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龚博闻  朱云娜 《科技信息》2013,(11):432-433,474
本文主要介绍小区景观中景石种类以及放置方法,结合小区景观置石图片阐述景石与水体结合的方式,在绿地中应用方法及道路的结合方式。  相似文献   

2.
景石是我国古典园林中重要的造园要素,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也非常普遍。通过对柳州市47个园林绿地进行实地调查,对柳州市所应用的景石种类、应用频度、应用形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柳州市园林石景艺术特点,指出应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为其他地区景石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高等学校的校园景观与植物配置已成为校园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窗口,也是一所高校环境特点的缩影。以烟台南山学院20周年校庆之际绿地现状与环境特点为背景,对校园绿地植物配置的方案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进一步提出优化的建议。通过校园绿地现状分析、校园绿地景观优化原则和植物配置优化三个方面,浅论校园景观的植物配置。  相似文献   

4.
徐州市花境植物材料的选择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境是近年来新出现在徐州绿地的园林应用形式,它的出现给原本崇尚于大色块、摸纹型、平面化花坛布置的传统园艺手法,注入了自然和清新。本文针对徐州地区城市绿地中的花境应用,进行了跟踪实地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对花境植物材料的选择、花境植物的配置形式和花境应用的景观效果等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为在徐州地区筛选适宜的花境植物,丰富花境的物种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并为园林花境的进一步推广提供了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5.
植物的配置就是按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布局要求,合理配置园林中各种植物(乔木、灌木、花卉、草皮和地被植物等),以发挥它们的园林功能和观赏特性。园林植物配置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环节。园林植物的配置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各种植物相互之间的配置,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树丛的组合,平面和立面的构图、色彩、季相以及园林意境;另一方面是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如山石、水体、建筑、园路等相互之间的配置。  相似文献   

6.
采用随机样方法,调查了广州市3类城市绿地中的1 483株园林树木的健康状况,结果显示大部分的园林树木生长较健康,园林树木生长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枝叶病、虫害等。3类绿地5类亚型中,园林树木健康高低次序是:公园人工植被>路侧绿带>行道树绿带>公园自然植被>校园绿地。园林树木健康与植物多样性指标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城市绿地中的园林树木的生长状况与植物多样性有一定的联系。根据调查的结果,对城市绿地的园林树木管养和配置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园林地形指一定范豳内承栽树禾、花草、水体和园林建筑等物体的地面。“园林微地形”是专指一定园林绿地范围内植物种植地的起伏状况。在遣园工程中,适宜的微地形处理有利于丰富造园要素、形成景观层次、达到加强园林艺术性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从生态学看中国园林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宝建 《科技信息》2007,(29):313-313
生态园林的提出标志中国园林从传统艺术走向理性科学。解读生态园林可明确未来中国园林的发展方向——以增加绿色植物量为主,凸出乡土植物和地域个性,总体景观风格趋向于简洁自然。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原有绿地面积不断减少,为了适应城市发展中对于景观绿地的人文、自然、经济三方面的需求,以上海七宝高线屋顶花园市集为例,分析了植物在城市景观绿地中的配置设计特点,进一步研究了其休闲聚会、花园生活、花卉市场、自然教育、节庆花展等社会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0.
漫谈花境     
陈志萍  夏宜平  闵炜 《江西科学》2006,24(4):217-219
花境是以多种观花植物为主,采用自然斑状混合种植,以充分体现花卉的色彩、季相变化的一种花卉应用形式。花境具有植物种类丰富、季相变化明显、立面丰富、景观多样化、体现乔灌草配置的园林生态理念等特点。花境既表现了植物个体生长的自然美,又展示了植物自然组合的群体美。还对花境和其他花卉应用形式的区别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1.
陈炜林 《科技信息》2010,(3):I0345-I0345
通过对岭南地区现代园林中黄腊石与植物景观配置的做法作分析总结,并提出施工过程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园林绿地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城市的建筑,道路系统,地上地下管线布局都有密切关系,为了保证更好地发挥园林绿地的综合功能,必须在城市中按照一定的要求规划安排各类型的园林绿地,只有形成园林绿18科技资讯SCIENCE&TECHNOLOGY INFORMATION地系统,才能收到保护生态环境,发展旅游,完善投资环境,改善人民生活条件的实效。一、镇内园林绿地规划:(一)规划原则1·从生态园林城市出发,多层次解决城问题,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塑造城市景观特色。2·着眼于镇区内外绿地景观的衔接和协调。3·重视对镇区出…  相似文献   

13.
李喜平 《科技资讯》2009,(20):118-118
园林造景作为一种空间造型艺术,通过再现自然给人以美的享受。园林设计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合理地配置园林植物,创造更多,更美、更生机勃勃的植物景观。本文从植物造景的概念,特点和功能出发,结合园林造景的理论与实践,探讨了植物造景的原理和应用措施。  相似文献   

14.
陈敏红 《科技资讯》2009,(15):143-143
园林植物是园林构成的四大要素之一,是园林景观区别于其他景观的关键。园林植物是空间的弹性部分,是极富变化的动景,为园林增添了生机和野趣,丰富了景色的空间层次。本文阐述了固林植物空间构成的三个维度,提出了五类植物空间及其营造手法。  相似文献   

15.
苏小萍 《广东科技》2010,19(4):128-129
<正>前言植物造景,就是应用绿色植物来创造优美的景观,充分发挥绿色植物本身形态、线条、色彩、季相、叶形、叶色、花形、花色、枝形、茎态、根状等表现出景观自然形态美的效果。园林设计师、景观师将绿色植物进行规划、设计、配置、种植,创造出美丽、动人的艺术景点,使之成为风景如画的优美景观和居住、生活、工作、学习生态平衡和谐的美丽环境。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贵阳市南方红豆杉植物的实地调查,选取了6个具有代表性的园林绿地,观测记录了南方红豆杉的生长特性、组景模式和景观效果,分析了南方红豆杉属植物在该市的应用现状和配置形式,以期探索有利于南方红豆杉资源在园林中保护利用、合理利用、推广利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校园绿地植物组景的新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科东 《科技资讯》2007,(29):180-181
本文通过对校园绿地植物配置与组景的分析,探讨校园绿地在设计与建设中如何依据学校园址现状、功能特点、景观要求、经济和技术条件进行园林景观的创作,提出学校应充分利用植物材料创造特色的校园绿地,并提出人文生态绿化全新的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18.
曹洪虎  陈取英  闵炜 《江西科学》2007,25(3):277-280
在分析芭蕉自然属性的基础上,着重阐述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揭示出芭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独特的文化意蕴;总结芭蕉在传统园林绿化中的造景艺术手法有:蕉叶联、蕉石小品、蕉窗听雨、墙角丛蕉等形式,并指出在现代园林绿地中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上海师范大学奉贤校区45号楼前绿地的调研勘察分析,结合“罗森”品牌以及上海师范大学校园文化,基于生态和谐、以人为本、因地制宜、植物多样性等设计原则,提出了上师大奉贤校区45号楼前绿地的景观绿地改造设计方案.将绿地的整体规划分为花境观赏区、安静休憩区、休闲洽谈区3个功能区,展现出多样化的功能用途.在因地制宜的同时,做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增加校园植物的多样化与观赏性.将多样水景与置石,古典与现代园林文化相结合.景观中心以亚克力景观球、流线型坐凳、标志性logo牌等创意性设计为主,充分展现出上海师范大学的文化性、艺术性以及人性化的特点,激发同学们的创造性,提升师生的幸福感、归属感.同时在人才培养方式上也开拓出一条新路,为高校生活区绿地相关设计研究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20.
针对当前居住区公园绿地规划设计中存在的单一配置模式问题,分析了复合式公园绿地植物设计目标,阐述了复合式公园绿地植物层次构成,并相应地提出了满足生态、景观和生物多样性的复合式公园绿地植物配置设计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