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卤虫又叫卤虾、盐虫子,是一种小型低等甲壳动物。属于节肢动物门,有鳃亚门,甲壳纲,鳃足亚纲,无甲目,盐水丰年科。成虫虫体长1~1.5厘米,体表呈红色。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东北的松嫩平原上,有两类长相奇特的小动物。一类很像小蛤蜊,但它双壳里的软体不但能分出头、胸、腹,还长着触角和游泳足;另一类很像海洋动物鲎,可是它的腹部却裸露在背甲之外,它的尾节是一对柔软的尾叉而不是坚硬的剑尾。前一类看上去就像披着蚌壳的虫,被称为蚌虫或蚌壳虫;后一类却似微型的鲎,便被称为鲎虫。尽管在外形上它们毫无共同  相似文献   

3.
卤虫又名卤虾、卤虫子.是一种小型低等甲壳动物.从生物学角度看.卤虫属于节肢动物门.有鳃亚门.甲壳纲.鳃足亚纲.无甲目.盐丰年科.因此也有人将其称为丰年虫、丰年虾.自从本世纪30年代seal(1933年)和Reollefen(1939年)首先发现卤虫的经济价值以  相似文献   

4.
薛志洪 《大自然》2015,(2):24-25
潮虫俗称鼠妇、木虱、土鳖或西瓜虫等,是甲壳动物中唯一完全适应陆地生活的动物。在我国南方喀斯特洞穴中,潮虫也较为常见,既有陆生种类,也有十分珍稀的水生种类。潮虫俗称鼠妇、木虱、土鳖或西瓜虫等,在分类学上隶属于甲壳动物亚门软甲纲等足目潮虫亚目,是甲壳动物中唯一完全适应陆地生活的动物。目前全球已知约3700种,而我国已记录的尚不足100种。潮虫喜欢在潮湿阴暗处生活,受到惊扰时会加速逃跑,某些种类  相似文献   

5.
对我国沿海较为常见的8种唇口目苔藓动物的28S rRNA基因的部分序列进行了PCR扩增和序列测定。用排序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后,以腕足动物为外组群,运用MEGA遗传分析软件以邻接法(NJ)和最大似然法(MP)构建了系统发生树。结果表明,有囊亚目的4种苔藓动物(刺轴拟缘孔苔虫、假缘孔苔虫、拟迷误裂孔苔虫、仿分胞苔虫)构成一个单系群;无囊亚目则是一个复系数,其中2种草苔虫(匍茎草苔虫、多室草苔虫)为单系发生,而大室膜孔苔虫和艳丽琥珀苔虫的系统发生位置尚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正它们有着蓝色的血液、别具一格的书鳃和像剑一般的长尾巴;它们能腹部朝上仰泳,也可以在海滩掘穴;它们在地球上生活了4亿多年,历经多次全球性生物大灭绝事件。它们,就是鲎。关于鲎的传奇故事,要从一件件珍贵的鲎化石说起。鲎属于节肢动物门螯肢亚门肢口纲剑尾目,是地球上现存最古老和最奇妙的动物之一。从背面看,鲎的身体由3部分组成:头胸甲、腹甲和  相似文献   

7.
鹦鹉螺(Nautilus pompilius)背腹螺旋如圆盘状,表面光滑,呈灰白色或淡黄褐色,具有火焰形褐色放射状斑纹。眼和触手露在外面,外形酷似鹦鹉的头部,故称鹦鹉螺。鹦鹉螺虽称螺,但它不是螺亦不是贝类,而属于头足类动物。在动物分类上应属无脊椎动物类群中的软体动物门、头足纲、四鳃亚纲、鹦鹉螺目、鹦鹉螺科、鹦鹉螺属。鹦鹉螺外壳和其他真正螺类外壳不同,它的螺壳由许多隔片分成三十多个壳室。螺躯体生活在最后一个壳室内,其余壳室内充有气体,通过气体调节可使鹦鹉螺在海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发现于陕西的4种缓步动物新纪录种(缓步动物门大生熊虫科,高生熊虫科),它们是哈氏大生熊虫Macrobiotus harmsworthi Murray、胡氏大生熊虫Macrobiotus hufelandi Schultze,杜氏高生熊虫Hypsibius dujardini (Doyère, 1840)和小斑熊虫Milnesium tardigradum Doyère, 1840.这三个种的发现填补了陕西缓步动物区系的空白.  相似文献   

9.
记述了四川大眼隐翅虫属,缘隐翅虫亚属一新种:王朗大眼隐翅虫.模式标本保存在四川师院生物系.  相似文献   

10.
涉及大眼隐翅虫属,缘隐翅虫亚属的11个种。列出种检索表、引证、观察标本及地理分布。研究标本保存在四川师院生物系。  相似文献   

11.
牡蛎,简称蚝,是一种双壳贝类的软体动物,分布在热带和温带海洋中,肉味鲜美,壳可入药及它用。牡蛎附着它物而生,通过开闭壳运动摄食、呼吸和繁殖。以摄取浮游生物,有机碎屑为主,通过鳃滤过水而获得养料。  相似文献   

12.
生物多样性的评估仍是一项艰巨的工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现有的资料对中国和世界动物的种数作了一个初步的比较,无脊椎动的某些门类在中国有多少种目前还不清楚,如:鄂咽动物门Gnathostomula,腹毛动物门Gastrotricha,线形动物门Nematomorpha(部分),有爪动物门Onychophora和心鳃动物门Pterobranchia,此外,下列一些动物门类或其中的部分分类单元,在我国有关物种资源的知识也很贫乏,尚需要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如:海绵动物门Porifera,中生动物门Metazoa,线虫动物门Nematoda,棘头动物门Acanthocephala,益虫动物门Echiura,须腕动物门Pogonophora,软体动物门Mollusca(部分),腕足动物门Branchiopoda,内肛动物门Entoprocta,缓步动物门Tardigrada,五口动物门Pentastoma,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部分)和肠鳃动物门Enteropneusta,本文还对受胁动物的状况进行了讨论,无疑地,森林的破坏和动物资源的过度开发是威胁物种多样性的主要因素,此外,水的污染和富营养化使许多动物,尤其是淡水无脊椎动物面临灭绝的危险,过去数十年间,我国的动物学工作者在分类学研究和野生动物的保护方面,尤其是对珍稀种,特有种和重要的经济种的保护方面作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是,像我国这样一个多样性大国,尚有大量的物种有待调查研究和编目,在1996年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出版的《世界物种红色名录》中,中国只有5种无脊椎动物被列为受胁物种,仅占世界受胁物总的总数(1891种)的0.26%,占美国物种总数(594种)类,蛭类和涡虫类这样一些类群竞争没有列出一种是受胁的种类,像珊瑚的这样重要的类群没有列出一种灭绝种,仅仅列出2个易危种,由此,作者在文中强调指出,在物种多样性的调查,编目和红皮书的编写方面,今后的的重点应放到无脊椎动物这一个在生物多样性中占优势类群方面来。  相似文献   

13.
中国大鲵的骨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大鲵(Megalobatrachus davidianus Blanchard)属于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大鲵属。它是我国的珍贵动物。 隐鳃鲵科(Cryptobranchidae)分为两属:隐鳃鲵属(Cryptobranchus)和大鲵属(Megalo-batrachus),断裂分布在北美东部和亚洲东部。中国大鲵是隐鳃鲵科在我国仅有的一种,主要分布在华中、华南、西南、云贵等地。作为有尾两栖类的代表动物,它是研究脊椎动物由水上陆进化历史的好材料。  相似文献   

14.
对澄江化石库中Yunnanozoon(云南虫)重新研究表明,其身体由吻、邻和躯干三部发构成;躯干前段为具有成对鳃孔的咽腔,后段为消化区这种独特的身体造型与现生肠鳃类半索动物几无二致,从鸸 有明这个早寒武世动物是地球上半索动物门中书已知最古老的祖先类型。  相似文献   

15.
甘肃黄河首曲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肉鞭虫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8月至2008年8月,用"非淹没培养皿法"和"活体观察法"研究了甘肃黄河首曲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的肉鞭虫物种多样性.共鉴定到肉鞭虫74种,其中鞭毛虫51种,肉足虫23种,包括4个未定名种和1个国内土壤肉足虫新纪录种,隶属于2亚门6纲13目26科39属.眼虫目、动基体目和变形目为保护区肉鞭虫群落的优势类群,附生眼虫、绿眼虫、腐波豆虫、鼻吻滴虫、棘变虫属一种和结节鳞壳虫为优势种.74种肉鞭虫中,罕见种、常见种和广布种分别占物种总数的82.43%,10.81% 和6.76%;各生境肉鞭虫的物种相似性系数均在0~0.24范围内,物种组成极不相似.结节鳞壳虫、线条三足虫、鼻吻滴虫、平截环滴虫和球波豆虫为保护区肉鞭虫群落的广布种;活泼尾滴虫、斜口三足虫、倒卵形波豆虫、慢行波豆虫、外穴屋滴虫、纺锤形波豆虫、表壳圆壳虫和卵形单鞭金虫为常见种.  相似文献   

16.
1996年对聊城环城湖浮游动物的群落组成进行了研究.在四个月份的研究中共检出63种浮游动物,其中原生动物40种、轮虫15种、枝角类3种、桡足类5种,一些优势种有团睥睨虫(Askenasiavolvox)、大弹跳虫(Halteriagrandinella)、旋回侠盗虫(Strobilidiumgrans)、萼花臂尾轮虫(Brachinouscalyciflorus)、裂足臂尾轮虫(Brachionusdiversicornis).常见科有淡水筒壳虫(Tintinnidiumfluviatile)、拟旋回侠盗虫(Strobidinopsisgrans)、瓜形膜袋虫(Cylidiumcitrylly)和晶囊轮虫(Asplanch-nasp.).四个月份的平均浮游动物生物量为10754个/L,其中原生动物占87.4%,轮虫占12.5%.  相似文献   

17.
山东沿海水螅水母的研究(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言水螅水母或称缘膜水母。绝大部分是水螅虫的产物,也可以说是水螅虫的有性世代,它和水螅虫有不可分的关系。我关于水螅虫的研究,林绍文曾于1938年发表了浙江舟山群岛的水螅虫共计15种;作者高哲生曾于1956年发表了山东沿海的水螅虫共计30种。关于水母的研究,徐锡藩曾于1928年纪载了厦门的一个新种;林绍文曾于1937年发表了浙江沿海的水母共计10种,丘书院曾于1954年发表了厦门的水母共计18种。  相似文献   

18.
造礁石珊瑚     
造礁石珊瑚是一类生活于热带浅海底的低等无脊椎动物,在动物分类学上属于刺胞动物门、珊瑚亚门、六放珊瑚纲、石珊瑚目,其种类繁多。据美国华盛顿史密森研究院Cairns博士与荷兰莱顿国家自然博物馆Hoeksema和Van der Land两位博士共同审定,全球造礁石珊瑚有效种共有656种。我国海域约有300种,接近世界总种数的一半。  相似文献   

19.
中国大鲵     
中国大鲵(Andrias davidianus)简称大鲵,俗称娃娃鱼,在分类上隶属于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是我国特有的有尾两栖动物,也是全球两栖动物中体形最大、寿命最长的古老动物。大鲵处于从水生向陆生(鳃呼吸向肺呼吸)脊椎动物过渡的中间位置,  相似文献   

20.
鲈鱼的鳃寄生车轮虫病及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鲈鱼的鳃寄生车轮虫病及病理组织的扫描电镜观察。病原鉴定为:直钩车轮虫、杜氏车轮虫、日本车轮虫、劳牧小车轮虫及简单两发虫5种车轮科纤毛虫、其中数量上占优势的为直钩车轮虫。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鳃寄生车轮虫可对宿 主的上皮组织产生明显的机械性损伤并造成鳃丝粘液分泌增多及炎症反应。文中就海水鱼类及野生鱼类由车轮虫寄生造成的危害及防治途径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