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呼和浩特市园林害虫共计232种,隶属6目50科,其中杨树害虫120种,柳树害虫110种,榆树害虫80种。探讨了城市园林树木害虫区系特点,发生原因和对策。附有呼和浩特市园林树木害虫种数统计表。  相似文献   

2.
曹冠武  姚松  田野  杨伟敏  郭国杞 《河南科学》2012,30(9):1223-1228
据初步调查,发现宝天曼自然保护区的森林害虫有6目51科245种(不包括蝶类、白蚁、蝗虫).从害虫危害部位来分析,食叶害虫最多,高达184种,其次蛀干害虫42种,取食和危害树枝、茎部害虫29种,取食和危害根部害虫18种.并据此提出了自然保护区森林害虫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3.
对福建省油茶害虫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并查阅了大量文献,记述我国油茶害虫、害螨290种,分属2纲9目62科。从分类系统看,以鳞翅目害虫(99种)、同翅目(94种)为多,各占34.62%和32.64%,并列出了每种害虫的中文名称、学名、油茶产区的分布,为控制油茶害虫的发生与危害提供相关的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4.
油茶害虫名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福建省油茶害虫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并查阅了大量文献,记述我国油茶害虫、害螨290种,分属2纲9目62科。从分类系统看,以鳞翅目害虫(99种)、同翅目(94种)为多,各占34.62%和32.64%,并列出了每种害虫的中文名称、学名、油茶产区的分布,为控制油茶害虫的发生与危害提供相关的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5.
对昌吉市棉花害虫种类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棉花害虫(螨)有17种,其中害螨4种,为害严重的害虫(螨)有棉铃虫、棉蚜、棉叶螨等.文章阐述了昌吉市棉花主要害虫的危害及防治现状,提出了今后对棉花害虫(螨)综合治理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二连口岸进境木材害虫检疫与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二连口岸进境木材害虫进行了检疫,调查分析表明,截获木材害虫33种,其中《中俄、中蒙植保植检协定》中规定的检疫性害虫6种,统计了害虫种类、寄主及其分布。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导小麦害虫天敌91种,其中寄生性天敌6种、捕食性天敌昆虫55种、蜘蛛30种。对小麦害虫与天敌的消长动态、天敌效能等进行了初步研究。把小麦害虫划分为五个生态类型。  相似文献   

8.
山西省核桃害虫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木文报道作者自1987年以来对山西省棱桃产区害虫的种类与为害核桃树的调查结果。和介绍主要害虫的防治方法和效果。通过调查,共发现害虫90种,分属于5目36科。明确了当前造成我省核桃产量和质量下降的害虫,东山地区主要是核桃举肢蛾Atrijuglans hetaohei Yang西山地区主要是核桃黑斑蚜Chromaphis juglandicola Kaltenbach并对这两种害虫进行了防治研究,收到了明显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记载了在凉山州荞麦上採集的病虫害及天敌中已鉴定出的名录,计病害4种,害虫26种,害虫天敌17种。  相似文献   

10.
利用声测报技术检测农产品害虫的新方法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介绍了一种检测农产品害虫的新方法——害虫声检测法,与传统的农产品害虫检测方法相比,此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灵敏度高、价廉等优点,近年来,在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技术的推动下,害虫声检测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进入实用阶段,已建立了水果害虫和储粮害虫声信号微机实时监测系统,综述了声检测技术的发展历程、最新进展及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1.
赣北茶区蜘蛛群落结构及种群数量消长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江西赣北茶园自然蜘蛛群落结构、多样性及其数量消长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1.赣北茶园蜘蛛群落已定名的有17科、54属、82种,主要是黑色蝇虎、日本管蛛、异角丘腹蛛、锥腹肖峭,其中以异角丘腹蛛的数量为最多。2.茶园蜘蛛群落多样性、均匀度以4月份、8月份较高,对茶园害虫控制作用较强。3.经过数据处理,建立了蜘蛛优势种数量消长预测模型,给出了茶园蜘蛛与气候因子的关联序,为茶园害虫综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于2010—2011年系统调查了珠海凤凰山区荔枝园内节肢动物群落,分析了群落的结构组成、时空动态及主要益害虫相互作用关系,结果如下:1)共采集到节肢动物2个纲、16个目、48个科、79个种,其中害虫35种,捕食性节肢动物29种,中性昆虫9种,寄生性节肢动物6种.荔枝园节肢动物群落较丰富,益害虫优势种明显.2)随着温度变化,群落总体及个各类群的物种在5—11月份丰富度最大.3)害虫优势种为荔枝蝽(Tessaratoma papillosa)与荔枝瘿螨(Aceria litchii).其主要天敌为锥腹肖蛸(Tetragnatha maxillosa)、草间小黑蛛(Erigonidium graminicolum)和异色瓢虫(Leis axyridis).  相似文献   

13.
青岛沿海的山茶群落是我国常绿阔叶林分布的最北缘.该种群的存在丰富了山东省的物种多样性.本文研究了山茶种群的基本群落学特征,分析了以山茶为优势种的常绿阔叶矮林的种类组成、生活型谱、空间结构、生态结构,并对其在这一地区分布的原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阐述了该种群在山东植被乃至全国植被中的地位,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了基本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福建茶园蜘蛛种类与种群动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福建茶区茶园蜘蛛开展普查和定期定点调查,初步查明福建省茶园蜘蛛有45种,明确了不同类型茶园天敌蜘蛛,有机生态茶园和综防示范园的害虫治理措施对蜘蛛有显著的保护作用,但综防示范园农药的使用对天敌蜘蛛仍然有一定的影响.此外,茶园耕作措施对台刈蜘蛛种群影响显著.蜘蛛是黑剌粉虱和茶假眼小绿叶蝉的重要天敌,尤其结网蜘蛛对其成虫表现出很高的网捕效果.  相似文献   

15.
新型农村社区是一种半城市化的社区,它容纳了多重身份的社区居民、多种行业的企业组织、多重社会关系、多种利益诉求,并体现出高度的开放性、流动性和异质性。多种原因使基层政府在社区治理中出现了权力"悬浮"的困境。转变治理观念、探索新的治理体制、调动基层政府的积极性、规范公权力的运行、重构官民之间的联系纽带是破解治理"悬浮"困境,实现新型农村社区"善治"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6.
重庆东温泉藻类群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优势度原则和数量生态分类方法,对所掌握的重庆东温泉藻类采样鉴定资料进行了优势属、生态属组、群落类型分析,认定五个优势属,两个生态属组,四大类群落及群聚型,共计14种.在结果讨论中提出了群落对生境的确限度概念.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传统文化包含了很多积极的因素,如人与自然的统一,以人为本,和为贵,敬老爱幼,乐于奉献等。本文分析和探讨了优秀传统文化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认为应该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以促进社区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有机茶生产及其关键技术害虫生物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有机茶的生产技术;针对有机茶生产关键技术害虫生物防治研究应用茶毛虫NPV防治茶毛虫(Euproctis pseudoconspersa Strand),白僵菌871(Beauveria bassiana strain871)防治茶丽纹象甲(Myllocerinus aurolinealus Voss),韦伯虫座孢菌(Aegerita webberi Fawcett)防治黑剌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erus Qumnt),Bt与苦参碱(Matrine)混剂防治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Gothe))、茶尺蠖(Ectropis obligua)、茶毛虫,苦参素、除虫菊素(Pyrethrinum)防治茶丽纹象甲、假眼小绿叶蝉、茶尺蠖、茶毛虫、茶蚜(Toxoptera aurantii(Boyer))等;上述技术已在福建茶区示范推广200km2,防效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19.
小菜蛾生态控制措施对十字科蔬菜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平生  田明义  曾玲 《武夷科学》2002,18(1):99-103
本文调查了十字花科蔬菜田节肢动物群落组成 ,分析蔬菜品种之间各群落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以及发生数量的变化 ,阐明对小菜蛾实施生态措施 ,可有效地保护菜田自然天敌 ,为小菜蛾种群的持续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昆虫与植物之间色彩通讯是彼此信息交流的渠道之一,基于害虫趋色性研发的诱虫板作为一种绿色防控手段,已广泛应用于农林害虫的防控和预测预报。为了明确黄色诱虫板在茶园害虫多样性调查和防治中的效果,我们于2018年7月~8月对井冈山大井茶园里的黄色诱虫板的诱捕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黄板对茶园双翅目、膜翅目、半翅目、鞘翅目和鳞翅目昆虫诱捕效果最佳,直翅目害虫诱捕效果较差,且不同类群间数量差异极其显著。阳面诱捕的昆虫总数量多于阴面(V=1450.5,P=0.0032),不同类群诱捕效果的分析表明:双翅目(Wilcoxon符号秩检验,V=1525,P=0.017)、半翅目(Wilcoxon符号秩检验,V=1233.5,P=0.044)、鳞翅目(Wilcoxon符号秩检验,V=244,P<0.001)、膜翅目(Wilcoxon符号秩检验,V=818.5,p<0.001)双面诱捕数量存在显著差异,且阳面均多于阴面。相关性分析表明半翅目—鳞翅目(r=0.75,P<0.001)、半翅目—膜翅目(r=0.55,P<0.001)、半翅目—鞘翅目(r=0.58,P<0.001)、鳞翅目—膜翅目(r=0.53,P<0.001)、鳞翅目—鞘翅目(r=0.71,P<0.001)、膜翅目—鞘翅目(r=0.63,P<0.001)间诱捕数量上存在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