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城市竞争力是目前我国关于城市研究的一个热门领域,它主要是指城市在集聚生产要素和创造财富以及促进城市所在地区和国家发展方面的能力.文章以山东省17个地级城市为样本,选取了28个评价指标,组成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17个城市进行了竞争力排序,然后在此基础上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17个城市进行竞争力类型划分,最后对不同竞争力类型的城市进行简单评价,目的是为了找出进一步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我国矿业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一个由3个层次、7个子系统、42个指标构成的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因子分析法、层次分析法进行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测算.并按此方法对所选不同发展阶段的矿业城市进行综合竞争力评价.  相似文献   

3.
因子分析在中心城市竞争力绩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我国37个中心城市为样本,选取了7项反映城市竞争力绩效的综合性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得出了影响中心城市竞争力绩效的3个关键因子:辐射力、吸引力和持续增长能力,并计算出样本城市相应的各因子及综合竞争力的得分和排序,通过现实竞争力和潜在竞争力分析,实现了中心城市竞争力的绩效评价.  相似文献   

4.
在多元统计资料的基础上,建立了城市旅游竞争力指标体系,对湖北省17个地级市的旅游竞争力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提出了提高湖北省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合理对策。  相似文献   

5.
长江三角洲各城市竞争力时间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城市竞争力概念进行界定并建立了对应的指标体系,引入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实证研究了长江三角洲15个地级市1997~2004年间城市竞争力的演变.长江三角洲整体城市竞争力提高的同时内部差异扩大,呈现出浙江省追赶江苏省的局面,城市综合经济实力依然是影响城市竞争力的最主要因素,但环境要素、对外开放以及发展潜力对城市竞争力的贡献日益加强,各因子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趋向均衡,同时行政区划调整对城市竞争力亦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城市竞争力是城市综合实力的具体体现,对城市乃至其所在区域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山东省17地市为研究对象,选取山东进入快速城市化时期相隔10年的不同时间断面,构建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别计算出不同时间断面17地市城市竞争力综合得分,通过区域发展差异的纵横比较,总结城市竞争力的动态演变规律及其影响要素,为城市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建立城市竞争力综合指标评价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计算江淮城市群11个城市在2 001~2 010年4个时间断面上城市竞争力主成份得分和综合得分,并对其进行评价和排序,依据评价结果揭示江淮城市群11个城市竞争力的综合演变、主成分演变特征,进而探究其时空演变趋势。通过分析4个时间断面上的城市竞争力等级分布图和空间插值图,揭示江淮城市群11个城市竞争力的空间分异特征和空间扩展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8.
以《2012湖北统计年鉴》的数据资料为依据,借助统计软件 SPSS19.0,笔者采用主成分聚类分析法对湖北省12个地级市的城市发展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武汉具有最强的城市发展竞争力,其次为襄阳、宜昌、荆州、孝感、黄冈.文末,作者提出了一些提高城市发展竞争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通过选取相关指标,从旅游业发展业绩、旅游竞争潜力、旅游环境支持力三个方面构架了城市旅游竞争力综合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合肥城市旅游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合肥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文章根据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和层次性原则,结合获取评价数据的可能性,从旅游业核心竞争力、旅游业发展环境竞争力两个方面构建了城市旅游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权法和TOPSIS求逼近理想解方法对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以下简称鄂西圈)内宜昌、襄樊、荆州、荆门、随州、十堰、恩施、神农架8个市(州、林区)旅游业竞争力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宜昌市的旅游业竞争力最强,神农架与其他城市相比较弱.  相似文献   

11.
广州与深圳服务业竞争力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竞争力是当前城市研究的热点,而服务业竞争力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研究对比分析了广州、深圳服务业发展的过程、内部构成状况的特点,确立了服务业竞争力总量、质量、贡献、成长力的指标体系,从总体上看,两城市的服务业竞争力水平相近,而从服务业的内部构成看,广州市以交通邮电为主的传统服务业竞争力较强,而深圳市以金融保险业和房地产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态势强劲. 在对二者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发挥优势、注重特色、优化结构、提高素质等进一步提升服务业竞争力的竞争战略.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主要中心城市竞争力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川地处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城市化水平较低,产业升级和产品换代缓慢,特别是主要城市的综合实力较弱,对区域的带动作用不强,直接影响全省经济发展,文章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四川18个地级市的城市竞争力进行分析评价,进而将城市分为4类,分别提出了各类城市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城市环境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城市发展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以建设生态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50个城市为对象,分析了城市环境质量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体系中各状态要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50个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中,以环境质量为控制要素的占72%,这一要素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数的相关性R2=0.883 9;城市环境质量水平的高低与基础实力、城市竞争力和管理能力等支持系统均有密切关系,这些支持系统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即城市环境质量是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14.
周永卫  范贺花 《河南科学》2012,30(11):1649-1653
以2011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列出的河南省17个省辖市(不含济源市)的交通指标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因子分析建立其城市交通能力综合指标排名测度模型,进行综合评价.选取的指标共12项,主要信息提取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在此基础上使用综合因子得分作为综合指标排名.排名结果表明:郑州市交通能力最强,洛阳、焦作、驻马店、商丘、安阳紧随其后,三门峡市交通能力最弱.另外,在新的因子下使用聚类分析对17个省辖城市交通能力进行聚类,进一步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中心城市竞争力定量评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从城市经济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科技文化竞争力、城市开放程度竞争力、城市产业结构与效益、环境竞争力等6个方面共37个指标,对山东省17个地级市进行评价,利用主成分分析原理及方法,对各城市竞争力的情况进行分析、比较和分类,最后提出了提升山东省城市竞争力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地级城市竞争力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综述了国内外城市竞争力指标体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江苏省城市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分3层,以发展为表征,涉及发展水平、发展效益、发展潜力、发展外向度、发展调控度等5个方面共29项指标,运用SPSS对2003年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江苏省城市竞争力综合评价函数,并对江苏省地级市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论是:苏州、南京、无锡3市城市竞争力最强,常州、南通、镇江3市较强,连云港、泰州、徐州、扬州、盐城5市较弱,淮安、宿迁市2市最弱.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山东经济快速发展,但城乡社会经济依然极不平衡,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是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是缓解一系列经济社会矛盾的必然选择,合理度量城乡一体化水平是城乡更好更快发展的前提.笔者以山东十七地市为研究对象,确定一套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为基础的多因素综合指数评价法,对目前山东区域城乡一体化水平定量分析,得出山东城乡一体化水平呈现自沿海到内地东部到西部的区域差异,并提出了促进山东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浙江省的城市综合竞争力水平较高,但也呈现出发展不均衡的特点。文章采用两阶段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浙江省11个地市进行实证分析,认为浙东北的城市综合竞争力强于浙西南城市,并且两大区域的竞争力差距正在逐步缩小。  相似文献   

19.
Environmental efficiency has become a key indicator in describing the capacity of regional resource utilization with consideration of the negative externality to nature. Notabl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agglomerations all over the world, the role and strategy of efficiency measurement for cities should be reorganized to deal with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s among cities based on urban agglomerations. In this paper, we construct a set of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 models based on a peer-evaluation mode with consideration to the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s among cities within the same urban agglomeration together with the competitive relationships between different urban agglomerations. Then, this paper we analyze the environmental efficiency of 48 Chinese mainland cities belonging to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Urban Agglomeration (BTHUA), Yangtze River Delta Urban Agglomerations (YRDUA), and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GHMGBA). This was accomplished during 2014 to 2019 by using four inputs, two desirable outputs, and two undesirable outputs. The results of efficiency scores indicate that the environmental efficiency trend increased during the time series from 2014 to 2019 while the dif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efficiency among different cities and urban agglomerations are significant. The BTHUA is the best performing urban agglomeration with much higher environmental efficiency scores in all the years. Besides, this paper selected 11 influencing factors based on three different angles to analyze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s to environmental efficiency scores for providing further inspiration to manag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