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杨赞林从事农业科学研究长达45年。80年代以前,他从事玉米、高粱新品种选育,培育出数个玉米、高粱杂交处,促进了我省高粱、玉米大面积高产。80年以后,他开始了小麦抗赤霉病新品种选育工作。在多年的科研工作中,杨赞林工作认真负责,刻苦钻研  相似文献   

2.
周一杨 《科技潮》2006,(10):41-41
郭景伦硕士,副研究员。主持和参加了“玉米亲子鉴定技术及其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超级玉米制种技术研究”、“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选育及其种子产业化”、“玉米新品种标准DNA指纹库建立研究”等多项课题的研究工作。2001年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先后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二等奖两项,2005年获得北京市“五四”奖章。  相似文献   

3.
欧昌梅 《遵义科技》2004,32(1):15-19
玉米是我县主要粮食作物,为了加快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步伐,进一步挖掘玉米生产潜力,加速农业产业化发展,筛选更多适应我县自然条件的高抗、高产、优质的杂交玉米新组合良种,促进品种结构多元化形成,特进行本试验,为我县玉米引种大面积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农作物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筛选出一批适应镇巴气候条件的优良水稻、玉米、油菜新品种,使全县良种普及率由60%提高到90%,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做出了贡献。并提出了今后工作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2004年我国粮食获得丰收,总产量达到4695亿公斤,粮食单产和当年粮食增产量均创历史最高水平。然而,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认为,粮食总产量跟消费量相比仍然还有缺口。玉米是我国现阶段增产潜力最大的谷物之一。要使21世纪玉米持续增产,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辛勤耕耘,刻苦攻关,5年来,在玉米新品种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产业化工程,名、特、新、优品种引种示范等方面均取得了突出成绩,为社会提供良种1000多万公斤,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达6个,对北京农业生产起到了强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在“超级玉米”研究、玉米DNA指纹图谱技术和不断推陈出新的玉米新品种等方面均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相似文献   

6.
“十五”期间,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开展农业科技创新,通过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努力探索农科教结合新路;充分发挥玉米育种优势,加大成果转化的力度,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和新成果;积极开展科技下乡进村入户,切实为“三农”服务,为促进广西农业经济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辽宁科技参考》2007,(5):F0004-F0004
通过种子繁育基地、种子加工基地、仓储等配套工程建设,丹东农业科学院先后掌握了该系列品种在适宜地区的高产栽培及相关配套技术以及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推广新技术10余项,示范推广新品种15个,获得国家植物品种权9项,解决关键技术8项。通过试验示范,建立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品种的产业化链条,  相似文献   

8.
《科技信息》2000,(2):9
美国科学家利用遗传工程培育出的转基因作物已在美国得到广泛推广和栽培。在短短3年时间里,转基因玉米、大豆和棉花等新品种的栽培面积已达到5000万英亩(约合3亿多亩)。 美国对农业生物技术的开发始于80年代,其发展过程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培育出抗病虫害和耐除草剂的新品种;第二阶段是改善作物的品质,如改进和提高其营养成分。大豆、玉米和棉花是美国的主要农作物。科学家们首先利用土壤杆菌作  相似文献   

9.
李亚军  商秀霞 《科技信息》2007,(34):316-316
高淀粉玉米新品种锦单10号是辽宁省锦州农科院玉米研究所选育的优良中晚熟高淀粉玉米新品种,在辽宁省各地区以及辽宁省区域试验、生产试验中均表现良好,2005年通过了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6年获辽宁省锦州市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  相似文献   

10.
《科技潮》2006,(10):37-37
9月1日,北京市玉米新品种展示观摩周开幕式在北京市农作物新品种试验展示基地隆重举行。这是我市第一次举办这样大型的玉米新品种展示观摩活动,时间持续一周。北京市借助“高产优质专用玉米  相似文献   

11.
前不久,由山东莱州市种苗研究所培育,首创我国玉米连片大面积高产新纪录的玉米新品种——西玉3号,先后通过山东、陕西两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专家们认为,西玉3号是一个具有突破性的玉米新品种,它的推广将有效地提高玉米产量,成为我国玉米换代新品种的主体品种,对完成我国2000年粮食生产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该品种已被农牧渔业部和山东省定为重点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4个抗旱玉米新品种进行大田种植试验,探讨玉米新品种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适应性。研究表明,受干旱和高海拔热量不足气候影响,参试玉米品种生育期均有延长,参试品种中仅甘玉801不能完全成熟,千粒重明显低于其他品种;同时极端干旱气候影响玉米抽雄、抽丝及授粉率,导致玉米空杆率较高,果穗秃顶较长,穗粒数较少,且影响籽粒灌浆和千粒重,最终导致产量下降。但就相对产量来看,玉米新品种玉源7879和金穗501明显高于对照先玉335,分别较对照增产17.3%和10.5%,可以初步确定为旱地玉米新品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刘文芬 《遵义科技》2004,32(1):25-26
为了进一步展示大穗粒型杂交玉米新品种的增产潜力,鉴定各组合的综合性状及其适应性和抗逆性,加速玉米品种的更新和合理布局,提高玉米单产,使玉米生产再上一个新台阶。今年在县种子公司的安排和指导下,我镇对大穗粒型杂交玉米新品种进行了同田展示和示范种植,为今后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使我镇杂交玉米大面积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4.
通过连续3年对杂交玉米新品种毕单13号亲本保纯技术的试验研究,总结提出了杂交玉米新品种毕单13号的原种繁殖技术措施、亲本自交系保纯繁殖程序和亲本保纯技术措施,对玉米种子产业化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郭剑峰 《科技潮》2012,(12):66-67
联系采访卢柏山时,他还身在海南基地考察玉米新品种;而短短几天后,就在记者采访的当天下午,卢柏山又踏上了飞往珠海的班机,为经销商提供指导性意见。每当冬季来临的时候,气候宜人、适宜播种的南方,便成了卢柏山选育、推广玉米新品种的主战场。是他带我走进玉米地近年来,凭借着京科糯2000、京科糯  相似文献   

16.
浅谈玉米新品种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繁制玉米新品种是适应我区农业结构调整、品种优质化、品种更新及市场竟争,是种业持续发展的保证。在新疆区域,制玉米种是全国各大种业的首选地之一。我区自然生态区各异,不同品种在不同区所表现又不一致。如果盲目引进  相似文献   

17.
张一帆  郭志弘 《科技潮》2003,(12):27-27
目前,北京市农科院玉米研究中心的试验地遍及京郊大地。在这里,你可欣喜地看到专用玉米新品种处处皆是。它们不仅产量高过传统玉米,而且,专用品质好。有蛋白质含量超过12%,适合作饲料的良种;有淀粉含量高达75%,适合做淀粉加工的专用良种;有单株生产力高,适合与蔬菜间作套种的粮用品种;有供鲜食菜用的甜五米、糯玉米等。正是这些优质专用玉米为郊区农民赢得了市场,陆续更换着传统玉米,迎合了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支撑起玉米进入产业化发展的新局面。许多大、中型饲料厂和一些养殖场看中高蛋白优质王米“京科8号”含粗蛋白11.5%、赖氨酸0.36%…  相似文献   

18.
王运贻 《遵义科技》2006,34(3):40-43
为了解杂交玉米新品种在我县的丰产性、抗病性和适应性,我们将各地提供的一些杂交玉米新品种在我县作适应性试验种植,现将试验结果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为了适应我市玉米生产发展和需要,鉴定所引进玉米新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筛选出适合我市生态条件下种植的优质、高产、抗病新品种,为品种审定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了选择适应榆林市滩水地覆膜玉米的玉米新品种,我们以从法国利玛格兰种子集团引进的Lim4、Lim49、Lim760三个玉米品种为处理,以榆林市近年新推广的陕单911、榆单52两个玉米品种为对照,实施玉米品种对比试验。探讨这些玉米品种遗传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检验法国利玛格兰系列玉米品种在榆林市的适应性及增产潜力;进一步选择适应我市滩水地条件下高密植栽培的玉米新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