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扬 《孝感学院学报》2009,29(6):124-127
“同化、顺应”理论是以瑞士心理学家丁·皮亚杰为首的日内瓦学派创立的。“同化、顺应”理论的正确理解和在作曲理论系列课程教学中的准确运用,将有助于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在横向上不断扩大、在纵向上不断深入,有助于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形成一个不断生长着、充满生机和活力、开放的、发展的、膨胀着的体系,同时,为学生预见未来和接受新价值观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2.
学科知识的线性组织结构以及知识导图类的目录状、网络状平面呈现,将认知的结构信息与知识细节信息同时呈现,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认知的负担,同时,无法对知识及其相关性进行定位,知识间的拓扑关系无法较好表达.针对上述问题,该文从认知过程出发,分析了学科知识结构认知过程与地理空间认知过程的层次相似性,并依此建立学科知识结构的地理空间化方法,将传统的线性知识组织及线性空间,转化为二维平面化知识组织与二维平面空间,探讨一种新的利用地图空间化的层次认知,形象、直观、快速提高传统课程知识结构认知的方法,为知识导航与智能导学建立地理化的位置服务基准,有效地扩展了知识地图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从皮亚杰的认知和情感发展理论入手,通过对语言失误与同化、学习策略与顺应、知识的获得与图式理论以及认知发展阶段与外语学习的临界期等问题的探讨,对其理论在中国外语教学中的意义与价值做出深层次的分析,从而在理解与发展其理论方面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元认知是以认知策略为基础,以自身的认知系统为认知对象,对主体认知过程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是对认知的认知.元认知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3个基本要素.学生元认知水平的高低对科学课程学习具有重要的影响,这要求综合科学课程的教学应设法丰富元认知知识、诱发元认知体验、强化元认知监控,不断提高学生的元认知水平,促进科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认知语言学是一门新兴的认知心理学与语言学相结合的边缘学科。认知能力是我们人类获取知识的根本途径,所以认知语言学提出语言的产生、学习和运用大体上都必须通过人类的认知来加以解释。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出发,运用综合分析的方法,初步探讨范畴化理论和原型理论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并提出了相应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方法,以提高词汇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岗位知识视图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岗位知识视图是促进岗位知识转移和应用的有效途径,组织成员通过岗位知识视图可以提高学习岗位知识的效率.首先,给出了知识视图和岗位知识视图的概念;然后,分析了岗位知识视图在岗位知识服务系统中所处的地位,并给出了岗位知识视图的具体构建过程;最后,通过岗位知识视图的实例说明了所提构建方法的可行性和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7.
认知理论被广泛运用于语言研究的各个领域。本文探讨了认知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教师自觉地将认知理论运用于语法教学、词汇教学和听力教学中,可以有效地将学生的知识内化,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提高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丁健 《科技信息》2009,(26):I0154-I0155
本文主述介认知语言学论近几年来最新的发展状况。该语言分支的发展主涉及其内部架构的修订及应用研究。本文综览认知语言理论的5个方面:范畴化、隐喻化、心理空间及概念整合理论、认知语法和构式语法。  相似文献   

9.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本身特有的覆盖面广、实践属性强等特点,给大学本科的计算机网络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从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被誉为当代学习理论发生的最本质性与革命性的变化.综合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的知识观、学生观和学习观,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充分认识和肯定这种双向同化和顺应相统一的作用,加以统筹考虑和整合,是对大学本科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一种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基于可配置模板的产品设计知识多维度表达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产品设计知识多维度分类体系中的知识表达问题,研究了可配置模板的构建技术,实现了基于可配置模板的产品设计知识多维度表达. 首先,在考虑设计知识动态演化特性的前提下,给出了可配置模板的定义,然后建立了包括模板构建流程、模板实例化在内的可配置知识模板构建方法. 通过支持自定义的树结构,构建了设计知识多维度视图模型. 多维度视图模型通过引用模板,使得根据不同模板实例化的知识关联到对应的视图节点之下,实现了产品设计知识的多维度表达. 基于该方法开发的软件系统在航天、船舶等企业进行了应用,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建构主义理论是当今课程改革的三大现代教育理论依据之一。近年来学者们对建构主义理论的研究表明:建构主义主要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较好地遵守了人类的认知规律。本文将建构主义理论运用到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的重要课程——英美文学课的教学中,探讨如何在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进行英美文学课的教学,为该课的教学改革尽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2.
针对参数化特征设计,研究了特征的分类及其在二维环境下的投影,进而给出二维环境下用户可扩充的特征库。其中的特征是参数化定义的,视图中的投影是相互联系,对一个视图的修改,将导致其余视图的相应变动,从而实现尺寸驱动的参数化特征设计。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试图运用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化理论来解释语言模糊现象,原型范畴化理论可为研究模糊语言问题提供一种认知层面的理论依据。同时语言模糊现象也为经典范畴化理论向原型范畴化理论的过渡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
浅议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职业生活化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万兰平 《科技信息》2010,(29):I0275-I0275,I0237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中职学生的基础课程,我们希望学生通过学习这门课程,真正做到将所学运用于将来的职业生活的目的。对于我们职业学校的基础课程教师来说,我们应考虑如何让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活走进我们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如何让抽象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贴近职业生活?如何使计算机知识运用于职业生活?教师应该尝试创设具有专业职业生活气息,贴近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引入,举例职业生活实例,根据知识特点情况,将所教知识,点滴渗透,从而构建职业生活化实践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  相似文献   

15.
认知灵活性理论将知识分为良构领域和非良构领域,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理论,是教学的重要依据之一。电视新闻摄像课程的教学以此理论为指导,将摄像教学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并细分为五个层次,为达到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通过随机进入教学,在不同的阶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多元认知表征,最终达到促进迁移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6.
田银  李章勇  王伟 《科技信息》2010,(21):I0158-I0158,I0093
认知科学概论是一门前沿性科学相关的课程,根据生物医学工程本科专业的特点,课程融合的内容突出生物医学信号处理在认知科学中认知神经机制的分析与应用。在课程教学中,注重将二者间的知识进行融合联系,主要从教学、实验和融合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7.
陈蕾 《科技信息》2011,(18):I0154-I0155
关联理论将认知与语用研究结合在一起,将语用学研究的重点从话语的产生转移到对话语的理解上。语言交际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是按一定的推理规律进行的认知活动。而关联理论框架下的阅读理解是一个作者明示,读者推理的认知过程;同时,阅读理解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读者尽可能寻找最佳关联的逻辑推理的心理过程。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关联理论下阅读策略的现状,然后具体介绍了关联理论的含义及其原则等基本理论,接下来将这一理论应用于英语专业阅读策略的研究中,最后对文章进行总结,希望关联理论在阅读策略中的应用会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及阅读速度。  相似文献   

18.
语言学的发展促进翻译的发展.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三大纯理功能理论应用到翻译理论研究中,能为翻译理论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同时,将认知语言学中的范畴化和家族相似性理论引进翻译中,可以为对等做出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19.
认知负荷理论(cognitive load theory)是在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基础上提出的一种促进教学设计的理论,这种理论以容量有限的工作记忆为核心,把图式作为长时记忆中知识和技能的储存形式。教师通过降低教学设计的认知负荷,促使学生获得与图式有关的知识。概念图作为教与学的有效工具,正在不断地被尝试与研究。这里基于Sweller的认知负荷理论,通过对物理概念图的实例分析,为应用概念图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高等数学课程与高中数学内容之间的联系进行研究,其中包括知识方面、思想方面、学科自身性质方面及观念方面的联系,进而说明高等数学课程对高中数学教学所起的重大指导作用。进一步地,分析、归纳了高等数学理论在高中数学中的若干应用,尤其介绍了导数理论、极限理论、向量理论及积分理论在高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