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提出的“八荣八耻”,导向鲜明,概括精辟,内涵深邃,振聋发聩,充分体现了新时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而企业文化是20世纪80年代从管理科学丛林中分化出来的一门新学科,从它的兴起至今不过20年左右时间。它之所以引起企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研究,根本原因是由于它给企业注入的生命活力,以及它给企业带来的有形的和无形的、经济的和社会的效益。企业文化成了促进企业经营业绩和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和精神动力。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实践看,先进的企业文化可以发挥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因此,探索八荣八耻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新课题。  相似文献   

2.
正象近代中国从戊戌维新运动以来,几次文化讨论热潮都出现在救亡图存的关头一样,八十年代初期中国兴起的“文化讨论热”,是为了寻求用先进的文化来促进中国的改革图存和现代化问题。1986年以后发端的企业文化研究,是这次“文化讨论热”由虚转向实的突破口,是文化理论研究与社会改革实践的结合点,得到了理论界和企业界的共同关心。由于企业在当代和未来社会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社会角色,因此,企业文化建设也就被看作是“中国当代新文化的生长点”。这是企业界的无尚光荣!而自觉地增强文化意识,肩负起文化使命的课题,也就更加现实、迫切地摆到了企业领导者的面前。  相似文献   

3.
这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企业文化也是这样,以至有文化和没文化之间已经没有了区别。悲观主义者说我们正在步入一个文化的沙漠,乐观主义者说我们正在进入—个文化的丛林。 以直销模式创建IT业奇迹的戴尔计算机公司,会被“惠普之道”的崇尚者斥责为“思想的坟墓”和“文化的废墟”。事实上,这是个性化价值观对标准化价值观  相似文献   

4.
竞争是无情的,它的确会使人生发“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的感觉。国内外500强大企业的排行榜年年都在发生变化,有些企业从中消失了,又有一些企业挤进来。企业家也是这样,有些企业家沉下去了,又有些企业家浮上来。如何使企业家不在竞争中成为失败者,努力打造和强化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并合理地运用竞争战略,方是克敌制胜之法宝。  相似文献   

5.
<正>在中国,有很多企业因它走向辉煌.还有很多企业因它走向灭亡,这些天壤之别的致命结果都是“产品概念”这个原点造成的。就是这个“产品概念”使很多的企业在获得了成功的同时不知道自己是如何成功的,至死也不知道自己是如何衰败的。最近一段时间和营销界的同仁们在一起聊起目前国内营销的现状,总是免不了说到“产品概念”的问题。说到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王素芳 《科技信息》2007,(19):125-125
企业文化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传入我国以来,引起了企业界的重视,其作用也日益彰显,被誉为促进企业发展的“源动力”和永葆企业生机的“常青树”,因此,很多企业都把建设特色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管  相似文献   

7.
2006,在中国大踏步迈进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人们的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亮点不断,众多引人关注的文化热点正在引领时代的新生活。传统文化全面“复活”精英层面,从汉服之热到国学之辩,复兴民族文化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  相似文献   

8.
福汉保卫战     
与传统意义上的商战相比,对“福汉”这一占据武汉木芯板市场份额30%的企业而言,它与仿冒者正在进行较量的商战,显得有些无奈而“另类”。 企业应如何规避这类无谓的内耗,是一个耐人寻味的命题。  相似文献   

9.
正如季羡林先生所说:比较文学“一旦兴起,就立即显示其活力,转瞬成为‘世界显学”’。作为一门学科它有自己的学科精神与使命。传播其精神并沟通大众,让大众共享比较文学,构筑比较文学的学术通道,运用中国先贤提倡的“和而不同”的原则,反对“西方中心论”和“东方中心论”,改善人类文化生态环境,共建平等对话,友好合作的多元文化,是21世纪比较文学学科建设的历史使命。也是它从“世界显学”走向大众,沟通大众,全球共享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广告—一个生产形象的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广告业正在走向成熟,由“请消费者注意”开始转向“请注意消费者”。在我国商品市场相继经历了生产竞争与品牌竞争之后,“个性形象”越来越成为消费者追寻的享用价值和商品的营销卖点,市场也由此进入了一种以品牌个性为企业竞争实力表现的形象竞争时代。生产和经营品牌形象,正是现代广告产业为企业服务的核心内涵。形象是产品品牌的无形资产;是超越于产品自然属性之上的文化附加值;是存在于消费者心智中的营销价值。广告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企业已经成功实现了从“以和为贵”到“积极应诉”再到“主动反击”的跨越,这是一个值得赞赏的进步,也是中国企业走向成熟、赢得国际同行尊重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著作中直接提到"文化"一词的地方并不很多,但是留下了丰富的文化思想。在马克思的时代,文化概念正在走向独立自足的过程中:一方面,前面有从康德、赫尔德到黑格尔开始创建的文化哲学,日益偏向从精神层面来阐释文化;另一方面,19世纪人类学把它看作人类社会发展特定阶段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总体特征,而与文明互释。马克思言及文化多在后一人类学意义上使用该词,反之对只注重精神世界的"文化史"颇有微词。文化以它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内涵,本身也是社会存在的一个组成部分。文化是上层建筑,同样也是基础结构,这应是马克思文化思想留给我们最意味深长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企业文化”开始成为一个时髦话题,各种关于企业文化的书刊杂志连篇累牍的宣传,如同雪片一般纷纷飘入我们的眼帘,让原本比较陌生的“企业文化”概念,逐渐从深藏的底层走向浮躁的桌面。无论是世界500强的公司文化、还是海尔文化、联想文化、某某文化,确实给我们的企业经营者提供了丰富的参考,带来了更多的模式和  相似文献   

14.
它关心的是企业内部的非经济因素——人,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魔力般的作用。在日常的消费品中,您也会体察到它的存在,那就是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大门的敞开,“企业文化”这一名词已不再为人们所生疏,更是引起了企业家们的浓厚兴趣。毫不夸张地说,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有着一种无可替代的魔力般的作用。那么,它到底是什么呢? 企业文化是一种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也可以说是一种管理状态。它所关心的是企业内部的非经济因素之一——人。企业文化的出现与日本经济的成功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15.
十年演变日本人常说:“十年一昔”,意即“十年就会有大变化”。有些日本人对照十年前和今天日本在国际上的形象,也颇有此感。一九七○年前后佐藤执政时期,日本在世人眼里是个“经济巨人”,却被贬为“政治侏儒”,其经济迅速发展产生的“辐射”,令人侧目而视,以至被讥为“经济动物”。人们甚至从这种称作“利己主义的重商精神”联想到战前,对它的走向表示关切。连它的最重要的盟友美国,也曾感到忧心仲忡。在改善对华关系上,美国搞了据说事先未与日本磋商的“越顶  相似文献   

16.
《科技智囊》2006,(1):6-7
以管理为核心,是本刊的灵魂所在。从全球视野看,管理已从经验管理、科学管理步入了文化管理阶段。文化管理以价值观为统领,价值观体现在人的一言一行、企业的一举手、一投足上;价值观反映更高层面的哲学思想,它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品质。同时,我们欣喜地发现,步入21世纪,管理正在向东方回归,这种回归本质上是一种思想的溯源、文化的诉求,它不仅是个人也是每个社会组织的生命源泉。开启思想与智慧的宝库是“智囊”之本义,为此,本刊特邀中国式管理高级顾问小易先生,开辟“中华经典研读”专栏,与读者分享其中的点滴心得。  相似文献   

17.
企业老板没有不羡慕世界500强的,毫无疑问,500强是企业界的一面旗帜。但不管发展机遇和条件有多优越,也不管企业规模有多大,世界上每年能够跻身500强者实属凤毛麟角,就是能进入世界1000强的企业也寥寥无几。中国的景况更不容乐观,原因何在? IBM咨询公司对世界500强企业的调查表明,企业出类拔苹的关键是具有优秀的企业文化,特别是令人注目的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根植于其优秀而独特的企业文化。经济界关于500强的分析、报道丈章汗牛充栋,众说纷纭,但有一点是公认的:世界500强的关键经验说起来并不复杂,支撑其劈波斩浪、出没风险的强劲动力不是资金实力、销售网络等,竟是软得似乎摸不着、看不见的企业文化,这多少令在企业文化外围打拼的中国中小企业有些看不懂。当然,有些企业看懂了,并且“拿来”了,就朝着500强最初发轫的轨迹前进。软的东西如企业文化学精了,研发、创新、管理能力能不断得到补充,硬的东西如设备、产品、市场、营销、利润来得就相对容易了。这里,我们刊发“‘百年天明’从头越”、“以文化创新打造核心竞争力”、“制胜源自文化”三篇文章的目的正在于此。  相似文献   

18.
赵晓玲 《科技信息》2006,(3):356-357
清华紫光总裁张本正先生说:企业文化就是经营者要办成一个什么样的公司的宣言,对外是一面旗帜,对内是一种向心力。我认为,一个企业真正有价值、有魅力、能够流传下来的东西,不是产品,而是它的文化。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物质活动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个人温饱解决了,就得讲究气质、内涵、文化、精神。要有相配套的修养、风度、思想内涵、文化修养对形象的美化作用。企业文化是内涵丰富、外延广泛的概念,决不是文艺联欢、图书馆、阅览室、广播站、黑板报等表层的东西所能囊括,也绝不是办一份颇有品位的企业报刊就可自诩企业“很有文化”了。但这些都可以是企业文化的“有形”部分。优秀的企业报刊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也确实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企业意识形态的良好载体,是企业理念、精神的潜移默化,是企业发展轨迹的忠实记录,是企业内部沟通的渠道和对外交流的平台,是企业对外宣传的“轻骑兵”。企业文化是企业中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资源”,正因如此,致力于企业文化工作的人,为企业所创造的效益也不像生产、销售人员一样可以在报表上表现得清清楚楚,就像品牌价值的提高、无形资产的积累,也不是往储蓄卡存钱般明明白白。  相似文献   

19.
美国是企业文化素称发达的国家,本文从80年代以来美国兴起的企业文化热入手,对美国企业文化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的社会历史和经济背景作了初步分析,并全面论述了美国企业新文化的基本内容、特征和世界意义,进而为中国企业提供了一些有益经验和启迪。文章认为,以人为本、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和社会效益以及强烈的创新与竞争意识是美国企业文化变革的方向和“新”之所在。  相似文献   

20.
“入世”与“出世”、“醉生”与“梦死”、精神的沉醉与感官的沉醉,构成了希腊文化精神的深层结构。它以英雄崇拜和美女崇拜的方式,贯穿于希腊的神话与历史。公元前5世纪末,希腊理想发生了由客体走向主体、群体走向个体、宗教走向世俗、道德走向审美、英雄崇拜走向美女崇拜的嬗变。它为西方的自我中心主义和个体至上原则奠定了基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