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针对语音情感线性参数在刻画不同情感类型特征上的不足,将多重分形理论引人语音情感识别中.通过分析不同语音情感状态下的多重分形特征,提取多重分形谱参数和广义hurst指数作为新的语音情感特征参数,并结合传统语音声学特征,采用支持向量机SVM对其进行语音情感识别.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使系统的准确率和稳定性得到有效提高.非线...  相似文献   

2.
基于语音的自动人类情感识别是近年来新兴的研究课题,它在人机通信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分别利用语音的短时和长时特征识别说话者的五种情感状态,即生气、高兴、悲伤、惊奇和一种无情感状态。提出了一种基于基音频率、子带频谱能量与共振峰频率的短时特征矢量和一种反映能量频谱分布及动态的长时特征参数,分别利用隐马尔可夫模型和支持矢量机两种方法进行识别。试验用的情感语音包括一个普通话情感语音库和一个丹麦语情感语音库,试验结果表明使用两类特征参数都可以得到较高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支持向量回归(SVR)的情感语音的变换方法.通过提取普通话10种情感语音的韵律特征,对比分析了中性语音和情感语音之间的韵律特征差异,利用SVR建立了基频、时长、能量、停顿等韵律特征参数的预测模型,并利用Straight算法实现了由中性语音向情感语音的转换.利用这种方法变换出的10种情感语音,其情感主观平均(EMOS)得分为3.4.  相似文献   

4.
语音情感识别是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热点.对不同的特征参数提取直接影响了语音情感识别的效果.通过提取基频、共振峰和Mel频率倒谱系数三个能够充分反映语音情感的特征,采取支持向量机的方法对样本进行分类学习.实验结果表明这三种特征参数能够有效识别语音情感.  相似文献   

5.
语音是人类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语音中情感信息的识别已然成为人机交互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目前的语音情感识别技术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冗余大、识别率低等,故提出一种改进KNN识别算法。首先提取能够表征音频情感信息的特征参数,并通过优化算法对其进行筛选,然后对优化特征集运用所提算法进行识别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笔者所提的识别算法能够用于基于语音信息的个体情绪识别状态。  相似文献   

6.
基于韵律语段的语音情感识别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音情感识别领域提取情感特征时,普遍采用"不同情感类别,相同时长基准"的做法,忽略了人耳敏感的韵律段长会依情感不同而有所差异的现象。本文首先通过情感识别实验确定各类情感的最佳识别段长,作为人耳敏感韵律段长。并构造了基于韵律段特征的多重Elman网络模型,以期对不同情感基于特定敏感韵律段长进行识别和对多分类器识别结果进行有效融合,实现了对人耳情感辨识规律的模拟。结果表明,使用敏感韵律段特征的系统识别率达到67.9%,与使用定长语段特征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国内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对机器狗的研究日趋深入.情感在人类的感知、决策等过程扮演着重要角色,语音作为人类和机器狗重要的交流媒介,携带着丰富的情感信息.如何使机器狗从语音中自动识别的主人情感状态受到人工智能领域研究者的关注.本文从语音情感识别所涉及的情感语音数据库、语音中的情感特征和语音情感识别算法几个重要问题出发,研究了情感语音机器狗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8.
语音情感特征提取和识别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语音情感识别的实时性与可用性问题,提出了利用汉明窗提取语音信号中情感特征的方法,从说话者中采集带有快乐、愤怒、惊奇、悲伤情感的语句,并从语句中提取8个情感特征参数.同时提出采用贡献分析法确定情感特征参数的权值,利用加权欧氏距离模板匹配识别语音情感.实验表明该方法识别率有提高,更适合实时识别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基于粗神经网络的语音情感识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语音情感识别是从语音信号中提取一些有效的声学特征,然后利用智能计算或者识别的方法对话者的情感状态进行识别。介绍了国内外在该领域中关于语音情感数据库、特征提取、识别方法的研究现状。基于对该领域现状的了解,发现特征提取对识别率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录制了1050句语音,每句语音提取了30个特征,从而形成了一个1050×30的数据库。提出了用粗糙集理论中的信息一致性对数据库中的30个特征进行化简,最后得到了12个特征。用神经网络中的BP网络对话者的情感状态进行识别,最高识别率达到了84%。从实验结果发现不同的情感用不同的方法识别结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
韵律特征分析是情感语音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预测高兴(积极)以及生气(消极)情感的韵律特征参数和平静(中性)情感参数间的非线性关系,利用曲线回归分析方法对韵律特征参数的统计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将语音库中的情感语句分为句首、句中、句末三部分分别做研究,将结果与整体间做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各韵律参数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大致相似,为接下来的情感语音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会议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下面,我就会议的收获、当前要抓的几项科技工作、会议的贯彻问题讲三点意见。  相似文献   

12.
基于Speech SDK的语音应用程序实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Microsoft Speech SDK的API for Text-to-Speech和API for Speech Recognition,采用Visual Basic 6.0语言,建立文本语音转换应用程序和实现语音识别程序,简单地实现了语音识别的功能,识别出来的内容即可保存为文件,也可作为命令使用,让计算机执行某项操作。  相似文献   

13.
剑川县是大理州白语使用环境较好的一个县,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传播媒介、教学媒介中汉语的广泛使用,对白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通过对白语剑川方言的词汇进行调查,在最近10年间,2000个白语基本词中,有107个词语借用了汉语词汇,借用体现在:①原有白语词汇不用而转用汉语借词;②白语中原有汉语借词不用而转用新的汉语借词;③在白语的汉语借词中出现鼻韵尾[n]的词。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一种用于话音内插系统(Speech Interpolation System)的高灵敏度话音检测器,并用该检测器进行了各种话音瞬态参数的统计分析。该话音检测器通过分析输入信号的短时能量和零交叉率等检测话音信号,采用自适应电平门限和释放延迟等措施提高了话音检测器的灵敏度和可靠性。同时,这种方案对于线路中的信令信息有较强的识别能力。采用本话音检测器对话音信号所做的统计分析不仅得到了具有一定价值的汉语活动规律,而且进一步完善了检测方案。同时,通过汉语和英语话音活动规律的比较表明汉语应用话音内插技术的效果要优于英语。  相似文献   

15.
为改善语音识别系统的性能,采用时频分布参数来描述语音特征。由于时频分布参数考虑到语音信号内在的非平稳特性,因此能够更准确地描述语音信号的时频特性。对基于正弦模型的多种时频参数(能量谱和幅度加权瞬时频谱)进行了比较,并在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连接词语音识别系统中进行了实验仿真。结果表明,单独采用时频分布参数作为ASR的前端特征并不能改善识别率;而采用标准ASR特征和能量谱时频特征的联合前端特征,可以有效地改善语音识别系统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16.
采用聚类神经网络与分离输出语音重构的语音分离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听觉现象分析计算模型 ( CASA)的基本原理 ,对仅有单通道输入混合语音信号时 ,采用振荡器神经网络 ,提出了一种 CASA计算模型语音分离算法结构 .利用实例说明了算法的具体实现步骤和参数设置 .讨论了该算法结构中各语音听觉感知成分 Segments的聚类过程和对分离输出语音的重构处理部分 ,以及如何采用合适的听觉感知成分聚类规则设计相应的聚类神经网络 ,以完成对应不同输入独立语音源信号的各 Segments的聚类 ,从而实现语音分离任务  相似文献   

17.
言语批评是指运用科学的语言学理论,并根据既定的语言规范标准,对某种文语现象进行分析、评议、判断、预测,从而促进语言规范、提高言语表达质量的话语行为。本文地言语批评的对象、意义及如何开展言语批评提出了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18.
在语音信号处理系统的设计中,信号的相位信息总是没有得到设计者足够的重视。本书第一次提出并反复强调信号相位信息在声源定位、语音识别和语音增强中的重要作用,书中很好地讨论并总结了当前基于相位的语音信号处理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9.
尽管分形在图像处理中已被广泛地采用,但是将分形技术与分形维数用于语音的表征与识别则是相对新的概念。本书介绍了开发用于语音及声频信号处理的基于分形技术所进行的研究成果。这一成果已经在诺基亚通讯公司和一些机构中得到了实际的商业应用。本书的作者M.阿尔一阿凯迪是英国De Monffort大学工程与技术学院的院长,  相似文献   

20.
语音增强技术在低速语音编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语音编码的应用环境中,特别是在军事应用中,强噪声环境下声码器性能的改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研究语音增强技术的基础上,将语音增强技术于低速语音编码,有效地改善了低速语音编码算法的抗背景噪声的性能。并利用所构建的语音质量客观评价平台,对语音增强低速编码算法的抗背景噪声性能进行了客观评估与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