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通过对会计造假的动机和行为种类的分析,揭示了会计造假行为的危害性,并提出对会计造假行为防范与治理并重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2.
邱林 《科技资讯》2005,(24):168-169
会计造假是指会计信息行为主体伪造、变造虚假会计信息,为特定利益团体或个人谋求不当利益的违法犯罪行为。会计造假是一种国际性现象,在西方国家也并非新鲜事,在美国也已相当突出。会计造假的历史也相当悠久并延续至今。英国1720年的南海公司事件、美国1929年的股市大崩溃,都是会计造假引起的社会经济后果的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3.
张捷 《科技咨询导报》2010,(31):192-192
会计监督作为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对于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提高经济效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起着重要的保证作用。会计监督是保证会计工作有序运行的必要手段,也是杜绝会计造假、不断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保证。本文对会计造假的成因及应采取的会计监督措施进行了研究与探索。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我国会计造假、会计信息失真等行为的频频出现,规范会计行业、提升行业整体可信度已逐渐提上日程,但效果并不显著。本文以当前存在的不良会计行为为背景,分析不良会计行为产生的原因,针对原因给出相应规范对策。  相似文献   

5.
马保军  翟晓 《科技信息》2007,(35):276-277
当前,会计信息失真是我国会计领域的一大顽疾。其风气之盛、牵涉面之广,令人瞠目结舌。自从国内的银广厦、蓝田股份造假事件,到美国的安然、施乐公司、世界通讯公司造假事件,会计造假丑闻被逐一披露曝光之后,社会急切呼唤"诚信服务"、"诚信会计"。为防止会计造假,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我国政府的财政审计部门重新完善制定了新的法规、制度,各地政府、行业进行了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会计信息失真,做假帐行为泛滥,已成为世界性公害,问题永远地摆在我们面前,它应是政府、会计界和社会各界长期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6.
杨红 《科技信息》2006,(5):394-395
针对企业存在着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必须建立与完善内外部会计监督体制,加强会计法律法规建设,加大对会计行业的监督与管理,严惩会计造假行为,推行会计委派制,改革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治理会计信息失真。  相似文献   

7.
虚假会计信息已经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利益驱动是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动因,我国应通过完善法律、加大处罚力度、加强社会审计机构和政府部门的监督、推进会计委派制等来治理会计造假行为。  相似文献   

8.
再叙会计人员基本职业道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会计行业因做假账、提供虚假会计报告、进行假审计等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使会计行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信誉危机。从这些现象进而引发再次导论会计职业道德及其表现的问题;从会计造假的原因谈论会计职业道德的现状;从会计造假的危害引发对会计职业道德的深思;最后,从治理造假的对策来展望会计职业道德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我国加大了惩治会计造假的力度,而且效果显著,但只是刹住了会计造假的风头,并未根除会计造假的根源,其中关键的因素是制度安排上的缺陷。本文根据现有资料.总结出公司上市制度、会计机构设置制度等十种制度缺陷,以期引起有关方面的注意,为抑制或根除会计造假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高俊翔 《科技信息》2011,(12):60-60
会计职业道德是基本道德规范在会计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应遵循的道德标准。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规范会计行为的基础,是解决会计造假和会计信息失真的需要,是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会计目标的重要保证,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必须营造良好道德氛围,重视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加强职业道德监督。  相似文献   

11.
刘清玉 《科技信息》2011,(17):I0403-I0403
目前在会计领域中造假现象愈演愈烈,已经撼动了会计诚信基石。如何重塑会计诚信,遏制会计造假,不仅要加强法律、制度和规则建设,而且必须积极倡导诚信精神,建立会计诚信体系,才能提高会计诚信度。  相似文献   

12.
导致会计信息造假的原因很多,经济与政治利益的驱动、监督管理机制的不协调、会计法律体系的不完善等都是会计信息造假的诱因。会计信息造假会给国家、企业及会计行业本身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我们有必要从明确会计法律责任主体的范围、改变举证责任方式、加大惩罚力度、完善会计法规体系这四个方面来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以达到预防会计信息造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探讨会计造假的原因及防范措施,认为会计造假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利益的驱动以及会计工作职业环境不佳.从改革现行会计管理体制,运用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网络技术,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对会计从业人员进行广泛的职业道德教育等4方面入手,探讨了防范会计造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方瑞华 《甘肃科技》2004,20(6):178-180
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会计造假的危害。第二部分 ,阐述会计造假存在的原因 ,其中利益是诱因 ,制度法规的不完善及审计监督的不健全是导致会计造假有了存在的可能。第三部分 ,主要阐述通过什么途径来防止会计造假 ,分四个方面来说明 :首先 ,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完善审计体系 ;其次 ,要加强会计法规建设 ,充分运用法律手段保证会计信息真实 ;第三 ,要强化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观念 ,培植诚信 ,以此来增加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结论 ,会计活动必须有良好、公平的社会环境为背景 ,在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完善的法律体系为依托的基础上 ,以诚信原则为道德准绳 ,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会计欺诈和会计造假 ,才能使市场经济健康、稳定、有序发展 ,才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会计造假的原因以及给国家带来的严重危害,并提出了几点治理会计造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史海芹 《科技信息》2009,(19):324-324,268
当前,会计造假现象严重,在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相当一部分国营企业、私营企业、普遍存在做假账等会计舞弊行为.严重损害了国家利益并引发社会腐败。文章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舞弊的形式、危害、成因等作了一些探讨和分析,并结合实际提出了相关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7.
会计电算化给财务管理带来了便捷和效益,但同时也给财务管理带来一些难题.本文分析了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造假手段,探讨了对会计造假防范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实施有效的会计监督,是当前会计界面对的首要问题.是各项经济监督的基础.然而,近年来一些单位会计监督职能弱化,导致造假账、违法违纪行为屡有发生,严重损害了国家、社会及企业各方面的利益,影响了国家的宏观经济决策.只有认真分析造成会计弱化的原因,对症下药,才能有效遏制会计监督弱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会计工作中存在的因诚信缺失而导致的信息失真和造假行为,提出了应通过树立会计诚信理念,依法进行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建立和完善各种配套机制等措施,来提高会计的诚信度和公信力。  相似文献   

20.
会计信息失真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分析会计造假的动机和产生的根源,并进一步提出治理会计造假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