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生物工程又称生物技术.或生物工艺学.它是七十年代崛起的新兴领域。它在技术上的突破,是在近二十年来,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微生物遗传学不断获得新成就的基础上取得的。现阶段,一般认为生物工程具有以下三种功能,即能有效地进行下列三项技术:1.增加生物体内的物质;2.将物质从A转变为B;3.改变生物的品种。生物工程常采用以下四种技术方法,即基因重组法、细胞融合法、组织培养法和生物反应器  相似文献   

2.
生物工程是在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的基础上,融合了现代新技术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科学技术体系。目前主要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微生物工程等四个方面的内容。生物工程运用基因操作、细胞融合、组织培养等生物技术改造生物及其功能,培育与创造新的生物品种,并通过微生物发酵或生物反应过程,提供工业规模产品,开辟全新的产业体系,在  相似文献   

3.
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亦译为“生物工程”或“生物工程技术”,还可以称为“生物工艺学”或“生物工业技术”,是生物学和工程学的有机结合,或生命科学原理在产业方面的实际应用。生物技术包括四大技术系统,即发酵技术、  相似文献   

4.
生物电化学     
生物电化学可以定义为一门应用电化学及实验方法研究生物现象的边缘分支学科。以下领域的几个例子可以具体说明以上定义的生物电化学概念:生物体内的氧还代谢反应(为生物体提供能量)、半导体、生物膜功能及其物质传输、远非平衡条件下的力能学、信息沿组织结构的传递、光合成、视觉、电磁场对活组织生长及修复的作用等。  相似文献   

5.
封面说明     
正人工纳米颗粒(ENPs)在纳米产品的生产、消费和废弃过程中必然会通过人类有意或无意的行为释放到水环境中,与水生生物直接或间接(营养传递)接触,从而沿水生食物链进行传递和转移,并影响生物的一系列生命活动.不同种类的ENPs的水环境行为具有特异性,并且不同种类的水生生物因自身的生活习性、调节能  相似文献   

6.
阳光灿烂的生物技术吕文强,王向阳现代生物技术也称为生物工程,或生物工艺。它是以生命科学为基础.利用生物体(包括生物活组织或细胞)的特性与功能,设计并完成具有预期性状的新物种或新品种.以及与工程原理相结合进行加工生产,为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的综合性技术体...  相似文献   

7.
生物传感器和体内微型传感器是生物工程与微电子学相结合而产生的新型微电子器件,在生物、医学基础研究和临床医学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生物传感器和体内微型传感器》一文介绍了它们的工作原理,综述了这个技术领域的现状和前景.  相似文献   

8.
图像细胞分析(ICM)技术的发展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康庭 《自然杂志》1999,21(4):230-233
ICM技术是将多门学科、多种技术汇集于微观有形世界的研究中,专门进行生物组织细胞、分子级甚至基因单元的量值化分析研究的技术.该技术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起源于静态的二维生物组织图像定量分析技术,将向智能化、三维、四维细胞CT方向发展,甚至可能产生包括显微图像获取方式改变在内的脱胎换骨的革命.总之,随着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它将成为21世纪不可缺少的一门新兴的分支学科,它既能为微观有形世界的研究提供有效的手段.又将在人类认识生命起源的科学探索中服务于社会.本文着重探讨了国内外ICM技术的现状和展望.  相似文献   

9.
污染物进入环境以后,不论它们起初分布于何处,最后大部分都将通过各种途径,如降水、水土流失等自然现象,或生产活动等人为因素,进入江河湖诲,直接或间接地接触水生生物.水生生物既有净化污水的能力,也是积累和传递污染物的媒介.许多水生生物又是动物的饵料或是人类的重要食品.水生生物是环境中污染物质迁移、转化直至物质循环的重要参与者.因此,污染物在水生生物中的行为是环境科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严谨 《科学通报》1999,44(10):1120-1120
本刊讯 4月中旬,第七次生命科学前沿讲座会———基因工程生物安全性研讨会在京召开,与会专家们结合多年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从转基因种类、基因的释放、基因表达的位置等角度探讨了转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品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安全性问题普遍认为,任何一项新技术的出现和推广都会有一定风险,由于式因工程植物与传统育种的方法培育的品种有实质上的等同性,使用生物工程产品可以大大减少农药、激素的使用量等原因,转基因生物带给人们更多的是健康对此,与会科学家建议:科学家应谨慎从事;政府审批监督机构应科学、合理地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法…  相似文献   

11.
现在的科研工作,五花八门,异彩纷呈. 在大众眼球的睽睽注视下,继IT产业研究之后,纳米技术、微机械、干细胞、生物工程制药、转基因和克隆技术产品……似乎正在走红.  相似文献   

12.
纳米技术作为一种最具有市场应用潜力的新兴科学技术,近十年来在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等方面迅猛发展,使其在化工、医疗、电子、能源、环境保护等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人工合成纳米颗粒(engineered nanoparticles,ENPs)在纳米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将不可避免地进入水环境,与水生生物直接或间接(营养传递)的接触,从而沿水生食物链进行传递和转移,并影响生物的一系列生命活动.本文以不同水生生物为对象,总结了ENPs在不同类群的生物中的分布特点,着重探讨了ENPs在淡水和海洋食物链中的传递规律,并分析了ENPs性质和水环境因素对传递过程的影响.本文最后对ENPs在水生食物链中的研究现状、前景和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3.
遗传工程是当代生物学的一个生长点,它是分子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所谓遗传工程就是在分子水平上按照人工设计的蓝图,对生物遗传物质(基因)进行体外“施工”,把重新组合的新的遗传物质(新基因)再引入寄主生物细胞中,以得到具有新遗传性的生物类型。这样,便打破了物种的界限,可以使人们有计划地按照需要改造现有生物种,并为创造新的生物类型开辟了崭新的道路。同时,它也将为人类创造更多的有价值的产品,如稀有的生物激素等,展现美好的前景。本文是介绍近年来美国科学工作者,在遗传工程方面所取得的一些突出成就.  相似文献   

14.
数理逻辑之研究对象、学科归属、定义及研究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对数理逻辑这一学科的定义、研究对象、研究领域与学科归属等问题,尚无一个一致的说法,有的已不符合历史发展的现状.例如,就学科归属而言,就有两种说法其一说数理逻辑是数学的一个分支;其二说数理逻辑是逻辑学的一个分支,如此等等.有的数理逻辑著作中完全不论及这类问题.为此,本文从数理逻辑历史发展的几个侧面加以分析,并综合各家之长对数理逻辑的定义、研究对象、研究领域与学科归属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生物电化学     
一、生命现象和电化学1.生物电化学哺乳类生物的体内各种场所都存在着电位差,这种电位差及其他一些电现象都与生命现象密切相关。生物电化学作为生命科学的一个分支,就是从电化学的角度来研究和揭示生命现象。例如生物体内的氧化还原、能量变换和  相似文献   

16.
现代生物工程是近年来蓬勃发展的一个新兴技术领域,并正在形成一个崭新的产业部门。《从微生物发酵的发展看现代生物工程》一文以微生物发酵的发展历史为纵线,各项生物新技术的应用为横线,综述了现代生物工程的进展概貌。作者陈騊声同志是我国近代工业微生物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虽已高龄,但为推动新的技术革命,仍以满腔热情为本刊撰写此文。本文内容翔实,资料丰富,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17.
生物地球物理学的产生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潘永信  朱日祥 《科学通报》2011,56(17):1335-1344
地球庞大的生物群落广泛地参与了岩石圈浅层、水圈和大气圈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改造过程. 认识生物圈及其与其他各圈层相互作用, 具有重要的地球系统科学意义.近年来, 随着生物地球科学的发展, 地球物理学方法和技术开始被应用于地质微生物改造作用、地球物理场对生物的影响等研究, 从而产生了生物地球物理学这一新的分支交叉学科. 本文评述了生物地球物理学的产生和一些最新研究进展, 旨在促进生物地球科学的发展与深化.  相似文献   

18.
孙建华 《科学通报》1995,40(5):396-396
高维同宿分支或异宿分支的研究已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由于系统维数的增高,这类分支问题往往比较困难.我们在文献[1]中考虑系统  相似文献   

19.
生物的数学     
正探索物理学规律和生物学规律的交叉地带。牛津英语词典是大家都认可的知名权威工具书,但它对物理学的定义——"研究非生命物质和能量性质的科学分支"——显然并不全面,因为物理学同样研究生命。早在1900年,物理学家召开第一次国际大会时就报告过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如今,物理学和数学仍旧在帮助生物学家认识生物。  相似文献   

20.
生物工程可恰当地形客成多学科的综合体,包括化学、生物化学、生物学和工程学,用于解决特定的问题。食品、化工、制药行业的许多产品是通过生物学过程生产的。在所有生物工程过程中,原料通过一定反应物中的各种生物学变化产生预期的产品。单细胞蛋白(SCP)的生产大多受到生物工程过程的控制。改进SCP的产量、生产率、质量可通过使该过程的各个阶段尽可能完善来达到。研究范围在少数研究中报道了利用遗传工程改进SCP生产[表1]。为数不多的研究中反映出复杂的遗传工程工艺处理SCP微生物的不足之处,很少有人注意到原料的利用率,尽管有些人注意到应增加SCP微生物的培养基的选择范围。其它有关SCP微生物改良的方法涉及产品回收和SCP发酵后的过程。细胞蛋白质的分离,促使从SCP发酵物中回收蛋白质(Udaka et.al 1981)。其它有关改进细胞裂解和SCP性能也有研究(Boudrant et.al 1979,Jamas 198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