利用硅橡胶浸渍技术,对心脏标本进行塑化处理,其基本原理是选用液态高分子多聚化合物单体作为塑化剂,替代组织细胞内的水份,进行聚合同化,达到组织塑化的目的.基本步骤可分为固定、脱水、真空浸渍和硬化处理四步,其中真空浸渍为关键步骤,浸渍过程中的压力调节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分析真空浸渍系统工作原理,结合现有设备硬件,充分利用现有浸渍罐罐体立体空间、油处理系统、真空系统,从浸渍小车、油分配总管、油分配支管、油处理系统、回抽油系统等方面实施技术改造,探讨提升真空浸渍系统效能方法。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真空灌注工艺的原理,并对该工艺在风电叶片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介绍,通过简化实验模型,并使用软件模拟真空灌注过程,分析出树脂粘度、压强、抽气口和进胶口的位置和数量等工艺参数对真空灌注工艺的影响,从而对风电叶片生产的工艺方案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基于流量计法原理搭建的抽速测量装置.在1×10-4~1×10-2Pa下使用磁悬浮转子真空计测量压力,当压力低于1×10-4Pa时使用电离真空计测量压力.提出了一种测量电离真空计抽速与放气率的方法,测量了电离真空计在1×10-6~1×10-4Pa压力下的抽速与放气率.在搭建好的设备上,测量了微型溅射离子泵对氮气和氦气的抽速.使用COMSOL软件分析了不同压力下泵的放电状态并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所得结果一致性好.流量计法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低于4.4%  相似文献   

12.
有关抽真空系统的计算方法一般采用简单的理论模型,其结果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偏差.该文以中低真空系统(包括真空室、管道和真空泵)为研究对象,基于真空泵的抽气速率与吸入压力的特性关系,根据管路流动状态选取层流或湍流模型,提出一种新的抽真空时间计算方法.选取某实测的真空系统作为案例,采用新计算方法和传统的层流算法对该系统抽真空过程分别进行了计算,发现在中高压阶段,管道流动处于湍流状态并使阻力增大,若不考虑湍流影响,则所得到的压力下降过快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偏差.该文所提出的计算方法得到了实测结果的验证,从而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抽真空时间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材料放气对微小容器(容积为10-5m3)真空保持的影响,组建了一套静态升压法测试系统.以经过表面钝化处理的可伐合金为研究对象,测试得到了在特定条件下的放气规律:可伐合金材料经过150℃低温烘烤2h后单位面积表面的放气速率为5.1×10-13~2.1×10-13Pa.m3.s-1.cm-2(1~10h之间),前40h的放气总量约为2.6×10-8Pa.m3.cm-2;四极质谱仪分析显示,放气成分主要是H2,H2O,N2或CO.建立数学模型描述了材料表面放气对容器内部真空度的影响,进而推算出容器内部真空度的变化规律.找出影响微小容器正常工作性能与寿命的关键因素,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4.
线性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Linear ion trap-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er,LIT-TOFMS)是一种具有分析速度快、分辨率高、灵敏度高的多级串联质谱,而差分真空系统则是LIT-TOFMS研制的基础。本文从差分真空系统的原理着手,通过对差分系统材料、测量元件以及排气系统的选择等,设计了LIT-TOFMS差分真空系统-四级差分真空系统。理论计算和测试结果均表明,该系统基本满足了LIT-TOFMS的要求,并实现从工作在大气压下的离子源到真空度10-4Pa分析器的顺利过渡,为LIT-TOFMS的研制提供了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15.
针对疏浚淤泥真空排水室内试验小模型筒的尺寸效应以及方形箱边界摩擦影响较大的问题,研制了以大直径圆筒为试验容器的疏浚淤泥真空排水室内试验仪器装置。装置包含模型箱、排水系统、加压系统、真空抽气系统、阀门控制系统、尾水收集系统和量测系统7个主要部分。通过3组对比试验,在3种真空度作用下对仪器装置进行了测试,试验结果符合真空排水的基本规律,同时证实了最优真空度的存在。  相似文献   

16.
通过收集整理前人研究资料、实地踏勘以及现场灰质砾岩取样、磨片及显微镜观测等方法手段,分析了红层岩溶发育特征与灰质砾岩溶蚀机理,同时,结合咸宁地区实际地质条件,建立了岩溶地面塌陷室内物理模型,通过监测抽(排)水与降雨两种情况下土压力、孔隙水压力以及土体位移变化情况,分析了抽(排)水和降雨对岩溶地面塌陷的影响机制。模型试验结果表明研究区岩溶地面塌陷形成机制主要为潜蚀作用,真空吸蚀作用次之。降雨对地表土体产生冲刷,地下水渗流作用造成土体潜蚀、运移;抽(排)水时水位发生骤变,水力梯度变大,加速了泥沙带出,导致含砂砾黏土层逐渐被潜蚀、掏空,加之真空负压的吸蚀叠加作用,促进土体破坏导致失稳,最终发生地面塌陷。由此可知,咸宁地区红层岩溶地面塌陷的形成机制主要是潜蚀作用与真空吸蚀作用交互反应,抽水是其诱发岩溶地面塌陷的主要外因。  相似文献   

17.
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的渗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巴隆的等垂直应变方程组出发,结合真空堆载联合预应法的特点,建立了真空堆载联合预压的渗流模型,给出了渗流的基本方程及其解析解。同时,结合公路路基分级施工的特点,推导出分级加荷条件下的渗流量计算公式,应用该公式可以核算真空泵配置的台数,推求地下水位下降量和渗透水压随深度的变化。为进一步降低抽真空用电量提供了依据。并以一工程实例加以验证,算例表明计算值与实测值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18.
针对北京大学超导加速器实验装置(PKU-SCAF)中两个9壳超导加速腔的冷却问题进行了研究.以抽真空与节流相结合为基础,给出了几种超流氦冷却循环方式;分析了这几种方式的流程机理和冷却特性.结果表明,采用带有低温换热器和低压换热器的冷却循环方式,整个超流氦冷却循环具有制冷效率高、系统功耗小等优点.给出了该冷却循环方式的低温冷却系统的温熵图.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管道瓦斯煤尘爆炸火焰的传播机理,确定表征瓦斯煤尘爆炸的主要物理量的变化特征,本文构建了瓦斯煤尘爆炸的实验测试系统,主要包括管体系统、爆炸压力及火焰数据测量系统、配气系统、激光器触发延时系统、激光纹影系统、真空舱(实验前抽真空)。气路、数据采集电缆和电源线分别通过相互隔离的沟槽,并与充配气系统集成在控制台。实验段和过渡段均设置专用光学窗口,用于流场显示和光谱测量(组分、温度)。实验测试系统还设计了多通道的压力(压电和压阻传感器)和火焰速度测量和数据采集系统。该实验测试系统能够模拟煤矿内复杂燃烧、爆炸及其传播机理,因此,在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研制阻爆和隔爆设备,勘察事故现场,瓦斯爆炸基础研究等方面,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