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根据高速公路跟驰安全临界条件,分析了高速公路追尾机理特征;利用追尾碰撞运动原理,研究了高速公路追尾碰撞4种情形,推理出了其追尾风险量化指标。考虑驾驶员反应时间、制动减速度随机的影响,采用蒙特卡洛方法,计算出了高速公路跟驰追尾风险值。以此为基础,利用模糊聚类方法,确定了追尾风险评价等级阈值范围,从而为高速公路行车安全预警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识别诊断道路潜在的危险路段,运用车辆动力学仿真模拟,从风险分析角度综合考虑道路几何线形、路面状况、路侧环境以及交通流组成等影响道路安全的因素.并通过事故树分析法综合多种事故类型,构建道路安全评价模型.用风险指数来综合反映道路上事故发生可能性和严重程度,从而用于定量地评价道路相对安全性.通过对实际工程设计阶段安全评价示例分析表明,所建立的道路安全评价模型能够定量计算,并直观显示行车风险沿道路全线分布情况,从而实现对道路潜在危险路段的识别和路段间相对安全性的比较.  相似文献   

3.
山区公路小半径曲线事故黑点改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现场行车实验,利用动态视角、车辆加速度、横向力系数、驾驶员心率变化等评价方法,对黑点路段改善前后的行车安全水平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采取的改善措施使驾驶员视觉感知效果明显增强,车辆行驶稳定性显著提高,降低了驾驶员心理生理负荷.改善措施有效抑制了交通事故,验证了横向超高变坡设计预防交通事故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山区农村道路线形和路侧危险系数高的问题,利用GPS定位技术采集道路中线、边线和路线地形地貌信息,结合现有的交通设施布置情况,评价各危险路段的安全等级,根据危险性质进行安全分类. 从安全角度提出了最优的路线改进方法和交通安全设施设置方法,并基于GPS对山区农村道路的交通车辆进行定位和测速,对改进后的路况安全状况进行了整体评价. 结果显示,人与车的行车安全系数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
公路隧道进出口行车安全评价指标应用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利用EMR-8B眼动仪系统,对公路隧道进出口50 m范围驾驶员的瞳孔变化进行了试验研究.比较研究了各种试验条件下瞳孔反应的差异性,在大量试验基础上,建立基于驾驶员瞳孔面积变化速度及持续时间的行车安全评价指标:当瞳孔面积变化速度超出-6~4 mm2·s-1范围,且持续时间大于0.2 s时,行车不安全;反之则安全.并将该指标应用于隧道进出口行车速度的安全评价.  相似文献   

6.
陈华义 《海峡科学》2012,(10):70-72
行车安全与汽车驾驶员的综合素质息息相关.该文从驾驶员的综合素质出发,探讨驾驶员安全驾驶所必需的心理、生理、技能、法律、思想道德和科技等素质,认为只有全面提高汽车驾驶员的综合素质才能实现安全驾驶,从根源上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降低交通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行车安全性,基于RFID技术提出了一种安全跟车系统(SCFS).在此系统中,RFID标签部署在道路表面,为安装有RFID读卡器的车辆提供道路信息.系统根据标签中存储信息的时间特性,利用时间序列预测法,预测前车的行驶状态并估测两车之间的道路距离;结合当前行驶状态对车速进行适当调整,以保证行车安全.本文给出了3个系统性能评价指标,并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SCFS系统能够在不同跟车行驶状态下保证行车安全,避免追尾碰撞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高原公路线形对驾驶员肌电特性影响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高原公路线形对驾驶员肌电特性影响,寻求提高行车安全途径以及今后道路线形设计参考依据。通过在新疆帕米尔高原G314路段进行驾驶员行车试验,利用生物反馈仪提取受测驾驶员肌电信号,利用频域分析方法选取平均功率频率(MPF)作为测评指标,定量分析其在海拔与道路线形影响下的变化规律,同时建立关系模型。分析结果表明:驾驶员颈部MPF会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减小;平曲线半径逐渐减小的路段上,驾驶员颈部MPF会减小,而纵坡度变化对MPF的影响并不显著;线形组合值增大会导致驾驶员颈部MPF减小;海拔与线形组合值共同影响下,驾驶员颈部MPF变化明显,海拔越高、线形组合值越大,驾驶员颈部MPF越小。  相似文献   

9.
为了对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条件下的行车安全作出合理评估,通过对交通事故下的变换车道行为进行分析,发现恰好满足不与前车追尾又不与后车相撞即临界条件下的变换车道行为更容易引发交通事故,故选取临界条件下的变车道行为即交通冲突作为交通事故下行车安全的评估指标;采用改进的换车道规则和NaSch模型的跟车规则进行车辆位置和速度更新,根据交通流状况采用相应的车辆到达规律,分别输入不同的大车比例和饱和度仿真参数,从而对交通事故下高速公路混合车流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大车比例和饱和度下的交通冲突数反映了高速公路行车安全状态,据此将交通事故下高速公路行车安全等级划分为较危险、危险、安全、较安全4个等级;最终得出一种交通事故中车辆变换车道行为下的行车安全的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0.
基于真实交通工况下驾驶员的紧急制动行为特征,建立了一种新的危险估计算法用于汽车避撞系统的控制策略开发.通过在车辆上安装车辆行驶记录仪采集了目标区域内驾驶员的真实交通场景;对采集到的交通场景进行人工筛选,并按照美国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NHTSA)的分类方法进行了分类,得到了6种典型的危险工况;通过视频图像处理等方法对典型危险工况下驾驶员的紧急制动行为进行了分析,得到了驾驶员紧急制动起始点的碰撞时间tTTC值以及车辆在紧急制动过程中的平均制动减速度,并利用这些数据建立了基于碰撞时间倒数tiTTC和期望减速度areq的危险估计算法.这种危险估计算法能够同时考虑两车快速靠近以及稳定跟车工况,并与驾驶员在真实交通环境中的紧急制动行为相对应.  相似文献   

11.
为了减少因疏散个体对火场风险的感知和自身安全性认知产生的偏差而导致的应急疏散决策失误,通过分析影响建筑火灾情景人员疏散安全性的因素,引入物元分析理论和智能消防系统及其他检测探测设备等物联网技术,提出了一种针对某一具体建筑利用物联网技术获取动态风险并对疏散个体进行实时安全性评价的方法.该评价方法不仅解决了传统方法难以适应风险动态变化的问题,还通过将物元分析理论引入疏散个体安全评价过程减少了主观性对评价结果的影响.通过假设论证表明:基于动态风险数据的建筑火灾疏散个体安全性评价方法能够较准确的评估建筑火灾情景疏散个体的安全性该研究为火灾情境下的疏散个体应急疏散决策辅助系统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利用临界间隙理论,定义了城市道路行人过街的安全感知特征;在此基础上,利用概率论方法,研究行人与机动车之间的交通冲突和碰撞微观机理,分别推导出人车冲突和碰撞概率微观模型.采用贝叶斯全概率公式和蒙特卡洛仿真方法求出具体的概率值,来分析行人安全感知、驾驶人反应时间、车流量及车速等对行人安全造成的影响.最后,基于人车冲突概率的90%置信水平,建立了行人过街的危险度评价指标,从而为交通管制实施提供最佳依据.  相似文献   

13.
基于通航安全的影响因素多且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复杂的特点,用危险性评价法(LEC)定量计算每一种危险源所带来的风险,并确定相应的风险级别.以福建三都澳港区长腰岛2号泊位为例,结合其实际通航条件,运用LEC评价法重点对风险源的识别与评价进行了探讨,通过数学模型计算得到了该项目风险值较大的风险因子,进而制定出相应的风险缓解措施.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简单易懂,便于对评价结果进行考核,为通航影响论证与评估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针对渡槽安全评价中指标赋权和模糊综合评价法(FCE)算子优化的问题,提出基于改进FCE的渡槽安全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采用基于自然指数e0/5~e8/5标度的层次分析法(AHP),得到各个评价指标主观权重,再通过熵权法计算专家自身客观权重,将主观权重与客观权重融合得到优化后的权重,然后引进全优型合成算子计算总目标隶属度,再与对应的风险等级进行加权综合得到风险度,以此确定渡槽的安全类别。将该方法应用于具体工程的安全评价,结果表明,评价结果与主因素突出型合成算子和加权平均型合成算子的结果一致。基于改进FCE的渡槽安全综合评价方法降低了主观偏差,避免了算子的选择,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斜井施工事故发生的特点,选择作业安全分析法辨识斜井施工作业中每一步骤的危险源,并运用风险矩阵法评估每个危险源的风险值,最后编制作业安全分析(JSA)表,制定有针对性的风险控制措施。对比分析结果表明,JSA表比传统的作业规程简短,针对性强,易被基层管理技术人员接受,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从用户感知的角度构造了适用于服务水平评价的各聚类指标的白化权函数,提出了城市道路交通服务水平评价体系.用此方法对上海市浦东新区部分路段的服务水平进行评价,并与问卷打分结果及仅考虑交通设施的服务水平评价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基于用户感知的灰类白化权函数聚类的城市道路交通服务水平评价方法能较好地与主观评分结果匹配,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道路交叉口交通安全综合评价方法,分析了交通事故安全评价法和交通冲突安全评价法,并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交叉口的实测数据,对评价模型进行参数标定. 通过数据回归,建立了交通事故-交通冲突关系模型,引入交通危险性系数来评价交叉口的交通安全水平. 研究结果表明交通危险系数法不依赖于交通事故统计数据,适用范围广,可综合评价交叉口交通安全状况.  相似文献   

18.
针对传统渡槽安全评价方法忽略了评价指标权重的动态变化,不能实时反映危险因子对渡槽实际运行状态的影响等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权重-云模型的渡槽安全综合评价方法,引入动态权重模型为评价指标动态赋权,并利用云模型获取评价指标隶属度。将该方法应用于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M河渡槽安全评价并与静态权重模型评价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动态权重-云模型实现了评价指标层权重计算结果随工程运行状态的实时变化,同时对危险因子的识别敏感性更高,提高了评价方法对复杂运行环境下渡槽安全综合评价的适用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影响空中交通管理安全风险诸多因素具有的灰色性,引入灰色理论对空中交通管理安全进行风险评价。从人为因素、设备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4个方面,提出了空中交通管理安全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建立基于灰色多层次的空中交通管理安全风险评价模型。并结合实例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利用评价指标的信息,科学合理地综合评价空中交通管理安全风险状况,可根据评价结果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空中交通管理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为了准确客观的评价深水防喷器系统的失效风险,建立基于改进屏障和可操作性分析方法的风险评价模型。首先应用安全屏障框图识别深水防喷器系统的安全屏障,从人员、设备和技术三个角度建立了包含15个因素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深水防喷器系统失效分析模型;然后根据文献公开数据,分别计算了深水钻井井涌和防喷器系统失效的平均概率;同时利用齐次泊松过程参数模型代替屏障和可操作性分析方法中确定事件发生概率的专家赋值法,提高了结果的客观性;最后对Block47-1井的防喷器系统可靠性进行了评价,并对影响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Block47-1井的深水防喷器系统失效风险符合事故调查报告中的风险状况;安全密度窗口[1]对深水防喷器系统可靠性影响最大,在实际工作中应该特别防范窄密度窗口带来的影响;验证了所建模型的科学性,可为深水钻井作业风险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