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数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学科,它和整个自然科学具有同等的地位。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恩格斯指出:“数学是数量的科学”(《自然辩证法》235页)、“纯数学的对象是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所以是非常现实的材料.”(《反杜林论》35页)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本来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起源于外部世界的事实”,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是人脑中天生的,不是来自“先天的直觉”,不是来自“思维的自由创造”,而是在生产实践中对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抽象。人类认识数和形的能力是长期社会实践发展的结果。“数和形的概念不是从其它任何地方,而是从现实世界中得来的。”(《反杜林论》)是从客观事物中抽象出来的,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不断锻炼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2.
新店大队的革命干部和广大贫下中农,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的伟大教导,活学活用毛主席的光辉哲学著作,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运用辩证唯物论的反映论,彻底批判唯心论的先验论,积极投身到三大革命运动中去,反复实践,反复认识,获得去年玉米生产大幅度的增产。全大队秋玉米面积35.25亩,平均亩产589斤,比1969年增产34.8%,是  相似文献   

3.
毛主席语录     
我们现在思想战线上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开展对于修正主义的批判。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  相似文献   

4.
数学是一门高度抽象的学科,代数学当然也不例外。但是正如革命导师恩格斯教导的那样:“纯数学的对象是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所以是非常现实的材料。这些材料以极度抽象的形式出现,这只能从表面上掩盖它来源于外部世界的事实”。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恩格斯和毛主席的这些科学论述,极其深刻地阐明了数学产生和发展的来源和它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大青叶蝉是一种广布于北半球的杂食性大害虫,主要为害禾谷类作物,果树及行道树。在我国分布很普遍。在甘肃省由于此虫为害,对粮食及水果生产影响很大。1966年兰州市农业区划队曾建议将此虫列为重点消灭对象。我们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的教导,从1964年起,连续两年多对此虫的生物学作了观察和研究。文化大革命后,又进行了一些补充调查。现将初步结果整理如下,供生产和实践应用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6.
春雷霉素是一种医、农两用的抗菌素。目前,在农业上,我国正在探索用来防治稻瘟病。为了使它在生产上发挥应有的作用,省农科院植保所稻病研究组和温岭县良种繁育场,遵照毛主席关于“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的伟大教导,去年,开展了春雷霉素防治稻瘟病药效及其使用技术的科学实验。现将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7.
真理究竟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或者说真理到底有没有主观性?这个问题似乎早已有了定论,其实很有重新认识的必要。要回答这个问题,应当首先从什么是真理说起。马克思主义认为,真理是一种认识,但不是所有的认识都是真理。只有正确的即符合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才是真理。这可说是关于真理唯一科学的定义。这就是说,真理是由两个基本的部分构成的:一部分——客观内容,即“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里得到改造的物质世界”;一部分——主观形式,即客观物质世界及其规律在  相似文献   

8.
<正> 新闻从哪里来?回答是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但大干世界多彩多姿,社会实践活动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广阔无垠的,事必躬亲永远也不可能。那么,新闻工作者除了亲身参加社会实践外,还要不要寻找新的新闻源,回答是肯定的。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大有必要成为一名消息灵通人士,因此也就要有“千里眼”和“顺风耳”。这样,博览群书,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资本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好吗?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吗?对于这些基本问题,在“文化大革命”以前的年代里,人们是明确无疑的。然而,十年大动乱,搞乱了人们的思想,搞乱了人们对各种事物的认识。现  相似文献   

10.
一、科学研究从问题开始科学研究是从哪里开始的?从学习前人知识开始吗?从观察和实验开始吗?科学中的传统观念对后两个问题是给以肯定的回答的。目前我国出版的某些论述科学方法论的著作,就认为科学研究必须“始于观察”。其理由是:观察和实验是实践活动,是人们获得感性认识的方法;既然认识从实践开始,从感性然后上升到理性,按照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科学研究当然应当而且必须从观察和实验开始。然而,科学研究真的是从观察和实验  相似文献   

11.
我们革新小组是由一名干部、五名技术员、十三名新老工人组成的。几年来,遵照毛主席关于“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为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的指示,我们认真学习《矛盾论》、《实践论》、《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等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观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用充满血泪的经验和教训换来的,从“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抓革命,促生产”,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是硬道理”,这些打上鲜明时代烙印的口号浓缩出了一部中国现代经济的发展史  相似文献   

13.
当前已临夏季高温,如何提高土制产品的单位含量,缩短出料时间,以大批生产“九二○”来满足农业生产上的需要,确是一个急须解决的问题。我们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的教导,打破洋框框,大搞科学实验,把三级固体发酵时间,从原来八天缩减为三天出料,含量达3085单位。这种方法不但适用于夏季,而且其他季节也都适用,是一种多快好省的好方法。现简介于下,以供参考:1.一级菌种:采用马铃薯60克,琼脂(洋菜)6克,葡萄糖6克,加水至300克。用  相似文献   

14.
人的知识、才能是从那里来的?是先天就有的,还是后天才有的?唯物论的反映论认为,人的知识、才能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来自后天的实践。唯心论的先验论则认为,有的人从娘胎生下来就有知识、才能,是“圣人”。这也就是林彪和孔老二所宣扬的“生而知之”的天才论。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同志的哲学著作和其他许多包含着丰富哲学思想的著作,从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中,深刻地论述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一九六三年,毛泽东同志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一文中,指出一个正确认识的形成和发展,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多次的反复才能完成,并提出了“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以下简称“两变”)的命题。  相似文献   

16.
激光育种     
激光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迅速发展来起的一门新技术。由于它具有亮度高、方向性好、单色性好和相干性好等几个极有价值的特点,所以虽然它的历史不长,但却发展很快,无论在国防军事,工业生产,医学工业,生物学应用和科学研究等方面都有它开辟出来的新技术生长点。激光育种是通过激光辐射农作物,诱发其遗传结构的改变而导致突变,从中选育有利的变异而获得我们所需要的新品种。这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育种新技术。我们遵照毛主席:“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的教导,于1973年利用氩离子激光器射早稻“科选17号”种子,已选育出早熟、矮秆、抗倒、丰产的水稻新品种“激科选2号”,目前正在各地试种推广,通过实践,对激光在育种上的应用也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进口和国内的一些高品位磷矿加工生产的磷矿粉肥肥效明显,但对我县自产的平均含磷量23%,并含有 Ae_2O_3 3.61%、Fe_2O_3 5.46%、CaO32.2%、MgO1.26%可溶性 P_2O_5 2.74%的低品位磷矿,是否也可以加工制作磷矿粉肥进行施用?我们遵照毛主席关于“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的教导,于1972年10月在金桥公社城西大队烂塘畈11.3亩的酸性土壤的稻弄草籽田里进行了试验观察。  相似文献   

18.
在深入揭发批判“四人帮”运动中,我们又进一步学习了毛主席的《矛盾论》、《实践论》、《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三篇光辉哲学著作。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遵照毛主席历来倡导的理论联系实际的革命好学风,运用唯物辩证法来指导专业学习,使我们对电磁感应定律有了较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很多人觉着保送上大学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因为保送生可以躲过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可以不遭受到高考志愿录取的滑铁卢,但是作为保送生的我知道,这份“幸运”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而是从高三的“炼狱”中修炼出来的正果。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的教育改革 ,非言语在构建学生愉悦心理气氛中的功能也愈来愈引起我国教育界的关注 ,非言语的研究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展现了一个被长期忽视的新天地。什么是非言语呢 ?所谓非言语即指人们不用语言而借助人体自身的功能来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某种意义的符号。非言语又同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气氛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 :有些教师讲课无论从内容、方法上都挑不出毛病 ,但那和尚念经似的语调 ,使人恹恹欲睡、疲惫厌倦。苏联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 :“学校里的学习 ,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