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冰蓄冷空调系统具有移峰填谷,均衡电网负荷,提高电力建设投资效益及为用户节省空调运行费用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办公楼等大型建筑中。论文首先从冰蓄冷技术的基本概念入手,提出了冰蓄冷空调系统在办公建筑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优化了空调系统方案,对工程实践具有直接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空调水系统质调节、量调节的能耗分析,建立基于负荷特性的系统变换调节方式负荷率临界值的数学方程式。分析得出:应该设置两种运行调节方式的转换控制系统,负荷率临界值宜取0.618,即在负荷率为0~0.618时,采用质调节;负荷率为0.618~1时,采用变频量调节。  相似文献   

3.
风力发电的环境价值与经济性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为了对我国风力发电的环境价值和经济性比较有进一步认识,在现有排污收费标准和美国环境价值标准的基础上以预防污染发生的代价作为环境成本,对风力发电的环境价值以及风电和火电经济性展开分析研究.通过对燃煤火电污染物排放率和污染物环境价值标准的计算,得到风电相对火电的环境价值为0.087 3元·kWh-1.计算结果显示,风电成本为0.354 0元·kWh-1,火电成本为0.299 3元·kWh-1;但若考虑环境价值,则火电成本为0.386 6元·kWh-1,高于风电成本.表明风电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为了能够更好的确定办公建筑空调系统设计方案和设备选型,以广州某办公建筑为例,介绍了模拟工具辅助工程设计方法,利用建筑热环境模拟软件Dest进行了详细的建筑逐时能耗模拟,完成了全年8 760小时的动态负荷计算,进而对此办公建筑分析了空调负荷频率和时间频率随空调负荷率的变化规律,对办公建筑空调系统的设备选型,时间控制等方面内容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更有利于减少建筑设备的初投资,降低空调系统的运行费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冰蓄冷空调系统设计的分析,阐述了冰蓄冷空调系统运行模式、控制策略的选择及系统流程的配置.探讨了冰蓄冷系统的设备选择与容量确定,指出进一步结合低温送风技术,达到系统整体设计优化,实现削峰填谷、平衡电网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水环热泵系统节能性,提出能级理念。基于此研究理念,采用系统内部循环水作为研究对象,以负荷率作为研究切入点,提出"能级差分析方法"作为系统运行工况节能性分析方法并以能级差数ψ作为节能性新的评价指标。选取天津地区单体办公建筑作为试验对象,对传统空调系统与水环热泵系统进行夏季20%,40%,60%,80%和100%5档能耗测试,基于对非标工况研究意义的考虑,提出"部分负荷率无因次分析方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表明:能级差数是负荷率的单值函数;系统仅在满负荷工况段相比传统空调系统不具有节能性。随负荷率的变化,水环热泵系统能耗呈现非线性变化规律,能耗曲线畸变工况点出现在80%~100%负荷段。  相似文献   

7.
考虑到电动汽车充电行为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电动汽车的大规模接入会给电力系统的运行与控制带来显著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利用可入网电动汽车的储能功能和备用功能,从电网负荷率指标的角度,在我国电网负荷率趋势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研究电动汽车对配电网负荷率的影响.选择电动汽车数量、充电时间两个切入点,研究电动汽车使用与配电同负荷率的关系.研究表明,本文仿真模拟的结果对电动汽车的有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考虑由一个制造商和一个负责回收的零售商组成的二级闭环供应链,研究不同情形下(无碳减排技术、考虑碳减排技术、考虑碳减排补贴)闭环供应链的最优生产决策及协调问题,并进行比较和数值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二部定价契约和支付转移机制相结合可以实现3种情形下系统的协调;无碳减排技术、考虑碳减排技术、考虑补贴情形下利润和产量依次增加,单位碳排放量依次减小,回收价格保持不变;产量、零售商利润、系统利润以及碳减排量是碳减排投资参数的减函数,单位产品碳排放量是碳减排投资参数的增函数,而制造商利润在一定条件下是碳减排投资参数的减函数,否则是其增函数.  相似文献   

9.
对福州市某办公建筑空调水系统变频改造的节能效果及其对空调各子系统能效的影响进行实测和分析.结果表明,变频改造节能效果明显,在空调日均负荷率约为50%的情况下,整个水输送系统节电率达48.8%,变频节能改造使整个空调系统的能耗下降18.2%,空调水系统能效得到显著提高,对冷水机组的运行能效比没有明显影响,但会使空调末端能效降低.  相似文献   

10.
使用DeST模型, 对深圳市典型民用建筑类型的能耗进行模拟, 归纳出各类型建筑能耗的时空特征。结果显示: 深圳市各类民用建筑能耗特征表现出较大的时空异质性, 居住建筑的单位面积能耗小, 但总量大; 商业建筑虽然数量相对较少, 但单个建筑体量大, 且单位面积能耗大, 因此总量不容忽视; 办公建筑对模型参数变化最敏感, 节能潜力大。结合深圳市“十三五”发展规划, 对深圳市建筑碳减排策略提出以下建议: 1) 全面打造智慧城市, 建立、健全建筑能耗监测体系, 更科学地管理能耗行为; 2) 全面普及绿色建筑, 在对新建民用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的同时, 重视老建筑的节能改造, 根据不同类型建筑的能耗特征, 分别采取部分改造、拆除重建、优化房间组合以及提高能耗效率等措施。  相似文献   

11.
田为 《贵州科学》1997,15(1):52-55
对储冰空调系统的研究发现:该系统的应用将降低用电高峰时间的能耗和负荷功率,减少电网负载的波动。并且在实行用电分时计价收费制后,该系统的应用能降低用户的电费。  相似文献   

12.
从无功补偿的作用及效益的角度,探讨了工程施工用电无功补偿的必要性、方式选择及其功能的实现,以期对工程施工用电及电网发、供电方面具有指导意义.展望了高频开关等电力电子器件在工程施工用电动态无功补偿技术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针对由大规模风力发电并网带来的消纳困难问题,文章利用由碱式电解槽、储氢罐、氢氧燃料电池构成的氢储能系统将弃风转换成氢气储存起来,用以满足外界氢气负荷需求或于负荷高峰期发电补充上网。文章先对风电出力的不确定性和氢储能系统进行建模。为了降低传统鲁棒优化求解的保守度,利用考虑保守度可调的鲁棒优化盒式集合描述风电出力。在此基础上,以降低弃风和提高系统总体的经济性为目标,建立了基于氢储能的含大规模风电电力系统经济调度模型。算例表明,文章所建立的优化调度模型兼顾求解的鲁棒性和经济性,并且可以显著减少弃风、降低系统的总成本。  相似文献   

14.
理论上分析了提高功率因数对于节约电能,降低损耗,提高输配电设备的供电能力方面的意义.从无功补偿的作用及效益的角度,探讨了工程施工用电无功补偿的必要性、方式选择、补偿电容量的计算及其功能的实现,以期对工程施工用电及电网发、供电方面具有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利用多Agent建模方法构建微网负荷、电动汽车及发蓄电装置模型;利用离散事件建模方法构建换电站模型;利用系统动力学建模方法构建微网母线功率模型.仿真结果表明,电动汽车的接入提高了微网的日间高峰时段和夜间负荷,造成了电网峰值和峰均比的增加,需进一步增加微网蓄电装置以提高对可再生能源弃能的吸收和电动汽车充电能耗的补充;在充分的充电服务支持下,电动汽车对换电服务的需求较少;所提模型能够较好反映电动汽车与微网的联合运行过程,对实现微网安全性、可靠性和高效性运行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风力发电并网的不确定性导致的电力系统调峰困难问题,提高新能源综合利用率,在深入分析储能调峰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考虑风电调峰特性的储能调峰优化策略.首先介绍风电反调峰特性影响,根据调峰特性确定最低移峰功率和最高填谷功率,接着再综合考虑系统功率平衡约束、储能系统约束和电源测约束的基础上增加调峰可靠性约束,建立以负荷方差最小为目标的系统优化模型,最后构建计及调峰可靠性的评价指标.以某电网阶段时间内负荷数据为基础进行算例分析,对比恒功率策略,仿真结果验证本文方法调峰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17.
 能源结构转型是世界各国正在面临的严峻问题。中国可再生能源丰富,但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渗透对电网的安全运行提出重大挑战。储能作为协同新能源运行的有效手段,可打破电能“即发即用”的特点,实现能量的高效利用。在大规模储能背景下,压缩空气储能以其自身的清洁、低成本等特点,逐步成为研究热点。2018年,压缩空气储能领域向示范工程、商业化初期不断迈进。本文回顾2018年压缩空气储能领域热点问题,总结了该领域多能互补、液化压缩、盐穴储气、循环控温、协同水利发电等技术方面的突出进展。  相似文献   

18.
分布式供能系统直接面向用户,满足用户冷、热、电等多种能源需求,具有高效、环保、可靠、经济等特点。分布式供能系统与电网等集中式供能系统的互补是未来可持续能源利用技术的发展方向。分布式供能系统的关键技术包括微型、小型动力技术,中低温余热转换和利用技术,以及系统集成技术,是实现系统大幅度节能最有效的手段。本文提出了分布式供能系统集成应当遵循能的综合梯级利用,能源、资源和环境的综合互补,以及全工况系统集成等原则。  相似文献   

19.
 吉林电网风电渗透率高,受风电随机波动性、电网负荷水平以及冬季社会供热需求等因素的制约,吉林风电面临着严峻的消纳瓶颈,已严重制约风能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开发适应强波动性电源的智能风电调度系统,利用储热及风电供热技术等新兴技术,提高电网调节能力,增加用电负荷规模,是破解风电消纳的有效途径。本文结合吉林风电大规模联网面临难题,介绍了风电功率预测技术、储热技术和风电供热技术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阐述了风电消纳相关技术的应用进展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目前现有覆冰监测系统覆冰厚度计算模型与实际情况相差较大,不能满足电网防冰抗冰实际需求的现状。基于现有拉力值反算覆冰厚度计算模型,提出拉力值质量控制方法,建立综合考虑线路设计冰厚、垂直档距、垂直荷载、水平应力等随覆冰厚度变化因素,同时提出杆塔高差系数对模型进行优化,减小模型参数过多造成计算结果不准确,并定量研究模型参数对计算结果的影响。研究表明:所建模型标准覆冰厚度结果与人工观冰之间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4.09%,使原有模型计算准确度提高61%,更加接近于真实水平。同时,垂直档距随覆冰厚度呈非线性变化特征,在覆冰厚度为0~10 mm时垂直档距与覆冰厚度为二次函数关系,在10~40 mm时垂直档距与覆冰厚度为一次函数关系,覆冰厚度每增加1 mm,导致垂直档距减小约0.04 m。所得结论能够提升电力部门监测系统覆冰厚度计算准确性,同时能够为电力部门线路防冰、抗冰工作提供重要的科学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